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雷無聲,亂世有因

陳三郎跟隨對方回到衙門,見到周分曹正在大堂中來回踱步,一副愁眉深鎖的樣子。其聽到腳步聲,趕緊擡頭,搶步迎上來:

“大人。”

頓一頓:“你們都先下去吧。”

捕快衙役等識趣,紛紛告退,很快,堂中就剩下週分曹與陳三郎。

周分曹貼身取出一封書信:“大人請看。”

陳三郎接過,打開,細細讀起來。

這一封信,乃是周分曹的好友從長安寄來的——周分曹故交不少,亦有朋友在京城做官,因此能獲取消息。

信中所寫,卻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皇帝病重,已經整整一個月不能上朝理事。

這等情況之下,朝野人心浮動,非常不安。

在以前,這皇帝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主,不甚管理朝政。但話說回來,只要他好端端地在宮中,便等於是一面旗幟,起碼能鎮壓得住。然而一旦身體出現問題,那麼原本就蠢蠢欲動的諸多事端立刻便會爆發開來。

皇帝的身體問題,已經傳揚好一段時日了。又沒有立太子,致使下面皇子明爭暗鬥不休,朝野也是分成派系,互相攻擊,亂糟糟得很。

周分曹好友在書信中說道,已經有好些大臣在派系爭鬥中被抄家下獄,境況悲慘,他也感到心意惶惶,甚至有了辭官還鄉,以避禍害的念頭……

此信周分曹已經讀過,因此憂心忡忡,見到陳三郎回來。這才微微感到安定:不難想象,現在的長安。定然已是一口巨大的漩渦,水流激盪。人稍不留神,就會被捲入其中,遭受殺身之禍。

“想當初大人金榜題名,得皇帝青睞賞識,欽點爲狀元,何等風光?然而他卻一心想要外放爲官,寧願回來當個七品縣令,也不在京中擔任更高品階,更容易升遷的翰林院修撰。莫非早有預料,因而遠走?”

莫名地,周分曹掠過這般念頭:真是這樣的話,陳三郎的成熟就超乎想象,根本不像是嶄露頭角的年輕讀書人。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境況的天差地別,莫說年輕人,就是年紀大的人。恐怕都難以保持冷靜淡定。

要知道歷朝歷代,科舉放榜之際,因爲聽到自己高中而狂喜奔放,甚至於出現瘋癲症狀的考子並不少見。更有的歡喜過度。乾脆一頭栽倒在地,上演樂極生悲的戲碼。

陳三郎高中狀元,但表現得很是平靜。龍君夢中相邀,寫就一篇《岳陽樓記》。當爲映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說得容易。真要做到,實在太難太難。

故而這篇文章流傳出來後,士林中有不少“前輩”頗爲酸溜地表示陳三郎寫此文,不過是標榜清高,沽名釣譽而已。

不過周分曹越是與陳三郎接觸相處,越是感到他確實有諸多不同,只是具體之處,又覺得霧裡看花,終隔一層。畢竟一直以來,陳三郎都是遊離在衙門之外,全權放任,根本沒有正經坐過堂。

他是縣令,可又不像個當官的;但周分曹卻有清清楚楚地明白,這個縣衙,陳三郎纔是無可取代的主心骨。

看完信,放下信紙,陳三郎面色看不出什麼來。

周分曹忍不住道:“大人,皇帝病重,此事肯定瞞不住,可能揚州方面早已知曉。”

說到這,心一突:

自從陳三郎上任,兇險一樁接着一樁,並且有越來越肆無忌憚的意味,難不成元文昌早就知道皇帝將不久於人世?

衆所周知,是皇帝安排陳三郎來擔任涇縣縣令,並以聖旨寶劍爲護身符,因此就算元文昌視其爲眼中釘,但除非揭竿造反,否則不會直接撕破臉皮。

但皇帝一旦駕崩,情形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說元文昌是否有異心,即使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陳三郎都將失去最大的靠山。

周分曹無法不擔心,他現在已經和陳三郎坐一條船,船沉了,會一起死。死,他倒是不懼,關鍵壯志未酬,如何甘心?

“先生,你的看法是?”

陳三郎神態平靜地望過來。

周分曹回答:“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他沒有說開來,相信陳三郎一定明白其中意思。

陳三郎自是明白,緩緩道:“倒未必。”

“未必?”

周分曹有點糊塗了。

“呵呵,元刺史乃是做大事的人,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籌謀,反而懶得理會咱們這個偏僻小城呢。”

周分曹身一顫抖:“你的意思是……他們真得敢篡逆?”

聲音都有點抖。

對於很多老派儒者而言,他們思維習慣往往難以轉彎,總覺得王朝天下,世世代代,都不會改變。

周分曹已經算是比較開化的了,可有些事情一時間還是難以接受。

陳三郎一字字道:“夏禹失鹿,這個天下,要亂了。”

這是他再一次在周分曹面前坦白出“誅心之言”,毫無遮掩。

嗡!

周分曹只覺得腦袋一聲炸響,身子失去力氣,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氣。

陳三郎的話,簡直等於是驚雷,於無聲處響起,震撼心扉。

……

入夜的揚州,繁華不改。

揚州總衙,元文昌端端正正地坐着,一絲不苟。此時此刻,他的身上,竟然披掛整齊,全副鎧甲,彷彿下一刻,他就能奔出衙門,騎馬舞刀,上陣殺敵。

元文昌從戎多年,浴血無數,身上自然有殺伐之氣隱隱顯露。如今重甲披身,更增氣勢,宛如一座大山,鎮壓在總衙之上,鎮壓在整個揚州之上。

揚州太守王應知坐在下面,大氣不敢喘一口。

元文昌一直沒有開口,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王應知知道刺史大人在等待什麼,關於長安,關於皇帝,或者,關於其他。

然而無論是什麼,這個骨節眼,別的人都不該說話。

近日來,刺史大人對於愛子元哥舒的處置仿若一聲驚雷,驚得下面的官員心肝兒都要跳出來。

元哥舒自幼聰慧,善讀書,有韜略,甚得歡心,年紀輕輕就在虎威衛擔當要職,被稱爲“少將軍”。

多年以來,在很多幕僚眼中都已將他當做是刺史大人的接班人。因此一直都有不少地方官員和幕僚對元哥舒親近示好,宛如成就一套班子,就等着元文昌年老體衰退下去了。

當然,要是元文昌有什麼頭熱身冷,出了意外,元哥舒立刻便能取而代之。

然而就在今年年關後,元哥舒突然被禁閉,他身邊的心腹一個個出了事,最近的例子,便是莫軒意。

猛地間,所有人才發現事情原來不是那麼回事:元文昌的年紀還沒有那麼老,並且以他的武力修爲,其還能保持精力很多年。而這樣的情況之下,下面的人紛紛靠向元哥舒,正犯了極大忌諱。

在皇室中,觸犯忌諱等於是死;元家雖然比不上皇室但顯然也是朝着那方面靠攏,很多秩序原則,甚至更加嚴酷。

衆人如夢初醒,不禁流下冷汗,趕緊進行各種補救措施。

元文昌對待元哥舒,本身還傳遞了一層意思:我對我的愛子,都能毫不留情,何況對待外人?

不知過了多久,堂上燃燒着的蠟燭驀然炸開一個燈花。 一嫁大叔桃花開

噔噔噔!

有人叫道:“鷹羽衛有密信呈報。”

在揚州,虎威衛是征伐利器,那鷹羽衛就是情報系統。

“呈交上來。”

很快,一名鷹羽衛健步上堂,呈交上一封用紅漆密封住的信件。

元文昌親自打開,掃了一眼,嘴角忽而露出了微笑,顯得心情大好,隨後朗聲道:“石麻子反了。”

王應知一聽,明確刺史大人要等待的東西終於等到,只是心中有莫名情緒翻動,暗歎一聲:這個天下,亂了!

第兩百二十二章 :任務失敗,龍女行蹤第五十七章 :同船共度,回城烹蟹第四百八十四章:道法封城,凶煞之地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兩百二十章 :妖孽美人,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九章:刀槍列陣,故人不故第八十一章:君去洞庭,我去揚州第兩百八十七章:喜得人才第三百六十二章:梅花社長,又見故人第五百九十章:許你相見,請進門吧第四百三十九章:陰風作浪,怪霧入室第五百三十五章:氣息有變,超出認知第三百四十八章:恍若隔世,兵臨城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大火燒山,無處可逃第九十五章 :欺人太甚,大鬧酒席第三百零三章:非池中物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九章:紅鯉再現,飛躍掌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十月之時,倩女懷春第四百四十九章:蛇妖中套,金身攝神第兩百三十八章 :陰魂不散,國法無存第三十九章:原形畢露,妖孽兇猛第四百一十一章:道釋鬥法,哪位故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人心浮動,公子歸來第五百一十六章:行蹤暴露,大勢壓人第四百三十三章:大江捉魚,波濤異象第四百四十八章:巨鰲現身,蛇妖拼命第九十二章 :鄉試收官,秦淮風騷第四百三十八章:潭中有魚,排隊上鉤第四百七十三章:峽谷設伏,蠻軍殺到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學政判決第二十一章:民心若鐵,官不可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等待遇,神秘貴人第三百二十一章:蒙師遇害,雍州征途第五百二十三章:州衙遇襲,弩車揚威第三百二十五章:國將不國,人將不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帝密旨,用心何在第四百九十九章:人才培訓,再發新令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三百一十一章:自尋死路第兩百二十九章 :衣帶漸寬,三人赴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統領使者,貪得無厭第三十三章 :眼中見妖,路上悟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擒故縱,翁婿相遇第五百七十九章:蛇妖太伏,奪妻之恨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開殺戒,屠戮乾淨第兩百六十一章 :日出東方,天時地利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擒故縱,翁婿相遇第四百七十八章:烈火焚城,收穫頗豐第四章:武館有女,吟詩一句第兩百三十章 :生死對決,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翁婿對話,直指雍州第二十五章:小劍,大人動怒第一百八十三章 :騎馬插花,登臺賦詩第兩百四十八章 :富道出關,神蠶消息第五百二十章:道士歸來,兵鋒所指第兩百七十二章 :寶劍奪命,神蠶現身第兩百二十八章 :月下看刀,紙上識譜第三百五十四章:斬首示衆,恩威並施第兩百六十七章 :頂上氣象,貽笑大方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五百八十八章:再見龍君,當年之諾第三百七十章:修羅行兇,府衙養氣第兩百一十六章 :裝神弄鬼,何方神聖第一百三十二章 :剪紙成人,處心積慮第七十章:恩科開榜,科考第一第四百二十章:岳父贈酒,道士送膏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生道士,合作無間第三百七十二章:朝野問罪,道觀問路第二十六章:鳥脫囚籠,魚躍江河第四百六十七章:氣息沛然,日夜操勞第三百五十一章:巷戰搏殺,城門大開第五百三十六章:洞庭之變,隱士不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惡人有磨,大樹乘涼第四百二十九章:王爺遇刺,皇帝駕崩第四百八十一章:有道自來,捷報傳城第七十二章:真龍御水,快哉此風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五百八十六章:龜蛇交鋒,耐人尋味第五十四章 :原形畢露,興風作浪第三百七十三章:遍地斯文,滿街美味第六十六章:秘術施展,公子有難第四百八十一章:有道自來,捷報傳城第一百零五章:旅途寂寞,閒敲棋子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五百七十八章:憑風而來,踏浪而去第四百六十二章:龍氣新生,玄武印成第三百七十五章:鷹翱雲霄,馬出連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狀元回鄉,暗流翻動第四百二十章:岳父贈酒,道士送膏第四百四十七章:恩怨難明,金身沉浮第九十九章 :功名之功,利祿之利第四百八十二章:班子遷移,入主州郡第兩百八十五章:一夫當關第三百七十三章:遍地斯文,滿街美味第兩百六十六章 :龍虎天師,風雲突變第七十六章:大事不好,公子救命第六十九章:天下大勢,坐井觀天
第兩百二十二章 :任務失敗,龍女行蹤第五十七章 :同船共度,回城烹蟹第四百八十四章:道法封城,凶煞之地第五百八十二章:人蛇大戰,公子小心第四百零五章:嚴冬前夕,無路可走第兩百二十章 :妖孽美人,附骨之疽第三百二十九章:刀槍列陣,故人不故第八十一章:君去洞庭,我去揚州第兩百八十七章:喜得人才第三百六十二章:梅花社長,又見故人第五百九十章:許你相見,請進門吧第四百三十九章:陰風作浪,怪霧入室第五百三十五章:氣息有變,超出認知第三百四十八章:恍若隔世,兵臨城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大火燒山,無處可逃第九十五章 :欺人太甚,大鬧酒席第三百零三章:非池中物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九章:紅鯉再現,飛躍掌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十月之時,倩女懷春第四百四十九章:蛇妖中套,金身攝神第兩百三十八章 :陰魂不散,國法無存第三十九章:原形畢露,妖孽兇猛第四百一十一章:道釋鬥法,哪位故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人心浮動,公子歸來第五百一十六章:行蹤暴露,大勢壓人第四百三十三章:大江捉魚,波濤異象第四百四十八章:巨鰲現身,蛇妖拼命第九十二章 :鄉試收官,秦淮風騷第四百三十八章:潭中有魚,排隊上鉤第四百七十三章:峽谷設伏,蠻軍殺到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學政判決第二十一章:民心若鐵,官不可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等待遇,神秘貴人第三百二十一章:蒙師遇害,雍州征途第五百二十三章:州衙遇襲,弩車揚威第三百二十五章:國將不國,人將不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帝密旨,用心何在第四百九十九章:人才培訓,再發新令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三百一十一章:自尋死路第兩百二十九章 :衣帶漸寬,三人赴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統領使者,貪得無厭第三十三章 :眼中見妖,路上悟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擒故縱,翁婿相遇第五百七十九章:蛇妖太伏,奪妻之恨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開殺戒,屠戮乾淨第兩百六十一章 :日出東方,天時地利第一百九十二章 :欲擒故縱,翁婿相遇第四百七十八章:烈火焚城,收穫頗豐第四章:武館有女,吟詩一句第兩百三十章 :生死對決,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翁婿對話,直指雍州第二十五章:小劍,大人動怒第一百八十三章 :騎馬插花,登臺賦詩第兩百四十八章 :富道出關,神蠶消息第五百二十章:道士歸來,兵鋒所指第兩百七十二章 :寶劍奪命,神蠶現身第兩百二十八章 :月下看刀,紙上識譜第三百五十四章:斬首示衆,恩威並施第兩百六十七章 :頂上氣象,貽笑大方第五百三十四章:三郎再娶,風雨交加第五百八十八章:再見龍君,當年之諾第三百七十章:修羅行兇,府衙養氣第兩百一十六章 :裝神弄鬼,何方神聖第一百三十二章 :剪紙成人,處心積慮第七十章:恩科開榜,科考第一第四百二十章:岳父贈酒,道士送膏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生道士,合作無間第三百七十二章:朝野問罪,道觀問路第二十六章:鳥脫囚籠,魚躍江河第四百六十七章:氣息沛然,日夜操勞第三百五十一章:巷戰搏殺,城門大開第五百三十六章:洞庭之變,隱士不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惡人有磨,大樹乘涼第四百二十九章:王爺遇刺,皇帝駕崩第四百八十一章:有道自來,捷報傳城第七十二章:真龍御水,快哉此風第五百六十四章:兵貴神速,攻城拔寨第五百八十六章:龜蛇交鋒,耐人尋味第五十四章 :原形畢露,興風作浪第三百七十三章:遍地斯文,滿街美味第六十六章:秘術施展,公子有難第四百八十一章:有道自來,捷報傳城第一百零五章:旅途寂寞,閒敲棋子第四百二十七章:一路風土,流民修路第五百七十八章:憑風而來,踏浪而去第四百六十二章:龍氣新生,玄武印成第三百七十五章:鷹翱雲霄,馬出連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狀元回鄉,暗流翻動第四百二十章:岳父贈酒,道士送膏第四百四十七章:恩怨難明,金身沉浮第九十九章 :功名之功,利祿之利第四百八十二章:班子遷移,入主州郡第兩百八十五章:一夫當關第三百七十三章:遍地斯文,滿街美味第兩百六十六章 :龍虎天師,風雲突變第七十六章:大事不好,公子救命第六十九章:天下大勢,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