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

此語一出,薛允衡的神情便沉肅了起來,蹙眉不語。

東陵野老十餘字的紫微贈言,倒讓人瞬間看清了朝堂態勢。

陳國曆來從無太子被廢之事,每一朝的太子皆是順利登基。

或許,便是因了這樣的過往,包括薛氏在內的所有士族,從沒有人會去過多揣摩當今太子的地位,以及中元帝對這位太子的真實想法。

看起來,那“空谷足音”還是很有幾分玄妙的,或許便是因了不在這塵世中,於是觀天下、看人心,纔會如此切中要害。

薛允衡斂了斂眉,清幽的眸子裡光彩頓生,復又歸於平淡。

“東陵先生入世甚深,或是悲天憫人,不欲令陳國亡。”他嘆聲道,語氣中含了一絲崇敬。

薛允衍不曾說話,眸光如水,沉沉拋向窗邊。

至少到目前爲止,這位東陵野老的一舉一動,皆是爲陳國着想,亦皆是在幫着他們薛家的。

這個事實,他必須承認。

若是秦素在此,一定會震驚於這兩位薛家郎君的絕頂智慧,亦一定不會想到,僅憑她留下的那幾句神神叨叨的鬼話,便能被他們想到這許多。

且,幾乎無一斷錯。

之所以說是幾乎,卻是因爲,他們終究斷錯了一件事,便是秦素此舉的目的。

她可管不着什麼天下大事、國家興亡,那些不過是拿來唬人的。

救下呂氏族人,立威於薛氏,取信於薛允衍,這是她的主要目的。至於次要目的,則是衝着何家去的。

前世時,呂氏上京族衆之死,令呂時行悲憤之下行止失當,遭御史彈劾,官降三級,此後便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下,鬱郁不得志,最終致使他於中元二十二年叛逃趙國。

而呂時行降職則生在中元十四年初,其後不久,廣陵郡便調去了一位虎威將軍接替他,這位虎威將軍,便是杜光遠。

杜光遠乃杜驍騎膝下庶三子,頗有幾分將才,而其庶母何氏,乃是杜驍騎身邊最受寵的妾室之一,何氏與江陽郡都尉何敬嚴,乃是一母同胞的姐弟。

便是因此之故,何家在江陽郡的地位直是水漲船高,其後傾吞秦氏家產時更是氣勢如虹。彼時的何家自不曾想到,他們得來的尊榮,緣於那位溫柔如水的妾室何氏,亦毀於那何氏之手。

不過,秦素沒那個時間等着何家倒臺。

救下呂氏族衆,便是要從源頭處阻一阻何家的跡之路,這是秦素的第二個目的。

自然,僅此一招還阻不住杜光遠,故,秦素緊接着還有一局,便是要徹底毀去江陽郡何氏,移開秦家家門口的這頭惡狼,不過,此皆後話,暫且不提。

除上述兩點外,秦素此舉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順便給中元帝添堵。

對,就是這麼個很陰私、很不夠上得檯面的理由。

她恨透了中元帝。

此人加諸於她的身上,或者說,他加諸於那滿宮嬪妃身上的種種酷刑、苦刑,那牀榻之間無數怪異又可怕的癖好,令她作嘔。

她噁心他,噁心了一輩子。

如今隔了一世,她對這個人的噁心,愈加強烈。

前世時,中元帝曾不止一次地提過,呂時行叛逃敵國,是多麼地令他心懷大暢。而他接下來的殺桓氏、廢太子之舉,又是多麼地輕鬆,幾乎沒遇到任何阻力,很順利地便完成了,且還給太子扣上了最爲難堪、最令人不齒的“大不孝”罪名。

而其實,無論是這明面上的“大不孝”之罪,還是那私底下的“**後宮”之罪,都不過是太子孤立無援下的必然結果罷了,就算沒有過些罪名,太子也仍舊會被廢。

原因無他,中元帝對太子不喜,纔是最終的根源。

而秦素,就是不想讓中元帝痛快。

在心底深處,她其實是希望着,這位心胸狹窄的陳國國君,能夠被那位不如他意的太子殿下,活活地氣死。

所以,留予薛允衍的第二信,秦素是挾帶了些私貨的。

只要能給中元帝添不痛快,再多餘的事她都會做。

氣死他纔好!

秦素在寫信之時,懷抱着的便是如此陰暗的目的,就算薛氏昆仲聯合所有謀士想他個三天三夜,這個理由,他們也一定想不出來。

而他們更想不到的是,那位清高神秘、悲天憫人的化外高士——東陵野老,實則卻是心黑手狠、活了兩世的一代妖妃。

此刻,這位妖妃娘娘正灰頭土臉地蹲在地上,懷裡抱着個髒得辨不出顏色的木頭匣子,黑黃的面孔上灰一道、土一道,衣裙也割成了破布條,那模樣,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周嫗帶人上山之時,見到的這位秦府六娘,便是這般景象。

彼時已是天光大亮,鉛雲密佈於半空,透着一股子壓抑,慈雲嶺上下滿目狼藉,白雲觀的情形就更慘了,山門又矮了一截,大大小小的落石沿及山下。

周嫗帶着人一路走來,所過之處,碎石與木頭屑子遍佈,空氣裡還有着一股焦糊味,完全就是一副劫後餘生的模樣,她的心中如何不驚?

待見到秦素完好無損地坐在地上,她那一顆提在嗓子眼兒的心,纔算落回肚中。

“嫗總算來了,叫我好等。”一俟周嫗露面,秦素便當先迎上了前去,灰黃黑的小臉成了花貓,唯眸子清亮,隱着喜意。

自然,她說話的聲音是帶着哭腔的,一手攏着袖子,一手舉着匣子,很是悲傷地道:“我就搶出來了這個匣子,是給太祖母抄的經。”說着話她就將匣蓋掀了,露出了裡頭手抄的經卷。

周嫗的額角跳了跳。

這番作態,應該絕不是做給她周嫗看的。

她微微斂了眉,從善如流地側過了身子,令秦素手裡的木匣,呈現在了跟在她身後的董涼的眼前。

“女郎真真誠孝。”董涼一眼看過,立時恭聲說道,語氣十分真摯。

周嫗亦道:“女郎的孝心,太夫人定會放在心上的。”一面說着話,她的心底裡便生出了一絲怪異。

明明是天災,還死了人,可從六娘子的身上,她卻嗅出了天降福音的味道。(未完待續。)

第555章 揮素袂第709章 非友也第429章 垣樓危第345章 脊樑骨第190章 病不支第535章 水中影第1032章 飛殘檐第121章 秋芳怨第098章 曾記時第313章 囊中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9旒冕第883章 謝郎君第624章 斬鄉侯第119章 嬌謔語第692章 出東門第560章 鄭良醫第1008章 格中物第二百四十章 煙霞閣第970章 風瑟瑟第482章 抽薪策第466章 聚西院第657章 歲暮宴第753章 湘簾翠第120章 珠淚盈第668章 侍御史第965章 盡於此第906章 蓮燭幽第006章 青梅嗅第765章 岸山青第925章 幾時回第653章 珍珠匣第893章 迷心術第470章 郎君返第071章 幾成空第041章 意難平第426章 劈乾坤第822章 清露軒第370章 旬空也第522章 赴異鄉第546章 燭影幽第795章 贈玉珮第834章 且着棋第315章 巧脫手第631章 美男衆第221章 井幽涼第499章 再入懷第479章 細語遲第949章 衣華裳第313章 囊中物第874章 知松濤第033章 東萱閣第180章 輕葉飛第596章 可撐腰第288章 夢死生第二百三十五章 雲天下第730章 漸模糊第969章 情辭切第997章 鐵索寒第649章 水蓮開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872章 鎏金鐲第583章 難割捨第632章 思青桓第751章 溪水清第453章 漢安侯第651章 忽有信第899章 皆無用第491章 錦衣男第072章 丹青客第328章 有洞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葬崗第1031章 不勝衣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247章 白雲舒第563章 潁川婦第066章 青絲君第711章 薛白衣第723章 袖餘香第577章 明前因第241章 落雨否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152章 牡丹匣第874章 知松濤第293章 紫微殞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647章 歌聲歇第833章 願服輸第659章 大儺儀第323章 樹梢風第939章 亂石灘第971章 語蕭蕭第866章 撫梅簪第055章 法服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595章 林文信第779章 風鐸吟第二百零三章 廣陵客第122章 渺無痕第二百七十章 洛嬪殤第097章 悵春草
第555章 揮素袂第709章 非友也第429章 垣樓危第345章 脊樑骨第190章 病不支第535章 水中影第1032章 飛殘檐第121章 秋芳怨第098章 曾記時第313章 囊中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9旒冕第883章 謝郎君第624章 斬鄉侯第119章 嬌謔語第692章 出東門第560章 鄭良醫第1008章 格中物第二百四十章 煙霞閣第970章 風瑟瑟第482章 抽薪策第466章 聚西院第657章 歲暮宴第753章 湘簾翠第120章 珠淚盈第668章 侍御史第965章 盡於此第906章 蓮燭幽第006章 青梅嗅第765章 岸山青第925章 幾時回第653章 珍珠匣第893章 迷心術第470章 郎君返第071章 幾成空第041章 意難平第426章 劈乾坤第822章 清露軒第370章 旬空也第522章 赴異鄉第546章 燭影幽第795章 贈玉珮第834章 且着棋第315章 巧脫手第631章 美男衆第221章 井幽涼第499章 再入懷第479章 細語遲第949章 衣華裳第313章 囊中物第874章 知松濤第033章 東萱閣第180章 輕葉飛第596章 可撐腰第288章 夢死生第二百三十五章 雲天下第730章 漸模糊第969章 情辭切第997章 鐵索寒第649章 水蓮開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872章 鎏金鐲第583章 難割捨第632章 思青桓第751章 溪水清第453章 漢安侯第651章 忽有信第899章 皆無用第491章 錦衣男第072章 丹青客第328章 有洞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葬崗第1031章 不勝衣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247章 白雲舒第563章 潁川婦第066章 青絲君第711章 薛白衣第723章 袖餘香第577章 明前因第241章 落雨否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152章 牡丹匣第874章 知松濤第293章 紫微殞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647章 歌聲歇第833章 願服輸第659章 大儺儀第323章 樹梢風第939章 亂石灘第971章 語蕭蕭第866章 撫梅簪第055章 法服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595章 林文信第779章 風鐸吟第二百零三章 廣陵客第122章 渺無痕第二百七十章 洛嬪殤第097章 悵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