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

李世民委實將李治疼愛到心坎裡的,只是與喜愛李泰的性質不同,李泰在李世民心裡是真正的成年人,懂事孝順,博學勤奮,他對李泰的喜愛是父親對兒子的自豪和欣賞。

可是李世民對李治的疼愛,更多的還是把他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處處需要人照顧,疼惜他自幼喪母,欣慰他的乖巧懂事,跟李泰比起來,一個是“喜愛”,一個是“疼愛”,性質就大不一樣了。

喜愛出於欣賞,當李世民開始思索東宮太子人選時,李泰是第一個跳入他腦海的候選人,而且是重量級候選人。

然而李治……他只是個孩子而已。

現實就是這麼無奈,李世民疼愛李治過甚,卻始終拿他當孩子,在李世民的印象裡,李治並不足以承擔起太子的重任,無論性情,聲望,長幼排序,李泰無疑都勝過李治許多。

親密地摟住李治的肩,李世民笑道:“李素有本事,性情亦溫文儒雅,人品也……咳咳。”

說到人品,李世民就沒忍心再說下去了,內心強烈的羞恥感告訴他,做人要有底線,完全不存在的東西就沒必要胡亂吹捧,比如李素的人品。

“咳,總之,李素確實是有本事的,見識也不錯,儘管他說的很多話令人一時分不清真假,不過大多還是能信的,朕以往常召他入宮奏對,每次奏對朕皆覺得獲益良多,雉奴不妨多與他來往,人生得一良師,實爲大幸。”

李治恭聲應是。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世事如棋,人生無常,雉奴還小,若有一位良師益友隨你一生,時時爲你提點幫助,爾之一生將會少走很多彎路,李素是個很不錯的人,惜在有些孤高清傲,看得出他對你也喜愛得緊,雉奴,好好待這位朋友,不論以後你身陷怎樣的困境,有李素在,終歸不會讓你栽大跟頭。”

李治應是,隨即擡頭好奇地道:“父皇爲何突發此感慨?”

李世民笑道:“有感而發罷了,不知不覺朕的雉奴已十六歲,是個大人了,稍停與朕共飲幾杯,共敘父子親倫。”

李治笑着答應了,沉默片刻,又道:“父皇,兒臣今日覲見,是想來看看父皇,前些日御史馮渡上疏,諫留京所有成年皇子赴任地方……”

李世民眼睛一眯:“哦,雉奴不想離開長安,對嗎?”

李治笑道:“兒臣不敢欺瞞父皇,兒臣確實不想離開父皇,更何況長安繁華,幷州清苦,兒臣也不知能不能受得了那份苦,父皇下旨令所有成年皇子離京,原本兒臣心中是頗不願意的,甚至兒臣還打算長跪父皇膝前,求父皇收回成命……”

李世民似乎聽出點別的意思來了,眼中帶了幾分笑意,道:“後來呢?吾兒想通了?”

李治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實還是沒想通,滿腹怨氣跑到太平村,找子正兄傾訴,還想請他幫忙想想辦法,讓父皇把我留在長安,不過子正兄卻幫兒臣想通了……”

李世民神情驚訝道:“他如何幫你想通的?”

李治道:“子正兄說,孝者,無違也。爲人子者,年幼力薄,無法爲父皇分憂尤可恕,但不應讓父皇爲難,給他多增煩惱。”

擡頭看着李世民笑了笑,李治接着道:“父皇一直是疼愛兒臣的,兒臣知道,父皇坐擁四海,兒臣也不知該怎樣報答您的養育之恩,那麼,兒臣能做的,便是儘量不讓父皇爲難,尤其是爲了我而爲難……”

“大唐既有成年皇子戍職地方的律法,那麼,就應該按律法來辦,這件事裡沒有所謂的嫡子庶子,父皇理當一視同仁,父皇的威名方不會受損,天下臣民纔會齊聲讚頌父皇的威德……”

李治笑道:“兒臣想對父皇說的,就是這些。這幾日兒臣打理行裝,然後便離京赴任幷州了,昨日兒臣拜訪了李績大將軍,對幷州的風土人情和政事軍情都有了一點了解,兒臣到了幷州後定當勵精圖治,愛民愛兵如子,不會墮了父皇的威名……”

李治說着說着,臉上仍帶着笑,眼圈卻泛紅了:“父皇,兒臣不在您身邊,往後您也要保重龍體,莫以兒臣爲念,……近來聽說父皇常煉丹服藥以求長生,丹藥終究有其害處,父皇能少吃便儘量少吃些吧……”

李世民忽然忘情地猛然抱住李治,大哭道:“朕的雉奴果真長大了,朕很欣慰,你比那些兄長和弟弟們都懂事,朕……真的很欣慰!”

“往後,朕不能再把雉奴當孩子看了。”

太平村。

李治面色愴然,坐在涇水河邊,手裡攥着一把小石子,有一下沒一下,無意識地將石子朝水裡扔。

李素沉默坐在旁邊,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發呆。

王直一臉苦笑站在二人身後,想說點什麼,張了張嘴,卻終究什麼都沒說。

難以忍受的沉默最後終於被李素打破。

“殿下,到底什麼原因,讓你決定假戲真做了?”李素無奈地嘆息。

李治面見李世民,主動表明自己願意出京赴任,這本是李素的安排。

以退爲進是李素的策略,是破局其中一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了李治的主動表明心跡,接下來的所有佈局才能順利推進下去,最後,李泰或長孫無忌佈下的死局才能徹底破去。

可是李素沒想到,今日李治來太平村找他,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決定去幷州。

不是做戲,李治是真決定去幷州當都督了。

這個決定令李素非常吃驚,同時也有些惱怒。

李素很少主動去掌控什麼,他總認爲這個世界所有的人和物都應該是自由平等的,在這個階級等級森嚴的年代裡,李素無疑是一股清流,他不喜歡任何人掌控他,也不喜歡掌控任何人,堂堂正正爲自己而活,誰有資格去掌控別人的人生?

可是這次,李素出手主動掌控,只求能夠在絕境中逆轉求生,究其初衷,是爲了救李治的命。

然而李素沒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治卻忽然決定離開長安,真的赴任幷州都督。

所有的佈局被打亂,李素心中的怒火也越冒越高。

生死存亡的關頭,卻將如此重要的事情當成了兒戲,李素和王直,李義府這些人爲了他前後奔忙所爲何來?

“一番心血付諸東流我可以不在乎,但你至少該給我一個理由,殿下,這個要求不過分吧?”李素盯着李治的臉沉聲道。

李治臉上閃過一絲羞愧:“子正兄,我辜負了你……”

“別說廢話!直接說理由。理由能說服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你。”李素有些冒火了。

李治垂頭,嘴脣囁嚅半晌,訥訥道:“我……昨日見了父皇,告訴他我願意去幷州赴任,父皇很欣慰,他哭了。”

“然後呢?”

“然後我也哭了,因爲父皇哭了。”

李素皺了皺眉。

話說得有點繞,但李素還是隱約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所以,你愧疚了?”

李治低聲道:“是,我愧疚了。這就是我的理由。”

擡頭直視李素那張隱帶怒氣的臉,李治道:“昨日我才發現,父皇真的老了,他甚至都抱不動我了,他的鬢角已染霜華,他的眼角已有了很深的皺紋,他連酒量都只有當年的一小半了……”

“自母后逝世,父皇親自將我撫育長大,從我有記憶開始,父皇便是極寵愛我的,從小到大,他沒有拒絕過我任何要求,他害怕看到我失望的樣子,所以他從未讓我失望過,我八歲那年冬天,我忽然很想吃西域胡商販賣的蜜瓜,這是個稀罕物,長安城裡很難找,可父皇還是下令禁衛大索全城,問遍長安城裡的所有胡商,爲的就是買到我要的那種蜜瓜……”

“很可惜,那是冬天,蜜瓜早已過季,我當年不懂事,纏着父皇大哭大鬧,父皇沒辦法,下令派出一支精騎,出玉門關遠赴西域,帶回我要的蜜瓜,這支精騎快馬加鞭,來回整整走了一年,纔將我想要的蜜瓜帶回來……”

“因爲這件事,魏徵老大人連上三份奏疏,斥我父皇昏庸無道,動公器而逞私慾,甚至公然在朝堂上嚴厲參劾,令父皇在朝臣們面前下不了臺,待到那支精騎帶着蜜瓜回到長安,一年已過去,我都已忘了這事,可父皇卻把我叫到身前,雙手捧着蜜瓜,邀功似的看着我,我笑了,父皇比我笑得更開心……”

李治說着,眼淚不知不覺落下,淚眼朦朧地看着李素,哽咽道:“子正兄,父皇老了,他在我眼裡已不是那位威風凜凜的天可汗,他只是一位孤獨而可憐的老人,我……實在不忍爲了爭儲而欺騙他。”

李素聽完久久沉默。

李治懦弱,優柔寡斷,這些李素都知道,之所以鐵了心輔佐他,是因爲知道他有一顆仁義寬厚的心,將來他當皇帝,百姓的日子不會太差。

這也算是李素爲天下蒼生而略盡綿薄吧。

可是當李治說出這個理由後,李素還能如何?(.)

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
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