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

聊天是技術活,不懂這門技術的人往往在人際圈子裡寸步難行,然後,直接影響着自己的事業和前程。

眼前大理寺這位主事便是如此。

他突然發覺自己很不會聊天,至少這位李縣侯跟他聊的每一句話都令他很無措,不知該如何接話,不僅反應遲鈍,而且詞彙貧瘠。

理論上,李縣侯的話屬於混帳話,任誰都不太好接,平輩還好,頂多愕然一陣,長輩就難說了,基本應該都不會接,而是直截了當一腳踹過去,讓這個小混帳清醒清醒後再好好說人話。

至於這位大理寺主事,就比較糾結了,在李素面前他是下官,都沒資格自稱平輩,李縣侯說什麼話他只能聽着,再怎樣荒唐混帳的話,他也只能以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回答,這就是萬惡且無奈的階級規矩。

“住……住進大理寺牢房?就爲了……躲清靜?”主事臉色發綠,吃吃地問道。

“不錯,能想出如此絕妙主意的人,不愧是大唐英傑,儘管有點不謙虛,可是說實話,我還是默默地在心裡爲自己喝了一聲彩。”李素很不要臉的往自己臉上貼金。

“喝……喝彩?”主事臉頰直抽抽,而且他發現自己的語言功能似乎已喪失,只能茫然的像復讀機似的一句又一句重複。

“對,喝彩,比如‘好樣的!’‘幹得漂亮!’等等諸如此類,當然,誇讚的對象是我自己……”此刻李素的臉似乎已藏在褲襠裡了。

主事愕然半晌,然後長長嘆了口氣,苦着臉道:“李侯爺,大過年的喜慶日子。侯爺莫逗下官作耍子,您到底想幹什麼,直說便是。能辦的下官一定爲侯爺辦到,莫再說什麼住牢房的話了。下官膽小,而且體弱多病,禁不得嚇……”

李素眨眼:“我是發自肺腑的想在牢房裡蹲幾天,你要相信我滿滿的誠意……”

主事臉漲得通紅,吭哧半晌,狠狠一跺腳:“您是侯爺,下官沒膽子跟您講道理,侯爺稍候。下官請孫正卿出來……”

李素笑着點點頭,多閒啊,杵在門口廢了半天話,終於有點眼力了,這事還真不是一個小小主事能做主的。

沒過多久,一身緋色官袍的大理寺卿孫伏伽出來了,李素隔老遠便看清了他的臉色,嗯,有點青,又有點黑。怎麼看都不應眼下過年氣氛的景,老孫可能失戀了……

“孫正卿久違了。”李素先跟他打招呼,順便行了個禮。沒辦法,人家年紀比他大,資歷也高,僅憑有史記載以來的第一位狀元公就足夠他五體投地式膜拜了。

“哼!”

大過年的,孫伏伽脾氣不大好,見面便是一聲冷哼:“眼下元旦年關,三省官員休沐,不知李縣侯來我大理寺有何貴幹?”

到底是boss級別的大怪,上來就沒有一句廢話。直接奔了主題。

“下官夜觀星象,掐指算來。今日白虎黯淡,成平煞南。應在長安,大理寺之位置正適下官趨吉避凶……”

“說人話!”老孫有暴走的跡象。

“……下官想念孫正卿,也想念大理寺的牢房了,想進去住幾日。”

孫伏伽臉色愈發黑了,惡聲道:“姑且當你這番混帳話是發乎於心,想蹲大理寺的牢房?可以!此刻你便在長安城到處殺人放火,自有武侯拿你,那時你想在牢房裡住多久都成,就算你不想住了怕是也由不得你!”

李素乾笑:“孫正卿言重了,言重了……”

孫伏伽又怒哼了一聲,深呼吸幾次後,情緒漸漸平復下來,沉吟片刻,捋須忽然問道:“李縣侯是想來探望侯君集?”

李素老實承認:“瞞不過孫正卿慧眼。”

孫伏伽目光緊緊盯着他:“侯君集所犯之罪,你可知曉?”

“知曉。”

孫伏伽淡淡一笑:“從侯君集入獄一直到現在,陛下未做任何處置,只是關押,期間除了侯君集的家人妻小,從無一人敢來探望他,李縣侯,你選在這個時候探望他,恐怕時機不宜啊。”

話說得含蓄,但李素聽懂了。

侯君集犯的罪大唐皆知,而且這個罪名很嚴重,也很敏感,李世民至今未做任何處置,沒有舉動反而是最明顯的舉動,任誰都清楚,對侯君集的處置怕是輕不了,滿朝文武都是大風大浪裡打過無數滾的老狐狸,這點風色還是看得清楚的,所以沒人敢冒着令李世民龍顏不悅的後果來探望侯君集。

可是,李素來了,來得坦坦蕩蕩,光明正大。

孫伏伽含蓄的提醒,李素聽懂了,於是哂然一笑:“看望一位故人,不需要什麼時機的,想看看他,於是便來看了,如此而已。”

孫伏伽目露異彩,仔細打量着他,半晌以後嘆道:“老夫實不知該說你年少不曉事呢,還是誇你真性情。”

“無所謂時機,也不管後果,當年我爲錄事參軍,隨侯大將軍出徵收復鬆州,他是我的主帥,當年我守西州,侯大將軍率軍而至,橫掃西域爲西州數千陣亡將士雪仇,孫正卿,這兩個理由夠不夠?”

孫伏伽露出讚許之色:“忠直之人眼裡,一個理由便已足夠,無情之人眼裡,萬千理由亦不如‘利害’二字。”

李素笑道:“下官年紀尚輕,歲月還未曾來得及狠狠扇我幾記響亮的耳光,沒來得及教會我認識‘利害’二字,所以我今日來了,再過幾年若遇到同樣的事,老實說,我自己都不敢保證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或許我會和其他人一樣躲得遠遠的,再多活幾年,說不定我還會趁機落井下石……”

孫伏伽一怔,接着哈哈大笑:“好一番大實話,世上口舌之徒多矣,盡是些邀直之輩。難得李縣侯卻說得如此直爽而入情理。”

李素也笑:“所以,趁着我這幾年天良未泯,良心還沒被狗啃完之前。孫正卿是否能爲下官大開方便之門?”

孫伏伽接着大笑,一邊笑。一邊側過身子,延手相請。

“世上有李縣侯這等妙人,老夫若不行個方便,倒成了不解風情的厭物了,李縣侯,請。”

**

探望侯君集是李素三思之後的決定。

侯君集犯的事李素當然清楚,自從他回到長安被拿入大理寺後,長安城爲了這個人而沸沸揚揚。李世民的選擇,朝臣的傾向,番邦異國使節的紛紛登場,整個長安成了一座舞臺,由着各種角色唱作俱佳。

反而事件風暴最中心的侯君集,卻已無人問津,或者說,無人敢問津。

發展到這一步,侯君集已成了一個被虛化的人物,各方角色針對的已不是他這個人。而是放大到了天可汗陛下和整個大唐在強勢擴張時期的政治傾向,行王道還是行聖道。或是對異國番邦直接霸道地碾壓過去,李世民和大唐朝堂對侯君集的處置結果便成了大唐以後軍政國策的風向標。這個風向標成了異國番邦未來數十年對大唐是和是戰,是離心還是臣服。

被關在大理寺的侯君集之所以無人敢問津,就是這個原因。

這個人太敏感了,敏感得連李世民有時候都直皺眉頭。殺與留都有弊處,都會寒了人心,這個時候的侯君集已不是“燙手山芋”能形容的,簡直是滾燙的岩漿,李世民久久不做處置,多少也有幾分不知如何是好的躊躇。

李素之所以敢來大理寺探望侯君集。終究還是佔了年輕的便宜。

二十出頭的年輕縣侯,曾在侯大將軍帳下任錄事參軍。李素和李家的崛起可以說皆由鬆州之戰而起,雖然侯君集只是名義上的主帥。可是,畢竟還是主帥,畢竟承了人情。

敢進大理寺是因爲李素年輕,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若李靖,程咬金,牛進達這些老將去大理寺探望,長安城一定會掀起驚濤駭浪,因爲他們在唐軍中的地位決定了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代表着某種態度,某種傾向,甚至是某種向皇帝陛下施壓的手段。

李素不一樣,李素太年輕,而且最讓李世民放心的是,無論朝堂還是軍隊,李素都沒有根深蒂固的勢力存在,所以,李素探望侯君集,那就是純粹的探望,一開始李素就找準了定位,——“故人”。

…………

大理寺的監牢仍是如此熟悉,李素幾乎都能閉着眼走完一整圈。

這實在不是個值得炫耀的事情,閉着眼走完太極宮說明聖眷極隆,閉着眼走完大理寺牢房算……作惡多端?

太熟了,每一條陰暗的過道,每一股難聞的氣味,以及每一聲若有若無的哀嚎哭泣……

李素一邊走一邊忍不住嘆息。

這一次……是三進宮還是四進宮?爲何走在監牢的過道里心中莫名會涌出一股好羞恥的感覺?

孫伏伽很客氣,他甚至親自將李素送到了監牢的入口,當然,接下來就恕不奉陪了,李素的身份還沒重要到能讓一位大理寺正卿全程相陪的地步。

監牢的牢頭仍是熟人,牢頭乍見李素不由一愣,然後臉上很快浮起一層濃濃的苦色,不由自主發出一聲悲嘆,沒事就來禍害我們大理寺牢頭,午夜夢迴時侯爺您就不覺得虧心嗎?

李素笑得很友善,指着牢頭呵呵哈哈,從趙錢孫李猜到周吳鄭王,百家姓快猜完了,纔在牢頭一臉悲憤之色中悻悻猜出了牢頭的姓。

說來確實有些尷尬,這都四進宮的慣犯了,牢頭當牛作馬侍侯了多少日子,久別重逢之後卻連人家的姓都記不清,實在太失禮了。

怨念深重的牢頭領着李素走了很久,七彎八拐的,李素越走越熟悉,最後,牢頭在一間更加熟悉的監牢前停下了腳步,面帶訕笑地指了指那間監牢。

監牢很乾淨,乾淨得不像話,而且李素很熟悉,熟悉得不像話,附近兩丈方圓的一磚一板他都記得很清楚。

看着牢頭躲閃的眼神,李素氣壞了:“好個混帳東西,不是說過這間牢房永遠只准我一個人住麼?怎麼卻叫外人住進去了?大理寺空牢房那麼多,爲何偏偏選這間?以後我若犯了事,教我怎麼安心住進來?外人用過的東西我還能用麼?”

氣得不行,李素想也不想,一腳朝牢頭踹去。

牢頭不敢躲,生生捱了一腳,苦着臉道:“侯爺包涵,小人怎敢做這個主?全是孫正卿的吩咐呀,孫正卿說這間牢房既乾淨又偏僻,侯大將軍是開國功臣,理當區別於大理寺其他的犯人,住進這間正是恰當。”

李素還沒說話,卻聽牢房裡忽然傳來一聲豪邁的大笑。

“久不聞人聲,沒成想卻聽到了一句混帳話,李家娃子,老夫聽說你回長安混得風生水起,怎地還是不見長進?活了這把年紀,頭一次聽說牢房都有專用的,老夫偏就住了你的牢房,你待如何?”

李素一愣,接着堆起了滿臉的笑容,轉過身笑道:“侯大將軍說要住,當然是小子的榮幸,您這些日子……唉,裡面的東西您儘管用,待您出去後小子叫人全部換過便是……”

隔着牢房的柵欄,李素朝裡面正經施了一禮,直起身後才仔細打量侯君集。

如今的侯君集消瘦了許多,臉頰的顴骨已很明顯了,而且眼眶發青,眼珠深深陷在眼眶中,頭髮也白了許多,彷彿染了一層不太透實的嚴霜,黑中摻着白,白裡泛着黑,一身潔白的囚衣代替了曾經威武不凡的甲冑,身軀都有一些佝僂彎曲,此情此景,卻再也不復當初萬馬軍中令出如山的大將軍模樣了。

李素心中暗自一嘆。

不論成敗,不論是非,他做的惡終究是惡,可他曾經對自己的善,那也是明明白白的善,今日走進大理寺探望他,就是因爲“恩怨分明”四個字。

侯君集看着牢外的李素,許久連眼皮不眨一下,就這樣定定地凝視着,彷彿要將李素的模樣深深刻入骨子裡一般。

不知過了多久,侯君集長長一嘆:“想不到除了家小,第一個來看我的人居然是你……子正,今日你不該來的。”

李素忍不住想回他一句古龍式的諸如“可我已經來了”之類的回答,想了想,還是作罷,展顏笑道:“其實小子也不是來探望您的,說真的,小子只是最近心情不甚爽利,想來我的專屬牢房裡住幾天,散散心,既然侯大將軍已先住了,小子便不奪人所愛,您繼續住着,小子找牢頭換間大點的住……”(未完待續。)

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
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