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

舅甥二人一番詳談後,李素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同時他也意識到,這場戰爭不是自己能輕易摻和的,它關乎大唐的國運氣數,關乎李世民的皇威和天下士子民心,關乎世家門閥以後對李氏皇權的態度……

李世民將它看得太重要了,所以他絕不容許別人挑戰他的權力,尤其是在兩軍交戰的關頭,今日渡河之戰時,哪怕魏徵再世,敢在兩軍陣前公然頂撞李世民的決定,相信李世民都會毫不猶豫地將他斬首祭旗。

所以今日李素算是逃過一劫,而親舅舅果然是親舅舅,幸好當時眼疾手快救了他一命。

想明白了這些,李素不由有些後怕,如果今日真的在陣前耍起混賬性子,可不是蹲大理寺牢房那麼簡單了,不死也會扒層皮。

“伴君如伴虎”,隨李世民出征果然是件很危險的事,李素忽然開始想家了……

…………

渡河之戰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終於勝利了。

戰後李世民召集衆將議事,行軍長史將今日戰損細細稟奏,今日一戰,可謂損失慘重。

首先是牛進達所部五萬人,在遼河上游渡河時果然遭遇了高麗軍的埋伏,幸好對方人數不多,兵馬渡過一半時,高麗軍忽然朝河中射箭。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如蝗蟲般射進河中,牛進達見退無可退,咬牙下令冒着箭雨渡河。

一輪接一輪的箭雨頻率高得嚇人,似乎這支埋伏在河對岸的高麗軍是一支專門的弓箭部隊,因爲這一輪輪不停歇的箭雨,牛進達所部損失慘重,付出了兩千多人的代價後,這才勉強登岸,與敵人殺作一團。

事後牛進達才知道,駐紮在遼河東畔的五萬高麗軍爲了伏擊上游的牛進達所部,特意抽調了一萬人馬出來,而且將高麗軍中所有的弓箭全部調撥給這一萬人,這也是李世民主力強行渡河時,對面的四萬高麗軍不曾放過一箭,只與唐軍刀槍相拼的原因。

牛進達畢竟是一代名將,雖然驟遇埋伏,但也沉着冷靜,強行渡河後,牛進達將高麗軍殺得潰散敗逃,整理隊伍後,馬上朝高麗軍大營奔襲而去,然後立即對高麗軍大營發起突襲。

大唐與高句麗的第一戰,就這樣以一種慘烈的方式結束了。

事後行軍長史統計傷亡和戰果,此戰唐軍傷亡共計五千餘,而高麗軍傷亡一萬二千餘,餘者三萬多人盡皆潰散敗逃,算得上一場激烈的大戰了。

付出瞭如此重的代價,大軍終於渡過了遼河,再往前去便是高句麗的國境。

大戰之後,大軍駐紮遼河邊休整兩日,很多善後事宜要在這兩日內解決,比如安葬戰死的將士,整理戰後的軍械物質,救治傷兵,或者將一些傷勢較重的傷兵經由後勤民夫擡回柳城安置等等。

兩日後,李世民下令繼續朝前開拔,目的地:遼東城。

****

遼東城位於千山山脈西側,從遼河往東,大唐王師算是正式進入高句麗境內。

遼東城便是鑲嵌在大唐和高句麗國境之間的一座前哨堡壘式的城池。

進入高句麗境內後,路上遇到的風景便大不一樣了。

沿途很少見到高麗人,因爲大唐開啓戰端,高麗人無論將士還是百姓皆往國中腹地遷移了,一路所見大多是一些已經收割過的田地,還有一棟棟簡陋且風格熟悉的民房。

不得不說,高句麗這個國家對華夏的感情實可謂又愛又恨。

他們恨的是華夏無論怎樣改朝換代,都會遣使過來命令高句麗臣服,讓高句麗奉中原王朝爲宗主國,而且還必須年年納貢,否則便刀兵相向,這種王霸之氣在隋朝時尤盛。所以隋朝從文帝開始,往下幾代帝王都對高句麗發起過戰爭。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高句麗也沒有太佔理,這個國家太貧瘠了,山地多,田地少,國小地貧,百姓窮困,窮則思變,數百年來,高句麗沒少派兵襲擾中原邊境,屠戮搶掠邊民百姓的財物和人口,兩國正因爲這些矛盾年復一年的積累,最後在隋朝時爆發出來,這才造成兩國水火不容的局勢。

至於高句麗對華夏的“愛”,自然是華夏的文化,服飾,建築,橋樑,在高句麗國中,漢字,中原先古聖賢的著作等等,這些東西只有貴族有才資格學習,高麗的貴族們皆以寫漢字,說漢話爲榮,將其當做高人一等的象徵。

兩國之間如此複雜且纏綿悱惻的愛恨情仇,如果擬人化的話,能寫一本三百萬字的言情小說,肉麻得死,中間還要加上百濟新羅這兩個小三小四,以及倭國這個綠茶婊……

…………

三日後,唐軍兵臨遼東城下。

遼東城方圓地勢平坦,這裡是高句麗國西面僅剩的一片平原沖積地帶,適合騎兵衝鋒,大軍剛到城外,便馬上紮營戒備。

李世民的帥帳還沒搭建好,馬上便派人向遼東城射去招降書信。

遼東城的守將名叫趙惠公,聽起來像是春秋戰國時期某個諸侯國的大王,這個人倒有一副硬脾氣,李世民派人射進城裡的招降書很快到了他手裡,然後這個傢伙膽子不小,估計也覺得自己在幾十萬敵軍的圍困下命不久矣,索性破罐子破摔,沒過多久居然給城外的唐軍大營也射了一封書信,這封書信跟李世民的招降書幾乎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把名字改了一下。

李世民氣壞了,這是給臉不要臉了,憑城裡區區幾千兵馬,居然敢招降數十萬大軍統帥的大唐皇帝,還要李世民脫去衣裳,坦胸負荊,面城而拜……

李世民氣得差點原地爆炸,然後,雙方和平的最後一條通道徹底切斷。

既然無法招降,那就刀兵相見吧!

…………

李素這幾日待在營房裡,心情越來越憂慮。

數十萬大軍勢如破竹,直擊高麗邊城,看起來確實是好事,士氣如虹,高歌猛進,多麼提神醒腦。

可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一切太順了,而且直到現在李世民也絲毫沒有將兵馬分散開的意思,三十萬兵馬圍在遼東城周圍,看似是獅子搏兔之勢,實則隱患太多。

打仗這種事不是做算術題,比如敵人殺你十萬兵馬,你還剩二十萬,打仗不是這麼算的。

也許在自己的十萬兵馬中了埋伏被殺之後,剩下的二十萬兵馬軍心已然動搖潰散,那麼這二十萬人基本就沒有了戰鬥力,只要稍微嚇唬一下,這二十萬人就會扔下兵器掉頭逃跑,這不是誇張,而是事實,華夏上下幾千年,類似十幾個敵人追殺潰逃的上千將士,漫山遍野到處跑的奇葩畫面舉不勝舉。

如此多的軍隊集中在一起,很容易會出現這種現象,數十萬大軍,與敵軍作戰後,勝利並不足爲奇,一旦稍有小敗,敗績就會被無限放大,恐懼和怯戰的心態將會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全營擴散,最後稍微遇到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爲全軍潰敗的導火索。

此時唐軍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這些隱患沒人看得見,但李素能看見,正因爲如此,李素纔會覺得分外憂慮。

更煩心的是,偏偏這些憂慮還不能向李世民勸諫。如今李素眼裡的李世民已經完全魔怔了,彷彿中了邪一般,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他只相信自己,他要將滅國報仇之功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他已經被得勝還朝之後百姓的叩拜和歡呼聲衝昏了頭腦。

左思右想,李素悲哀的發現,只有冷眼旁觀李世民在高麗遭遇一場大敗之後,他纔會清醒過來,或許那時,他才聽得進忠言勸諫。

…………

大軍圍困遼東城,李世民還未下令攻城。

李素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想的,或許這位英明的帝王也有拖延症吧。

圍城三日,李素無所事事地整天在大營裡晃悠,無聊時便調戲貶損一下新收的丫鬟高素慧,毒舌刺激得高素慧白眼直翻,怒不敢言,李素便由衷感到一陣快意。

跟這位抖m姑娘相處久了,李素髮現自己越來越像個變態了……

難道這位姑娘激活了自己骨子裡的隱藏屬性?

清晨醒來,李素向方老五問了時辰,發現已過卯時,再聽聽大營內靜悄悄的氣氛,於是暗歎口氣。

圍城第四日,看來今日李世民仍然沒有攻城的打算。

洗漱過後,李素在大營內繼續遊蕩,一邊漫無目的的走,一邊猜測李世民的用意。

按說兵貴神速,數十萬大軍進入敵國境內,更應該速戰速決,小小一座遼東城,李世民竟拖延了四天,難道他在等待高麗援軍到來,然後將他們一舉全殲?

胃口不小呀。

孤魂野鬼般四處遊走,李素不知不覺發現自己已走到轅門外,再往外走就是大營外了,敵國境內最好老實點,誰知道附近有沒有埋伏棒子的兵馬呢?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李素立馬往回走。

走了幾步,靠近轅門的一間營房內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李素好奇地停下了腳步。

“幾十萬大軍,全部停滯在同一個大營裡,這樣下去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大事!”

“薛禮,咱們這一火裡就你聰明,就你能耐,別人都是傻子是吧?連陛下和諸位將軍都沒覺出問題,偏偏你看出來了,看來你遲早是當大將軍的料,將來發達了可別忘了咱們這些貧寒袍澤呀!”

冷嘲熱諷的話音剛落,營房內傳出一陣轟然大笑。

那個名叫薛禮的人顯然生氣了,卻無法解釋清楚,只好長嘆道:“爾等鼠目寸光,我實不願與爾等多言,道不同不相爲謀!”

另一道聲音冷笑道:“照你這麼說,咱們這幾十萬人該如何?都撤回遼河西畔去重新來過?”

薛禮哼道:“照我說,攻下遼東城後就必須要分兵而擊了,此次出征,軍中老將不少,任一位老將皆是帥才,領一軍獨當一面綽綽有餘,分兵後從三面分而出擊,高麗不出半年可克矣!”

營房外,李素聽得兩眼大亮,臉上禁不住露出喜悅激動之色。

這是什麼?這是知己呀!共奏高山流水都不足以表達心中的仰慕之情,如果他有妹妹的話,拼着讓許明珠責罵也要娶了,這樣的人才一定要讓他當自己的大舅子……

李素激動得開始胡思亂想了,隨即忍不住衝進了營房。

營房很狹小,裡面充斥着一股汗臭和腳臭混雜在一起的味道,非常刺鼻,薰得辣眼睛,李素這種有潔癖的人卻也顧不得這些了,左右掃視了一眼,李素喜道:“誰?剛纔是誰的高論?對了,叫薛禮是吧?誰是薛禮?”

見李素衣着華貴,相貌不凡,後面還跟着方老五等一羣部曲,營房內的將士們頓知他是軍中權貴人物,不敢得罪,於是紛紛起身行禮。

一名身材偏瘦,模樣有些斯文的普通士卒打扮的男子走出兩步,忐忑不安地行禮道:“小人便是薛禮,字仁貴,拜見這位貴人……”

“哈哈,好!好一條漢子!”李素大笑,隨後突然一頓,兩眼呆滯地看着他:“你叫薛禮……字仁貴?呃,薛仁貴?”18189

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
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六百六十章 暫時擱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