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下分封

柳鏡曉摟着完顏玉琢的纖腰道:“第一鎮取的是四川,這是漢高祖經營漢中,收取巴蜀,坐視中原紛爭,藉機平定三秦的故智,川中口丁又爲全國之冠,物產極爲富饒,第一鎮打的當真是如意算盤,可他忘記了自古以來憂患長存淫樂死,敗於驕奢成於儉,第一師不過十數年就灰飛煙沒,實是令人長嘆。”

完顏玉琢覺得柳鏡曉說的話十分在理,便聽他繼續說道:“第二鎮取的是湖北,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湖北此時雖尚不在義軍之手,但第二鎮自統領以下多爲湖北人士,久戰思鄉,湖北又是九省通瞿之地,南攻北守都很便利,又是富庶這地,不過鄂軍一脈亦源於此。”

說到這,柳鏡曉故意停了一下,完顏玉琢便嚀了柳鏡曉一把,又催促柳鏡曉快說:“第三鎮取的直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其時直隸全省已盡在義軍之手,無需象其它統領拼命去打,何況自古河北多豪傑,冀南又是有名的糧產地,共和史上的直軍一脈就源於此。”

柳鏡曉繼續說道:“第四鎮取的是廣東,前金時兩廣就極爲富庶,又居於嶺北遠避中原戰火,不過取廣東可不容易,第四鎮一路南征,越萬里關山,終於在共和三年入粵,今日西南粵桂滇黔各省之軍,多出於第四師。”

完顏玉琢靠在柳鏡曉懷中,靜靜地聽柳鏡曉訴說:“第五鎮取的是山東,山東自古有漁鹽鐵之利,使齊桓公能首成霸業,而山東北部正好在第五鎮之手,南下攻取山東也是方便。”

完顏玉琢點點頭,說道:“鏡曉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林紫音這種策略也是應急而已!”

柳鏡曉見完顏玉琢贊同自已的觀點,心中欣喜,說道:“玉琢說的一點也沒有錯,紫音先生此策也是應急,更造成今日軍閥割據的局面,不過也奠定日後共和國之基礎,到了共和三十年間,木鐵俠橫空出世,有了這樣一位中興共和的不世英雄,復興金室便幾爲夢幻了。”

他見到完顏玉琢聞言有傷心之意,便繼續說共和初年的舊事:“輪到第六鎮沈鷹統領,他卻有驚人之舉,他先在地圖上找了一個松江小鎮,也就是今天的上海,然後說他本人因有心愛之人,所以願意激流勇退,不取任何一省,只要這個松江小鎮,更願意交出部隊,將部隊平均分給各鎮統領。只要各鎮統領答應他一個條件。其時第六鎮能征善戰,全鎮不下萬人,各鎮統領聞言都是一喜,皆願答應,特別位置在他之後的各鎮統領,心中更是欣喜不得了。沈智說他決心退隱之後到松江經營商業,只求松江在各鎮統領之間永取中立狀態,也請各鎮統領給他面子,永遠不要侵佔松江。聞言之後,各位統領、標統、協統都對天發誓,松江爲永久性之中立地,絕不派一兵一卒入松江。第六鎮自此終結,從此之後卻有了海上沈家。”

完顏玉琢聽了這段故事,頗爲感動,說道:“爲心上人激流永退,真是很感人的故事……鏡曉,如果你是沈鷹,願不願意和我一起激流永退!”

柳鏡曉當然是順着完顏玉琢的語氣:“有了玉琢,就是讓我當皇帝也不幹啊!”

柳鏡曉的話很得美女歡心,完顏玉琢賞了個香吻,令柳鏡曉不知身居何處,好久才反應回來,正想繼續說第七鎮的糊塗選擇,猛聽到城頭槍聲響起,開始槍聲非常密集,不多時就漸漸稀疏了,只是槍聲始終不絕。

柳鏡曉一聽便站起身來,臉上滿是歉意,完顏玉琢心中無奈,不過柳鏡曉剛走出兩步,又轉頭說道:“我走了!”

完顏玉琢忽地撲上前去,投入柳鏡曉懷中,雙手緊緊環住丈夫,柳鏡曉的步子便怎麼邁也不出去,真情流露,嘴脣印在完顏玉琢的紅脣之上,帶點粗暴地狂吻起完顏玉琢。

一場數分鐘的長吻終於結束,完顏玉琢帶着淚水說道:“早點回來!”

柳鏡曉帶着滿臉的柔情走出了房門,即使是種族上的隔絕,也不斬斷那柔情。

等柳鏡曉趕到的時候,李何一和郭俊卿都已經到了現場,藉着火把,柳鏡曉看到定邊軍的士兵已經各自找了個隱蔽的障礙物,眼睛望向前面,手指扣在板機上,柳鏡曉順口問道:“怎麼回事?”

郭俊卿的臉上帶着責怪的意思,說道:“柔然人潛伏進來,在那邊和我們形成對峙了!”

正說着,“呯!呯!呯!”清脆的槍聲響起,隱約可以看到近百米外跳動的槍口焰火,接着幾發子彈滑過柳鏡曉的身邊,不過柳鏡曉運氣不錯,連根毛都沒傷着,只是原來手上用來照明的火把被迫熄沒,在旁邊形成一個小小的混亂。

柳鏡曉立時明白當前的處境,天色已黑,可偏偏定邊軍是新部隊,不善於夜戰,而柔然人夜戰素來是好手,何況夜間的敵我識別也是個大問題,就是想要出擊擊穿敵軍將會付出相當的代價。

但是任由敵軍襲擾也不行,這批柔然人的位置在一道矮牆後面,明天只要天一亮,可以順利接應柔然叛軍的主力直接衝擊北關,定邊軍就會失去地形上的優勢。

正在他思索的片刻,矮牆那邊清脆的槍聲不時響起,只要一有動靜,柔然人的子彈就朝暴露的目標發射,定邊軍雖然在人數上佔據優勢,這時候卻處於被動,只能無目的亂打幾槍故亂反擊。

這種情況對定邊軍相當不利,雖然夜間的射擊精度很低,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士兵將不得到休息,明日面對已經養精蓄銳的敵軍,很有可能會處於下風,而且當前的局面對士氣也會很有影響。

第17章 偷襲第19章 南征令(下)第17章 友艦押陣第8章 決斷第24章 鴻門宴(中)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9章 宣戰(二)第7章 祠中論舊第40章 啓程南下第41章 含韻(上)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21章 驚天變第20章 魚龍混雜第29章 詭變第6章 前金瑞軍第18章 南征令(上)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4章 雲涌(上)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18章 南征令(上)第29章 河南第三章第4章 空前禮遇第9章 宣戰(一)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20章 陣前反水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0章 瓊音(三)第29章 詭變第8章 決斷第33章 伶人傳第20章 告急第44章 劇變第41章 含韻(上)第1章 沂蒙有變第20章 告急第36章 意外第14章 危機第24章 策馬第8章 能將丁寧第3章 泉城鏡曉第12章 惡戰初始第33章 劉黑七第3章 鐵路故事第8章 信徒第38章 丁寧出戰第40章 中第10章 瓊音(二)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41章 含韻(中)第1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女校第4章 正式奪權第2章 大好局面第2章 暖風人醉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一章第2章 暖風人醉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濟南第25章 起程赴魯第40章 大破匪軍第6章 破碎(二)第八章第2章 烈酒淡水第38章 曲阜攻堅第42章 熱河第8章 決斷第五 捲揚威兩湖劇情預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6章 破碎(一)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章 亂戰第11章 陣前會議第22章 美女高參第34章 破弦第41章 二次援湘不幸的事情第30章 風煙第18章 不速之客第9章 開戰第15章 瑞軍陳帥第8章 江漢寵兒第3章 極密第2章 四照堂第6章 破碎(二)第32章 川軍出場第31章 翻盤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3章 密報第31章 翻盤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章 烈風(下)第6章 破碎(四)第41章 含韻(上)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0章 觀戰第一第9章 宣戰(四)
第17章 偷襲第19章 南征令(下)第17章 友艦押陣第8章 決斷第24章 鴻門宴(中)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9章 宣戰(二)第7章 祠中論舊第40章 啓程南下第41章 含韻(上)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21章 驚天變第20章 魚龍混雜第29章 詭變第6章 前金瑞軍第18章 南征令(上)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4章 雲涌(上)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18章 南征令(上)第29章 河南第三章第4章 空前禮遇第9章 宣戰(一)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20章 陣前反水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0章 瓊音(三)第29章 詭變第8章 決斷第33章 伶人傳第20章 告急第44章 劇變第41章 含韻(上)第1章 沂蒙有變第20章 告急第36章 意外第14章 危機第24章 策馬第8章 能將丁寧第3章 泉城鏡曉第12章 惡戰初始第33章 劉黑七第3章 鐵路故事第8章 信徒第38章 丁寧出戰第40章 中第10章 瓊音(二)第43章 川鄂戰爭(八)第41章 含韻(中)第1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女校第4章 正式奪權第2章 大好局面第2章 暖風人醉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一章第2章 暖風人醉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濟南第25章 起程赴魯第40章 大破匪軍第6章 破碎(二)第八章第2章 烈酒淡水第38章 曲阜攻堅第42章 熱河第8章 決斷第五 捲揚威兩湖劇情預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6章 破碎(一)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章 亂戰第11章 陣前會議第22章 美女高參第34章 破弦第41章 二次援湘不幸的事情第30章 風煙第18章 不速之客第9章 開戰第15章 瑞軍陳帥第8章 江漢寵兒第3章 極密第2章 四照堂第6章 破碎(二)第32章 川軍出場第31章 翻盤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3章 密報第31章 翻盤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章 烈風(下)第6章 破碎(四)第41章 含韻(上)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0章 觀戰第一第9章 宣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