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人也怨不到殖民地政府,如果他們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城裡,走正規渠道換取預期鈔就很有可能會躲過血光之災。
不過人總是貪婪的,想要避稅,又或者想要交換更多的籌碼,甚至想要自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殊不知和他們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奧地利帝國殖民地的主要區域治安還是非常好的,畢竟由軍隊直接管理。
從加利福尼亞殖民地建立之初殖民地政府對於可能危害到殖民地的匪幫、部落、村莊從不姑息,正是憑藉這樣強硬的手腕奧地利帝國纔在此地站穩了腳跟。
不過自從梅特涅到了加利福尼亞之後,這些灰色地帶明顯擴大了。當然這並沒有影響到奧地利帝國的收益,甚至加利福尼亞地區每年上繳的收入還更多了。
但有些東西、有些事情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弗蘭茨還是決定把治安搞上去,就算是殖民地,他也不想搞得匪幫橫行。
然而奧地利帝國在殖民地的兵力畢竟有限,還是會有一些灰色地帶。
第三句“耕者有其田,寒門出貴子”放在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也不算錯,畢竟殖民地默認開荒者可以直接耕種土地,只要按時交稅就行。
寒門出貴子換成穢多變旗本更合適一些,穢多在日語中指代下等人,旗本則是幕府直屬武士,有騎馬、佩刀、參政等特權。
日本勞工在殖民地同樣屬於最低等級,不過一樣有人混到了國民身份,更有人混成了地方官員,甚至有人獲得了奧地利帝國貴族的身份。
當然那所謂的貴族身份只是榮譽頭銜,在奧地利帝國這種身份是可以購買的。不過說成購買也不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通過捐贈和服務於國家或皇室而獲得一種頭銜。
殖民地的晉升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走亞洲傳統的學而優則仕,也可以憑藉一腔熱血建功立業,同樣可以憑藉奇淫巧技獲得賞識,哪怕是最普通的平民也可以通過勤勞和積累獲得晉升的機會。
最後一句則是一種美好的暢想,不過就目前爲止奧地利帝國境內還沒有出現過可以縱橫四海的日裔大商人,更沒有人獲得將軍的頭銜。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幻想
弗蘭茨非常看中古巴島,從一開始就打算將其當成本土建設,所以自然少不了大量的本土移民。
只不過還是那個老問題,奧地利人本身對殖民地不感興趣。弗蘭茨又不想學英國人用罪犯來填充殖民地,所以他只能靠行政命令。
維也納,霍夫堡宮。
戰爭大臣拉圖爾伯爵有些不滿地說道。
“陛下,這已經是您登基之後第四次裁軍了。您在戰亂中登基,您應該知道我們的敵人有多可怕!
還有俄國人一直在向巴爾幹增兵,我有理由懷疑他們沒安好心!”
一旁的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趕忙咳嗽了兩聲。此時的奧爾加皇后也在場,仗着懷孕到處溜達。
弗蘭茨其實並不介意皇后旁聽這些國家大事,畢竟一個聰明的女人會清楚自己的立場,以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奧爾加瞥了一眼弗蘭茨,又看了看正低着頭的拉圖爾伯爵。
“你們聊,我先走了。”
弗蘭茨沒有制止,只是對着拉圖爾伯爵說道。“俄國向巴爾幹增兵一方面是爲了防止奧斯曼人捲土重來,另一方面則是爲了鎮壓當地的叛亂,並不是要針對我們這個盟友。”
弗蘭茨說的是實話,此時俄國雖然將自己的領土擴大了不少,但隨之而來的防禦壓力也驟然增加。
再加上東魯米利亞的特殊地形,奧斯曼帝國只需要守住幾個關口就能防禦住俄國大軍的入侵,但是北保加利亞平原可是四處漏風。
另一方面,俄國在巴爾幹地區也確實有很多叛亂需要鎮壓,急需強大的兵力。
不過有些話弗蘭茨也沒說,俄國在防禦奧斯曼人的同時也是在爲下次進攻做準備,他們在提防奧斯曼人的同時也在提防着奧地利和希臘。
奧爾加很滿意弗蘭茨的說法,不過她還是決定離開,畢竟談到了俄國,她需要避嫌。
會議再次回到正題。
“陛下,這已經是第四次裁軍了。我們周圍虎狼環伺,英國人、法國人、奧斯曼人、俄國人都巴不得我們不得好死!
還有普魯士和撒丁這兩個內鬼,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兵力壓制他們,恐怕第一個想我們死的就是他們。”
戰爭大臣拉圖爾伯爵從不掩飾自己的對俄國這個盟友的不信任,同時他堅決反對裁軍的。
此時奧地利帝國軍力的強大是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
作爲戰爭大臣,作爲軍人,他當然希望自己國家的軍隊越強越好。另一方面隨着帝國版圖的擴大,邊防壓力同樣與日俱增。
不過說到讓拉圖爾伯爵最擔心的事情,其實是可能再次爆發的內戰。1848年那場曠日持久的內戰造成的損失,比這些年來所有對外戰爭的總和還要大。
施瓦岑貝格親王也有類似的觀點。
“陛下,您想向古巴移民沒有必要裁軍,您完全可以像之前在其他殖民地那樣搞一支建設兵團不就好了嗎?”
施瓦岑貝格親王說的正是奧地利帝國在殖民地最常用的套路,在他看來這種模式非常成功,既保證了開發效率、降低了開發成本,又保證了對母國的絕對忠誠。
但這種模式也有很多弊端,放在非洲也許不算什麼,但放在古巴卻是災難。
其中最重要的三條,首先軍事化管理會壓抑情緒,處理不當甚至會激化和原住民之間的矛盾。
在黑非洲,那些土著本就是要清除的對象,所以無所謂。但古巴不同弗蘭茨是打算將其當做本土發展的,此時剩下的也都是精英,他不可能任由矛盾激化。
其次,過度軍事化管理還會降低經濟活力導致經濟模式單一,不過在非洲殖民地這些根本無所謂,只要能賺錢就好了。
甚至經濟模式單一正好可以加強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紐帶關係,同時還能避免投資分散造成投資浪費。
但放在視爲本土的古巴就顯得有些愚蠢了,一旦當地人在奧地利帝國的統治下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就會造成社會動盪,反而不利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