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鄂奉破裂

餘額不足

只有白斯文連仍在不緊不慢地訓練,結果柳鏡曉和蕭如浪親自下連,把白斯文連的官兵整得瘦了半圈,白斯文不清楚這其中的真正緣故,柳鏡曉和蕭如浪都不把他當嫡系來看,那天的連營長集會他自然沒份。

因此他對這重重黑幕並不清楚,訓練了兩天就受不了,找到柳鏡曉,拍拍了被寒風吹得發裂的皮膚,說:“柳老弟,太冷了,弟兄們受不了,等開春再練練吧!”

柳鏡曉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說:“白老哥,你覺得實戰中,是拼刺刀好還是對射好?”

白斯文不改滑頭的性子,絕不敢與敵軍生死相搏,他答道:“當然用步槍對射好了!”

柳鏡曉就笑了:“所以我們要多練射擊,只要射擊速度比他們快,敵人沒到面前就可以把他們打光了,就不用拼刺刀!”

這話說到白斯文的心裡,可他一想又說道:“可是我覺得將敵軍誘進腹地再慢慢消失最方便了……”

“誘進腹地”云云也就是轉身就跑,柳鏡曉也不點破,就答道:“所以說了,我們再說我們還要練部隊轉進的功夫。”

接着柳鏡曉果然開始大練部隊轉進的能耐,每天來個五公里越野跑,蕭如浪還嫌不夠,來個反覆加壓,這些老兵油子個個叫苦連天,還好白斯文感覺柳鏡曉的想法不錯,他別的能耐不行,統馭連隊的能耐還是有的。

在他的帶領,白斯文連瘋狂進行訓練,白斯文本人也變得又瘦又黑,許久他才明白過來:“要跑的話,我轉過身來就可以跑了,而且只需要比別人跑得快一些就行了,跑這麼快乾什麼?”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整個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原來一個步兵的平均射速一分鐘不到一發,現在射速可以達到一分射出兩三發子彈。

當然其它方面也是突飛猛進,部隊的行軍力大進,刺刀拼殺大有進步,戰術水平則上了一個層次,連隊的配合也大爲融洽,各營之間的配合也開始有個模樣,柳鏡曉甚至還進行了幾次村落戰大演練。

不過現在這和柳鏡曉手裡有些銀子有很大關係,現在軍餉按月發放,不欠一絲一文,在外訓練還有烤火費,所以官兵對元旦也未回林西一次也毫無埋怨。

很快共和八十七年的春節即將來臨,柳鏡曉就把部隊帶回赤峰過春節,順便在完顏玉琢的暖牀上睡幾天大覺,以解想思之苦。

就這期間,鄂奉兩軍的電文戰越發激烈,張步雲乾脆來了很高的姿態,發個電報說:“步雲願親率一軍精銳之師,直奔柔然光復庫倫,掃蕩賊寇,撫定疆陲,只求馬到成功,以血我七十年之奇恥!”

這通電報一來,登時引來一片附和之聲,上海的申報還發一篇評論贊揚不已,說張步雲是“絕世之男兒,共和軍人之楷模,不失爲班定邊、漢終軍再世”,當然這次新聞檢查官就沒開天窗了,非但如此,東北保安總司令部還買了許多份這一天的申報寄到各個部隊長官,因此柳鏡曉手裡就有六七份。

不過鄂系也絲毫不讓,大段小徐聯手發個電報譏諷道:“一十三載,南下之師何在,再施故智,天下豈無智士?”,一下子又將張步雲的威風打了下去。

大家仔細想想,都覺得張步雲不大可能親自領兵出戰,漠北苦寒之地,已方補給不繼,而柔然人則有鐵勒人不斷接濟軍火,以大軍深入外柔然,恐怕張步雲還沒有這個膽量,倒似乎是以這個藉口向中央索要軍餉糧械。

這是有先例的,共和七十三年,南方的北伐軍一路北上,一度勢如破竹,北軍幾乎要退守長江以北,這時候張步雲的老爹張保原跳了出來,大叫“援湘援鄂當是我奉系之當然責任”、“願出三師南下以伐叛軍”、“北方軍人大聯合,一致對南”云云,當時直鄂兩系都很感動。

奉軍當然不能空手南下,張保原就提出要補充糧彈物資,中央當即源源不斷地將大量軍需送往關外,可張保原拿到物資之後,就完全變了一幅兇惡的嘴臉,大叫“中央虛耗關外稅收數百萬元,到底是何道理?”,還在榆關調集大軍。

直鄂兩軍在前線苦戰,又聽後院不穩,軍心頓時大亂,還好當時任前指總指揮的“老段”段鐵民穩定了軍心,又從直隸抽調三個混成旅星夜北上,才堵住了想要入關的奉軍,所以他纔會電報上大罵“一十三載,南下之師何在,再施故智,天下豈無智士?”

接着雙方的戰火進一步蔓延到陝西問題上,奉軍援陝,原本就是爲了陝西的地盤,可爲了陝督問題雙方又吵翻天了,鄂系不願更換屬於鄂系的陝督陳樹良,張步雲則一日照常三通電文,一定要讓內閣同意屬於奉系的援陝各軍總司令許蘭洲出任陝督。

許蘭洲在陝西前線打來辭職電報,一面攻擊陳樹良和鄂系,一面說:“蘭洲無才無德,安敢就此高位,今日唯有辭職以謝諸公……”,素來辭職是自由行動的前奏,他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內閣裡的幾個老匹夫,你們如此不給我陝督的位置,須怪老子不客氣。

還好奉軍前線的戰事小挫,令許蘭洲氣勢大挫,許蘭洲率陝軍三個旅圍攻一個小小的乾縣,竟是苦戰四十餘日而未得寸土,而他路友軍反倒是進展順利。

鄂系趁機又在北京搞了一個七省大聯盟,河南、山西、安徽、江西、陝西、湖北、山東督軍都派了代表前來參加,會後發了一個通電,大罵“共和本爲一家,何分南北鄂奉,唯張步雲禍國殃民……”,把張步雲貶得一文不值。。

張步雲也照樣來了一個十一省區大同盟,除了奉系統治的吉林、黑龍江、遼寧、綏遠、察哈爾、熱河六省區,會後發的通電上還有直隸、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五省督軍、省長的簽名,攻擊鄂軍種種無能行爲,聲勢搞得比七省大聯盟更大,不過小徐很快發了一個通電說:“直隸、湖南、四川三省均來電告之,均稱未在此通電上簽字。”

第24章 策馬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29章 北進第30章 搶地盤第29章 蕩匪記第40章 大破匪軍第7章 南方(五)第12章 巧芷第9章 宣戰(三)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丁省長第23章 幸福時光第1章 碎雪第26章 血嶺第3章 晚間小役第29章 禁衛之軍新書惡霸開張第15章 人浪第1章 玉人共枕第13章 巨炮第13章 哀兵必勝第31章 丁省長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32章 川軍出場第37章 反水第32章 全勝第30章 棟樑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9章 電文大戰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5章 川鄂和談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10章 瓊音(三)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8章 信徒第三章第24章 崩潰第37章 春宵帳暖第3章 討伐令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37章 南下北進第33章 劉黑七第8章 千望第9章 莫名結果第35章 有花解語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1章 借將(下)第36章 意外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17章 友艦押陣第4章 戰畢第二章第7章 南方(三)第17章 共和舊事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4章 美女俘虜第8章 能將丁寧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5章 雀戰無敵第9章 援軍第41章 含韻第42章 東南(三)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7章 逆轉第33章 風雲變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41章 含韻(下)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36章 遍地烽火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43章 四月八日第24章 山東問題第17章 戰旗第11章 有功旅長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9章 莫名結果第43章 海上(下)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6章 一龍雙鳳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3章 柔佛第20章 林鈴草第9章 宣戰(一)第41章 含韻(上)第25章 軍議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4章 女校第26章 血戰第4章 美女俘虜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12章 臨別處置
第24章 策馬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29章 北進第30章 搶地盤第29章 蕩匪記第40章 大破匪軍第7章 南方(五)第12章 巧芷第9章 宣戰(三)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1章 丁省長第23章 幸福時光第1章 碎雪第26章 血嶺第3章 晚間小役第29章 禁衛之軍新書惡霸開張第15章 人浪第1章 玉人共枕第13章 巨炮第13章 哀兵必勝第31章 丁省長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32章 川軍出場第37章 反水第32章 全勝第30章 棟樑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9章 電文大戰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5章 川鄂和談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10章 瓊音(三)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8章 信徒第三章第24章 崩潰第37章 春宵帳暖第3章 討伐令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37章 南下北進第33章 劉黑七第8章 千望第9章 莫名結果第35章 有花解語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1章 借將(下)第36章 意外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17章 友艦押陣第4章 戰畢第二章第7章 南方(三)第17章 共和舊事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4章 美女俘虜第8章 能將丁寧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5章 雀戰無敵第9章 援軍第41章 含韻第42章 東南(三)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7章 逆轉第33章 風雲變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41章 含韻(下)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36章 遍地烽火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43章 四月八日第24章 山東問題第17章 戰旗第11章 有功旅長第28章 林西苦戰(四)第9章 莫名結果第43章 海上(下)第29章 光怪陸離第36章 一龍雙鳳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3章 柔佛第20章 林鈴草第9章 宣戰(一)第41章 含韻(上)第25章 軍議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4章 女校第26章 血戰第4章 美女俘虜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12章 臨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