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遵遺願

十一月十五日,三院衆人齊聚德暉堂,太夫人忽然透露出了一個極重大的消息:

秦家要開辦自己的族學了。

此語一出,滿室皆驚。

高老夫人與吳老夫人不約而同相互視之,皆看出了對方面上的震驚,絕非作僞。

靜默片刻,高老夫人略有些沉肅的聲音便響了起來:“這好好的,怎麼突然說起此事來了?”

她仍是那種慢慢的語調,每個字都像是咬在舌尖上一般,十分用力。

林氏亦從震驚中清醒了過來,臉上瞬間浮起惶然之色,旋即又劃過擔憂,此時亦忍不住出聲相詢:“太君姑……何出此言?”

蕭氏族學她一向極爲看重。當初秦世章好容易取得蕭郡相青眼,兩家亦漸漸交好,秦家兒郎附學蕭氏族學,便是彼時由秦家提出的。

有此族學,秦蕭兩家往來便多了無數機會,林氏早便想將秦彥婉嫁予蕭繼珣了,還擔心孝期過後,蕭家等不及。

可太夫人此刻卻提出,秦家要辦自己的族學。如此一來,豈非絕了她的嫁女之路?她自是無比焦急。

太夫人先向高老夫人微微一笑,又轉向林氏,眼神十分柔和:“斬衰需守二十五個月,這期間依制是不得去旁人家中作客的。不能去蕭家族學就讀,自己在家閉門讀書能讀出什麼來?就算五郎還小,二郎他們卻不可耽擱了去。我們自己辦族學,足不出戶也能進益學問,又可惠及子孫後代,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這理由無疑很充分,跽坐着的秦彥昭與秦彥直對視一眼,眸中喜色難以掩盡。秦彥直便拿胳膊肘悄悄拐了拐秦彥昭,趁着堂上幾位長輩沒注意,輕聲道:“二兄果然高明。”

秦彥昭抿脣不語,眉間隱了一絲極淡的欣然。

去蕭家附學總像是仰人鼻息,那種微妙的感覺,不可言表。如今自家開辦族學,至少能挺直腰桿,不必再看旁人臉色。

聽了太夫人的話,林氏便噎了一噎,剎時間臉色白中帶青,竟是難看到了十分。

太夫人這話,自有其深意。

東院如今也就一個庶出的五郎正在讀書,他的學問進益與否,林氏根本不關心。她自己的兒子還小,倒是秦彥婉的婚事,卻是拖不起的。

這些許小心思,卻被太夫人一語道破,林氏既尷尬又焦急,面色自是好看不了。

鍾氏此時的神情卻也未見得歡喜,她想的是別的事情。

“太君姑,”她擡起頭來望着太夫人,眉頭微蹙,語聲遲遲:“如今府中正值大喪,興辦族學之事……怕是不能急於一時。”

難得東、西兩院意見相同,鍾氏話音一落,林氏便看了她一眼。

鍾氏卻並未看她,只是半垂着頭,神情有些憂慮。

她雖沒有女兒要嫁,也確實很關注秦彥昭與秦彥直的學問,卻仍是覺得,脫離蕭家獨辦族學,似乎有些冒險。畢竟蕭郡相官職不小,秦家的幾所窯廠,多多少少要托賴他的照拂。

秦彥昭是未來的家主,學問重要,錢財亦很重要,故鍾氏有些兩難。

太夫人早就料到有人會這樣說,便緩聲道:“興辦族學並非我一人之意,乃是……九郎遺願。”她的語聲有些低沉,語至末尾,混濁的眼中便涌動起了悲傷與痛惜。

九郎乃是秦世章的乳名,太夫人平素皆如此喚他。

德暉堂的氣氛一下子沉凝了下來,所有人皆是面露悲色,沉默無語。

良久後,太夫人微有些沙啞的聲音才又響了起來,語中悲意更深:“九郎說,在他有生之年,希望秦家辦起自己的族學,讓秦家子孫……無愧於士族之名。”她越說聲音越低,說到最後,已是哽咽難言。

林氏與鍾氏同時紅了眼圈。

秦世章驟然離世,秦家沒了依靠,這府中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是惶惑與害怕的。如今突聞太夫人提及他的遺願,衆人自是悲從中來,屋中氣氛十分壓抑。

太夫人環顧四周,語聲愈加暗啞:“秦家若想要立身,不能只靠別人,自己先要立得起來,開辦族學一事,便是我們立身的第一步。當時,九郎便是如此說的。如今他人雖已去了,他遺下的這個願望,我卻希望能夠替他完成,也算是我這個做祖母的,對孫輩的一點交代罷。”

她蒼白的頭隨着話語微微晃動,映在這滿室昏黃的燭火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淒涼。

在座諸人,一時間皆是滿心悽惻。

這垂垂老矣的老婦,一心想着完成孫輩的遺願,他們這些做晚輩的,又何忍違逆老人家的心願?

德暉堂中,陷入了一片悲傷的寂靜。

未幾時,林氏低低的啜泣聲便響了起來,接着便鍾氏,秦彥婉等幾個女孩子雖不曾哭泣,此時亦是眼角微溼,眸中淚水盈睫,便連秦彥昭他們也紅了眼圈,滿面愴然。

也不知過了多久,太夫人蒼老的聲音方又響了起來:“蕭家那裡,我自會想法子。”

仍是有些嘶啞的語聲,卻又含了幾許決然。

林氏的啜泣聲微微一頓,旋即哽咽着點了點頭,一旁的鐘氏亦拭着眼角,垂無語。

太夫人是打定了主意了,她這是在告訴兩院的夫人們,此事皆由她一身擔當,不與她們相干。

這亦是變相地宣告,秦家辦族學一事,已成定局。

沒有人再出聲表示異議。

逝者爲大,太夫人乃秦家最長者,縱然兩院四位夫人有再多的心思,出於孝道、出於對逝者的尊重,此時亦只能沉默不語。

秦素遠遠地望着這一幕,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秦彥婉委實聰慧。

以秦世章遺願爲名開辦族學,不只免去了衆人詬病,甚至還能爲秦家贏些名聲。

在所有人皆以爲秦家敗落之際,秦家的婦孺卻沒有倒下,而是爲達成先家主之遺願,努力興辦族學。如此堅韌的心性,放在哪裡都會令人肅然起敬。

這般想着,秦素不免再次惋惜。

秦彥婉若是男兒,重振秦家,指日可待。(未完待續。)

第109章 瓊玉郎第505章 九皇子第055章 法服說第424章 足如雪第935章 萬里遙第096章 香露幽第966章 還公道第664章 兔兒燈第967章 勿造次第874章 知松濤第773章 謝贈言第801章 程僕射第692章 出東門第653章 珍珠匣第074章 此士也第003章 三分三第813章 重奏起第303章 妙覺庵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502章 埋青嶂第628章 不入陳第575章 述因果第173章 粉雲低第577章 明前因第491章 錦衣男第255章 火鳳印第800章 姊妹杳第963章 涼夜吟第501章 胸與腰第009章 前生技第044章 勿姓秦第956章 謝天子第314章 印青箋第155章 東風嫋第675章 守謙沖第090章 星河遙第296章 吾信她第634章 薛氏禮第257章 斷絃吟第190章 病不支第053章 獨從容第1038章 忽憶舊第331章 吳家園第841章 論姊妹第832章 因何返第911章 奉國書第919章 曉密室第084章 清月痕第362章 紫微冊第795章 贈玉珮第826章 素羅軟第885章 披氅衣第125章 可解憂第413章 入艙來第1047章 海天闊第091章 沛雨園第659章 大儺儀第739章 卻輕嗔第507章 同心結第532章 勿置喙第772章 莫難過第679章 細雪疾第1033章 曾爲畫第328章 有洞天第953章 公道話第874章 知松濤第652章 中路院第831章 凝碧水第478章 互爲證第587章 悚然驚第586章 夜語時第923章 何日還第845章 拖延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602章 惡客來第226章 食糖否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箋第182章 春意濃第338章 趙夫人第927章 受苦了第813章 重奏起第020章 又逢君第556章 暖意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226章 食糖否第438章 青衫瘦第170章 踏月行第345章 脊樑骨第659章 大儺儀第115章 指猶涼第718章 散騎郎第049章 汲井回第764章 無人應第097章 悵春草第967章 勿造次第873章 嗅松香第046章 憐同病第879章 朱漆門第039章 暮色遲第156章 漱雨綿
第109章 瓊玉郎第505章 九皇子第055章 法服說第424章 足如雪第935章 萬里遙第096章 香露幽第966章 還公道第664章 兔兒燈第967章 勿造次第874章 知松濤第773章 謝贈言第801章 程僕射第692章 出東門第653章 珍珠匣第074章 此士也第003章 三分三第813章 重奏起第303章 妙覺庵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502章 埋青嶂第628章 不入陳第575章 述因果第173章 粉雲低第577章 明前因第491章 錦衣男第255章 火鳳印第800章 姊妹杳第963章 涼夜吟第501章 胸與腰第009章 前生技第044章 勿姓秦第956章 謝天子第314章 印青箋第155章 東風嫋第675章 守謙沖第090章 星河遙第296章 吾信她第634章 薛氏禮第257章 斷絃吟第190章 病不支第053章 獨從容第1038章 忽憶舊第331章 吳家園第841章 論姊妹第832章 因何返第911章 奉國書第919章 曉密室第084章 清月痕第362章 紫微冊第795章 贈玉珮第826章 素羅軟第885章 披氅衣第125章 可解憂第413章 入艙來第1047章 海天闊第091章 沛雨園第659章 大儺儀第739章 卻輕嗔第507章 同心結第532章 勿置喙第772章 莫難過第679章 細雪疾第1033章 曾爲畫第328章 有洞天第953章 公道話第874章 知松濤第652章 中路院第831章 凝碧水第478章 互爲證第587章 悚然驚第586章 夜語時第923章 何日還第845章 拖延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602章 惡客來第226章 食糖否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箋第182章 春意濃第338章 趙夫人第927章 受苦了第813章 重奏起第020章 又逢君第556章 暖意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226章 食糖否第438章 青衫瘦第170章 踏月行第345章 脊樑骨第659章 大儺儀第115章 指猶涼第718章 散騎郎第049章 汲井回第764章 無人應第097章 悵春草第967章 勿造次第873章 嗅松香第046章 憐同病第879章 朱漆門第039章 暮色遲第156章 漱雨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