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654【四不像的鄉試】

第657章 654【四不像的鄉試】

在萬衆期待當中,今年的鄉試終於舉行。

趙瀚恢復科舉,直接就是鄉試,不用縣試、道試考秀才。

而且,傳統和新式並行。

各省中學畢業生,沒有考上大學的,皆可參加鄉試科舉。地方官府,不提供路費,一切科舉費用自理。

前朝士子,只要能拿出秀才憑證,便可參加鄉試科舉,同樣一切費用自理。但是,年齡必須在30歲以下!

中舉之人,可從九品官做起,但需要先觀政(實習)一年。

各省名列前茅者,可選擇不做九品官,而是來年春天到南京參加會試。各省的會試名額,沒有嚴格按照人口比例來定,而且新式學子的名額,必是傳統士子的好幾倍。

就拿人口最多的四川省來說,新式學子有60個名額,傳統士子有15個名額。

而江西、廣東、湖南三省,傳統士子的名額,被壓到只有5個人——趙瀚故意的,這三省最早拿下,秀才混到現在還沒做官,說明都是不肯做小吏吃苦的。

甚至,就連出的卷子都不同。

傳統士子科舉,依舊沿用老一套。但減輕八股文的權重,增加公文、策論的分數。並將新式數學、物理、天文、地理、大同理論,全部作爲附加題,且附加題計算分數時翻倍。

新式學子科舉,其實就是全省統考。最優秀者,進入大學公費深造。家裡不缺錢的,可以自費讀大學。不想讀大學的,那就去參加鄉試,直接就能分配九品官職,少部分可參加會試,考中進士就能做八品官。

八品、九品,在明代屬於末流佐官,會被正經進士所不齒。而在趙瀚這裡,中進士才能外放八品。

另外,大學畢業生,可直接參加會試。

大學畢業生考中進士者,要麼去翰林院、欽天院搞研究,要麼進入內閣觀政做中書舍人。

三年中書舍人做完,還是得外放正八品(縣丞)。但是這種正八品,升遷速度更快,因爲他們跟皇帝和閣臣都認識,就算不熟也是肯定打過照面的!

這一整套四不像的科舉制度,屬於過渡時期的產物。

民間士子怨聲載道,是時候給他們打開一條科舉門縫了。等各省的新式教育普及,舊士子日漸衰老,傳統科舉門路就會完全關閉。

另外,南方官吏比例太大,而北方又收復較晚,到如今連中學畢業生都沒有。

爲了平衡南北官場,也得給傳統士子留路子。而且,這纔是最主要的,否則趙瀚纔不理會窮酸文人的抱怨。

急着恢復科舉鄉試,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現行官吏選拔制度出問題了。

根據廉政巡視員的報告,全國中低層官吏羣體,出現大量任人唯親、徇私舞弊現象。即便前兩年,趙瀚對考取吏員做了資格限制,但還是沒有徹底改變現狀。

……

河北,天津。

李及秀已經二十九歲,歷史上,他參加了滿清科舉,考中順治四年二甲第三名進士。

可這個時空,他連舉人都不是。戰亂年月,實在不堪,他舉家逃進燕山,啃了好幾年紅薯。直到去年,他才帶着家人出山,回到玉田縣落了戶籍。

對於新朝皇帝,李及秀沒有什麼怨懟之心。

雖然數代積攢的田產沒了,但回鄉落籍的時候,官府歸還了他的祖宅。他家在鎮上的榨油坊,已經賣給外地遷來的小商人,在他拿出憑證之後,官府非常大方的補償了部分銀兩。

而且,還按照他家的人口,給他們分配了田產。

能做到這個份上,李及秀覺得難能可貴,這大同新朝確實讓人服氣。

其實吧,地方官爲了政績,巴不得人口越多越好。因此纔有各種政策,除了土地之外,只要能拿出憑證,能歸還就歸還,不能歸還就補償。這樣才能吸引進山的百姓,重新下山回到原籍落戶。

在百廢待興的北方各省,人口增長是最大的政績!

鄉試這天,李及秀半夜就起牀,早早來到城東南的貢院之外。

稀稀拉拉也沒多少人,因爲規矩變了,皇帝不讓半夜三更折騰考生,科舉各流程都推遲了三個小時。

“這位兄臺如何稱呼?”一個傳統士子問道。

李及秀說:“晚生姓李,名及秀,字公愚。”

那個士子說:“晚生姓張,名兆庸,真是巧了,也字公愚。”

兩人同字,這是緣分,頓時親近許多,又開始序各自中秀才的年份。

李及秀說:“這河北鄉試,似沒有幾個秀才參加。”

張兆庸嘆息道:“哪多得起來?韃子退回遼東時,擄走了好多士紳百姓,這河北就沒剩幾個人。秀才或許還有許多,但戰火離亂,有幾個還能拿出憑證?更何況年齡有限制,過了三十歲就不準考。”

“確實如此,”李及秀咬牙切齒道,“韃子該死!若非聖天子出世,我全家還躲在山裡。”

張兆庸又感慨道:“對於你我鄉試而言,其實也有好處。河北的小學堂,學生都還沒有畢業,中學堂更是還沒開設。參加鄉試的新式讀書人,今年一個都沒有,前朝士子數量又少,只要來考了幾乎必中!”

李及秀點頭說:“正是此理。”

張兆庸突然笑起來:“各省鄉試名額都公佈了,江西、湖南、廣東三省,前朝士子都只錄五人。特別是那江西,民間有無數秀才,這次科舉怕是要擠破頭。而且縣官也頭疼,陛下不開科試(鄉試資格選拔考試),須得先縣官們自行組織考試來選拔。”

李及秀竟然猜中趙瀚的心思:“便如那南北榜而已,南方官員太多,陛下已經對此不滿了,要在科舉上將南方壓一壓。”

兩人閒聊到黎明時分,貢院終於放出炮號,開始查驗身份進入考場。

整個河北省,鄉試錄取名額爲30人,而參加考試的秀才只有114個。一個新式學子都沒有。

考棚全部翻修過,皆爲磚瓦結構,不用自己釘油布,甚至還有玻璃窗用於透光。

李及秀拿到考題,頓時有些無語。

傳統四書題,只有一道。傳統五經題,也只有一道。接下來全是考公文、策論、刑訟之類。

還有扯淡的附加題,李及秀只自學過《大同理論》,其餘什麼天文、地理、數學、物理、水利……全部抓瞎。

四書五經的兩篇八股文,李及秀一直到下午才做完。剩下的時間不多,他只能加快速度,將自己會的題目趕緊答上。

《大同集》冊子不厚,李及秀自學背完了,此時答得也很輕鬆。

然後是天文:試寫出五大行星。

李及秀知道二十八星宿,也知道北斗七星,可五大行星是什麼鬼?

南方三年級小學生就知道的題目,把飽讀聖賢經典的李及秀給難住了。好在,李及秀的本經是《尚書》,他能夠進行發散聯想。

中華文化,五這個數字,很容易跟五行聯繫起來。

《尚書·舜典》裡有七政,七政就是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

李及秀奮筆疾書,寫出答案:五星也,木火土金水。木曰歲星,火曰熒惑,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

地理題:試問荷蘭國與奧斯曼國,其本土距我中國孰近孰遠?(詳述兩國可得全分,答對遠近可得半分)

李及秀抓耳撓腮,這道題只能瞎猜。

荷蘭聽起來爽利,奧斯曼比較拗口。於是,李及秀答道:荷蘭近,而奧斯曼遠也。

數學題大概類似雞兔同籠,用傳統算術方法,算對了也只能得一半的分,必須用新式數學才能拿全分。

李及秀撕碎草稿紙做算籌,很快就得出正確答案,可他註定了只能得半分。

物理題,考的是力學。

李及秀盯着題目看了半天,他不認識題,題也不認識他。

夜幕降臨,給燭一支,燭盡必須交卷。

李及秀把卷子交上去,有些灰心喪氣,他發現自己好多知識都不懂,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無知感,比科舉落榜還更打擊人。

回家之後,一定要自學新式課堂的教材!

“及秀兄,考得如何?”張兆庸問道。

李及秀連連搖頭:“天文題大概能猜到,地理題全靠蒙。數學題給出了答案,但只能得半分。至於物理,那什麼力學,腦子都給看暈了。”

張兆庸苦笑道:“在下也差不多。”

數日之後,貢院外面放榜。

李及秀從最後面查看,一直沒發現自己的名字,然後他掃到第一名。

這貨一頓操作,竟然考中了河北省的解元。

張兆庸在旁邊又哭又笑:“我中了,我中了,第十名,剛好可以去考會試!”

河北省鄉試錄取名額30人,只需觀政一年,就可去做九品官。但是,只有前十名,可放棄九品資格,明年前往南京參加會試。

李及秀拱手道:“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張兆庸哈哈大笑。

ωwш▪тTk дn▪¢ ○ 李及秀說道:“明年同往南京。”

張兆庸說:“愚弟就住在天津,雖經戰亂,卻保住了幾家商鋪,還算有些浮財。不如及秀兄,就住在愚弟家裡溫習,到時候一起南下赴京會試。”

李及秀說道:“兆庸兄的好意,在下心領了。可家中還有父母妻兒,得趕回去種地務農,麥收後種下的番薯、玉米,也得在下回去收穫入倉。”

張兆庸感嘆:“不料及秀兄,還要親自下地務農。”

李及秀嘆息:“能躲進山裡僥倖活命,已是不易之事。回鄉之後,官府又是分田,又是補償店鋪損失,也已做得仁至義盡。河北地廣人稀,分到的田畝,只能自家耕種,哪裡招得到佃戶?就是寒窗十年,四體不勤,莊稼着實種得不好,收成比鄉里的農民要少得多。”

張兆庸念其不易,便說:“會試恐怕也要考那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小弟無以爲贈,買一套新式教材送給閣下。”

“如此,感激不盡!”李及秀並未推辭,這正是他所急需的。

有個羣炸了,大家不要發表敏感言論,新羣羣號:982152091.

(本章完)

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442章 440【金陵大學與神童】第908章 904【發鈔】第245章 243【湘潭周氏】(爲白銀盟“暖陽1第1076章 【番外六】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第874章 870【一觸即潰】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533章 530【大案】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更新很晚,別等了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658章 655【墾殖】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1075章 【番外五】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442章 440【金陵大學與神童】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346章 344【曹操】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967章 963【二皇子】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64章 063【朱子】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10章 010【夜襲】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546章 543【登陸】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6章 006【踏破天】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7章 993【炸城】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說說爭論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123章 121【缺糧】第509章 506【水西少女】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544章 541【潼關】第323章 321【倒戈】第1048章 1044【西域戰事】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
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442章 440【金陵大學與神童】第908章 904【發鈔】第245章 243【湘潭周氏】(爲白銀盟“暖陽1第1076章 【番外六】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第874章 870【一觸即潰】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533章 530【大案】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更新很晚,別等了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658章 655【墾殖】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1075章 【番外五】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442章 440【金陵大學與神童】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346章 344【曹操】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967章 963【二皇子】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64章 063【朱子】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10章 010【夜襲】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546章 543【登陸】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6章 006【踏破天】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7章 993【炸城】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說說爭論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123章 121【缺糧】第509章 506【水西少女】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544章 541【潼關】第323章 321【倒戈】第1048章 1044【西域戰事】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