第13章 小氣督軍

蒙定國這才站起來,一邊抹着眼淚,一邊感激地說道:“弟兄們欠餉已久,實是對師長感激不盡啊!以後以後,這幾千男兒願隨鈞座共榮辱!”

下面兩千多號湖北將士都站起來齊聲高呼:“願隨鈞座共榮辱!”

接着全師將士也齊呼:“願隨鈞座共榮辱!”

“願隨鈞座共榮辱!”這句日後在十七師具有特定意義的話就這樣蒙定國嘴裡傳開了。

柳鏡曉一邊揮手示意大家暫停,一邊大聲說道:“一個個來!按連爲單位發餉!”

柳鏡曉是按定邊軍的老規矩發餉,一個下等兵一個月軍餉八元,不過要扣去五元伙食費(月底再發一次伙食尾子),加上戰時餉和犒賞,總共可以到手十一塊現洋,至於老兵和軍官則到手更多。

平時湖北士兵每月只發二塊現洋,軍官發五塊現洋,而且還不包伙食費,官兵自然是餓得嗷嗷待哺。

象蒙定國家裡人口多,開銷又大,早已是窮得揭不開鍋了,突然遇到柳鏡曉這樣大方的長官,自然是感激得五體投地。

不過每月既然有五元伙食費,伙食自然也不能操辦得太差,柳鏡曉早就通知下來,一定要把伙食辦好,讓官兵吃飽了好上陣拼殺,否則就拿幾個司務長開刀。

當然羊毛要出在羊身上,這錢自然是王爵帥出的。

王子春先前預付了柳鏡曉三個月軍餉共十七萬元,可柳鏡曉經過思索之後,又去向王子春要錢。

王子春的一個師一個月五萬塊軍餉是按他的那套發餉法,可柳鏡曉也有自已的算盤。

凡事都講究一個入袋爲安不是,雖然你王爵帥許了那麼多願,可終究不如這口袋的現洋來得穩當,所以還請督軍大人照實發三個月的軍餉。

共和以來,一個師一個月軍餉依例十四萬一千元,本月因爲正在交戰之中,所以我師關雙餉要二十八萬二千元,以後兩個月暫時按平時計算,也是二十八萬兩千元,總共五十六萬四千元。

此外這一次交戰必定慘烈無比,撫卹、埋燒、棺材等一應費用肯定不少,那就暫時先按三十萬元來算,這樣一計算,總共是八十六萬四千元,扣去先前發的十七萬元,再減掉零頭,還請爵帥再發我師七十萬元。

可按實際人頭來算,柳鏡曉全師只有四千人,一個月發五萬軍餉已是十分豐厚了,就是三個月全關雙餉,也不過三十萬元,柳鏡曉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了。

王子春本來就是出名的小氣,當然不肯幹了,柳鏡曉馬上就變了一副嘴臉,聲稱前線戰事兇險,部隊卻因軍餉不足士氣不高,還得在漢口城內多休整幾日才上線。

前線救兵如救火,光靠羊樓司的周團是怎麼也頂不住湘軍的進攻,王子春自然也急了。

柳鏡曉開的價碼雖高,可這個督軍的位置是無價之寶,每年能撈進來幾百萬的私房錢,只是把入了自己口袋的錢再拿出來,這是普天之下最最困難的事情。

兩人便在那裡討價還價,爲了抓住這根救命稻草,最後王子春不得不向這個只帶了一團部隊的新任師長低頭,除了前面發的十七萬軍餉外,王子春再補發軍餉四十萬元。

有奶就是娘,只要有錢,柳鏡曉立即變成一個忠貞不二的虎將,

當然了,柳鏡曉在要東西的時候是絕不會客氣的。

槍枝、彈藥、軍裝、雨衣、工兵鏟……柳鏡曉一律要求以一箇中央師的標準拔髮,甚至爲了組建丁寧一個二十多人的騎兵連,柳鏡曉也向要王子春要了兩百多匹軍馬。

原來柳鏡曉手上只剩下四萬多塊現洋,一路連同運輸費花了一萬多塊,現在柳鏡曉手裡就有將近六十萬的現錢,除了讓軍需攜帶二萬現洋以帶急用,取了九萬多塊用來發餉,其餘四十多萬元匯到上海實行銀行,隨時準備提取。

柳鏡曉這也是打的如意算盤,上海銀行信用最好,網點又多,提取又方便,王子春就是想反悔都沒門。

當然柳鏡曉不會象王子春那樣死腦筋,有財大家發,拿了九萬多塊現洋出來發餉,只有發足了餉,讓官兵們吃飽穿飽,打起仗來大家纔會拼命。

至於現洋的搬運,他專門照顧了老部隊騎兵營,每個負責搬運、保衛的官兵加發十塊現洋,讓騎兵營昨晚的一點不滿都灰飛煙滅了。

不過柳鏡曉這九萬多元軍餉確實有奇效,部隊上船之後不時能聽到:“好好幹……師長夠大方……”之類的對話。

蒙定國還專門跑到柳鏡曉的船上千恩萬謝,柳鏡曉又說了很多交流感情的話拉攏他。

不過從蒙定國那裡才知道,王子春竟是小氣如斯,平時發犒賞,竟是發五角湖北官錢局的鈔票了事,湖北官錢局的票子因爲發行量太大,五角只抵現洋二角,官兵們都氣得拿着票子大罵:“小氣鬼!”

可王子春小氣的事情可不止這一樣,他有個他剛當兵時的老班長,又是小同鄉,聽說他當了一省督軍,很高興地從老家來投奔王爵帥,要他給安排個位置。

兩個二十年前的老朋友見了面,說了一通感慨的話,王子春表現很客氣,給他補了一個伙伕位置,在督署服務,實際就是頂了部隊裡一個位置,每個月白拿幾塊錢。

老班長幹了幾個月,覺得地位太低,拿的又太少,要求老部下再照顧照顧,結果爵帥當即發火了:“這幾個錢是我吃到肚子再吐出來的,還嫌少嗎!我這隻有一個督軍缺,只好把督軍給你幹!找事情揀精挑肥的嗎?幹就幹,不幹拉倒!”

氣得老班長哭着走了,聽得這段故事,柳鏡曉都不由自己佩服自己,趁火打劫能從王子春那要出這麼錢來。

不過蒙定國又說了,別看土老兒如此小氣,撈錢可有一手。

第23章 鴻門宴(上)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21章 全軍倒戈第24章 鴻門宴(中)第3章 銀彈之戰不幸的事情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13章 小氣督軍第15章 天變(上)第6章 轉機第27章 總統選舉第42章 東南(一)第28章 通貨第17章 偷襲第6章 破碎(一)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10章 海上沈家第5章 榮耀(三)第14章 舊時恩怨第31章 沈家第9章 開戰第36章 川鄂戰爭(一)設定之一第29章 河南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1章 婚事第7章 南方四(上)第26章 海上舊事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2章 東南(二)第8章 大海戰(下)第2章 四照堂第23章 祭靈第4章 民意運動第26章 隔岸觀火第8章 江漢寵兒第2章 飄雪第43章 海上(中)第41章 入關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6章 前金瑞軍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2章 俊卿第36章 意外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8章 兩種命運第24章 奪炮第29章 蕩匪記第6章 破碎(四)第45章 海州第7章 南方(五)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26章 開戰第4章 女校第9章 電文大戰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5章 小勝湘軍第6章 蒙陰戰開第5章 榮耀(三)第29章 光怪陸離第27章 煽風點火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5章 惡戰將至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章 奪權之會第23章 遁逃第41章 二次援湘第四章第37章 風雪漏汁湖第10章 歸德第26章 血戰第7章 公館驚變第1章 初遇蘇雪第40章 北歸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22章 俊卿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9章 宣戰(二)第30章 以水代兵第35章 有花解語第43章 海上(下)第11章 瑞軍出師第7章 臥虎第7章 南方四(上)第七章第2章 軍械之爭第3章 奪權之會第31章 沈家第2章 棋局第10章 海上沈家第8章 大海戰(下)第6章 三遇鏡曉第10章 完顏玉琢第13章 席間談兵第8章 千望第1章 烈風(下)第31章 轉進宜昌第16章 夫妻口角第42章 易督
第23章 鴻門宴(上)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21章 全軍倒戈第24章 鴻門宴(中)第3章 銀彈之戰不幸的事情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13章 小氣督軍第15章 天變(上)第6章 轉機第27章 總統選舉第42章 東南(一)第28章 通貨第17章 偷襲第6章 破碎(一)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10章 海上沈家第5章 榮耀(三)第14章 舊時恩怨第31章 沈家第9章 開戰第36章 川鄂戰爭(一)設定之一第29章 河南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1章 婚事第7章 南方四(上)第26章 海上舊事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2章 東南(二)第8章 大海戰(下)第2章 四照堂第23章 祭靈第4章 民意運動第26章 隔岸觀火第8章 江漢寵兒第2章 飄雪第43章 海上(中)第41章 入關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6章 前金瑞軍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2章 俊卿第36章 意外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8章 兩種命運第24章 奪炮第29章 蕩匪記第6章 破碎(四)第45章 海州第7章 南方(五)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26章 開戰第4章 女校第9章 電文大戰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5章 小勝湘軍第6章 蒙陰戰開第5章 榮耀(三)第29章 光怪陸離第27章 煽風點火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5章 惡戰將至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章 奪權之會第23章 遁逃第41章 二次援湘第四章第37章 風雪漏汁湖第10章 歸德第26章 血戰第7章 公館驚變第1章 初遇蘇雪第40章 北歸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22章 俊卿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9章 宣戰(二)第30章 以水代兵第35章 有花解語第43章 海上(下)第11章 瑞軍出師第7章 臥虎第7章 南方四(上)第七章第2章 軍械之爭第3章 奪權之會第31章 沈家第2章 棋局第10章 海上沈家第8章 大海戰(下)第6章 三遇鏡曉第10章 完顏玉琢第13章 席間談兵第8章 千望第1章 烈風(下)第31章 轉進宜昌第16章 夫妻口角第42章 易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