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

侯君集回長安了。

因屠高昌都城而引西域諸國憤怒,李世民不得不下旨流放瓊南,時隔兩年,李素在晉陽平亂後用自己的功績換來侯君集的開釋,李世民****的聖旨追出長安,兩個月後,侯君集領十餘散騎隨從回到了長安城。

侯君集回城的消息迅在羣臣中散播開來,許多與其交好的朝臣們紛紛備上厚禮,親赴侯家拜訪,可誰都沒想到侯君集進城後並未回家,而是徑自去了太極宮,長伏於宮門前請罪並謝恩。

李世民並未召見這位聲名遠播的大將軍,只是派了宦官出宮遞了話,囑咐侯君集回家好生歇息休養,並自省其過,不可再犯,侯君集面朝甘露殿方向連連磕頭,虎目含淚表示一定自省己過,不敢再辜負聖恩。

貞觀朝的名將很多,李靖是無可爭議的排名第一,可謂大唐戰神般的存在,只是當初滅了dong*突厥後,李靖的戰功和軍中威望到達了巔峰,已有震主之象,李世民頗爲忌憚,而李靖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將領,很識趣地表示徵突厥一戰錯殺平民無數,並且也有縱容麾下將士搶掠****之事,於是不邀其功,反而自請其罪,從此閉門謝客,不再參與任何軍政之事,這才令李世民放了心,不但給自己爭到了生機,還贏得了李世民的敬重,從此將他高高供起,類似於一種國家供奉的存在。

而侯君集,他所經歷的事情大致與李靖差不多。同樣是滅國之戰,同樣也是縱容部將屠城搶掠,而滅高昌國震懾西域諸國,從此將絲綢之路以西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其戰略意義絲毫不比李靖當年滅dong*突厥小,李世民給他的待遇卻與李靖天差地別。

只能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李靖挾滅國之威,將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滅了國,這個舉動已爲大唐立威揚名,所以一些屠城搶掠之類的事情,鄰國無人敢指責,而侯君集滅掉的高昌國本只是個小國,其餘的西域諸國害怕侯君集下一個滅國是自己,爲了各自國家能夠免於兵災,自然要拿侯君集屠城搶掠作文章,所以侯君集並非敗於國法軍紀,而是敗於政治輿論壓力。

離開太極宮,侯君集深深吸了口氣,轉身望着遠處的太極宮門,部將隨從牽着馬靜靜站在他身後。

侯君集接過繮繩,腳步忽然一頓,語氣低沉地道:“可知李素家住哪裡?”

“末將知道。”

侯君集踩鐙上馬:“走,去李素家。”

部將一呆,訥訥道:“可是……大將軍,您不先回家麼?老夫人和少郎君他們……”

侯君集重重一揮手,沉聲道:“大恩未報,先享天倫,不義也。走!”

精騎卷黃塵,侯君集領着部將隨從出了長安城,徑自朝太平村疾馳而去。

風吹着侯君集略顯凌亂的鬢,根根鬚迎風招展,拂過面頰有種針扎般的疼痛。

侯君集眯着眼,抿緊了脣。

這次被召回長安,他的心情並非如剛纔在太極宮表現的那般悔恨或感恩,反而非常複雜。

有怨氣,有憤怒,有困惑,還有幾許憋屈難受。

國法軍紀真真實實擺在面前,侯君集無法辯解,錯了就是錯了,李世民的處置並無任何不妥。可是,誰叫他前面還有一個李靖的特例擺在那裡呢?同樣是亡國滅族,同樣是戰略大勝,同樣的蓋世奇功,李靖犯了之後給李世民服了軟,雖說沒了實權,卻也被高高供起,臣民敬重,沒人提屠殺突厥牧民,也沒人在乎他麾下的部將搶了突厥多少財物。

然而到了侯君集身上,同樣有功也有過,可他剛回到長安城就被鎖拿下獄,接着被李世民下旨流放,同樣的功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待遇,侯君集怎能無恨?

人最怕比較,若無前例,侯君集縱被砍頭亦無話可說,但前面李靖的待遇活生生擺在面前,再看看自己的下場,心裡當然不平衡了,有句古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差不多便是這個道理。

此刻侯君集的心情,大抵便是怨恚與恨意交加,然而對方是自己效忠多年的皇帝,於是又摻雜了一些委屈難受,一團複雜的心情埋藏在心底深處,慢慢的酵。

部將的輕喚令侯君集回了神。

“大將軍,前方便是太平村李家了……”

侯君集一勒繮繩,十餘騎停下,衆人下馬,在離李家大門尚距數十丈便下馬步行。

李素聞訊急忙跑出家門,見侯君集一身風塵,滿臉滄桑,站在門口定定注視着自己,李素急忙行禮。

“小侄拜見……”

沒等李素躬身,侯君集忽然搶前一步托住了他的胳膊,李素疑惑起身,卻見侯君集猛地一躬身,先給他行了一禮。

後面的部將見侯君集彎下腰,衆人也紛紛單膝跪地,行禮隆重。

“侯某承賢侄之情,回長安的路上便聽說了,是你以自己的功勞爲抵,換得侯某被****開釋,召回長安,免我多年流放之苦……”

李素嚇了一跳,急忙道:“侯叔叔萬不可折煞晚輩,您被****與晚輩並無多大關係,陛下因時因勢而赦亦在情理之中……”

侯君集淡淡一笑:“恩與怨,侯某一向分明,是你的恩,就那就是你的恩,旁人沾不得半點,此恩無異再造,容侯某日後報之。”

李素聞言一愣,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後笑着將他請進門。

…………

李家待客並沒有像大唐權貴高門那樣大擺酒宴,李家的生活習慣很規律,酒宴通常都是到飯點時才設,客人若不是飯點時候來,一般也就是堂上高座,然後一杯清茶待之。

得知侯君集及部將風塵僕僕剛回長安,李家破例開了餐,席間無酒,只有香噴噴的飯菜,侯君集也不客氣,抄起筷子便一陣風捲殘雲,狼吞虎嚥,飯量令李素暗暗吃驚,然後……開始思索這傢伙到底是來報恩還是來報仇的,上門不但沒拎任何禮品,反而白蹭了不少飯菜,李素怎麼看都覺得自己不像是他的恩人,而是仇人,今日上門尋仇就是爲了吃窮他……

李家丫鬟如穿花蝴蝶似的進出堂前和後廚十幾次,爲這羣餓鬼添飯添菜之後,終於把他們的無底洞填滿了。

侯君集打了個飽嗝兒,滿足地摸了摸肚子,丫鬟適時奉上一杯清茶,侯君集淺啜了一口,然後皺了皺眉,把茶擱下再也不動它,顯然李家的茶水不太對他的胃口。

吃飽喝足,賓主這才恢復了彬彬有禮的樣子。

李素與侯君集聊了一些流放途中所聞所見的閒話後,二人漸漸說到了正題。

“這一路老夫風餐露宿,沿途打聽到長安城的一些消息……”侯君集頓了頓,壓低了聲音道:“我聽說……近日東宮不穩,陛下有易儲之念?”

李素笑道:“空穴不來風,消息終歸是五花八門的,陛下確實動過易儲的念頭,但被長孫伯伯和房相等人勸住了,如今長安朝堂市井衆說紛紜,都是些離奇的傳聞,侯叔叔不可輕信啊。”

侯君集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忽然道:“你與太子殿下……多年前便已積下深怨了吧?”

李素眼皮一跳,急忙正色否認:“沒有,小侄與太子殿下相親相愛,情比金堅,還約好了明日一起去東郊義結金蘭,今生不離不棄……”

侯君集的臉頓時有點黑,恨恨瞪了他一眼,感覺今日無法愉快聊天了。

李素陪笑道:“侯叔叔風塵僕僕剛回長安,且安心在家休養些日子,陛下當初流放侯叔叔亦是迫於情勢,你與他的君臣情分並無半點減色,過段時日陛下對侯叔叔必然另有重用,您這兩年的黴運也算走到頭了……”

侯君集哼了哼:“老夫的前程,用得着你這個黃口小兒來替我操心?多事!”

李素:“…………”

他也覺得沒法愉快跟這傢伙聊天了。

閒聊許久,該聊的差不多都聊完了,而不該聊的,李素也一字沒說,侯君集似乎對長安城這一年多生的八卦新聞並不太感興趣,除了長安城鬧得沸沸揚揚的易儲傳聞,他才露出饒有興致的模樣。

然而關於易儲,李素卻一個字都不敢多提,因爲他很清楚歷史上侯君集是因爲什麼垮臺甚至連命都丟了的,或許如今歷史因爲李素的這個異數的存在而不知不覺改變了,但李素無法肯定這種改變對侯君集來說是好是壞,他只希望侯君集最好不要沾任何跟東宮有關的事,閒聊都不行,尤其是在眼下太子即將倒臺的關鍵時期。

侯君集今日來李家是爲了謝恩,目的達到了,侯君集終究思家心切,而李素這個小滑頭左拉右扯,天南海北,就是不說點乾貨,聊久了侯君集的耐心也終於被耗盡,於是起身告辭。

李素鬆了一口氣,以一種送瘟神的迫切神情親自將侯君集送出大門外。

侯君集踩鐙上馬,手裡倒拎着馬鞭,馬兒不耐煩地打了個響鼻,後蹄刨着地,侯君集騎在馬上,淡淡朝他一瞥,忽然彎下腰,輕聲道:“你果真對太子殿下無恨?”

李素想了想,不答反問:“侯叔叔對陛下有恨嗎?”

侯君集一愣,接着大笑,狠狠一揚鞭,一行人飛馳離去。(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
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