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第556章 告罪書

【一是因節使念在王爺是受他人煽動利用,之後及時殺段士昂止損,稱得上將功補過的份上,認爲王爺可免一死。】唐醒道:【但王爺謀逆亦是實情,范陽王不死,不足以儆效尤——節使可留王爺一命,但於人前處死王爺,亦是必行之事。】

李復聽在耳中,對這番說辭是十分心服的,也真正明白了常歲寧的行事用心。

唐醒接着轉達第二個原因:【節使言,王爺雖能力不足,卻勝在頭腦還算清醒,經此一事,想必今後待天下時局會更存敬畏之心。】

李復從中聽出了一絲敲打乃至規訓的意味,連聲應是,滿臉悔恨之色發自肺腑:【請轉達常節使……今後本王,不……今後小人定當腳踏實地,摒棄妄想之心!再有餡餅砸在跟前,絕不敢再張嘴去咬;路邊見了金銀,縱是餓死也決不伸手去撿了!】

這次造反,足以讓他長下一個天大的教訓!

李復一番保證之後,才問唐醒那第三個原因。

唐醒:【節使未言。】

【?】李復神情疑惑:【既如此……唐將軍何故要道‘原因有三’?】

【確有三。】唐醒道:【然節使只言明其二。】

簡而言之:沒說,但有。

李復不禁傻眼,這……這不嚇人嗎?

能讓常歲寧大發慈悲放他一馬,多半是他身上有什麼值得對方網開一面的東西,而他在這等不知情的情況下,萬一哪天將這保命的優勢不慎丟棄了……到時,常歲寧該不會要將他這條命再重新收回去吧?

李復心裡發怵,只覺頭頂懸了把劍似的。

見他如此,唐醒又補了一句:【節使道,這第三個原因,王爺日後自然會知曉的。】

李復萬分困惑,但很清楚自己沒有刨根問底的資格,只能應下這話,並連連道謝,再三讓唐醒替他向常歲寧轉達感激之情。

此時,李復將有些僵硬的雙腿放平,拿完好的那隻手捶了捶,這纔算是接上兒子那句問話:“她這不是好說話,是篤信咱們就算活着,也不會帶給她半分威脅。”

李昀一臉奇色:“常節使竟然這般信得過咱們?”

“屁。”李復嗤笑一聲:“她信得過咱們?信得過咱們是個廢物還差不多。”

“難道你在路上瞧見兩隻螞蟻,就非得碾死它們才安心嗎?”李復邊捶着腿,邊道:“她看咱們,就跟咱們看螞蟻沒有區別……”

這並非是信得過他們,而是源於她的自信。

她自信自己的判斷,更自信自己的能力,前者決定了她敢於做出仁慈放生之舉,後者則是她不懼此舉有可能帶來的任何變故的底氣。

“這亂世之中,很多人皆掌握不了殺伐與仁慈之間的界限,前者毀滅世道,而後者往往爲世道所毀。”李復看向船艙外,眼底漸生幾分感慨:“她這般敢殺,又這般敢放……實爲我平生僅見。”

“今日見着的那位唐將軍,也是個奇才……”李復想到什麼便說上一句。

常歲寧說要處死他們父子時,與唐醒並無異樣的眼神交流,但唐醒卻能瞬間領會到常歲寧的用意,且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見默契程度。

他與唐醒接觸交談之下,可知對方見識廣博,行事看似灑脫隨性卻又章程嚴謹。

此類奇才,是強搶不來,強留不了的,此人願意留在常歲寧身邊效力,必然是出於真心折服。

而能折服此一類人,從人格到能力,缺一不可。

對此,李復此時已無半點質疑,他嘆了一聲,道:“若我再年輕個二十來歲,倒也想習得一身本領,跟隨這樣的人成就一番大業。”

少年奇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世間僅有啊。

李昀吃了一驚:“能叫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這常歲寧當真格外了不得……”

倒不是說他父親多麼高傲不服人,而是父親從年輕時便十分愛好享樂,實在很難生出這樣的熱血少年心思。

李復看熱鬧不嫌事大:“且看吧,李隱有得頭疼了。”

李隱借段士昂之手利用他攻下洛陽,這棋走得好好的,忽然被人一刀砍翻了棋盤,能不頭疼麼?真正頭疼的怕是還在後頭呢。

李昀也跟了一句:“這下,那位聖人倒是能鬆上一口氣了。”

“那也是一時的……難道你覺着常歲寧她收回洛陽,是要獻給那位聖人的?”李複道:“她這樣的人,豈會甘心屈居人下?”

“而當今聖人既降馭不了,也容不下這樣的人物。”李復估摸着道:“遲早得打起來……”

李昀聽得來了興趣:“那今後誰輸誰贏,父王您怎麼看?”

“我怎麼看……”李複道:“我自然是躲起來看。”

他說着,又喟嘆一聲:“這天下果然還是看別人打,才更有意思。”

熱鬧這種事,看看就得了,真摻和進去,那自己就成熱鬧了——先前他這腦子當真是被糞給糊了,怎麼就覺得自己也行了呢?

答應段士昂的那一日,他必然是餓得不輕,纔會胡塗至此。

想到這裡,李復又有些餓了,讓李昀取出一張肉餅啃了起來。

李昀也跟着一起吃餅,啃到一半,不由問:“父王,母親他們會不會有事?”

他和父王是“已死”之人,註定是不能回范陽去了,而母親他們定然會遭到牽連。

“被髮落是免不了的。”李復嚥了一口,才道:“但你我已被‘處死’,待那封血書再傳開……拿來保住你母親他們性命應是夠用的。”

雖是難逃被貶爲庶人的下場,但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了。

思及此,再想到那封血書,李復對常歲寧又多了一分感激。

李昀心中安定一些,這才問一句:“唐將軍讓父親抄寫下的那封血書……到底是何物?”

李復:“告罪書。”

冬至之際,河水雖尚未結冰,但水流放緩,今夜無風,船隻便行得很慢。

嚥下了最後一口餅時,李昀擦了擦嘴,看向前方茫茫夜色,不由問:“父親,咱們要去何處?”

“你我二人身無長處,自然要尋一處安穩地暫避……”

李昀神情茫然:“如今這世道,還有哪裡是安穩的嗎?”

范陽王吃飽了就躺,拉過船艙裡硬邦邦的舊被子蓋在身上,睏意上涌間,打了個呵欠:“怎麼沒有……”

有常歲寧那“未言”的第三個原因在,李復總覺着,之後還會再有交集的。

既如此,他也別跑太遠,省得來日被她抓回來時太麻煩……他這個人,最怕走路了。

隨着小船漸遠,水面上被撕開留下的痕跡,在月色的照拂下,慢慢重新癒合平整,正如人心逐漸平穩下來的洛陽城。次日,洛陽城中早鍾齊鳴,試着恢復了外出的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打聽着消息。

范陽王李覆被處決之事很快傳開,一併被示之人前的,還有一封李複用鮮血寫下的《告罪書》。

據聞,此封《告罪書》是李復提早留在洛陽宮苑中的,蓋了李復的印。

其上的內容,一經傳開,便令世人譁然。

那不單僅是一個謀逆者瀕臨絕路時的自省與懺悔,其中還揭露了一樁令人震詫的陰謀。

李復於此書之上言,自知犯下了謀逆大過,罪無可赦,然而他卻也是遭人利用,不過是他人手中一顆棋子——

其上直言:【罪人李復可死,然而范陽之亂禍至洛陽,始作俑者乃榮王李隱。】

那封《告罪書》上,以李復的身份口吻言明瞭段士昂暗中聽從榮王李隱安排行事,借他之手興起戰亂,李隱從中欲坐收漁翁之利的事實。

除此外,還言明揭露了段士昂家姊乃榮王李隱外室妾的關係牽扯。

而李復自稱查明此事後,當機立斷斬殺了段士昂。自覺無顏面對李氏列祖列宗,惟求一死之餘,務必要向世人揭露李隱的真實面目,以此真相警醒世人。

其上數百字餘,字字鋒利泣血。

死人的話,似乎總是更可信一些。

這些雖然都算不得鐵證,榮王有得是說辭可以開脫反駁,但在他開口否認之前,此事註定要在洛陽城中引起一番轟動。

世人無從得知的是,這封由李復親手抄寫的《告罪書》,實則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錢甚錢先生在背後“捉刀”而成。

雖說其上並未展露太多文采,並結合了范陽王李復的性情筆風寫就,但勝在足夠簡潔深刻,便於傳播,措辭很能夠引起輿論共鳴。

在常歲寧看來,論起這方面的功底造詣,駱先生目下是沒有對手的。

果然,短短一日間,這封《告罪書》便被諸多洛陽文人相互傳抄。

這時,常歲寧託崔琅辦了一件事,請了崔琅那位“不如速死叔”——崔秉,就此事作了一篇文章。

崔秉憑藉着一篇篇《不如速死賦》,在洛陽城中已頗具聲名,並擁有了一批忠誠的擁躉,這些人普遍具有同一個特點:多是對時局失望透頂之人。

崔秉這篇暗諷榮王李隱欺世盜名的文章剛傳開,很快便得到了這羣文人們的附和跟從。

以洛陽城爲中心,四下對榮王的質疑聲越來越多。

而此時,常歲寧收復洛陽的捷報,已經快馬傳至了京中。

朝廷上下喜出望外,人心迎來了久違的振奮。

太子更是在早朝之上直接喜極而泣,雙眼冒着淚光,連聲稱讚:“此一戰,常節使居功甚偉!實乃我大盛之福!”

洛陽城竟然被收回來了——這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常節使卻活生生地辦到了!

太子一時上頭,口中對常歲寧的誇讚之辭源源不絕地噴涌而出,他甚至從不曾在早朝上說過這樣多的話。

但不知爲何,附和的官員卻不如他想象中那樣多,原本大喜的氣氛,也漸漸添了一縷他看不太懂的凝重。

很擅長察言觀色的太子留意到,這份凝重之氣,甚至出現在了馬相的眼中。

百官間,不時有人交換着眼神,眼底都算不上安定。

洛陽被收復,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這封捷報,是由洛陽宮苑的宦官傳回,而立下此功的常歲寧未曾有半字傳回京中。

如此緊要的戰事,如此值得被重賞的奇功,身爲主帥必當要詳盡地寫一封奏報傳回,纔算合乎規矩……更何況,常歲寧直接做主在洛陽處決了范陽王父子,未曾經過朝廷。

不免又有官員想到,當初常歲寧護下汴州,事後也未曾傳報朝廷。

除此外,朝中也已經太久沒有見到過來自常歲寧的任何文書了。

這其中流露出的無聲傲慢,讓他們實在無法忽視。

京中朝廷又無聲等待了數日,直到李復那封《告罪書》被傳抄入京,他們卻依舊未曾等到常歲寧的任何奏報。

這已然不是事務繁忙能夠解釋的了,常歲寧即便再忙,可她手下自有謀士文吏無數,豈會連起草一份奏報都做不到?

——她這是什麼意思?

朝中諸多官員爲此感到憤怒,但奇異地是,明面上竟始終無人提出半字質疑,更不見上疏彈劾之舉。

有御史試圖上書,卻被各處攔下了。

一時間,朝堂上下,在不安的觀望中,默契到近乎詭異地在維持着某種搖搖欲墜的平衡。

此一日,京中陰雨,天色黑得尤其早。

六部官員陸續下值之後,湛勉離開之際,恰遇褚太傅,二人撐傘而行,藉着雨聲遮掩,湛勉低聲問了一句:“老師,近日常節使之事……您是何看法?”

官服之外繫着一件灰狐披風的老太傅在傘下,哼聲道:“明擺着的欺軟怕硬。”

湛勉一愣:“您說得是……”

老太傅嗤笑:“滿朝文武。”

湛勉默然了一下。

“從前他們不是最愛指手畫腳吹毛求疵麼……”老太傅擡起花白的長眉:“怎如今她果真做了理應被彈劾治罪之舉,滿朝上下,卻反倒無一人敢言了?”

湛勉心頭浮現一字答案——怕。

怕彈劾之聲起不到任何懲治威懾她的作用,而只會觸怒她……而今朝廷根本無法承擔將之觸怒的後果。

哪怕有人私下已在怒罵【本官早已說過,此女野心昭昭必成禍患,本該趁早剷除,奈何無人肯聽】,今卻也無計可施。

湛勉心頭滋味繁雜,聲音更低了些:“那依老師之見,常節使她果真會……”

“會。”褚太傅毫不猶豫地點頭:“要反的。”

老太傅說着,一手撐傘,一手負在腰後,悠然建議道:“你且去彈劾罷。”

“……”湛勉看着自家老師悠然而去的背影,莫名覺得這壞脾氣老頭兒似乎有些得意。

第203章 不退,不逃540.第535章 戰鼓起(求月票)第124章 還真有點像(求月票)第25章 十八層地獄(加更)第329章 哼!新年快樂第179章 郎君過於自信649.第642章 皇太女迴鑾第313章 他不乾淨了639.第632章 務必殺了她第468章 一心倒貼的外甥650.第643章 待我清理門戶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第127章 聖人召見(渃清涵打賞加更1)第483章 先人所留633.第62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28章 她拒絕了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633.第62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662章 宜遊宜醉(正文完)第448章 升任節度使620.第613章 誰敢說我大盛無強兵?509.第505章 末路528.第523章 她看重的人,她來護517.第513章 如此江都,何愁不興612.第606章 三年之約已至第132章 阿兄與驢與狗第496章 您想傷幾成重?第418章 怕鬼,但要臉(求月票)647.第640章 爲吾主鋪路的棋子第254章 規矩是死的,人也可以是第203章 不退,不逃第47章 我記得你!652.第645章 她贏得這樣輕易第63章 玄策第一噴子515.第511章 怎麼又活了?(求月票)第120章 跌落神壇(求月票)第478章 以身入局,續以白晝第446章 刺史大人回城540.第535章 戰鼓起(求月票)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來了第335章 克主 旺主(求月票)517.第513章 如此江都,何愁不興646.第639章 不敢言公道,作甚世間人599.第593章 仲家九娘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5章 病得不輕第406章 大捷(求月票)第251章 常副帥回來了506.第502章 在政治婚姻中反客爲主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231章 入軍營第233章 你想換什麼?552.第546章 比刀刃更加鋒利第246章 隔行如隔山山呢?554.第548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第387章 如日月恆長而無傷594.第588章 節使傳書第128章 她拒絕了592.第586章 李隱義不容辭611.第605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80章 別讓她跑了第418章 怕鬼,但要臉(求月票)第206章 指一條生路第491章 這門戶由我清理第24章 引蛇出洞第471章 準備聘禮還是嫁妝?第330章 哈!第11章 沒有興趣第442章 一直陪在我身邊吧第372章 “慣兄如殺兄”(六千字大章)第451章 全部的真相(含書友iampetty打賞加更第110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530.第525章 希望她不要回來第246章 隔行如隔山山呢?第471章 準備聘禮還是嫁妝?第404章 造出自己想要的天意(補更)第17章 有過節嗎第76章 人均飯桶第25章 十八層地獄(加更)第333章 有望不必再與阿點一桌548.第542章 想磕一個(求月票)第93章 是你啊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第182章 相認(補更)第170章 朕只求一個真相第159章 起兵匡復(瓊如 萬賞加更)第303章 必遭天譴528.第523章 她看重的人,她來護第179章 郎君過於自信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第65章 只會惹是生非的蛀蟲第46章 先太子“遺物”597.第591章 老師,老師!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麼524.第519章 哭也將城門哭開第125章 不是省油的燈618.第612章 破陣曲第308章 我不同意此事!(五千大章求月票)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
第203章 不退,不逃540.第535章 戰鼓起(求月票)第124章 還真有點像(求月票)第25章 十八層地獄(加更)第329章 哼!新年快樂第179章 郎君過於自信649.第642章 皇太女迴鑾第313章 他不乾淨了639.第632章 務必殺了她第468章 一心倒貼的外甥650.第643章 待我清理門戶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第127章 聖人召見(渃清涵打賞加更1)第483章 先人所留633.第62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128章 她拒絕了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633.第62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662章 宜遊宜醉(正文完)第448章 升任節度使620.第613章 誰敢說我大盛無強兵?509.第505章 末路528.第523章 她看重的人,她來護517.第513章 如此江都,何愁不興612.第606章 三年之約已至第132章 阿兄與驢與狗第496章 您想傷幾成重?第418章 怕鬼,但要臉(求月票)647.第640章 爲吾主鋪路的棋子第254章 規矩是死的,人也可以是第203章 不退,不逃第47章 我記得你!652.第645章 她贏得這樣輕易第63章 玄策第一噴子515.第511章 怎麼又活了?(求月票)第120章 跌落神壇(求月票)第478章 以身入局,續以白晝第446章 刺史大人回城540.第535章 戰鼓起(求月票)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來了第335章 克主 旺主(求月票)517.第513章 如此江都,何愁不興646.第639章 不敢言公道,作甚世間人599.第593章 仲家九娘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5章 病得不輕第406章 大捷(求月票)第251章 常副帥回來了506.第502章 在政治婚姻中反客爲主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231章 入軍營第233章 你想換什麼?552.第546章 比刀刃更加鋒利第246章 隔行如隔山山呢?554.第548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第387章 如日月恆長而無傷594.第588章 節使傳書第128章 她拒絕了592.第586章 李隱義不容辭611.第605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80章 別讓她跑了第418章 怕鬼,但要臉(求月票)第206章 指一條生路第491章 這門戶由我清理第24章 引蛇出洞第471章 準備聘禮還是嫁妝?第330章 哈!第11章 沒有興趣第442章 一直陪在我身邊吧第372章 “慣兄如殺兄”(六千字大章)第451章 全部的真相(含書友iampetty打賞加更第110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530.第525章 希望她不要回來第246章 隔行如隔山山呢?第471章 準備聘禮還是嫁妝?第404章 造出自己想要的天意(補更)第17章 有過節嗎第76章 人均飯桶第25章 十八層地獄(加更)第333章 有望不必再與阿點一桌548.第542章 想磕一個(求月票)第93章 是你啊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第182章 相認(補更)第170章 朕只求一個真相第159章 起兵匡復(瓊如 萬賞加更)第303章 必遭天譴528.第523章 她看重的人,她來護第179章 郎君過於自信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第65章 只會惹是生非的蛀蟲第46章 先太子“遺物”597.第591章 老師,老師!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麼524.第519章 哭也將城門哭開第125章 不是省油的燈618.第612章 破陣曲第308章 我不同意此事!(五千大章求月票)第294章 願與殿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