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林西苦戰(三)

餘額不足

北京。陸軍部。

車軫朝下面催問道:“林西情況到底如何?問一下交通部,往林西的電報線路還通嗎?”

部員們則忙得焦頭爛閣,要看看這陣勢啊!

內閣都臨時移到陸軍部辦公,總理程雲鵬親自壓陣,交通部長也親自催促郵政總局加緊聯繫林西。

終於有了消息:“郵政總局報告,往林西的電報信路還能通,不過要通過瀋陽轉發。”

一聽到這,大家的心都安靜下來,只要能通就好,畢竟全國的電報線路都掌握在郵政總局手裡。

要知道此時的郵政電信業務都由交通部郵政總局負責,共和八九十年間雖然南北分裂,但郵政總局卻能掌握全國的郵政電信業務,南北各省的郵局局長都直接由郵政總局任命。

這一方面是整個郵政系統的西方化色彩非常重,多信奉“吾爲吾國”的信條,持技術報國的理念,仿照西方改革了傳統的驛站系統,使這個系統由原來每年需耗費數百萬元變成一個盈利上百萬元的單位,各省也對這個單位帶來的便利十分欣賞。

另一個方面,則是北方搶先建立了一個遍及全國的郵政網絡,而南方僅有一個實驗性的郵政小網絡,即使號稱南方郵政網絡最發達的廣東,其網絡也只能覆蓋全省三分之一的縣市,因此不得不求助於北方,郵政總局接收了南方的郵政網絡後,又進一步擴展其郵政網絡,因此其時有人讚歎道“只需大洋三分就把一封平信寄到共和國本土的任何一個地方”。

說起來相當諷刺的是,無論是近代郵政、電報還是鐵路網,最初的實驗網都在南方網,

而電報之物自西洋流入中國之後,郵政總局從南方取經後看到此物的潛力,遂將原有的郵政網絡改造爲電報網絡,這一網絡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軍事上都有着驚人的價值。

不過對電報網絡最喜愛的還是各種各樣的政治人物,只需花上很少的金錢就能一日間傳檄天下,對此最樂此不疲就是直軍第三師的一名旅長陳雲傑,他時不時就發一份通電發表政見,痛罵中央政府的種種不當之處。

而柔然人並不知道電報線路的重要性,整個林西攻防戰,電報線路始終暢通無阻,只不過另一種原因造成聯絡上的阻滯。

林西郵政局。電報處。

伴隨的“嘀噠嘀噠”的發報聲,還有嘈雜的聲音。

“我是東北實業銀行的代表,給我發總行!”

“給我接國是報!”

“給我發上海申報新聞社!我多付一倍錢的!”

“我一個字給二角錢,給我發承德……”

人羣中乾脆有人跪了下去,哭着求道:“這位姐姐,我求你了……你給我發赤峰林何老闆!”

可林西的電報線路是二個月前才鋪設完成,如果這裡不是瑞軍司令部,屬於國防要地,估計十幾年後也沒有機會鋪設這種耗費頗巨的線路。

不過平時一天也沒有幾份電報,因此一個剛畢業兩個月的女學生負責發電、收電、譯電的全套程序,技術相當生疏,這時間根本忙不過來,而且大部分時間忙於應付顧客的發文,再加上外面涌來大量象徐震致柳鏡曉那樣慰問守軍的電文,就這樣,柳鏡曉根本不清楚,進攻的柔然軍實際有高達九個師的兵力。

而此時柳鏡曉正忙着應付柔然騎兵的進攻,這羣騎兵來得飛快,夾雜着槍聲和炮聲都無法掩蓋的高聲嘶叫,直突向第三連陣地,不多時已進入步槍射程之中,但前線的士兵只能進行盲目的射擊,卻幾無效果。

不過突到離前沿陣地約莫二十米的地方,定邊軍做的簡單障礙終於發揮作用,在接連絆倒兩匹軍馬後,軍馬只能止步不前,柔然騎兵和定邊軍只能隔着障礙對射,騎兵人在馬大,是最好的目標,定邊軍在各個方位朝柔然軍開火,

這時候,騎兵紛紛翻身下馬,只留下幾個人站在原地,雙手各自握住兩條繮繩制止軍馬亂跑,也就俗稱的“馬樁子”,其餘下馬騎兵則繼續端着騎槍向前突擊。

柳鏡曉連忙高叫着:“炮兵!打馬樁子!”

定邊軍的三門二磅炮不時受到柔然軍火炮的壓制,火炮雖然尚存,但炮手已傷亡近半,挽馬也傷了幾匹,還時不時得轉移發射陣地,所以開戰至此,發射的炮彈不足二十發。

要知其時火炮不同現時之管退火炮,是爲架退火炮,發射時的巨大後座力帶動炮架劇烈向後跳動,短則二三米,長則五六米,再用人力將推回用羊毛推彈杆清潔炮膛,再次進行發射,因此射速奇慢,即使不受干擾,射速也不過一發一分。

不過柳鏡曉的運氣相當不錯,當傳令兵到達炮兵陣地的時候,剛好有一門火炮作好了發射準備,伴隨隨着柳鏡曉的命令,一發炮彈在馬羣當中,打倒了一匹戰馬,打傷了兩匹戰馬,戰馬紛紛大驚,嘶叫着狂奔亂跳,第三連的士兵見此,紛紛將槍口準對了高大的軍馬,有的乾脆直接用手榴彈招呼,軍馬死傷了八九匹,有的乾脆發作起來,一腳踢開馬樁子。

臨時轉職成步兵的騎兵,見此情景,頓時停止,終是愛馬心切,紛紛往回跑去騎上軍馬向後退去。

柳鏡曉這才舒了口氣,這時候有人拍拍他的肩膀,轉身一看,原來來送電報的郵遞員,只見他遞上一份簽收表道:“先生!請籤一下名。”

柳鏡曉一邊簽字,一邊說:“謝謝!”

完顏玉琢則在一邊詢問道:“這電報上的錢什麼時候能到?”

郵遞員笑了笑:“還得等等,估計明天吧!”

柳鏡曉也知道匯款不同於電報,不可能這麼快到達,電報再怎麼樣,也不過一角錢兩個字的買賣,而通過郵政總局結轉的匯款,有時會達數萬大洋之巨,萬一錯個數字就是幾千幾百塊錢的損失。

至於這個數字有多大,我們可以從共和八十二年間的一些統計來看出,一個熟練的工人每天的收入一般是大洋三角,也就是他一個月的收入只有大元九元,而他必須用這筆錢來養活一個三口之家。

所以,郵政總局對電報轉賬是核上再核,反覆驗證,唯恐一個出錯丟了一大筆錢。

而徐震寄來的二十元大洋,差不多就是柳鏡曉兩個月的合法收入,“置辦新衣”,沒錯,在林西這種小城,這可以給完顏玉琢購置上幾十件新衣了。

第10章 風雲初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9章 預備之師第27章 煽風點火第9章 爵帥來由第41章 辭別第35章 再起第5章 入城之爭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1章 海若第12章 河北義師第38章 南下歸鄂第36章 新大陸第8章 宣戰案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37章 迷離第26章 復興第15章 人浪第36章 遍地烽火第11章 總攻第12章 故人來訪第31章 濟南第15章 大局第七章第10章 瓊音(一)第3章 舊情第18章 鐵路第17章 偷襲第7章 南方(二)第46章 豪賭第35章 三堂會審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13章 政治婚姻第6章 轉機第41章 辭別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能將丁寧第13章 美男計第7章 就地休整第32章 破局第5章 惡戰將至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6章 天山要塞第44章 劇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萬歲機子修好了第26章 血嶺第39章 有美來訪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31章 沈家第10章 熊秘書第7章 南方(五)第2章 大好局面第31章 翻盤第10章 前奏第4章 雲涌(下)第33章 風雲變第1章 人事交流第9章 宣戰(二)第18章 威海之役第14章 破敵第31章 翻盤第42章 東南(二)第22章 賄選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30章 風煙第6章 前金瑞軍第5章 中將誘惑第12章 惡戰初始第43章 四月八日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44章 劇變第2章 烈酒淡水第42章 熱河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35章 逃督軍第21章 南北亂戰第四章第28章 通貨第19章 奪印第4章 再遇鏡曉第32章 全勝第5章 川鄂和談第38章 平亂第32章 淮海省第9章 雲夢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7章 南方四(下)第15章 人浪第10章 熊秘書第3章 舊情第21章 全軍倒戈第4章 美女俘虜第14章 鄂奉戰開第26章 開戰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3章 小氣督軍
第10章 風雲初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9章 預備之師第27章 煽風點火第9章 爵帥來由第41章 辭別第35章 再起第5章 入城之爭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1章 海若第12章 河北義師第38章 南下歸鄂第36章 新大陸第8章 宣戰案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37章 迷離第26章 復興第15章 人浪第36章 遍地烽火第11章 總攻第12章 故人來訪第31章 濟南第15章 大局第七章第10章 瓊音(一)第3章 舊情第18章 鐵路第17章 偷襲第7章 南方(二)第46章 豪賭第35章 三堂會審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13章 政治婚姻第6章 轉機第41章 辭別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能將丁寧第13章 美男計第7章 就地休整第32章 破局第5章 惡戰將至第14章 四大艦隊第16章 天山要塞第44章 劇變第8章 大海戰上(二)萬歲機子修好了第26章 血嶺第39章 有美來訪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31章 沈家第10章 熊秘書第7章 南方(五)第2章 大好局面第31章 翻盤第10章 前奏第4章 雲涌(下)第33章 風雲變第1章 人事交流第9章 宣戰(二)第18章 威海之役第14章 破敵第31章 翻盤第42章 東南(二)第22章 賄選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30章 風煙第6章 前金瑞軍第5章 中將誘惑第12章 惡戰初始第43章 四月八日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44章 劇變第2章 烈酒淡水第42章 熱河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35章 逃督軍第21章 南北亂戰第四章第28章 通貨第19章 奪印第4章 再遇鏡曉第32章 全勝第5章 川鄂和談第38章 平亂第32章 淮海省第9章 雲夢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7章 南方四(下)第15章 人浪第10章 熊秘書第3章 舊情第21章 全軍倒戈第4章 美女俘虜第14章 鄂奉戰開第26章 開戰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3章 小氣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