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

玩遊戲肯定不是一個人的事,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蔘與,人多了,難免出現紛爭,於是世上便有了“遊戲規則”這個東西。天 籟小說

任何遊戲都必須有規則,大到國與國之間驚心動魄的博弈,小到小孩撒尿比誰尿得遠,勝負都由規則決定,違反了規則便代表出局,實力強大者則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

人類數千年的歷史,遠從上古先賢決定部落領,近到國家憲法的制定,“遊戲規則”四字貫穿始終。

當然,也有不願服從規則的,這一類人的結局很極端,不是被規則制定者滅掉,便是揍翻制定者,由自己重新制定規則,國,家,個人,皆是如此。直到後來,出現了“道德”這個東西,從此以後,遊戲規則變得更復雜,被制約的律法也越來越多,數千年改朝換代無數,期間遊戲規則也改變了無數,但“道德”這個東西,始終沒變過,無論什麼遊戲,“道德”總歸是一根不可能改變的標杆,一切更迭變遷,“道德”是永遠不能變的。

此時此刻的太極宮千秋殿內,所有人的神情都很詫異,因爲吐蕃大相祿東贊忽然提出要更改遊戲規則。

一言既出,滿殿皆驚。

心情最糟糕的莫過於李世民和李素了,今日這場比試,君臣二人心裡清楚是怎麼回事,所謂“比試”,其實原本只是走個過場,大家決出勝負,場面上各自能下臺就行了,原以爲祿東贊既然服了軟,今日大殿之上自然會默契的配合,大家演完這齣戲,大唐和吐蕃接下來繼續和平友好,李世民甚至覺得另外再許個公主給吐蕃也未嘗不可。

沒想到祿東讚的腦回路跟普通人不一樣,服軟歸服軟,該爭的面子也必須爭。

李世民的臉色已然陰沉下來,面無表情地看了李素一眼,這一眼,大概相當於一萬柄飛刀刷刷刷,李素臉色白,冷汗順腮而下。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趕緊把祿東贊出的幺蛾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李世民事後一定會咬着牙把他剮成一片一片的,一半清蒸,一半燒烤……

很顯然,祿東贊是個很懂玩遊戲的人,遊戲最重要的是公平,規則和玩法終歸不能由一方說了算,大家一起定下規則,讓結局變得有懸念,遊戲玩起來纔有意思。

比試招親是李素提出來的,作爲主場,由大唐出題似乎也說得過去,可是祿東讚的邏輯不一樣,哪怕是走過場,這個過場也必須精彩一點,所以出題不能由大唐來出。

李世民狠狠剜過李素之後,強堆起滿臉笑,道:“貴使此言,怕是不妥吧?這裡,可是大唐,朕自當盡主人之誼,怎可勞動客人出題?”

祿東贊單手撫胸,躬身恭敬地道:“陛下恕罪,這裡雖是大唐,然則此事已涉我吐蕃國威,外臣可不計個人榮辱,但吐蕃國威不可辱,由六國各自出題,比試才叫公平,吐蕃就算輸了,也輸得心服口服,從此徹底忘掉文成公主和親一事,懇求陛下準允。”

李世民眉梢挑了挑,轉頭看了李素一眼,隨即闔上眼,淡淡地道:“李素,此事一直是你在操辦,比試一事還是交給你吧,朕不多說了。”

李素苦笑着答應了一聲。

很好,事先的如意算盤被祿東讚一句話全部打亂,李素精心準備的題目,提前透露給真臘王子的答案,隨着祿東贊強行更改了規則,所有的準備都沒用了,此時大殿比試的勝負結果,忽然變得充滿了懸念,還有……兇險。李素沒忘記,李世民可放了話出來的,今日若把這樁事辦砸了,真臘國王子未能如願娶到文成公主,自己的腦袋可就危險了。

——祿東贊今年不到四十歲,這輩子該享受的都享受了,無論吃穿美色還是權力,該有的都有過了,活得如此夠本,這傢伙怎麼還不往生極樂世界?

扭頭看着祿東贊,李素目光閃過一抹冷意,臉上卻堆起了笑容,朝祿東贊拱了拱手。

“我中原聖賢傳延千年的道理,謂之‘君子’者,以‘孝’事親,以‘忠’事君,以‘仁恕’待人,聽聞大相熟讀我中原百家之書,深知中土文化,看來也只是讀了個表象而已……”

明裡說着君子之道,實則指責祿東贊不識好歹,皇帝都跟你當面道歉了,卻仍抓着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不放,李素很不客氣的一番話,氣得祿東贊眉毛一豎,然而一看周圍的大唐君臣和五國使節皆是一臉冷意地看着他,祿東贊深吸了口氣,忍住了心頭怒火,只朝李素嘿嘿冷笑。

李素渾若無覺,笑道:“既然大相堅持六國各自出題,我大唐便不說多了,居中做個仲裁足矣,陛下命我主持此事,這個仲裁便由我來做,未知各國貴使意下如何?”

其餘五國使節紛紛點頭同意,祿東贊猶豫了一下,也點了點頭。

李素笑道:“那好,既然是你們各自出題,誰先出誰後出並不重要了,勝負的判定,便看哪國的使節答題正確者最多,最多者勝出,若有兩人或三人平局,則由平局的幾位繼續再出一輪,直到分出勝負爲止,有一點大家必須記牢,各位提出的問題必須有正確答案,不可憑空臆造,誰若是出了根本不可能回答的問題,我便只能判定他出局了,如此安排,不知各位同意否?”

六國使節紛紛點頭。

李素特意看了人羣中的真臘國王子石訥言一眼,石訥言的臉色也很難看,嘴脣緊緊抿着,臉色透出一股灰敗,和無以言喻的傷心。

◆TтkΛ n ◆¢ ○ 驟然生了變故,他與心愛的女人的終生大事忽然間充滿了懸念,說不定今日便是與文成公主永別之日,教他如何不傷心?

李素深深看了他一眼,隨即笑道:“如此,便請各位貴使出題吧,所出之題文亦可,武亦可,六國爭美,載之史冊,亦是一段千古佳話,素今日親證,幸甚至哉。”

祿東贊笑了笑,向前踏出一步,剛準備開口,誰知李素忽然道:“遠來是客,但客人也分先後,便從天竺國貴使開始出題吧。”

祿東贊一怔,見李素正眼都不看他,情知李素今日是真正恨上自己了,祿東贊也不計較,哂然一笑,退了回去,很有風度地朝天竺國使節頷示意。

今日比試的六國,除了吐蕃和真臘外,還有天竺,大食,仲格薩爾和霍爾王,六國使節並排站在大殿內,吐蕃和真臘國的使節們表情各異,剩下的天竺等四國使節卻面面相覷,躊躇不已。

事情展到今天,四國使節們心裡大概都有數了。所謂“和親”,所謂“求婚”,真正唱主角的其實是吐蕃和真臘,其餘的四國說白了是配角,說不定連配角都算不上,就是個死跑龍套的,當初受了江夏王李道宗的慫恿,四國使節腦子一熱便上表求婚,待到現吐蕃和真臘針鋒相對,長安城因和親一事而鬧得沸沸揚揚之時,四國使節終於覺自己原來被人當了槍使。

天可汗陛下中意的和親對象可能是吐蕃,也可能是真臘,總之,絕不可能是他們這四國裡的任何一個,四國使節在這件事裡的作用大抵相當於拎個醬油瓶子,微笑着路過,露臉就閃……

事到如今,四國其實早已淡了求婚的心思,此時此刻他們只想趕緊結束這場鬧劇,想家,想媽媽……

只是當初四國已正式遞交了求婚的國書,既然寫在國書上,就必須當成一件莊嚴的國事來對待。心中再有退出之意,至少也該有點打醬油的職業道德,全程配合演完這場戲才能收工,這也是四國使節明知自己其實只是個陪襯,也堅持站在千秋殿內的原因。

原本以爲只是陪襯的綠葉,猝不及防間,李素第一個竟點了天竺使節來出題,天竺使節愣住了,接着情緒有點悲憤。

說好了只跑龍套的,爲何還給安排了臺詞?太不尊重我們跑龍套的了!就不能讓我們安靜演完領盒飯嗎?

最大的問題是……天竺使節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出題?出什麼題?事先沒人招呼,沒頭沒腦的,我怎麼出題?

殿內所有人都盯着天竺使節,天竺使節呆愣許久,張口結舌卻說不出一句話。

李素眨眨眼,好心地提示:“貴使可以出任何題啊,天文地理,山川河流,陰陽五行,偷雞摸狗等等,都可以。”

天竺使節也眨眼,眨得很快,七尺黝黑的大漢竟露出一臉呆萌之相,令李素情不自禁對這隻印度猢猻充滿了好感……

良久,天竺使節忽然福至心靈,果斷地道:“外臣才疏學淺,殊無勝望,願代本國國王陛下退出這場比試。”

這個選擇非常果斷且及時,另外三國使節聞言頓時豁然開朗,紛紛上前說話,表達的意思和天竺使節一模一樣,全都代本國國王退出比試。

既然明知自己已淪落爲打醬油的角色,就不給大唐添亂了,提前領盒飯退場纔是最明智的做法。

這個小小變故令殿內君臣都愣了一下,隨即李素眼中露出了笑意。

很好,還未開始便主動退出,算這四隻猢猻識相,現在比試的只有吐蕃和真臘兩國,局面終於沒那麼複雜了,是個好消息。

李素咂摸咂摸嘴,扭頭望向祿東贊,目光充滿了期待:“吐蕃也退出吧?大家和和氣氣多好……”

祿東贊哼了一聲,重重地道:“不,吐蕃不退出!”

李素深覺失望,沉默片刻,忽然噗嗤一笑:“大相莫鬧了,其實你早想退出的對不對?對不對?就是不好意思開口罷了,對不對?對不對?”

“不,吐蕃仍參與今日比試,與真臘國使臣一比高低!”

李素失望透頂,重重嘆了口氣。再次深深覺得,祿東贊這傢伙真的應該效仿敦煌壁畫裡的飛天圖,用一種極其優美的姿勢上天才解恨……

失望過後,李素的語氣也冷了下來:“那麼,便請大相出題吧。”

祿東贊顯然早有準備,聞言往前踏了一步,望向真臘王子石訥言,平靜地道:“如此,老夫便當仁不讓了,老夫與王子殿下皆非唐國人,聖賢之言,百家經義一概不考,此題非文非武,請王子殿下聽好……”

說着,祿東贊忽然探手入懷,從懷裡掏出一顆晶瑩的明珠,道:“昔年我吐蕃贊普贈老夫一顆明珠,此珠名曰‘九曲珠’,蓋因此珠外表不平,內有九個小孔相通,老夫曾欲將此珠用細線穿起來,懸繫於胸,以表感恩贊普之禮遇,奈何珠大孔小,老夫想盡辦法也無法用細線穿過此珠的孔,後來靈光閃現,方有所得。若王子殿下有辦法解決此事,此題便算你勝了,殿下可敢一試?”

說完,祿東贊將明珠平放在手掌上,朝石訥言面前遞去。

石訥言神情忐忑,接過明珠仔細打量片刻,越看臉色越難看。殿內其餘的使節和朝臣們好奇不已,紛紛圍在石訥言四周,一同打量着這顆明珠,卻見此珠鴿蛋大小,外表有些凹凸不平,而且表面打磨也很粗糙,顯然不是什麼名貴貨色,但有意思的是,這顆珠子上確實有幾個小孔,孔與孔之間互通,按說穿一根細線過去並非難事,有個成語叫“穿針引線”,大抵便是這個意思,可是難就難在,這顆珠子的孔與孔之間雖然互通,卻並非一條直線,內部竟然是曲繞環折的,一根線從這頭穿過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從另一個不對稱的孔裡引出來,所謂“九曲珠”裡的“九曲”,便是如此。

石訥言只看了一眼,便知這是個絕無可能完成的題目,太難了,孔與孔之間曲曲繞繞,不成直線,線頭沒有靈性,也不認路,怎麼可能如願從珠子內部如同迷宮般的孔徑之間穿引而出?這根本就是一道無解的題。

旁邊的使節和朝臣觀察了半晌之後,也紛紛搖頭嘆息。

看似簡單的題目,但真正做起來太難了,這不是人力能辦到的事,別說石訥言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就是長孫無忌孔穎達這些見多識廣閱歷豐富的老狐狸,遇到這種刁鑽的難題也只能低頭認輸。

見殿內衆人神情怪異,李世民也忍不住了,令宦官將石訥言手中的九曲珠呈上來,珠子到了李世民手裡,只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眉頭便皺了起來,然後狠狠瞪了李素一眼。

很好,出了這麼個無解的題,真臘國輸定了,吐蕃若成了贏家,接下來李世民怎麼辦?難道好意思把文成公主許配給真臘這個輸家?事情傳出去他李世民還好意思被人山呼“天可汗”麼?

李素感受到身後李世民目光裡的森寒之意,臉頰抽搐了幾下,沒敢回頭。

李世民將珠子遞給旁邊的宦官,冷冷道:“去,把它拿給李素看看。”

李素接過珠子,也只看了一眼,然後……臉頰又開始抽搐,年紀輕輕的,感覺自己有中風的先兆……

強堆起笑臉,李素將珠子還給石訥言,然後望向祿東贊笑道:“大相出的題很難啊,大相可記得下官剛纔說過的規矩?出的題必須自己能解開才行,否則便算出局……”

祿東贊冷冷道:“此題老夫能解。”

殿內衆人聞言又是一陣喧譁。

祿東贊看着臉色難看的石訥言,淡淡地道:“王子殿下,莫說老夫以大欺小,當年這個難題,老夫想了半個時辰纔想出解法,今日老夫便容你一個時辰,不管你能不能解,老夫都等你一個時辰,就算是輸,也教你輸得心服口服。”(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三百七十章 順手而爲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