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鄂奉戰開

這個事件是鄂軍自己搞出來,結果亂了自己的陣腳。

共和八十七年三月七日,鄂系控制的陸軍部準備打了電報給鄂軍各部,下了總動員令,準備討伐奉軍。可這一通電爲了保密,沒說敵人到底是誰,結果惹了一場大風波。

當時駐山東有兩支鄂軍部隊,以王自齊的中央陸軍第五師及附屬的山東第一、第二兩個混成旅爲主,此外還有客居山東的鄂軍旁系中央陸軍新編第二師張克所部。

張克接到電報,雖然不清楚敵人是誰,這個大老粗就急着進行作戰準備,派部隊大肆扣押津浦路貨車做準備。

www ⊙TTKΛN ⊙C〇 王自齊一看,立即明白過來,原是讓我對付張別啊,就命令魯軍拆除津浦路的鐵軌。

張克也醒過神來了,原來是你們魯軍不穩啊,看來俺作魯督的機會到了,便下令部隊向魯軍開火。

王自齊也不客氣,雙方很快開始了局部開火。

還好這兩位最喜歡打電文仗,北平方面很快知道了情況,當即打了電報說:“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已人打了自己人!”終於制止了這場衝突。

可是王自齊卻對張克放心不下,就怕率軍出魯之後,從此再也回不來了,因此不肯派一兵一卒參戰。

張克也大有戀之不去的意思,雙方雖然停火,前線的對峙卻沒有停止,結果是在兩方戰線上的一些保安部隊,都備好兩副袖章,遇到哪方面的部隊就戴哪方面的袖章。

但更關健的是,原本密不外宣的命令現在是人人皆知,奉軍也加緊備戰,因爲這個原因,柳鏡曉的部隊第一次足額領到了軍餉。

不過,和平尚未到了絕望的地步,現如今的內閣總理程雲鵬,剛好是張步雲的岳父,據北平方面的消息說,鄂系的討伐令實際早就下來,只是程雲鵬看在女兒的份上,始終不肯副署。

而直系和南方這兩大勢力卻保持着中立,在這個問題上都沒有表態,因此鄂系也不敢出兵,省得腹背受敵。而奉系也在爭取,奉軍派往南方各省的使者和電文比平常增加了幾倍,保定和南京方面更是使者雲集。

不過直系勢力在共和七十年代未大爲衰退,能掌控的省份,只剩下了河北和江蘇兩省,尚不是鄂系的對手。

而南方要北伐中原,首先解決湖南借道的問題,要知道南方北伐的捷徑取湖南再借機席捲兩湖,然後各軍會師武漢沿江而下,東南隨手可得。如果不經湖南北伐,只有借道江西北伐一路,不過歷史上的經驗表明,經江西北伐這條路子是必敗之路。

湖南雖然和南方屬於同一陣線,不過南北兩軍退出湖南之後,因爲湖南經過多年兵災,無論當局還是人民都十分厭惡戰事,都要求保境息民,公開拒絕南方的北伐軍過境,南方如果要北伐,首先面對的就是昔日的戰友湖南。

而湖南方面,除了公開拒絕南軍過境之外,還派了使者到廣州要求南軍借道江西北伐,不能派一兵一卒進入湖南,否則必將受到湘軍的還擊。

另一方面又派了使者到湖北,兩湖巡閱使丁重和湖北督軍王子春以很高的資格招待了使者,雙方重申了湘鄂聯防條約,湖北方面還以優惠的價格向湖南出售了一批漢造軍火,另一方面,江西方面也重申了湘贛聯防條約,並把主要精力來對付南方的北伐軍。

不過三月十九日這一天,對於奉軍來說卻是晴天霹靂的一天,南方各省一致通電討伐張步雲的禍國殃民罪行,並再次提出陝西問題,要求撤換陝督陳樹良,同時即日起於陝西停戰,各軍退出陝西云云。

在這電報列文共有云南、廣東、廣西、貴州、安南五個省份的督軍,聲勢極衆,事後也沒有人宣佈冒籤,這樣一來奉系在輿論上完全居了下風。

因此風雲突變,當天下午河北江蘇兩位督軍率直軍各師長通電宣佈鄂奉之間保持中立,並不痛不癢地說了張步雲幾句,而新任的直系第三師師長陳雲傑則專門打了一通電報指責張步雲:“……言道義而行盜匪,自以爲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事實具在,欲蓋彌彰,徒形其心勞日拙也……”把張步雲罵得一文不值。

第二天程雲鵬內閣即宣佈總辭職,程內閣組閣的最大因素就是鄂奉合作解決陝西問題,而現在程內閣已經沒有存要的必要。

新總理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免去張步雲的柔然經略使兼職,專任東三省巡閱使。

張步雲自然放棄不願意手裡這塊肥肉,尤其是熱河聯結關內和關外的關健,素來是國防要地,察哈爾省素爲貿易重地,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又能獲得郭盟地區的稅入,也是奉系一個很重要的財政來源,綏遠雖窮,也是國防要地,而他的拿手好戲就是僞裝民意。

因此,三個特別區的電文雪片一般打往各地,內容只有一個:挽留最愛民如子的張步雲大人留任柔然經略使之職,至於各縣市自動舉行的民衆集會就更多了,不過據上海申報揭露,參加集會的都是收了錢的無業遊民和乞丐,至於價格嗎?每人每天大洋兩角。

當然這份報紙也是被新聞檢查官開了天窗,到柳鏡曉手裡這份純是檢查官一時看走了眼,而下面的幹部主動獻上來給柳鏡曉參考。

不過不用看報紙柳鏡曉也清楚這事,因爲他部隊裡就有不少官兵穿了便衣,跑去參加集會想賺點外快,結果召集人嫌來的人太多,而集會的效果又不好,只發了一百多人就不發了,結果官兵們就和召集人大吵了一架,最後還扭打起來,趕到處置的馮德中將袒護對方,派人大罵已方的官兵都是廢物。

不過,中央似乎是鐵了心了,四月二日,對張步雲的討伐令終於下了。

第四次鄂奉戰爭正式開戰。

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8章 南下歸鄂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40章 下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36章 遍地烽火第40章 下第7章 南方(二)第42章 東南(一)第4章 雲涌(上)第11章 借將(下)第40章 中第32章 總統選舉士兵生活的演變第15章 小勝湘軍第27章 煽風點火不幸的事情第7章 援鄂起因第5章 血雨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32章 破局第7章 援鄂起因第13章 巨炮第7章 援鄂起因第9章 雲夢第29章 河南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省軍報銷第4章 正式奪權第6章 蒙陰戰開第31章 轉進宜昌第40章 淪陷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0章 歸德第10章 熊秘書第6章 破碎(三)第21章 全軍倒戈第11章 借將(上)第42章 東南(一)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3章 小氣督軍第5章 川鄂和談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16章 彈雨第41章 含韻(中)第11章 總攻第34章 破弦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1章 新的征程第4章 正式奪權第39章 上第21章 婚事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0章 陣前反水第8章 省軍報銷第9章 宣戰(一)第17章 膠東第10章 木蘭從軍第30章 以水代兵第25章 廝殺不幸的事情第42章 易督第38章 戰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28章 折翼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5章 榮耀(二)第20章 戰端將起第31章 翻盤第15章 大局設定之一第6章 初會丁帥第14章 戰事將開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12章 河北義師第18章 海州夫婦第2章 烈酒淡水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7章 偷襲第2章 既成事實第33章 風雲變第28章 轉折第8章 天堂地獄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9章 北進第13章 小氣督軍第9章 宣戰(三)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0章 瓊音(三)第1章 烈風(下)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14章 黃羊攻勢
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8章 南下歸鄂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40章 下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36章 遍地烽火第40章 下第7章 南方(二)第42章 東南(一)第4章 雲涌(上)第11章 借將(下)第40章 中第32章 總統選舉士兵生活的演變第15章 小勝湘軍第27章 煽風點火不幸的事情第7章 援鄂起因第5章 血雨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32章 破局第7章 援鄂起因第13章 巨炮第7章 援鄂起因第9章 雲夢第29章 河南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省軍報銷第4章 正式奪權第6章 蒙陰戰開第31章 轉進宜昌第40章 淪陷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0章 歸德第10章 熊秘書第6章 破碎(三)第21章 全軍倒戈第11章 借將(上)第42章 東南(一)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3章 小氣督軍第5章 川鄂和談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16章 彈雨第41章 含韻(中)第11章 總攻第34章 破弦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1章 新的征程第4章 正式奪權第39章 上第21章 婚事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0章 陣前反水第8章 省軍報銷第9章 宣戰(一)第17章 膠東第10章 木蘭從軍第30章 以水代兵第25章 廝殺不幸的事情第42章 易督第38章 戰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28章 折翼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5章 榮耀(二)第20章 戰端將起第31章 翻盤第15章 大局設定之一第6章 初會丁帥第14章 戰事將開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12章 河北義師第18章 海州夫婦第2章 烈酒淡水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7章 偷襲第2章 既成事實第33章 風雲變第28章 轉折第8章 天堂地獄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0章 超級雜牌第29章 北進第13章 小氣督軍第9章 宣戰(三)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0章 瓊音(三)第1章 烈風(下)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14章 黃羊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