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陽真功

胡碧蘿如今是執掌天波壁坊市的主人,號稱天波洞洞主。

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

所有天波壁的核心成員,在加入時,都會有一個宣誓效忠的儀式,所以他們知道,在洞主背後,還有一位神秘莫測的主人。

蘇塵顯露的法力印記,便是代表其身份。

必要的時候,他可以以此,親自號令所有天波壁核心成員,向麾下的散修下達命令。

“拜見主人!”

洞府廳堂中,一身綠裙的胡碧蘿,躬身跪拜。

經過這些年的修煉,她的修爲提升不小,已是提升到了築基中期的境界,隨着法力的增長,枯木決的功效使得其外貌反而愈發年輕,看上去青春動人,光看外貌的話,誰也不會知道,其實她今年已經快一百四十多歲。

這幾年,胡碧蘿化名三娘,執掌天波壁,身上也漸漸培養出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嚴,整個的人氣質,有了不小的變化。

當然。

在面對蘇塵之時,她依舊謙恭。

因爲她很清楚,自己如今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蘇塵賜予的,沒有蘇塵,她可能早就已經壽元耗盡,化爲了飛灰。

“起來吧。天波壁發展得很不錯,看來這些年你都是在用心做事,辛苦了。”

蘇塵開口勉勵道。

胡碧蘿站起身來,隨即感受到蘇塵身上若有似無的法力波動,即便是以她現在的修爲,也還是看不出對方的深淺,不由暗暗驚訝,主上修煉提升的速度,要比她想象中還快得多。

看樣子,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就金丹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天波壁也就有了金丹坐鎮,那纔算是真正有了和三大家族平起平坐的資本。

緊接着,胡碧蘿將天波壁和天元城的情況,進行了一個詳細的彙報。

如今的天元城,非常混亂,散仙盟三大家族,各自拉攏簇擁,時常開戰,明爭暗鬥,或是爭奪權利職位,或是爭奪靈石礦脈,雙方都死傷了不少人,導致整個散仙盟的實力,都削弱了很多。

大量的煉氣境修士陣亡,築基修士也損失不少,而隨着百草園的關閉,他們手裡的築基丹存貨也漸漸耗盡,近十多年來,幾乎沒有太多新晉的築基高手,導致三大家族都有些青黃不接了。

相比之下,天波壁因爲掌握着大量築基丹,依靠功勳貢獻度的方式,收攏了不少的散修。

如今已經擁有十九位成功築基的核心成員,以及一百多名煉氣十層大圓滿並且服用過築基丹的高手,這麼強大的一股力量,已經不弱於三家之中的任何一家。

當然,這是在金丹強者不出手的情況下。

“五年前,三位金丹高手曾經又因爲爭奪執法隊的掌控權,大戰過一場,雖然最終依舊是勝負未分,但雙方都受到了不小的創傷,從那以後,三家老祖都閉了死關,再沒有現身過。不過鄭家那位老祖因爲曾經得到了增壽的靈藥,又在重傷之下破而後立,聽說已經有了窺探元嬰的希望,另外樑家則是壽元無多,真正到了日暮西山之時,必須靠閉關來延緩時日,除非到了決戰之時,否則輕易不會再出關了……”

聽完胡碧蘿的話,蘇塵這才真正放心下來。

他最擔心的就是被秦家老祖發現行蹤,畢竟現在的他,還沒有成功結丹,如果被盯上,還是很危險的。

好在,他們現在已經都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估計情況和當年的楚雄差不多。

只是靠閉關吊着一口氣,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否則是不會輕易現身出手了。

這樣一來,蘇塵也就可以放心在天元城行動了,而等到他成功結丹之後,就可以擁有真正自保的力量,到時候也就不用再畏懼。

“王家的情況如何?”

蘇塵這時候又問道。

畢竟王虎當初對他不錯,也算是自己來到中土後認識的第一個朋友,蘇塵還是很掛念的。

當初是因爲忌憚秦家的原因,所以這纔不敢隨意回到城裡去探望。

“王虎如今已成爲王家家主,憑藉其在執法隊中的威望,逐步升遷,已經漸漸脫離了陳家的掌控,並且在我們的幫助下,拉攏了散仙盟裡除了三大家族之外的成員,成爲如今散仙盟中唯一一支還算中立的勢力。也正因爲有他的存在,散仙盟和天元城,還能保持最低限度的秩序,否則的話,三大家族的爭鬥會更加肆無忌憚……”

“看來這些年,王虎這傢伙也混得挺不錯了。下次再去鳳仙樓,必須讓他請客掏錢。”

蘇塵微微點頭。

既然知道王虎那邊也平安無事,就放心了下來。

不過暫時他還沒有前去會面的想法。

對他來說,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結丹。

不管是自保,還是爲了之後的發展計劃,都需要更爲強大的實力作爲後盾依託。

“現在局勢還不明朗,不用着急。天波壁這邊繼續靜觀其變吧,有什麼情況,第一時間彙報給我。”

蘇塵開口吩咐道。

隨即,便動身離開了天波壁。

這裡的一切,胡碧蘿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己也不用去插手太多,能在需要的時候,調用這股力量,便足夠了。

離開天波壁後,蘇塵去了一趟大嶼山,遠遠看到自己原本的那座洞府。

洞府封閉,周圍時不時會有一兩個執法隊的弟子巡邏飛過,蘇塵不知道那是秦家的人還是王虎派來的,所以並未接近,轉身掉頭離開了,然後潛入到蒼莽山中,利用樹葉印信,悄然開啓了百草圖禁制,回到了百草園中。

結界封閉閉合,充盈的靈氣瀰漫。

昆羅騰身而起,展開雙翼,在上空自由自在地盤旋飛舞。

蘇塵深吸了一口氣,也覺得神清氣爽,還是在百草園裡舒服啊。

距離上次百草園開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沒有外人進來破壞採摘,這裡的靈藥生長得十分迅猛,其中不乏千年份的珍品,這些可都是煉製丹藥的極品。

除此之外。

那一株器靈所化的樹苗,如今也生長得更爲粗壯,已然化作了一棵參天大樹,枝葉茂盛,散發出道道靈光。

或許是感覺到了蘇塵的歸來,它抖動着枝葉,發出沙沙的聲響,似是在歡呼一般。

“十年不見,你已經長大了啊!”

蘇塵看着眼前茂盛的大樹,微微點頭。

這百草園裡的靈氣漩渦,可以讓植物快速生長,十年時間,其實已經堪比外界百年的生長效率了,不過,要想恢復到全盛時期,估計還得很漫長的時間。

蘇塵也不着急,這大樹是百草圖的器靈所化,如果太過強大,反而不利於他掌控。

這樣慢慢提升恢復,纔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自己也能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得到它的認可,從而更好地掌控這件至寶。

思索間。

蘇塵擡手,吸取了一縷地母之氣,注入到樹根之中,以此來餵養大樹器靈,幫助它生長蛻變。

緊接着,這才轉身來到了旁邊的樹樁處。

那是樹妖最初的本體所在,因被天雷轟擊而化作焦炭,剩下的一截,在百草園的靈氣滋養下,已經轉變成爲了難得罕見的千年雷擊木。

這可是少有的木系極品材料。

正好可以用來補足他結丹所需的最後一項。

“木之仁德,對應五臟之肝,主要是解毒功效,我之前修煉的草木丹氣,其實主要就是儲存在肝臟附近,此時也能助我煉化雷擊木……”

蘇塵擡手,劍光閃爍,將那一截樹樁劈開,裡面露出新鮮嫩綠的樹心。

隨即便在原地盤膝坐下,閉上眼睛,開始吸收煉化這最後的五行材料。

一個月後。

蘇塵已將千年雷擊木煉化,精純的草木生機,凝聚在肝臟中。

至此,他已收集齊五行材料,並且將體內五臟六腑,全部淬鍊了一遍,自身法力也由此增長,達到了築基境的極限巔峰。

此時的他,五臟如烘爐。

每一縷氣血和法力,都在體內不斷被祭煉提純,原本液化的法力,也開始變得粘稠起來,隱隱有着結晶成真元的跡象。

真元結晶,精氣神融爲一爐,凝化金元,徹底退去凡胎,煉出體內金丹。

由此可延壽五百年,法力大增,並且擁有煉製掌控法寶的力量。

到了那個時候,蘇塵就能真正完美髮揮出風雷篆的全部威力,還能有機會,徹底掌握收取百草圖。

但是。

凝結金丹,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收集五行材料,鑄造體內烘爐,這僅僅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還需要大量時間孕養煉化法力。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門足夠結丹的秘術功法!

蘇塵現在修煉的功法,雖然都很有潛力,但卻沒有一個蘊含結丹的法門。

太陽觀想法品級不高,袈裟伏魔功是淬鍊體外金身,路數不同,至於豢龍經,理論上是可以凝結出真正的實體龍珠,可需要的氣運實在過於龐大,蘇塵現在連第一形態的體內蛟龍都沒有煉化,想靠此法成就金丹,太過遙遠。

至於他之前修煉的飛罡錄劍訣,本來是有凝結金丹的竅門。

但這是秦家的不傳之秘,他所得到的,只是殘篇,最多也就修煉到築基境界。

想要後續,除非幹掉秦家老祖。

而以他現在的實力,想要逆襲一個老牌金丹,無異於癡人說夢。

好在。

蘇塵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他從太陽晶石中拓印下來的那半篇銘文,後半章便是純陽仙宗留下的功法傳承,屬於是太陽觀想法的後續。

其中蘊含了關於鍛造“旭日輪”核心思路,以及配套掌握此寶的法門。

名爲《三陽真功》。

乃是純陽仙宗的核心傳承之法。

所謂“龍華三會,三陽開泰”,借指老君開道之青陽,如來創門之紅陽,彌勒治世之白陽。

匯三陽之勢,凝太陽之輝光,凝結體內太陽金珠。

號稱曾是修仙界中最強的結丹功法。

一旦練成,不但法力純陽渾厚,肉身也是縱橫比無匹,等於是體內擁有一顆太陽核心,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當初的純陽仙宗,就是憑此法,縱橫中土。

甚至創造過金丹逆伐斬殺元嬰大能的絕世壯舉。

靠的就是這顆體內太陽金丹,以及遠遠不斷的雄渾法力!

蘇塵本來就是修煉的太陽觀想法,又得煉化了太陽晶石,可謂是已經打好了根基,以他天道築基的資質和悟性,參悟三陽真功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參悟掌握此法,由此淬鍊出太陽金丹。

到時候,哪怕正面對上那個秦家老祖,他也有信心可以一戰了。

於是。

接下來的時間,蘇塵就全心全意,留在百草園中,每日參悟銘文中的奧義。

同時積累打熬自身法力。

三年時間,很快過去。

這三年中,天元城局勢越發動盪,隨着秦陳兩家金丹老祖壽元即將耗盡的消息傳出,愈演愈烈,鄭家的反撲也更爲猛烈。

兩家的各種產業,幾乎有一大半都被摧毀掠奪。

暗殺、偷襲、下毒、圍殺……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幾乎每天都會有三大家族的修士斃命。

在這種情況下,王虎手裡掌控的執法隊,便成了一股足以左右局勢的力量,在金丹老祖不輕易出面的前提下,誰要是能夠爭取到王家的支持,基本上就能在這場爭鬥佔據上風。

於是,三大家族開始頻頻派人出面,和王家接觸。

各種利誘拉攏,都快把王家的門檻踏破了。

但是,王虎也不是傻子。

他很清楚,三大家族現在不管怎麼爭鬥,都是小打小鬧,真正要決出勝負,還得等到三位金丹老祖出面。

過早地站隊,只會讓自己和王家都陷入危險。

所以他理智地拒絕了三大家族的拉攏,繼續保持中立,不參與三大家族的爭鬥,只是守着散仙盟的規矩,勉強維持天元城的穩定。

但他卻是低估了三大家族這次的決心和無恥程度。

因爲王家曾經依附過陳家,多少有些牽連,王虎前幾年娶的一位小妾,便是陳家的旁支血脈,雖說這個小妾並沒有背叛王虎,但卻被陳家人利用,幾次親密接觸後,陳家故意往外放出了風聲。

讓鄭家人以爲,王虎有心重新投效陳家門下,要加入到陳秦兩家的聯合陣營裡。

這是他們絕對不能容忍的情況。

於是,鄭家人決定先下手爲強,收攏買通了執法隊中的幾個副手,打算除掉王虎,再扶持自己人上位,從而迫使執法隊和散仙盟的中立勢力,倒向自己。

第225章 忘情第61章 所求爲何?第49章 南燭第183章 一箭雙鵰第23章 火符第161章 辭別第195章 葵花傳說第58章 恩威並施第112章 玉符第19章 仙機武庫第3章 李公公第92章 雲遊第90章 駕崩第41章 趕屍秘術第17章 葵花秘聞第92章 雲遊第149章 財侶法地第171章 一盤大棋第81章 送別第115章 籌謀第101章 仙島秘聞第63章 先天真解第21章 破局第17章 葵花秘聞第38章 歪打正着第97章 袈裟第135章 碧血道人第201章 爭奪第118章 借劍第186章 三陽真功第157章 鵬身術第79章 噩夢第103章 迴歸第81章 送別第2章 葵苑藏書樓第58章 恩威並施第6章 海東青第122章 大夢心經第16章 不速之客第39章 黃泉第138章 算計第136章 蓬萊仙島第82章 會面第205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仙機武庫第194章 局勢第212章 元嬰雛形第160章 崑崙奴第197章 老狐狸第126章 血色飛劍第53章 無憾第63章 先天真解第219章 正邪大戰第180章 紅石山第65章 龍吟第20章 明皇第116章 封禪第201章 爭奪第150章 形意決第194章 局勢第109章 賠罪第30章 鳳儀天下第138章 算計第167章 危機第186章 三陽真功第68章 不講武德第78章 回宮第147章 煉氣十層第139章 人爲財死第18章 未盡的棋局第3章 李公公第30章 鳳儀天下第90章 駕崩第153章 伏殺第227章 氣運第109章 賠罪第143章 前往中土第133章 葵花山莊第130章 天脈老人第71章 隱秘第67章 國運第172章 七修劍第168章 渡劫突破第96章 夢中人第149章 財侶法地第60章 入夢第61章 所求爲何?第223章 轟殺第185章 迴歸天元第9章 凜冬第60章 入夢第16章 不速之客第135章 碧血道人第92章 雲遊第35章 唱歌犬第130章 天脈老人第17章 葵花秘聞第171章 一盤大棋第216章 216神像第196章 石頭道人
第225章 忘情第61章 所求爲何?第49章 南燭第183章 一箭雙鵰第23章 火符第161章 辭別第195章 葵花傳說第58章 恩威並施第112章 玉符第19章 仙機武庫第3章 李公公第92章 雲遊第90章 駕崩第41章 趕屍秘術第17章 葵花秘聞第92章 雲遊第149章 財侶法地第171章 一盤大棋第81章 送別第115章 籌謀第101章 仙島秘聞第63章 先天真解第21章 破局第17章 葵花秘聞第38章 歪打正着第97章 袈裟第135章 碧血道人第201章 爭奪第118章 借劍第186章 三陽真功第157章 鵬身術第79章 噩夢第103章 迴歸第81章 送別第2章 葵苑藏書樓第58章 恩威並施第6章 海東青第122章 大夢心經第16章 不速之客第39章 黃泉第138章 算計第136章 蓬萊仙島第82章 會面第205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仙機武庫第194章 局勢第212章 元嬰雛形第160章 崑崙奴第197章 老狐狸第126章 血色飛劍第53章 無憾第63章 先天真解第219章 正邪大戰第180章 紅石山第65章 龍吟第20章 明皇第116章 封禪第201章 爭奪第150章 形意決第194章 局勢第109章 賠罪第30章 鳳儀天下第138章 算計第167章 危機第186章 三陽真功第68章 不講武德第78章 回宮第147章 煉氣十層第139章 人爲財死第18章 未盡的棋局第3章 李公公第30章 鳳儀天下第90章 駕崩第153章 伏殺第227章 氣運第109章 賠罪第143章 前往中土第133章 葵花山莊第130章 天脈老人第71章 隱秘第67章 國運第172章 七修劍第168章 渡劫突破第96章 夢中人第149章 財侶法地第60章 入夢第61章 所求爲何?第223章 轟殺第185章 迴歸天元第9章 凜冬第60章 入夢第16章 不速之客第135章 碧血道人第92章 雲遊第35章 唱歌犬第130章 天脈老人第17章 葵花秘聞第171章 一盤大棋第216章 216神像第196章 石頭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