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

年輕時總覺得世上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處風景都比家好,無論父親眼裡露出多麼不捨的目光,無論母親端出多麼美味的飯菜,仍挽留不住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的渴望。[ <

每個人都曾年輕過,越年輕越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信心,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本事能在外面的世界越爬越高,輕易能坐到富貴不可言的位置,於是無論家人怎樣的叮嚀,怎樣的挽留,都留不住一顆年輕而高傲的心,不管不顧不計後果地離開家,去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證明自己真的能夠親手得到一切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名利,權力,或是美色。

當然,絕大部分是失敗了的,外面的世界顯然不會有人慣着他,有時候甚至沒有任何理由,便會毫無防備地被狠狠扇幾個大嘴巴,走出去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再美,終究只是別人的世界,與自己無干,美麗的表象下,其實每一步腳下都是障礙,每一步都邁得特別艱辛,每一步踩下去,總帶着血。

撞得頭破血流後,終於明白,曾經年輕高傲不可一世的信心,原來竟是那麼的可憐亦可笑,美麗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在卑微的活着,卑微的低着頭,卑微的陪着笑躬着腰,想要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先必須卑微,意氣風無視規則的人不是沒有,這種人要麼天生的對自己對別人都心狠手辣,要麼,他死於意外。

消磨了意氣,拋去了高傲,磨滅了心中那股子莫名其妙的信心後,終於覺,原來還是家最好。

家裡隨時都有熱騰騰的飯菜,總有滿懷擔憂的嘮叨,總有人毫無條件的爲你付出。

於是有人因爲自尊咬牙苦苦支撐,有人拎着簡單的行李,傷痕累累地回家。

說是歲月成熟了人生也好,說是活明白了也好,說是意氣喪盡鬥志皆消也好,年歲越大,越覺得家的重要,家在心中的位置不知不覺便擠下了所謂的“名利”“權力”“美色”以及種種貪慾,不知不覺成了最重要的東西,那是自己最後的堡壘,那是人生的最後一道防線,世上無數謳歌男人爲了自己的家不惜與人以命相拼的故事,皆因爲此。

躊躇滿志,血氣方剛,半生蠅營狗苟,卻只換得滿懷蕭索,功名未立。

過盡千帆,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之地,仍是當年的三尺寒舍陋室。

這些想法,沒捱過耳光的人不會懂。

…………

李素捱過耳光,說得卑微一點,他捱過兩輩子的耳光。

所以有些男人需要花費一輩子才明白的道理,這輩子他才二十來歲便懂了。

他明白“家”這個字意味着什麼,他更明白爲了這個字,他可以付出到怎樣的地步。

無論任何危機險惡,唯以命相拼便是。

家裡有老父,有妻子,將來還會有孩子,自己是一棵大樹,儘管樹蔭稀薄,枝幹尚細,可他仍竭盡所能將他們護在自己的枝葉下,給他們一片蔭涼,拼命爲他們遮住每一縷烈陽,擋住每一滴雨點。

許敬山下獄,李家也遇到了危機,或者說,許敬山只是被李家所牽累,別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衝着李家來的。

內情太複雜,李素沒辦法跟許明珠解釋,他能做的,只是勇敢的擔當。

“夫君,我爹他犯的事……很嚴重嗎?”許明珠訥訥地問道。

李素正色道:“別聽外面的人瞎扯,你爹犯了什麼事?他是清白的!只是被小人算計了而已,我要做的,就是爲你爹申冤,記住,你爹沒犯事!跟任何人都要理直氣壯這麼說,自家人都弱了氣勢,外面的人怎麼看我們?”

許明珠點頭,挺起了胸脯大聲道:“對,就是被小人算計了!我爹是冤枉的。”

李素笑道:“你看,人一旦有了底氣,是不是感覺心胸豁達多了?世道終究是朗朗乾坤,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

垂下頭,許明珠幽幽地道:“可是妾身聽說……長安城內沸沸揚揚,不僅是我爹,連咱們李家的名聲都壞了,若爲了我爹而讓李家擡不起頭,夫君,妾身實不知日後如何面對您和阿翁……”

李素肅然道:“你我既是夫妻,同甘共苦原是本分,患難何必分彼此?更何況……丈人下獄,多半是受了李家的牽連,別人恐怕就是衝着咱們李家來的,丈人只不過受了池魚之災……”

許明珠愕然,擡頭看了看李素的臉色,抿了抿脣,拽住了李素的手,她的手很冰涼,但很有力。

“夫君,不管誰受誰的牽連,我爹的性命就交給夫君轉圜周全了,妾身明白了,事到如今,已不是分彼此的時候了,妾身願與夫君共度此患難。”

李素笑道:“夫人放心,這輩子,咱們纔剛開始呢,可不敢鬧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頓了頓,李素眼中突然冒出一縷寒光,夜色下分外冰冷。

“這一次麻煩主動沾了身,我且等着看誰在後面興風作浪,追查出來必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

午後的山腰上,陣陣蟬鳴吵得頭昏腦漲,昏昏欲睡,令人無端多了幾分煩躁。

李素和王直的心情都很煩躁。

刑部侍郎韓由入獄,可惜大理寺卿孫伏伽仍未撬開韓由的嘴,對這位有史記載的華夏第一位狀元公,李素的心情很複雜,既對他的淵博學識充滿了崇拜,在他面前李素說句成語都要小心翼翼看看他的臉色,同時又覺得要不要扇他幾個嘴巴子分分鐘教他如何刑審犯人。

讀書人終究太心軟,下不了狠手,更何況這樁案子牽扯越來越廣,連李世民都動了真怒,孫伏伽投鼠忌器的心情李素也頗爲理解,只是韓由的嘴遲遲撬不開,許敬山一案的進展就此停滯陷入僵局,雖說李素已打過招呼,老丈人在刑部大牢裡不會受刑,可終究住在髒亂陰暗潮溼的環境裡蝨子啃跳蚤咬,……很容易變質的。

“韓由下獄後,我依你所言,到處託人使錢打點,刑部但凡能進大牢的人,無論是官員還是差役,我都試過了……”王直愁眉苦臉嘆了口氣,道:“可惜這樁案子鬧得太大,連陛下都怒了,咱們的銀錢使出去,沒一個人敢收,我剛擡出錢箱子人家的腿就嚇軟了,差點沒給我跪下,說是侍郎韓由前車之鑑在前,死也不敢步其後塵……”

李素揉了揉略顯麻木的臉,嘆道:“如此說來,刑部大牢果真是進不去了?”

王直道:“確實無法滲進去了,據說韓由被單獨關押在刑部大牢最深處的角落裡,牢門外還有太極宮的禁衛層層把守,不準任何人靠近,顯然大理寺孫正卿也覺得此人很重要,怕有人殺他滅口,所以防範很嚴,咱們若想接近韓由,幾乎不大可能。”

李素沉吟片刻,道:“目前我們和孫伏伽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想撬開韓由的嘴,問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指使他,最大的問題是,孫伏伽手裡掌握着人犯,卻因投鼠忌器而下不了狠手,我能下狠手,卻無法接近刑部大牢……”

王直兩眼一亮:“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說,咱們跟孫伏伽聯手,讓孫伏伽放咱們進大牢,咱們用刑將韓由的嘴撬開,對不對?對不對?”

李素抑鬱地嘆了口氣,怎麼辦?從感情上來說,身邊都是鐵桿的兄弟,從小玩到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可從理智上來說,李素很不想承認自己有這麼一號親人,拉低了幾兄弟的平均智商值……

“用你那十成全新沒用過的腦子好好想想,孫伏伽會答應如此無稽的條件麼?他對韓由下不了狠手是因爲朝堂的君臣們都在盯着他,不是因爲心軟!把我們放進去對韓由用刑,這跟他親自用刑有何區別?”李素狠狠瞪了他一眼。

王直興奮之色不由一滯,接着泄氣地道:“那還能怎麼辦?”

李素摸着下巴思索半晌,緩緩道:“辦法倒是有一個……”

“什麼辦法?”

李素一本正經道:“很簡單,買通守大牢的差役,悄無聲息混進大牢裡,給韓由身上綁滿震天雷,然後逼供,敢不招認幕後主使,讓他原地爆炸……”

王直呆滯:“啊?”

“換個法子也行,震天雷綁你身上,站在韓由面前,敢不招認你就自爆,把他嚇尿,說不定他就招了……”

“…………”

看着王直一副三觀不僅受損而且受傷的表情,李素幽幽嘆了口氣,很顯然,王直此刻的智商莫名其妙拉高了,對李素出的餿主意似乎並不大認同。

******

這樁案子展到現在,韓由的口供很重要,一旦能把韓由的嘴撬開,很多關鍵性的疑團都能瞬間解開,包括躲藏在幕後的主使人。

沒人比李素更急着拿到韓由的口供,這與許家和李家目前面臨的危機有着重要的關係,然而李家是當事人之一,當長安城的流言蜚語沸沸揚揚,將李家置於風暴中心時,爲了避嫌,李素不得不主動放棄參與此案的資格,所以韓由不開口,李素也沒辦法去大牢裡逼問,只能選擇每日閉門謝客。

目前而言,韓由是此案唯一打開的一個小缺口,這個缺口很重要,認識到這一點人有很多,朝堂裡的君臣個個都是久經風浪的老狐狸,一眼便看得分明,老狐狸們看清楚了,那個躲在幕後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韓由若是開了口,幕後之人勢必會被挖出來,此案已上達天聽,無論是誰在指使,都躲不過李世民的滔天怒火。

然而奇怪的是,韓由入獄已三天了,按說這個階段幕後的指使人應該慌亂了纔是,畢竟韓由隨時有可能把他供出來,那個幕後之人但凡智商比王直高一點的話,此時應該有所行動了纔是,殺人滅口也好,銷燬證據也好,或是直接出手施壓也好,然而刑部卻仍舊風平浪靜,不泛一絲波瀾。

李素感到有些不妙,到了這個時候,那人還沒出手,只有兩個可能,一是他掌握了某種方法,所以篤定韓由就算被千刀萬剮也不敢開口,二是……韓由還只是下線,根本沒有觸及到這個幕後的核心,所以人家不怕他招供什麼,因爲韓由知道的東西根本沒有價值。

第一個可能還好,李素擔心的是第二個可能,堂堂刑部侍郎,正五品官員,刑部的二把手,這種人如果還不曾觸碰到核心的話,這個隱藏在暗處的團伙勢力該是多麼強大無敵。

滿腹擔憂,毫無進展之時,太極宮傳來了消息。

吐蕃大相祿東贊車駕已至長安。

李素該揮舞着小手絹兒下樓接客了。(未完待續。)8

</br>

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夕陽下奔跑!!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
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夕陽下奔跑!!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