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

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

銀行系統精簡整頓之後,整個陝州縣境內,城裡有一處存取款網點,鄉下有兩處存取款網點。這三個辦事處,只能存取款,不能進行錢糧兌換。

至於錢糧兌換點,縣城的東邊和西邊,各有一個集鎮設立了。

老百姓交公糧的時候,可以折算成銀錢繳納,也可以直接把糧交上去。北方暫時還沒改革,南方一些省份,已經只能繳納銀錢,老百姓先要去兌換一次。

這種改革似乎在脫褲子放屁,而且留着空子給基層盤剝百姓。

但卻又是必須的,因爲行政成本太大。稅收系統和銀行系統,那是分開的兩個衙門,若用糧食來交農稅,稅務部門得專門派人,去銀行的錢糧兌換點常駐。兩個系統雖然可以配合,而且看似很簡單,其實經常鬧出各種矛盾和糾紛。

再說陝州境內的兩個錢糧兌換點,每年收到的糧食,會拿出固定額度,存入特定的糧倉。這個糧倉就是常平倉。

常平倉的糧食,理論上屬於縣級官府,只不過讓大同銀行代爲存儲。倉儲的損失消耗,直接在存入時扣除,相當於官府支付給銀行保管費。接下來,不管糧食被蟲蛀了,還是糧食被火燒了,官府都不會有損失,一切損失得由銀行來填補。

“這銀行收糧的,是越來越壞了!”

一個農民向柳傳宗抱怨:“俺們往年交糧,都是去陳家莊的兌換點。把麥子挑過去,銀行的小吏過來,手插進去一攪,硬說你的麥子沒曬乾,讓你挑回去曬了再來。有時候又說,裡面的麥麩沒揚乾淨,得揚乾淨了才能交糧。那起的啥心思?不就是想扣火耗?離得近還好說,挑回去弄了再來。離得遠的農民,來回辛苦幾趟,費時又費力,還不如認扣一兩斤糧食。”

這個現象,全國各地都有,但還真不好管理。

朝廷若對收糧官吏管得嚴,基層工作就沒法做了。因爲確實有農民貪小便宜,給官府交糧的時候,故意不曬乾水份,或者故意摻雜碎麥甚至是麥麩。碎麥和麥麩還好說,如果有沒曬乾的麥子,一不小心進了糧倉,發黴之後能把整個倉都禍害了。

柳傳宗說道:“朝廷不是下令,農民交糧的時候,銀行錢糧兌換點,必須向農民開放曬場嗎?沒曬乾的糧食,就近在曬場裡曬,有麥麩的也在曬場裡揚。”

老農驚訝道:“還有這事?我們這裡的官家曬場,都不讓農民進去。”

旁邊蹲着的魏幹,不動聲色的提筆,在小本本上把這事兒記下。

柳傳宗又問:“縣裡的常平倉,有沒有傳出什麼風言風語?”

老農神秘兮兮說:“錢糧站裡,聽說有糧耗子,隔三差五就往家裡偷糧食。”

柳傳宗有些失望,沒問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糧耗子這類品種,小偷小摸實屬正常,絕不可能把常平倉搬空,嚇得糧商災年高價買糧填窟窿。

入夜。

去糧站暗中蹲點的駱方回來,低聲說:“常平倉肯定有問題,一天之內,就有三大車糧食運進去,都是民間糧商把糧食往裡面運。常平倉的窟窿肯定很大,糧商一直忙着高價買糧。”

魏乾笑着說:“他們也是倒黴,陝州靠近山陝。今年陝西跟河南一起旱,山西旱情雖然不重,但崇山峻嶺運過來,運費都得一大筆。這些糧商,若想去外地買糧填窟窿,最近也得去湖北買糧,山高路遠哪來得及?就算來得及,也會被河南更南方的州縣搶購,怎也輪不到陝州的商人。他們已經病急亂投醫了,只能在本地找農民購買。”

柳傳宗分析道:“這個案子,明顯不是官吏貪污虧空,更像是官商勾結,挪用了常平倉的糧食。正常情況下,他們會在接下來幾年,一點一點給慢慢補上。好巧不巧,今年遇到旱災,得趕緊補上這個窟窿。”

駱方說:“挪用常平倉的糧食,無非就是拿去做生意。而且,肯定是某個地方,不但糧價奇高,且需求量還很大,他們正常收的糧食,無法滿足買主的胃口。”

魏幹說:“肯定不是賣去南方,南方的糧價不會太高,犯不着讓他們鋌而走險。北方各省,河南和山東收復的最早,民生也恢復得最早。這兩省的糧食,官糧很多都就近北運,給駐紮在北方的大同軍做軍糧。所以,河南和山東商人,能在民間收購的糧食有限,官方更是一粒糧食都不會賣給他們。”

柳傳宗繼續說:“山西、陝西、河北、北平府,這四個地方,近幾年沒怎麼遭災,而且人口比較少,能夠自給自足,不會求購大量的高價糧。”說着,他拿出一張地圖,“陝州雖然靠近山西,但前往陝西更加便利,且是關中到河南的必經之地。”

魏乾點頭道:“陝州糧商,必然往陝西運糧。陝西不缺那麼多糧食,還會繼續往外販運,無非有三個目的地。第一,一路往西,運到嘉峪關外;第二,運去西海(青海)草原;第三,往北運去蒙古草原。”

駱方興奮道:“這三個方向,不管哪個,都是違反朝廷禁令,私自向境外販賣糧食。而且,不止收購民間糧食外運,還敢挪用常平倉的糧食!陝州的大同銀行有貪官,跟糧商內外勾結,這一點是肯定的。至於陝州縣衙,自知縣以下,究竟有幾個官員同流合污,這個就得慢慢調查了。如果挪用常平倉的時間短,官府不知情是有可能的。如果連續幾年挪用常平倉,知縣就算不知情,也屬於嚴重瀆職,他有責任定期檢查常平倉!”

魏幹說道:“陝州糧商,多半不會直接把糧食運到境外。而是先運去陝西,再由陝西那邊的商人,買下之後再轉運出去。大宗貨物跨境走私,還能一直隱瞞消息,陝西邊界的巡檢司,恐怕也是一屁股屎!”

好嘛,不止牽扯到陝西商人,還牽扯到陝西的邊境武警。

柳傳宗說道:“陝州縣都這麼猖獗,距離陝西更近的靈寶縣、閿鄉縣,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從靈寶、閿鄉運糧去陝西,路程可是更近。”

駱方說道:“三個縣,一人負責一個。單靠咱們,肯定查不清楚,收集到基本情況以後,再去開封請求調撥更多人手。”

柳傳宗說道:“那好,老駱留在陝州,老魏你去靈寶,我去最遠的閿鄉。再說一句,遇事莫要蠻幹,若有危險立即逃走!”

三人分工完畢,翌日便開始辦事。

柳傳宗這個當初的小巡警,自從被特招進都察院之後,終於找回當初在戰場的感覺。最忙的時候,一年有十個月在巡查地方,連家裡的妻兒都顧不上,但他卻覺得人生刺激又充實。

由於屢破貪腐案,柳傳宗如今已是從七品。

一進入閿鄉地界,柳傳宗就知道來對了,這裡也有人高價在鄉下收糧。他在閿鄉打探半個月,乾脆西出潼關,越界跑去陝西境內,發現竟有河南商人,也越界跑來陝西收糧。

陝西被流寇禍害十多年,同時還伴隨十多年大旱,人口稀少不說,土地也大量拋荒。

朝廷收復這裡沒幾年,民生經濟都在恢復當中。但是,陝西全省的田賦,朝廷直接減半收取,個別州縣甚至田賦全免。因此這裡的農民,只要肯努力種地,其實可以賣出更多糧食,因爲他們交給官府的公糧更少——特別是富饒的關中地區。

“老鄉,這兩年下鄉收糧的商人多嗎?”柳傳宗尋了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問。

那農民一眼將他“看穿”,咧嘴笑道:“你是南方來收糧的?收不到囉,今年天旱,沒有幾家願賣糧食。”

柳傳宗又問:“那去年呢?你們是把糧食賣給大同銀行的糧站,還是賣給本地的商人?”

那農民說道:“肯定是賣給商人,那些做生意的,收糧時價錢開得更高。”

好傢伙,陝西糧商厲害啊,依靠價格手段,生生從大同銀行手裡搶來生意。官方定的糧價,不高也不低,一直處於適中狀態,商賈高價收糧,肯定是爲了獲取更大利潤。

柳傳宗又問:“這陝西的商人,買那麼多糧食都運到哪裡賣?”

那農民說道:“聽說是運去山西。”

柳傳宗笑道:“老鄉莫要哄我,山西哪裡缺糧?”說着,他往農民手裡,塞了幾文銅錢,“說說唄,我是東家派來探路的,給一條財路也好回去領賞。”

那農民低聲說:“向北(蒙古)、向西(青海)都有財路,我也是聽人說的,草原這幾年雪災,凍死了不少牲畜,他們缺糧得緊呢。去年有輛車翻了,撒出來全是麥子,聽說就是運去西海。經常還有商人,從西海買回來牛羊騾馬,大夥說都是用糧食換的。還有一種很大的牛,毛長得很,又很壯實,也不曉得耕田在不在行。”

柳傳宗臉上的笑容消失,心想陝西的巡檢司爛掉了,至少邊境線上的那些武警,肯定都在睜隻眼閉隻眼撈好處。

不管是青海草原,還是蒙古草原,官府允許馬匹、茶葉、食鹽出口。

但是,限制鐵器出口,只能賣出去鐵鍋這種生活物資,刀劍鐵甲走私是抓住就殺頭的。另外就是糧食,同樣禁止出口,就算要出口糧食,也是朝廷利用糧食來控制某個部落。

這河南和陝西兩省,竟然大量走私糧食到境外,也不曉得多少人因此掉腦袋。

(本章完)

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959章 955【盜亦有道:聖勇義智仁】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333章 331【南歸】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52章 051【出刀見血】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74章 073【稅使】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676章 673【糧倉】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421章 419【略備薄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427章 425【破城】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371章 369【堅守】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第475章 473【細作】改明白了第453章 451【紅樓夢沒了】第747章 744【收下奴隸】第368章 366【騎戰】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111章 109【奪城】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1072章 【番外二】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907章 903【閣臣】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58章 057【退錢!】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1056章 1052【心懷故國】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176章 174【老丈人】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872章 868【奇襲】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7章 007【變故】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487章 484【東珠】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561章 558【礦工】第502章 499【颱風作戰】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179章 177【俘獲】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7章 007【變故】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1079章 【番外九】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338章 336【盧象升】第706章 703【mafang】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304章 302【喊話結束戰鬥】(爲企鵝大佬加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373章 371【回擊】第1071章 【後記一】
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959章 955【盜亦有道:聖勇義智仁】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333章 331【南歸】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52章 051【出刀見血】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74章 073【稅使】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676章 673【糧倉】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421章 419【略備薄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427章 425【破城】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371章 369【堅守】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第475章 473【細作】改明白了第453章 451【紅樓夢沒了】第747章 744【收下奴隸】第368章 366【騎戰】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111章 109【奪城】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1072章 【番外二】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907章 903【閣臣】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58章 057【退錢!】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1056章 1052【心懷故國】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176章 174【老丈人】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872章 868【奇襲】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7章 007【變故】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487章 484【東珠】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561章 558【礦工】第502章 499【颱風作戰】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179章 177【俘獲】第93章 091【趙老爺救命】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7章 007【變故】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1079章 【番外九】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338章 336【盧象升】第706章 703【mafang】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304章 302【喊話結束戰鬥】(爲企鵝大佬加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373章 371【回擊】第1071章 【後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