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和奧爾加剛剛離開皇座廳的密室,後者臉上還帶着一絲羞赧的潮紅。兩人都很清楚,此時他們最大的任務就是獲得一名繼承人。
這對兩人來說都很重要,尤其是奧爾加,她的年齡讓她飽受詬病,如果她不是出身於羅曼諾夫家族,這種聲音會更加明目張膽。
一封信正擺在弗蘭茨的辦公桌上,那是一封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親筆信。故國久違的來信讓奧爾加有些興奮,只不過她也知道這種公文中並不會提到她便靠在了弗蘭茨的身側。
弗蘭茨也並未避諱,畢竟奧爾加此時已經是奧地利帝國皇后,而且以尼古拉一世的性格不太可能提及公務以外的事情。
看完尼古拉一世的信,弗蘭茨的臉色不由地凝重起來。尼古拉一世想要拉弗蘭茨下水,這早在後者的預料之內。
俄國的先頭部隊在多布羅加受挫,後方的增援和補給遲遲無法到達,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不得不說俄國先頭部隊的指揮官是個硬漢,即便是在這種絕境下依然沒有選擇投降,有些顛覆了弗蘭茨的認知。
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來說,這支俄軍先頭部隊即便投降也無可指摘。
尼古拉一世的做法在弗蘭茨看來也有些反常,奧地利帝國一旦加入戰局俄國就失去了吃獨食的機會。
即便弗蘭茨願意放棄,奧地利帝國的民衆和官僚系統也無法接受。而且這個“吃獨食”的機會是尼古拉一世好不容易纔爭取到的
但也可能正是因爲尼古拉一世的這種性格才讓前線的指揮官選擇了血戰到底。
當然也有可能是俄國方面真的無法接受五萬人的損失,五萬常備軍的損失即便是對於俄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也會傷筋動骨。
不過拋開這些不談,尼古拉一世開出的條件足夠誘人,俄國願意承認摩爾達維亞爲奧地利帝國的勢力範圍。
雖然是在畫大餅,雖然是在用奧斯曼的土地來賄賂奧地利,但是弗蘭茨覺得可以搏一搏。
奧爾加看到信的內容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在她心中自己那高傲的父親似乎從不低頭,看來這一次俄國真是遭遇了大麻煩。
奧爾加本能地想要開口,但她還是忍住了,畢竟這些日子以來以她對弗蘭茨瞭解,後者雖然溫柔,但並不軟弱,或者說骨子裡強硬的要命。
奧爾加呼吸和心跳的變化,弗蘭茨感受的清清楚楚。
“聰明的女人。放心吧,我不會對我的岳父大人見死不救的。俄奧兩國的同盟應該是牢不可破的。”
“這是你的真心話嗎?”
奧爾加撩了撩自己的秀髮,環住了弗蘭茨的脖頸。
“當然是真的,而且我希望一直是”
多布羅加,奧斯曼帝國前線指揮部。
奧爾馬帕夏面對己方一片大好的局勢卻是滿臉愁容,以艾哈邁德·伊爾馬茲的年輕軍官們一直在請戰,要求徹底消滅俄國人的先頭部隊。
事實上俄國人已經被圍在臨時搭建的要塞中頑強抵抗了一個多月,奧爾馬帕夏始終採取的都是爲三缺一的策略,但這些俄國人似乎並不給面子,並沒有任何逃跑的意思。
這讓奧爾馬帕夏感到十分,甚至九分的頭疼,奧斯曼帝國的高層一致認爲入侵俄國的領土將有可能導致奧地利帝國加入戰爭一同瓜分奧斯曼帝國的土地。
而另一個共識就是即便有英國的支持,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戰勝俄國和奧地利帝國聯手。
由於麥吉德的坦齊馬特改革,大大激化了奧斯曼帝國國內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導致極端派橫行。
爲什麼坦齊馬特改革的初衷是民族解放,最後反而是激化了矛盾呢?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那種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於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奧斯曼帝國千年的傳統觀念被一夜之間顛覆必然會迎來反噬,奴隸主的兒子又怎麼可能甘心與奴隸的兒子共坐同席、同舟共濟呢?
除了人心中的成見還有宗教這座大山,奧斯曼帝國宗教的力量是後世東方人難以想象的存在,絕非是一口氣就能摧垮的草棚。
而且麥吉德所謂的平等也非真正的平等,非穆斯林依然飽受歧視和壓迫,再加上遠比歷史上更多的敗仗和外國干預,最終奧斯曼家族成功激怒了所有人。
除此之外,默罕默德·阿里這個壞榜樣的餘毒還在侵蝕着整個奧斯曼帝國,先是內志,接着是突尼斯,蘇丹的統治已經不再神聖不可侵犯。
奧爾馬帕夏和謝夫凱芙扎太后深知一旦奧斯曼帝國式微,那麼奧斯曼家族極有可能步法國波旁王朝的後塵,甚至更加悽慘。
畢竟他們很清楚沙漠的規則要更加殘酷,敗者可能連骸骨都不會留下。
然而英國派到奧斯曼帝國的陸軍顧問科林·坎貝爾卻不這麼認爲,今年58歲的科林·坎貝爾將軍參加過瓦爾霍倫島的遠征、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美英戰爭、在西印度羣島打過土著,也在非洲追擊過奴隸販子,甚至入侵過遠東可謂是功勳卓著。
科林·坎貝爾認爲這是擊敗俄國的最好機會,所以他一直慫恿奧爾馬帕夏主動進攻俄軍,打一場殲滅戰。
“這場殲滅戰將給奧斯曼帝國帶來十年的和平。”
奧斯曼帝國的年輕軍官們對科林·坎貝爾的話十分認可,老實說奧爾馬帕夏也對此很心動,甚至說如果他不是奧斯曼帝國陸軍的總指揮他也會選擇和科林·坎貝爾一樣的策略。
然而到奧爾馬帕夏如今這個位置上,他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爲了不讓最糟糕的局面發生,他只能選擇這種憋屈的方式。
此時奧爾馬帕夏最信任的幕僚扎加諾斯剛從伊斯坦布爾會來便找到了他。
“帕夏,您爲什麼不選擇進攻呢?”
“進攻?別開玩笑了!扎加諾斯,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國家已經火燒眉毛了!蘇丹年幼,太后終究是個女人。
如果真的把奧地利帝國捲進來,那這個國家就完了!”
奧爾馬帕夏大吐苦水埋怨自己的朋友到這個時候還調侃自己,但扎加諾斯卻只是笑了笑露出森白的牙齒。
“那爲什麼不讓火燒得大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