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膠東戰局(三)

餘額不足

進攻青島的林家軍一個師約有八千人,而青島守軍僅有一千七百人,而且多爲水兵,陸軍不過一營之衆。面對數倍之敵,李何一不敢大意,讓參謀長吳蒼雷親自坐鎮青島。

吳蒼雷被稱之“全師最好的參謀長”,其才幹可想而知。因此雖然在兵力上處於絕於劣勢,但他卻不想困守。

當年做副團長的時候,他就敢以手中的六個步兵連和鄂軍的兩個團展開對攻,這一仗打得驚心動魄,吳蒼雷的六個連三進三出商丘車站,反覆衝殺,一直等到援軍趕到,事後柳鏡曉看了戰鬥詳報,大讚打得精彩漂亮,由副團長直升旅參謀長。

雖然這個參謀長的位置他已經坐了兩年多,但大家普遍認爲這個位置不過是讓他鍍鍍金,只要一有旅長缺,這旅長的位置必定會在他和司馬勘之間產生。

頭兩天的交戰,吳蒼雷無論在部隊的調動、指揮還是最後的撤出戰鬥都堪稱無懈可擊,林家第三師付出了足足四百多人的傷亡,卻連青島的半點影子都沒有見到。

第三天,林家軍狠下了本錢,企圖以雄厚的兵力一舉擊潰吳蒼雷部,吳蒼雷則巧妙使用兩個加強步兵連交替掩護,將林家軍誘到海邊。

當林家軍正想把吳部全殲的時候,視野中突然出現如小山一般的巨型戰艦。當海軍軍艦的幾十門大炮一齊發出巨吼,直打得林家軍只能抱頭鼠竄,狼狽逃命。

林家軍的這個師全師只有兩門前金製造的神威大炮,攜帶不便不說,威力也是爛地要死,哪是新銳艦炮的對手。一陣狂轟之後,林家軍在海灘上留下二百多具屍體和四百多傷兵。

雖然絕對的損失並不嚴重,但這給林家軍的士氣以相當致命的打擊,此時吳蒼雷又從海上得到兩個海軍陸戰營的支援兵力,他率領這個兩個營從側後登陸林家軍反擊。

但敵軍遠比吳蒼雷想象中頑固,雖然取得完全可以稱之“輝煌”的戰果,但這兩個營在戰鬥中都受到相當大的傷亡。在吳蒼雷部的攻擊下,敵軍始終維持了一條脆弱卻又相當堅強的戰線。

吳蒼雷也佩服起對方指揮官的手腕,不過林家軍的運氣也到此而止,而林家軍千方百計地一路後撤時,即將步入膠東四大家控制的地盤時,面前突然出現的橙色戰旗和卡其色隊形,令許多林家軍官兵痛苦地跪地流淚。在嚴陣以待的十七師第四旅第三團部隊打退第三師的兩次試探性進攻後,面對腹背受敵的困境,第三師師長經過痛苦的考慮之後,做過最後的選擇,主動向吳蒼雷部交出武器。

第三師是讓十七師付出最大代價的部隊,六百多人的傷亡讓吳蒼雷相當鬱悶,這幾乎相當於其餘部隊的全部傷亡。但是吳蒼雷望着老淚縱橫的敵軍師長,仍然充分體現一個軍人的氣度,讓對方保留了衛士、自衛手槍和軍刀,還安慰對方說:“閣下已經充分盡了一個軍人的職責,真希望能閣下與共同作戰啊!”

不過第三師的投降爲膠東四大家的命運敲響了喪鐘,三路部隊盡復膠東失地,膠東四大家已經僅餘平度一地。

但攻打平度縣城的戰鬥,開始並不順利,部隊極爲快速的推進,使不少部隊的隊屬炮兵都拉在後方。

而高聳的平度縣城牆上,十六門的前金製造的大將軍炮給柳鏡曉部製造了相當的麻煩,少數團屬的六磅炮,雖然射速較快,但威力還是偏小,持續兩天的炮戰,十六門大將軍的炮手雖然傷亡近三成,但仍繼續向城下的十七師部隊發射炮彈,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

這一切的改變隨着重炮兵的到來而改變,幾百騾馬拖拉幾十門重炮,轟隆的聲音伴着馬蹄聲,再加上望不到尾的巨炮隊形,給攻防雙方極大的視覺衝激和心理震撼,特別是炮羣中那兩門最爲龐大的巨炮,由十六匹高大修長的挽馬拖着龐大的炮架,粗黑的巨大炮管直插天空,炮膛幾乎有臉盆那樣大,極大提升了進攻者的士氣,十七師的官兵大聲議論着新來的重炮。

“十六匹馬拉的大炮啊……”

“有這個助戰啊……實在太好了!”

“還怕攻不破這樣的小縣城啊……”

“排長,這是什麼大炮?炮管這麼大?”

“這就是師長的看家寶貝啊,七十二磅的攻城巨炮……”

“當年在歸德,這東西打一炮就是地面都要翁翁地震動幾下,耳邊只聽到炸雷一般的聲音在迴響……”

“是啊……就是這東西啊……有了這東西纔有西山的那場大血戰……”

就在巨炮羣在城外山頭構築陣地的同時,四大家終於做出了痛苦的選擇,林白河帶着十幾位四大家長老自縛出城,向戰爭的勝利者負荊請罪來了。

在平度縣城飄揚了三十年紫色的軍旗悄然落下,膠東四大家的統治就此結束。

伴隨激揚的軍樂聲,十七師在入城儀式上再次給膠東的土包子們上了一課,最前方手持橙色戰旗的軍官威風凜凜地步入縣城,後面跟隨兩位手持步槍的護旗手,跟在護旗手身後是腰懸戰刀的兩列馬隊,雪一般的白馬,馬蹄陣陣,軍刀閃閃,說不出的威嚴雄壯,緊隨其後是隆隆作響的十餘輛馬拉炮車,再後面是四列縱隊的柳部官兵,整齊的步伐發出鏗鏘的足音,卡其色軍裝配上精壯的身軀,當真堪稱軍姿如鐵。

第8章 大海戰(下)第11章 借將(下)第20章 告急第30章 搶地盤第18章 鐵路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4章 黃羊攻勢第34章 橫刀奪愛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告急第19章 變幻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6章 皆大歡喜第26章 血嶺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章 鐵路故事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5章 瑞軍陳帥第35章 再起第22章 四女同牀第10章 木蘭從軍第9章 宣戰(一)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7章 共和舊事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5章 瑞軍陳帥第3章 泉城鏡曉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5章 刮地皮第33章 民主選舉第八章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0章 瓊音(一)第8章 信徒第17章 共和舊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二)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4章 崩潰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7章 偷襲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4章 正式奪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5章 中將誘惑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3章 亂戰第41章 含韻(中)第30章 以水代兵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4章 橫刀奪愛第7章 南方四(上)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34章 暗流第八章第8章 宣戰案第4章 戰畢第16章 夫妻口角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6章 定策第9章 夜有豔遇第22章 美女高參第9章 清純妙尼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23章 鴻門宴(上)第10章 熊秘書第41章 辭別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0章 木蘭從軍新書惡霸上架拉點月票第18章 驚天賭局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四 卷結束感言士兵生活的演變第33章 誓死不降第2章 烈酒淡水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5章 雁菲第9章 宣戰(一)第7章 南方(一)萬歲機子修好了萬歲機子修好了第24章 結攀強援第7章 臥虎第13章 密報第15章 大局第13章 政治婚姻第39章 有美來訪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1章 濟南第6章 間諜第14章 和議告成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9章 八省援陝第二章第21章 婚事
第8章 大海戰(下)第11章 借將(下)第20章 告急第30章 搶地盤第18章 鐵路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4章 黃羊攻勢第34章 橫刀奪愛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告急第19章 變幻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6章 皆大歡喜第26章 血嶺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章 鐵路故事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5章 瑞軍陳帥第35章 再起第22章 四女同牀第10章 木蘭從軍第9章 宣戰(一)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7章 共和舊事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7章 突生變故第15章 瑞軍陳帥第3章 泉城鏡曉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5章 刮地皮第33章 民主選舉第八章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0章 瓊音(一)第8章 信徒第17章 共和舊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二)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4章 崩潰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7章 偷襲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4章 正式奪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5章 中將誘惑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3章 亂戰第41章 含韻(中)第30章 以水代兵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4章 橫刀奪愛第7章 南方四(上)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34章 暗流第八章第8章 宣戰案第4章 戰畢第16章 夫妻口角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6章 定策第9章 夜有豔遇第22章 美女高參第9章 清純妙尼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23章 鴻門宴(上)第10章 熊秘書第41章 辭別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0章 木蘭從軍新書惡霸上架拉點月票第18章 驚天賭局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四 卷結束感言士兵生活的演變第33章 誓死不降第2章 烈酒淡水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5章 雁菲第9章 宣戰(一)第7章 南方(一)萬歲機子修好了萬歲機子修好了第24章 結攀強援第7章 臥虎第13章 密報第15章 大局第13章 政治婚姻第39章 有美來訪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1章 濟南第6章 間諜第14章 和議告成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9章 八省援陝第二章第21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