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

李素的性格和他所做過的一樁樁大事一樣,可謂人盡皆知。天 籟小 說

滿朝君臣對李素的印象都不算壞,也都願意與他友善來往,其中的原因很多,或許因爲李素爲人處世親和,也或許李素做人做事低調不張揚,當然,也包括李素的性格。

李素的性格太懶散,對於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他完全不感興趣,因爲“無爭”,與大家並不存在利益衝突,所以大家都樂意與他來往,在這水既深且渾濁的朝堂裡,能做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種程度的人,委實鳳毛麟角,李素算一個。

所有人都樂意看到李素就這麼懶散下去,尤其是李世民,表面上經常斥責李素不求上進胸無大志,但如果有一天李素忽然變得勤奮進取,李世民果真願意看到麼?所謂“進取”二字,本身便帶着勃勃野心的味道,作爲臣子,太進取了往往不是什麼好事,一門心思的建功立業,皇帝把你一升再升,從縣子升到國公郡王,等到現你的功勞連封郡王都猶嫌不足的時候,那麼,離掉腦袋也就不遠了,人間廟小,容不下你這尊大神,要不你換個地圖上仙界看看?

然而作爲李素的長輩,李績卻是實實在在對李素的不求上進很不滿,這種不滿沒有任何目的性,純粹只是對晚輩的痛心。

“你本是世間少有的聰慧之人,有着一肚子神鬼莫測的本事,可惜你自幼生在農戶家,母親早亡,父親也不知教導,所以你的眼光格局太小,你這身本事不知從哪裡學到的,但你的性子,卻實在可惜了……”李績搖頭嘆息。

李素笑道:“舅父大人說得是,只是天性使然,難以改易,再說小甥這些年雖然性子淡泊,但該立的功名可從沒少過,像我如此淡泊之人都能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被陛下破例封爲縣公,舅父大人試想,我若再多一點進取之心,不要命似的多立幾樁功勞,陛下再次破例將我封到國公甚至異姓郡王,那麼,以後呢?以後我若再立功勞,陛下該如何封賞我?”

李績眼皮一跳,急忙左右環顧一圈,現四周無人後,這才緩緩嘆道:“若你真到了那一步,陛下除了賞你一杯鴆酒,恐怕也別無它物可賞了……”

李素笑道:“小甥酒量不好,一般不喝酒,尤其是那種要命的酒,能不喝還是不喝吧。舅父大人覺得呢?”

李績沉默片刻,終於點頭嘆道:“你是對的,木秀於林反倒不如藏拙,老夫戎馬半生,近年常覺得一團和氣的朝堂反不如廝殺疆場來得痛快,身處廟堂之高,愈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李素一驚,擡頭驚訝地看着他,想不通爲何李績今日竟會說出這番話,裡面似有深意。

李績笑了笑,道:“你是老夫的親外甥,這些不敬的念頭老夫只能和你說說……”

“舅父大人何出此言?”

李績嘆了口氣,道:“近年來,陛下越來越乾綱獨斷了,尤其是李承乾謀反後,陛下的性情愈暴躁,越來越聽不進朝臣諫言了,貞觀九年之前,臣子進十諫,陛下通常能納八諫,而如今所納之諫不足當初三成,殿侍中魏徵以進良諫敢直言而聞名,這兩年魏徵進諫卻屢屢碰壁,有時候陛下甚至連見都不願見他,魏徵久抑於心,積怨而病,眼看也就這幾天日子了,他……是被陛下氣病的啊。”

李素抿了抿脣。

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更不可能有完美無缺的皇帝。“雄才偉略”這種字眼向來只是史書裡的修飾,所有完美的光環都是以訛傳訛強加上去的,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無可否認,他確實是個成功的皇帝,然而,人生的征途裡,絕對不能回頭看,因爲甩在身後的是往事,往事太失敗,不可避免的生出沮喪心,往事太成功,則生驕縱心。

李世民如今就是回頭看得太多了,當他回往事,現自己從登基到如今,已然創下如此清平盛世,打下如此廣闊的疆土,萬邦番屬對他如此敬畏臣服……功績歷歷在目,試問誰能不膨脹?如此一來,臣子們再對他進良諫,他又怎會聽得進去?

李績神情有些沉重,接着道:“陛下如今不僅不納諫,而且對臣下漸生猜疑,今年上元夜,陛下大宴朝臣,將我等十二衛大將軍去職輪調,各大將軍舊部打亂調離,如今拱衛長安城的各衛委實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不僅如此,藉着拔除前太子餘黨的由頭,陛下株連無辜朝臣近百人,許多與太子毫無關聯的朝臣也被莫名其妙罷職入獄抄家……”

“以往陛下常召我等開國文臣武將入宮,垂問國事方略,現如今我等主動請求覲見亦不可得,據說陛下自去年開始,召了一些方士入宮,習修道法,效秦始皇煉丹求長生……”

沉重地嘆了口氣,李績仰頭看了看天空,神情抑鬱地嘆道:“長安朝局越來越詭譎莫測了!”

李素睜大了眼睛,他對李世民從來都是敬而遠之,除非李世民宣召,否則他幾乎從來不會主動進宮,所以對宮闈之事知之甚少,今日李績說起,李素才知道李世民越來越墮落了。

對執掌江山的帝王來說,他個人的墮落可就是全天下的災難了。

“陛下竟效秦皇煉丹求長生?”李素吃了一驚,接着皺起了眉,神情變得凝重起來:“此乃取死之道,舅父大人,這可不成,會禍亂天下的。”

李績斜瞥了他一眼,哼道:“還用你說?那些所謂得道術士,明眼人皆知是騙子,煉出的丹藥也不知是何等毒物,古往今來多少帝王煉丹求長生皆不得壽終,陛下早年亦常說壽數天定,不可強求,所謂‘長生’,如鏡花水月,不可及也,可如今,他卻完全忘了當初自己說過的話,對煉丹沉迷愈深,朝臣屢諫而不納,長此以往,陛下性命堪憂……”

李素脫口道:“不如讓小甥尋個時機進宮……”

李績立馬截口道:“不行,此事你不能勸諫,陛下正是心氣孤高之時,勸諫不但無用,反而惹禍上身,無謂之舉也,子正,陛下面前千萬莫亂說話,往年陛下和朝臣們只當你是個聰慧的孩子,所以你闖過那麼多禍,君臣都不與你計較,如今你年歲漸長,又被破例封了縣公,現在大家眼裡的你,可不再是當年的孩子了,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要自己擔待,不會再有任何人哂然一笑,輕輕揭過了……”

李素愣了片刻,接着悵然若失地嘆了口氣。

放眼天下,知音難覓,誰會知道其實自己一生都是寶寶呢……

暗暗嘆息一聲,李素不得不接受自己已不再是寶寶的事實,定了定神,問出了一個久縈於懷的疑問。

“舅父大人,陛下晉小甥的爵位,此舉恐怕不單單是因爲我立的功吧?陛下背後可另有深意?”

這個問題困擾李素很久了,當初李世民甘露殿晉爵之時李素便敏感地察覺到自己的晉爵並不簡單,這些年李世民一直刻意壓着自己的升遷之路,固然是因爲年紀原因,也擔心驟升高位而難堵天下悠悠衆口,如今李世民竟力排衆議將自己晉爲縣公,恐怕裡面另有文章。

李績含笑看了他一眼,道:“你倒是敏銳,居然能察覺此事另有門道,倒也不枉這些年修煉出來的道行。”

李素苦笑道:“小甥這些年從來不敢踏足朝堂太深,充其量也就在河邊走走,可是縱然走在河邊,難免也溼了鞋,勉強還是能窺得幾分門道,只是看得到卻看不透,小甥實在慚愧……”

李績笑道:“你這個年紀,能看到已屬難得,對自己不必苛責……”

頓了頓,李績笑容漸斂,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帝王行事難以揣度,所謂‘聖心難測’便是這個意思,晉你之爵當然也不可能是隨意爲之……以我猜測,陛下晉你的爵位一則確因你這次立功頗大,雖然這些年總是壓着你的升遷,但這次因你之故而引進真臘稻種,惠澤天下,社稷愈鞏固,如此大功若仍然壓着不升賞,怕是說不過去,陛下不僅怕寒了你的心,也怕寒了功臣們的心……”

“二則,是爲拉攏,無可否認,老夫在大唐軍中還算有幾分分量,你與老夫認親可不止是李家的家事,老夫是頗有威望的大將軍,你是後起新秀英傑,如今兩家成了血脈親人,陛下便不得不思量了,不管你與老夫是怎麼想的,在陛下眼裡,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兩家其實同爲一家,利益也是休慼相關的,所以陛下晉你的爵位,其中也不乏給老夫示恩的意思,讓你我兩家知聖恩之隆,不與天家生二心……”

李素點點頭,這兩個原因他早已猜到,只是,晉爵背後恐怕仍不會如此簡單。

李績沉默片刻,接着道:“三則,老夫私下揣度聖心,晉你之爵恐怕與新立的東宮太子有關……”

李素一愣,愕然望向李績。

李績淡淡道:“不必如此吃驚,前太子謀反事敗,東宮之位空懸,陛下再立新儲君是遲早的事……”

“可是舅父大人,陛下新立東宮,與小甥何干?”

“誰說與你無關?陛下十幾個皇子都眼巴巴盯着東宮之位,可是世人皆知,真正有希望問鼎東宮者,只有兩位皇子,魏王和晉王,因爲他們是長孫皇后嫡出,天家立儲的規矩向來是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除非這兩位皇子品行德望太差,否則別的皇子基本沒有希望了……”

深深看了李素一眼,李績道:“魏王和晉王,與你的交情恐怕不淺吧?”

李素苦笑道:“晉王與我的交情確實不錯,可是魏王與我,卻是似敵似友之間,說到交情,未免有些慚愧了,小甥除了坑過他幾次外,基本沒幹過太感人的事讓魏王殿下引我爲知己……”

李績冷笑:“你與魏王的那點小糾葛,看在朝堂君臣眼裡只不過是孩童玩鬧罷了,友也好,仇也好,不過是那麼一回事,前些日子魏王主動登門,試圖拉攏你,卻被你拒絕,此事已傳遍了朝堂,你以爲陛下不知道?此事旁人或許當成了一樁笑談,但陛下怕是已留了心,魏王既然主動拉攏你,當然是看中你的才智,晉王天性純樸,他與你交好自然是因爲你二人在晉陽並肩平亂的緣分,未來的大唐太子不論是魏王還是晉王,你對他們二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陛下在立新太子之前,先把你擡舉起來,作爲將來東宮潛邸舊臣,若干年後新君甫立,百廢待興,有你這位大唐百年難遇的英傑輔佐,大唐江山的新舊交替時期方不至於出現亂象……”

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
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復原職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