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

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

勤政殿。

趙瀚翻閱着送來的書稿,隨口問道:“張溥又臥病了?”

錢謙益嘆息:“唉,今冬嚴寒,不同往年,張博士病得咳血不止,也不知能不能熬過去。”

“送些藥品過去。”趙瀚吩咐女官一聲,繼續埋頭看稿子。

這是翰林院奉命編撰的《歷代田畝考》,折騰好幾年,終於完稿了,送過來給皇帝親自過目。

趙瀚看到最初的井田制篇章,就忍不住皺起眉頭,然後拿起紅筆給出修改意見。

翰林院的史官們,論述井田制非常扯淡。庶民集體耕種井田,被認爲是“天子廣施仁政,百姓民風淳樸,人人皆無私心”。

趙瀚的紅字批示爲:春秋之時,鐵器稀缺,作物貧乏,一人可耕幾畝?人無私心,此言大謬也!如那廣東過山瑤,刀耕火種,同耕同作,方可收穫糧食。而今,廣東官府爲過山瑤編戶,教導其漢人耕種之術,贈與其鐵製農具、番薯玉米種子。已有數千過山瑤,放棄同耕同作,與周邊漢民並無二致。

錢謙益坐在不遠處,看着皇帝的硃批越來越多,心中頓時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翰林院的學者們,編了好幾年的書,送到皇帝這裡居然還需要大量修改!

趙瀚坐在上面批閱稿件,錢謙益就在下面候着。一直到了午飯時間,趙瀚頭也不擡,吩咐道:“就在此一併用膳。”

不多時,便有女官端來膳食,錢謙益、丁世經等人也跟着吃。

吃午餐的時候,趙瀚終於開口說話,問道:“隋朝的田畝數量,真有那麼多?”

錢謙益連忙放下筷子,拱手回答:“啓稟陛下,臣等也很詫異,以爲是計算錯誤。根據史料,重新算了十幾遍,結果都大同小異。隋文帝時,隋朝全國田畝約20億畝。到隋煬帝時,隋朝全國田畝已經超過50億畝。”

趙瀚嘆息:“隋朝二世而亡,確實亡得不冤啊!”

無論漢朝還是唐朝,巔峰時期的耕地,都只有5億畝左右。明朝農業大發展,新開闢出許多土地,全國耕地面積也只有8億多畝。幾百年後的新中國,再次農業大開發,把北大荒變成北大倉,全國耕地面積也只有18億畝。

隋朝50多億畝耕地是什麼鬼?

錢謙益解釋說:“隋文帝挾開國之威,命令清理天下田畝。全國官員爲了政績,便大肆虛報數量。臣等估算,隋文帝雖然下令均田減賦,致力於推行仁政。但如此虛報田畝,農民所需繳納的賦稅,至少比隋朝開國之前提高了三倍。到隋煬帝時,農民所需繳納的田賦,很可能是隋朝之前的十倍。”

趙瀚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翻閱書稿,吞下口中飯菜,冷笑道:“純粹爲了政績,地方官不可能如此虛報。畢竟徵稅還得他們出馬,報得少一些,官員不是能多撈一些?跟政績比起來,能多貪污賦稅才更划算。”

錢謙益說道:“此事頗爲費解,臣等也想不明白。”

趙瀚翻轉筷頭,指着書稿內容說:“究竟有何玄虛,你們已經寫出來了。”

“這……恕臣愚鈍。”錢謙益是真沒搞懂,總感覺隋朝地方官的行爲不可理喻。

“喏,這裡不是寫了嗎?”

趙瀚指着書稿說:“隋文帝、隋煬帝父子倆,在清查田畝的時候,還清查流民匿戶,均田分與百姓。奴婢等同良人,男子可得露田80畝、女子40畝,另授永業田20畝。人死之後,露田收歸官府重新分配,永業田可以傳諸子孫。這確實屬於仁政,但與此同時,皇帝下令清查天下田畝和人口。而王侯將相,又有奴婢限額的規定。如果愛卿是隋朝門閥,你覺得怎麼做可以迅速兼併土地?”

錢謙益仔細思考之後,說道:“天災人禍,百姓生活無着,趁機借錢給他們。百姓還不起錢,就只能出賣土地。”

“哈哈哈哈!”

趙瀚突然大笑起來:“錢愛卿啊,錢愛卿,你怎麼能用明朝士紳的做法,去生搬硬套在隋朝門閥身上?門閥如果那般良善,隋朝怕是能存續兩百年。”

錢謙益還是沒想明白:“如此兼併土地還良善?”

趙瀚說道:“我要是在隋朝做官,朝廷給我500個奴婢的名額。那我想方設法,把山中匿民招爲奴婢。如果這些奴婢全是男子,就能得到4萬畝露田、1萬畝永業田。這500個男奴全死了,4萬畝露田還給朝廷,剩下1萬畝永業田就是我的。那我繼續再收500個奴婢,讓他們全都去死,我又可以得1萬畝永業田。”

錢謙益說道:“這確實是一個漏洞,但奴僕怎麼也能活幾十年吧。”

“我爲什麼要讓他們活幾十年?”趙瀚突然表情冰冷,“我可以送他們去修大運河啊,我是門閥,督建大運河的官員,不是我的族人,就是我朋友的族人。把奴僕送去工地,讓他們三個月死光,他們決活不過半年!我有500奴婢名額,我兒子有300奴婢名額,我侄子有300奴婢名額,我族人也有無數奴婢。我弄死一批奴婢,就能獲得永業田1萬畝,我整個家族加起來,一年幾十萬畝入賬沒問題吧?”

錢謙益目瞪口呆:“這……這這也行?”

趙瀚說道:“弄死那麼多奴婢,我心裡過意不去啊。那就不弄死吧,將其驅趕爲流民,上報朝廷說奴婢已死,其實效果也是一樣的。”

錢謙益彷彿被擊碎三觀,喃喃自語道:“難道隋煬帝修大運河,死亡無數役夫,竟是被大族活活逼死的?隋末流民遍地,也是被大族驅趕的?”

趙瀚笑道:“我可沒說,也不敢篤定,但我確實看到空子可鑽。”

錢謙益無話可說。

宋代以後的士紳大族,確實無法體會隋唐門閥的“豪氣”。那些門閥,可是有合法部曲的,不但奴僕數之不盡,還能擁有私人武裝啊。

趙瀚說道:“所以我把田分出去,就沒想着再收回來。即便明知百年之後,還會繼續土地兼併,但也不敢下令死者還田重分。若是讓死者還田給官府,一是逼得百姓隱匿土地和人口,二是官員可以對這些還田上下其手。士紳還能跟官員勾結,草菅人命,逼死百姓無數,趁機收回土地,把田畝分給士紳之家!”

錢謙益的心情很複雜,拱手說道:“陛下聖明。”

一直批閱到傍晚,趙瀚終於把《歷代田畝考》批完,對錢謙益說:“拿回去,按照硃批重新修改。”

“遵旨!”

錢謙益還不能走,繼續苦等,因爲還有別的稿子。

《明史》的本紀部分,也一併送來了,需要皇帝親自過目。

趙瀚先是讀了朱元璋的本紀,感覺還不錯,都是正面事蹟,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野史。

一直看到朱棣的本紀,趙瀚終於提筆畫圈,寫道:永樂帝當爲明太宗,廟號成祖,豈非改朝換代乎?

這是給朱棣降級了,成祖肯定比太宗牛逼。

什麼嘉靖爲了給親爹騰位子,於是把朱棣的廟號改爲成祖,這種說法純粹就是瞎扯淡。

古禮爲“天子七廟”,但從宋徽宗開始,就一直是“天子九廟”。

到了嘉靖時期,宗廟總共擺着九個皇帝。把朱元璋的祖爺爺祧出去,剛好八個,騰出一個給嘉靖他爹。哪裡還需要再祧?

真正的原因是朱棣配祭明堂,嘉靖把自己爹也送進明堂。這種做法簡直胡鬧!

由於親爹搶了朱棣的明堂香火,嘉靖爲了補償朱棣,於是把明太宗改爲明成祖。如此一來,朱棣就級別提升了,可以跟朱元璋一起,去享受每年的郊祀——等於本該朱元璋獨享的香火,莫名其妙被朱棣分潤去一半。

因此,嘉靖把朱棣改爲明成祖,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朱元璋……當然,朱棣如果泉下有知,肯定也非常不爽,搞得他好像亂臣賊子一樣。

接下來的明堡宗之類,趙瀚都快速掃過,在明憲宗的本紀仔細查看。

這版《明史》終於正常了,沒有萬貴妃殘害皇子,對朱見深的功績也更客觀。除了安置百萬流民之外,對朱見深在蒙古和遼東的功績,也濃墨重彩的寫出來。

畢竟建州韃子是大同新朝的死敵,曾犁庭掃穴抄了韃子老窩的朱見深,自然要被描述爲雄才大略的君主。

當然,負面評價也有,朱見深到了晚期昏聵不已。

一直讀到正德皇帝的本紀,趙瀚哭笑不得:“兩軍大戰七日,竟只斬首蒙古十六級?”

錢謙益回答說:“陛下,臣等害怕弄錯,專門請教了都督府的將軍們。《明武宗實錄》應該沒有亂寫,甚至有可能在維護武宗,明軍可能比武宗實錄裡死得更多。”

“伱詳細講來。”趙瀚說道。

錢謙益估計真的仔細研究過,侃侃而談道:“斬首十六級,並非殺敵十六人,應該是明軍來不及割下蒙古人的腦袋。”

“此戰第一日,雙方意外遭遇,都沒怎麼打,蒙古人就跑了。”

“交戰第二日,明軍王勳部被孤軍圍困。實錄記載,兩軍互有殺傷。但明軍始終被包圍,自然不可能去割首級。”

“交戰第三日,忽起大霧,蒙古人害怕被突襲,主動撤圍離去,雙方並未激戰。”

“交戰第四日,王勳應該是接到了武宗的命令,主動出城作戰,把自己當誘餌將蒙古人留下。這一日,王勳始終被圍困,援軍各部想包圍蒙古人,但一直都沒成功。而且,明軍戰事頗爲不利,沒有時間去割蒙古首級。”

“交戰第五日,武宗親自上陣,想要把蒙古人圍殲。各路人馬害怕武宗有失,拼死奮戰,終於成功合兵,依舊無法包圍蒙古人。武宗的車駕都差點陷落,武宗說自己親手殺敵一人,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明軍始終處於下風,同樣也沒什麼機會割首級。”

“交戰第六日,蒙古人跑了,無法攻破明軍大陣,因此不願與明軍作戰。”

“交戰第七日,蒙古人騎馬跑得很遠,明軍根本就追不上。”

趙瀚仔細聽完全部過程,發現確實找不到漏洞。蒙古人的傷亡,肯定不止兩位數。但明軍被壓着打,只能列陣防禦,很難出去割首級,一旦割首級就要陣型混亂。因此,蒙古人傷亡再多,也可以帶着屍體從容離去。

這是標準的步兵與騎兵之戰,騎兵無法攻破步兵大陣,步兵追不上一心想走的騎兵。

嚴格來說,應該是打成了平手。

明軍的缺陷是騎兵太少,以一隻孤軍做誘餌,想讓其他援軍過來圍殲。但援軍來得速度太慢,而且有些先到有些後至,包圍計劃打成了添油戰術。最後若不是朱厚照親自上場,逼得將領們只能拼命,做誘餌的王勳很可能被蒙古人圍殲。

“便這樣寫吧,《明史》的本紀沒問題了。”趙瀚說道。

呼!

錢謙益長舒一口氣。

第二日,趙瀚日常辦公,李香君突然拿來一本雜誌。

如今的雜誌和報紙,基本都是月刊,有些還是季刊和半年刊。這些刊物,趙瀚都是要看的,以此來了解民間的情況。

趙瀚不解道:“都月末了,怎還有新的刊物?”

李香君說:“是增刊。一些讀書人,得知這次會試,有女子報名參加,寫文章說女子科舉是牝雞司晨。”

(本章完)

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28章 028【穿越者的拿手本領:說書】第462章 460【兩邊忽悠】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1080章 【番外十】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137章 135【鬨堂大孝】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556章 553【黃臺吉活着就好了】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286章 284【謀劃】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569章 566【斷臂求生與離心離德】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184章 182【一堆舉人秀才】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846章 842【志在四海】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837章 833【島民獻土】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71章 070【稿費】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646章 643【直擊命門】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510章 507【兄弟】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79章 177【俘獲】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417章 415【生俘洪承疇】第365章 363【拷餉】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651章 648【虎蹲炮發威】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67章 066【趙濯塵】第769章 766【論政】第304章 302【喊話結束戰鬥】(爲企鵝大佬加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508章 505【連鎖反應】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
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28章 028【穿越者的拿手本領:說書】第462章 460【兩邊忽悠】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1080章 【番外十】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137章 135【鬨堂大孝】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556章 553【黃臺吉活着就好了】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286章 284【謀劃】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569章 566【斷臂求生與離心離德】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184章 182【一堆舉人秀才】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846章 842【志在四海】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837章 833【島民獻土】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761章 758【騎士比武】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71章 070【稿費】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646章 643【直擊命門】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510章 507【兄弟】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79章 177【俘獲】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417章 415【生俘洪承疇】第365章 363【拷餉】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651章 648【虎蹲炮發威】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67章 066【趙濯塵】第769章 766【論政】第304章 302【喊話結束戰鬥】(爲企鵝大佬加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508章 505【連鎖反應】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