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衣華裳

秦素忍不住連眨了幾下眼睛,一度以爲自己看錯了。

這個據說是孤女出身的小小使女,此刻金釵華服,一掃從前的謹慎小心,宛然一副士女的模樣。

這是怎麼回事?

秦素再也無法保持平靜,只覺得腦中一陣混亂。

此時,桓十三娘——或者說是阿蒲——亦掃眼看到了秦素。

見到她時,阿蒲似乎也很驚訝,眼睛張得大大地,張口就喚了一聲“六娘子”,旋即又忙以手掩口,惶惶垂首:“公主殿下恕罪。”

秦素面色微變,心底如遭重擊。

二人有一瞬的四目相接,她確定自己沒瞧錯。

桓氏十三娘,就是阿蒲!

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前世時,她怎麼從沒聽說過這件事?甚至連隱堂亦不曾說過桓家的這件秘辛。

難道說,前世時,阿蒲並沒回到桓家?

如此一想,秦素的心頭又是重重一跳。

她忽然就想起,在她與桓子澄的數次謀面中,他也從不曾提過桓家認回女兒一事。

前世的桓氏,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秦素蹙眉沉思,再也無法保持面上的鎮靜。

這樣的情形瞧在衆人眼中,卻又有了別一種意味。

“皇妹妹,你識得這桓十三娘麼?”三皇子的語聲傳了過來,帶着幾分探究、幾分興味。

秦素的視線仍舊停在阿蒲的身上,神情卻是淡了下來,點頭承認:“我確實識得的。她原先叫做阿蒲,乃是青州秦氏太夫人身邊的一位小鬟。”停了停,又展顏一笑:“沒想到她竟是桓府的十三娘,真真是失敬。”

“原來如此。”三皇子狀似瞭然地點了點頭,忽爾神情一變,鋒利的眼神緊緊盯住了秦素:“那殿下可知曉桓十三孃的來歷?”

秦素聞言,面色不動,心下卻是微微一晃。

“我自是知曉的。”她淡聲說道,收回了看向阿蒲的視線,轉眸看向了跪在下頭的俞氏:“此事還是秦大夫人當年說的,她說,她在白馬寺靜修之時,在蒲團上撿來了一個棄嬰,便是阿蒲,亦是此刻的桓十三娘。”

大殿中先是一靜,旋即便響起了低低的說話聲,卻是剩下的幾位皇子在悄聲議論。

也不怪他們幾個要私下交談,委實是三皇子今日拋出來的這些消息,不僅驚人、也很詭異,由不得人不去議論思忖。

“她二人,便是人證?”中元帝將手指點向御案,目光陰沉。

三皇子忙躬身道:“回父皇,她二人的確是人證,尤其是這俞氏,乃是極爲重要的人證。”

中元帝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三皇子便轉向了俞氏,和顏悅色地道:“俞氏,你且將你之前的話再說一遍。不要怕,陛下不會怪罪於你的。”

俞氏微垂着頭,從秦素的角度看去,只能夠看見她的下頜部分。

她的喉頭明顯地滾動了一下,似是嚥了口唾沫,方纔很低地道:“啓稟陛下,啓稟諸位殿下,民婦當年在白馬寺靜修之時,正是中元元年。那一年,許是天時不好,白馬寺外頭來了好些討飯的流民,民婦有時候也會給他們送些吃食。民婦記得,那天民婦起得極早,依照常例走去佛堂唸經,卻在大殿外頭的一張蒲團上,發現了一名被人拋棄的女嬰,民婦便將她……收養了下來。”

三皇子邊聽邊點頭,此時便問:“這女嬰被你發現時,身上可曾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有的。”俞氏說道,語聲和婉,然態度卻很沉着:“那女嬰身上的襁褓雖然破舊,但她的小手裡卻緊緊地抓着一樣東西,我見她抓得極緊,便將她的小手掰開,卻見她握着的是一枚很精緻的印章,約有人的小指大小,材質似是檀木或是玄漆的,我卻是不大分辨得出。那印章上頭似是還刻着字。只是,那時候天還有點黑,我也沒來得及瞧清,便將女嬰抱回屋中去了。”

大殿裡安靜極了,她的語聲雖低,卻也仍舊清晰得能讓每個人都聽見。

中元帝陰着臉,目光並不在任何人的身上,而是直視着前方的殿門。

透過微敞的門縫,隱約可見那華燈之下,細雪飄飛,石階上似是積了一層白霜。

三皇子的語聲此時便傳了過來,問的仍舊是那枚印章:“那印章你便沒收起來麼?”

俞氏慢慢地擡起了頭,像是在回憶什麼似的,蹙眉想了一會,方緩聲道:“我記得,我當時是把這印章收起來了。三年後我回到秦府之後,我還曾在妝匣子裡瞧見過這印章。當時我便想着,待阿蒲……不,是十三娘子……長大成人,我便將這印章交予她收着。想來那應是她家人留下的東西,她留着也算是個念想。可是,再往後,這印章不知怎麼就沒了,因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我便也沒往心裡去。”

三皇子點了點頭,轉向中元帝躬下了身子,語聲低沉:“我叫俞氏將那印章畫了下來,亦放在那疊口供裡了,父皇不妨細看。”

中元帝沒說話,只垂目將那紙頁翻了幾下,便從中挑出一張來,沉着臉看了一會,復又將視線投向了秦素。

秦素還是安坐如儀,原先還顯得有些驚訝的神情,此時亦早就換作了平淡。

此時,便聞三皇子的語聲又響了起來,問道:“既是知道這印章很可能是那女嬰家人留下的東西,爲何你竟想不起那印章上頭刻了什麼字?”

俞氏聞言,面上便有了幾許難堪:“民婦愚鈍,當時只想着將這女嬰養在秦家做個使女,也算給她一口飯吃,不令她凍餓至死,卻是沒想那麼多。到底那……也就是一個使女罷了,民婦……實在有愧。”

她似是極爲慚愧,緩緩低下了頭,侷促地捉着衣襟揉捏着,語中隱有悔意:“民婦真再也沒有想到,阿蒲……十三娘子,竟是桓氏走失的幺女。若早知如此,民婦又怎麼敢將她視作下人,肯定是要……”

她突兀地停住了話聲,似是有些懼怕,身子也瑟縮了起來。

第604章 隨步起第639章 薦泗水第639章 薦泗水第326章 桓子澄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402章 蘇長齡第055章 法服說第445章 閤家歡第181章 林間語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831章 凝碧水第044章 勿姓秦第138章 一捧雪第524章 膩香膏第954章 姑妄言第448章 碧水閣第163章 潑茶香第405章 碼頭邊第583章 難割捨第936章 馬蹄疾第065章 西窗齋第477章 香助興第065章 西窗齋第793章 尚藥局第531章 我願納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054章 釋《孝經》第817章 三雕策第756章 如山嶽第461章 命無子第781章 染硃砂第308章 哀涼意第021章 紫微術第959章 忽反口第093章 曲無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豪放女第431章 福運隆第1027章 水龍吟第370章 旬空也第225章 清光皎第715章 意蕭索第519章 險過關第916章 贈香囊第342章 拈花語第416章 數碗血第929章 鎖清秋第1006章 水波細第167章 鴻雁來第895章 恨當初第556章 暖意生第075章 遵遺願第649章 水蓮開第824章 知稼穡第020章 又逢君第488章 九霄宮第676章 十二字第812章 下神壇第375章 樑前燕第344章 且上車第452章 清暉斜第977章 一死爾第498章 喚阿素第380章 約瘦腰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542章 臥龍嶺第893章 迷心術第030章 曾相識第567章 默然對第125章 可解憂第087章 茉莉粉第314章 印青箋第427章 吾去也第143章 翠袖橫第012章 連環計第920章 僕不胖第040章 空餘恨第948章 撫華勝第142章 菀芳園第529章 村夫耳第690章 往而深第184章 攬秀園第674章 四季春第796章 素巾溼第431章 福運隆第027章 前塵事第119章 嬌謔語第595章 林文信第840章 煮雪齋第244章 飄香館第427章 吾去也第533章 柳下問第809章 非要挾第037章 入東籬第796章 素巾溼第349章 何解憂第924章 長亭外第932章 勝胭脂第832章 因何返第602章 惡客來第701章 問寂明
第604章 隨步起第639章 薦泗水第639章 薦泗水第326章 桓子澄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402章 蘇長齡第055章 法服說第445章 閤家歡第181章 林間語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831章 凝碧水第044章 勿姓秦第138章 一捧雪第524章 膩香膏第954章 姑妄言第448章 碧水閣第163章 潑茶香第405章 碼頭邊第583章 難割捨第936章 馬蹄疾第065章 西窗齋第477章 香助興第065章 西窗齋第793章 尚藥局第531章 我願納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054章 釋《孝經》第817章 三雕策第756章 如山嶽第461章 命無子第781章 染硃砂第308章 哀涼意第021章 紫微術第959章 忽反口第093章 曲無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豪放女第431章 福運隆第1027章 水龍吟第370章 旬空也第225章 清光皎第715章 意蕭索第519章 險過關第916章 贈香囊第342章 拈花語第416章 數碗血第929章 鎖清秋第1006章 水波細第167章 鴻雁來第895章 恨當初第556章 暖意生第075章 遵遺願第649章 水蓮開第824章 知稼穡第020章 又逢君第488章 九霄宮第676章 十二字第812章 下神壇第375章 樑前燕第344章 且上車第452章 清暉斜第977章 一死爾第498章 喚阿素第380章 約瘦腰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542章 臥龍嶺第893章 迷心術第030章 曾相識第567章 默然對第125章 可解憂第087章 茉莉粉第314章 印青箋第427章 吾去也第143章 翠袖橫第012章 連環計第920章 僕不胖第040章 空餘恨第948章 撫華勝第142章 菀芳園第529章 村夫耳第690章 往而深第184章 攬秀園第674章 四季春第796章 素巾溼第431章 福運隆第027章 前塵事第119章 嬌謔語第595章 林文信第840章 煮雪齋第244章 飄香館第427章 吾去也第533章 柳下問第809章 非要挾第037章 入東籬第796章 素巾溼第349章 何解憂第924章 長亭外第932章 勝胭脂第832章 因何返第602章 惡客來第701章 問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