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牢不可破(下)
“那是他們自己願意的,沒人強迫他們!英國政府已經承諾過,只要我們退出戰爭,馬其頓就是我們的。”
首相安東尼斯·克里蒂科斯厭惡地看着自己的競爭對手說道,海德克男爵立刻反駁道。
“你忘了唐·帕西菲科給我們帶來的恥辱嗎?”
唐·帕西菲科事件,前文講過在第十卷,第三四十章。大致內容是英國借保護僑民的名義壓制希臘,並索要鉅額賠償。
唐·帕西菲科事件深深傷害了希臘民族的感情,所以首相安東尼斯·克里蒂科斯準備繞開這個對他不利的話題。
“你不要轉移話題,希臘民族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
www ⊙ttкan ⊙C〇
“有過去被奧斯曼人屠殺的希臘同胞多嗎?”
“我是說死在西色雷斯的戰士!”
“可你我都清楚西色雷斯是奧地利人打下來的!”
“夠了!我纔是國王!都聽我的!宣佈支持神聖同盟,我們會用我們的血肉守住西色雷斯!”
奧托一世這番說辭自然是弗蘭茨交給他的,包括此前的爭論也是弗蘭茨一手設計的,目的就是讓奧托一世認清現實,不要對希臘精英抱有太多幻想。
只要奧托一世能按照弗蘭茨的話去做,至少他在活着的時候一直都會是希臘的國王。
不過奧托一世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種權威,首相安東尼斯·克里蒂科斯立刻說道。
“國王陛下,我全心全意地支持您,但是我們的國庫不支持您的行動。至於士兵的問題,我想海德克男爵一定有辦法。”
海德克男爵被噎的不行,嗆道。
“你們希臘人的事情,我怎麼有辦法?”
首相安東尼斯·克里蒂科斯立刻反嗆道。
“那您可以繼續去請奧地利人啊!”
兩人的爭吵越來越急。
“你當我喜歡用這些土包子?”
眼看着海德克男爵掉進了首相安東尼斯·克里蒂科斯早已設計好的陷阱之中,奧托一世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這個問題。
“陛下,既然海德克男爵不需要我們希臘人的幫助,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說完安東尼斯還無辜地聳了聳肩就要轉身離開。
“請您等一下。”
聽到奧托一世的話,安東尼斯心中得意,看來是自己又贏了。
“國王陛下,您叫我?”
“是的,先生。您被罷免了。”
奧托一世不動聲色地說道,安東尼斯顯然還沉醉於自己的勝利之中。
“您您說什麼?罷免我?我可是由議會選出來的!除非您打算連議會一起解散!”
此時的奧托一世早就受夠了,他再也不想受人威脅了。
“您和您的議會都被罷免了!我要行使作爲國王的權力!現在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遵命!”
一旁的海德克男爵和外交大臣路德維希·馮·阿曼立刻答道,他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整日裡被這些希臘精英拖後腿,他們早就受夠了。
其實只要奧托一世想在希臘真正掌權,走到這一步是早晚的事情,弗蘭茨不過是在背後推了他一把。
俄國,聖彼得堡。
奧地利和希臘的國書相繼抵達讓尼古拉一世安心了不少,此時他終於開始後悔將談判地點設在聖彼得堡。
路途太遠導致戰局發生了太多變數,除此之外他對於英國人的卑鄙無恥又有了新的認知。
明明已經說好的,怎麼能不承認呢?
最氣的是密談,當時連個見證人都沒有。
尼古拉一世越想越氣,最終將茶杯狠狠摔在牆壁上,又不小心弄髒了名貴的畫像,頓時更氣了。
奧地利帝國的軍隊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返回戰場,不過想想也是,如果自己的軍隊返回了國內,想要再回到前線恐怕需要不止一個月的時間。
至於希臘,沙皇倒是希望他們站到英土同盟一方或者保持中立,這樣日後纔好收拾他們。
不過現在還是算了,畢竟也是一個盟友。
此時俄國內部的動亂已經基本結束,尼古拉一世想要直接派五十萬大軍去收復君士坦丁堡。
但立刻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以巴爾幹地區的情況五十萬俄軍連補給都成問題。
這一次將軍們難道和文官們達成了一致意見,因爲多布羅加這個命門太容易遭到入侵了。
多布羅加在多瑙河出海口,此時俄軍沒有黑海的制海權,英國和奧斯曼的艦隊隨時可能攻過來。
如果多布羅加失陷,那麼巴爾幹地區的所有軍團都會成爲甕中之鱉。
哪怕英國人沒有攻陷多布羅加,只要在此襲擾俄國的補給隊,前線崩潰是早晚的事情。
此時尼古拉一世也注意到地圖上的位置,多布羅加就像是巴爾幹的咽喉,一旦被鎖死真的沒有任何辦法。
只不過現在俄國也沒得選,必須要和英土同盟打到底。
伊斯坦布爾,託普卡帕宮。
此時的謝夫凱芙扎太后是真的在很認真地研究遷都事宜,戰端再起完全是英國人一手操控的,奧斯曼帝國甚至連發言的權力都沒有。
謝夫凱芙扎太后很清楚,如果沒有英國的庇護,奧斯曼帝國一定守不住歐洲的疆土。
但她也不想繼續過這種朝不保夕、寄人籬下的日子,哪怕是爲了穆拉德五世她也必須想辦法。
英國人倒是沒興趣管謝夫凱芙扎太后究竟想做什麼,畢竟此時奧斯曼的高層已經將英國人當成了救命的稻草。
無論英國人說什麼,他們都願意相信。
只不過奧地利帝國和希臘沒有改變立場,這讓喬治·維利爾斯感覺有些遺憾,但他也不慌,畢竟這一切有可能只是假象也說不定。
此時對於英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打贏眼前的戰爭,只要把俄國人打疼,一切就都有的談。
如果戰場上一敗塗地,那麼說再多也沒用。
此時英軍在保加利亞整整部署了30個團,總人數超過6萬人。此外還有20萬奧斯曼新軍,以及臨時徵募來的二十五萬民兵。
除了超過五十萬人的總兵力,還有400門火炮。作爲英軍主帥的是菲茨羅伊·薩默塞特,第一代拉格倫男爵,這位老兄在英軍高層中人脈深厚且善於防禦作戰是此時約翰·羅素能找到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