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問檀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中元元年時,桓氏正在邊關流放,若是俞氏知曉阿蒲乃罪臣之女,她有沒有膽子收留下那棄嬰,還是個問題。

再者說,當時俞氏也只是將阿蒲當下人收養的罷了,身爲主人,又怎麼可能會去關注僕役的私物?她沒放在心上才叫正常。

“除之前所述外,那女嬰可還有別的什麼與衆不同之處?”三皇子的注意力顯然不在此處,此時便繼續發問道。

俞氏這一回倒是沒多想,只垂首道:“有的,女嬰的身上有一處胎記,我之前也跟殿下提過。現在……”

她往左右看了看,又着重看向了一旁的阿蒲,面現難色:“大庭廣衆之下,這些話怕是……不好明說。”

“此言甚是。”三皇子立時說道,面上竟還帶着幾分歉意,向桓十三娘道:“十三娘見諒,我一時卻是忘了。”

桓十三娘搖了搖頭,語聲清亮地道:“殿下太客氣了。既是說到了我的身世,總免不了要提及這些的,我省得。”停了停,又微攏了眉心,面帶輕愁:“我……也知道我的身世有些離奇,如今還要謝謝三殿下替我解惑,讓我明白了許多事。”

雖然仍舊是一副嬌弱的模樣,可她說出來的話卻很大方,給人的感覺便也不那麼小家子氣,還有幾分孩子式的天真。

三皇子似是極爲歡喜,面容舒展、目色柔和:“冒昧請你來宮中小住,是我的不是。你不怪便好。”

阿蒲連連搖頭,笑容嬌軟:“三殿下說哪裡的話,其實是我叨擾了殿下才是,給你們添了無數麻煩,是我要多謝三殿下並謝夫人包容。”

“叨擾那是絕談不上的。”三皇子立時笑着搖頭:“有你陪着夫人,她心情好些,我還要謝你纔是。”

阿蒲被他說得面色微紅,暈生雙頰,更添嬌豔,羞澀地垂下了頭,卻是沒再說話了。

三皇子似是對她極疼愛,此時便擡頭看向中元帝,求懇地道:“父皇,要不要讓十三娘起來?她身子嬌弱,之前才大病了一場。”

中元帝垂目看向跪在地上的桓十三娘,眼底深處飛快地劃過了一些什麼,卻是沒說話,只擡了擡手。

“多謝父皇。”三皇子當即笑道,又展顏看向了桓十三娘:“你且起來罷,父皇準你起來說話了。”

“叫邢有榮進來,賜座。”他話音未落,中元帝又說道,語聲仍舊很是平淡。

然而,在場的大多數人,此時卻皆是一臉的震驚。

中元帝此舉,並非簡單地對桓氏女示好,而是在暗示着什麼。

一時間,諸人看向秦素的視線,變得複雜了起來。

秦素還是老樣子,面色平靜,就好像三皇子折騰了這一通,完全與她無關。

那廂邢有榮已是小跑着進來,給桓十三娘挪了個座兒,復又退了下去。

桓十三娘屈身向中元帝行禮謝座,隨後姿態優雅地坐了下來,一舉一動都顯示出了良好的教養。

三皇子向上微微彎腰:“父皇,兒臣還要繼續問話,可以麼?”

“問罷。”中元帝面上的不耐煩已經不見了。

他此刻的神情顯得有些蕭瑟,又似疲倦,擡起手來按了按額角

“是,父皇,那兒臣就繼續問。”三皇子說道,又轉向了俞氏,繼續問道:“既是你不記得那印章去了何處,那麼,桓家的人找上門來要人的事,你總該記得罷?”

聽得此言,俞氏渾身微顫,不由自主地便將身子縮了起來,似是極爲害怕。

“你別怕,說出實情便是。”三皇子好言安慰她道,又轉向諸人:“諸位也好生聽一聽,看看那桓家是怎麼‘認’回他們家的幼女的。”

衆人見俞氏的神情不似作僞,便都斂了聲息,等着她開口。

俞氏面色蒼白,啓脣道:“回陛下,回三殿下並諸位殿下,那桓氏派人來到秦府時,我已經從青州老宅搬去了平城別院。因我身邊服侍的人少,太君姑瞧不過眼,便將她院子裡的一些僕役予了我,這其中便包括……十三娘子。”

秦素還是頭一回聽說此事,此時聞言,心下冷笑。

今日之事早在她的意料之中,她唯一沒算到的,只有阿蒲。

然而,反過來想,也正因爲有了阿蒲這個變數的出現,卻是讓她想通了一件事。

那件事橫亙在她的心中日久,如今見了阿蒲的面兒,那謎底便也跟着揭開。

說來說去,還是一局。

她微彎了脣,端起茶盞啜了口茶。

“十三娘成爲了別院的僕役,便是在你的手下了,是不是?”三皇子此時便問道,語聲很是溫和。

俞氏點頭道:“是的。正因了十三娘是我那裡的僕役,所以,桓氏的人……便找上了我。”

她目中劃過了後怕的神情,停了一會兒,方纔續道:“那日晚間,用罷晚食之後,我正欲去房中安歇,忽見那房中多出來一個人,卻是個全身都裹在披風裡、根本叫人瞧不見臉的男子。他甫一現身,立刻就問起了當年我拾到棄嬰之事。我……我十分害怕,卻還是壯着膽子問他有何事,他就自報家門,說他是桓家的門客,奉命尋找她家丟失的十三娘子,他查來查去,便查到了我這裡。”

衆人似是皆聽住了,殿裡鴉默雀靜,連一聲咳嗽也無。

“因他說得有來有去的,又拿出了桓氏的族徽給我瞧,我便信了他,於是便將拾到棄嬰的事情說了。”俞氏的語聲絮絮而來,安靜而沉着,似乎已是忘記了害怕:“他聽了我的話便說,我拾到的那個棄嬰,便是她家的十三娘。然後,他便問起了我那棄嬰身上的記號。”

“他也知道那個記號麼?”皇三子適時問道。

俞氏白着臉點了點頭:“是的,他知道,且說得沒半點錯。此前我在講述時,留了個心眼,沒說我是在哪裡發現的那女嬰。結果他連白馬寺都點了出來。我見他說得一點無錯,便真的相信他是知曉十三孃的身世的,於是便將十三娘子叫了過來,向她講了此事。那人見了十三娘後,便像是完全放了心,告訴我說,讓我等上幾日,他會叫他家主公過來瞧瞧。”

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879章 朱漆門第554章 呼人來第020章 又逢君第595章 林文信第189章 錦樓會第853章 喜相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葬崗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380章 約瘦腰第134章 暗香露第251章 承吉言第1029章 風徐來第1028章 何以恨第366章 傷心處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554章 呼人來第1001章 無江氏第二百六十章 臨素馨第393章 折梅蕊第933章 明死因第957章 紅鯉珮第091章 沛雨園第673章 紀朝宗第826章 素羅軟第923章 何日還第475章 忽重疾第995章 撫紅裙第290章 虹堪畫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924章 長亭外第960章 阿物兒第170章 踏月行第069章 沉香屑第701章 問寂明第394章 剪不斷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142章 菀芳園第533章 柳下問第1021章 名琉璃第1034章 念青居第602章 惡客來第434章 東陵現第428章 已成屍第677章 改門庭第594章 曲有誤第942章 萬壽宴第361章 畫中人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590章 汲井回第598章 吾有策第594章 曲有誤第069章 沉香屑第524章 膩香膏第1048章 又秘徑第929章 鎖清秋第454章 斷青州第008章 且上樓第590章 汲井回第733章 移春檻第586章 夜語時第459章 居偏舍第557章 爛木頭第962章 金蛇衛第078章 不速客第934章 尋助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566章 人已逝第668章 侍御史通知第188章 天雷落第999章 昔往矣第638章 誓截髮第596章 可撐腰第343章 林侍衛第908章 已驚蛇第605章 拾花簪第906章 蓮燭幽第593章 以死絕第597章 進家庵第924章 長亭外第144章 林下風第423章 珠光暈第021章 紫微術第858章 自投湖第837章 從容語第868章 漢宮秋第406章 勿收金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二百四十章 煙霞閣第675章 守謙沖第379章 景獨好第320章 湘簾動第465章 賞花約第643章 青蓮宴第306章 僞君子第375章 樑前燕第297章 暑中話
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879章 朱漆門第554章 呼人來第020章 又逢君第595章 林文信第189章 錦樓會第853章 喜相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葬崗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380章 約瘦腰第134章 暗香露第251章 承吉言第1029章 風徐來第1028章 何以恨第366章 傷心處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554章 呼人來第1001章 無江氏第二百六十章 臨素馨第393章 折梅蕊第933章 明死因第957章 紅鯉珮第091章 沛雨園第673章 紀朝宗第826章 素羅軟第923章 何日還第475章 忽重疾第995章 撫紅裙第290章 虹堪畫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924章 長亭外第960章 阿物兒第170章 踏月行第069章 沉香屑第701章 問寂明第394章 剪不斷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142章 菀芳園第533章 柳下問第1021章 名琉璃第1034章 念青居第602章 惡客來第434章 東陵現第428章 已成屍第677章 改門庭第594章 曲有誤第942章 萬壽宴第361章 畫中人第二百零七章 憶故人第590章 汲井回第598章 吾有策第594章 曲有誤第069章 沉香屑第524章 膩香膏第1048章 又秘徑第929章 鎖清秋第454章 斷青州第008章 且上樓第590章 汲井回第733章 移春檻第586章 夜語時第459章 居偏舍第557章 爛木頭第962章 金蛇衛第078章 不速客第934章 尋助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566章 人已逝第668章 侍御史通知第188章 天雷落第999章 昔往矣第638章 誓截髮第596章 可撐腰第343章 林侍衛第908章 已驚蛇第605章 拾花簪第906章 蓮燭幽第593章 以死絕第597章 進家庵第924章 長亭外第144章 林下風第423章 珠光暈第021章 紫微術第858章 自投湖第837章 從容語第868章 漢宮秋第406章 勿收金第三百五十七章 3公議第二百四十章 煙霞閣第675章 守謙沖第379章 景獨好第320章 湘簾動第465章 賞花約第643章 青蓮宴第306章 僞君子第375章 樑前燕第297章 暑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