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想要達成一個社會目標,活又或者形成一種社會共識,輿論可謂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

尤其是在百姓普遍欠缺自主判定能力的時代背景下,通過輿論的引導就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指引民意。

這一點,夏鴻升在當初收復朔方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也見識到了效果了。

而欲圖樹立一個社會風向,榜樣也同樣重要。

一個受到人人推崇、崇拜的榜樣所帶來的,是其崇拜者對其行爲的模仿、對其目標的再現,而當崇拜他的人數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話,就能夠在社會中形成一定的社會風向。

這個榜樣有時候可以是一個現實中存在的人,也可以是一個廣爲人知的虛擬人物。

俠以武犯禁,夏鴻升想要建立一個集合天下正義俠士的組織,一來是爲了在朝廷深入不了的江湖,實現江湖人江湖治,從而維護一個穩定的綠林江湖。二來,也能夠使朝廷凝聚起來一批能力高強,又願意爲國爲民出力的高手,來應對威脅。

夏鴻升想要先樹立起來一個榜樣,從而引起社會上對這個榜樣的追崇,如此一來,當可激發一批人,而那些想要加入這個組織的江湖人士,也有了一個社會輿論的基礎。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推出這個組織,就成了順應民意,俠客加入這個組織,也不會被人所看低。

所以這個榜樣的選取就顯得尤爲重要了。他首先要是一個江湖俠客,身上沒有朝廷的官場氣息,而是江湖兒女的俠氣情義。其次,他的行爲應當是令人敬佩的,鼓舞人激勵人的,讓人崇拜的。第三,他最終所做的事情,應當是超脫了普通的江湖恩怨情仇的範疇,而上升到了家國民族百姓的大義層面的。

凡此三點,就是夏鴻升所想要樹立起來的江湖榜樣身上最重要的三個必備特徵。

考慮到這三個特徵。金庸大師筆下的那些爲國爲民的俠之大者最爲合適不過了。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在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裡,俠義精神和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難國,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出現了很多救國救民的俠客,比如楊過,郭靖,蕭峰,石破天等。金庸將這些英雄人物放置與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以歷史的真實來烘托人物的精神內涵,並且把這種精神內涵與民族大義結合起來。

比方說楊過在小說裡,三番五次的想要刺殺郭靖,郭靖不僅是武林共仰的俠義大者,也是民族抗敵前線的中流砥柱,而在民族大義與個人恩怨之間,楊過最終還是將個人恩怨放下,楊過也最終由一個刺客變成了護衛襄陽的戰士。這一身份的轉變和角色的轉換,也是楊過的立場和性格關鍵性的轉變。不僅是小說中最爲驚心動魄的情節段落,也是最能體現出楊過最終以民族大義爲重的精神的段落。更是最具象徵意義的段落。

金庸將“爲國爲民,俠之大者”的思想貫穿與整部小說之中,從而將傳統的民族精神推高至新的層次。在金庸的作品裡,如果是俠客,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將不再是你的武功的深淺,而是你對國家貢獻的大小。楊過與郭靖返回京城時,在千萬百姓的眼裡,郭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雄,一位真正的大俠,而在這時。郭靖也告訴了楊過什麼是真正的大俠,不在於有多麼厲害的武功,而在於你對國家對人民的作爲,即俠者內涵。“爲國爲民,俠之大者”。

同樣的俠之大者還有蕭峰,且更具有俠者愛國形象。《天龍八部》這部作品,金庸涉及到了遼,西夏,吐蕃。北宋等多個國家的利益糾纏。而蕭峰有契丹人的血統,卻生活在漢族。金庸這樣的安排使得蕭峰的愛國氣節在契丹與大漢民族之間陷入兩難。在得遼王不侵犯中原的保證後,蕭峰隨即折劍自殺以謝罪,這就是民族矛盾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的必然結果,也是最悲情,最英雄的結局。在金庸的筆下,蕭峰是契丹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的結義兄弟,宋遼開戰,在蕭峰的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百姓的安危,爲難關頭,願以死換得百姓安居。這正是一個大俠的最高境界,和民族氣節的最高體現。

也正是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讓我們不得不折服於蕭峰,折服於金庸,折服於他的武俠小說。金庸的作品裡的英雄人物,之所以可以走進我們的心裡,可以與社會結合起來,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是因爲那些俠客總會被賦予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激盪着每一位讀他的人的內心,激發起讀者自身潛在的情感與動力。金庸筆下的俠客更多的是對社會的忠誠,對百姓的憐惜。金庸的作品裡面的英雄義舉,讚頌了各類人物身上的“義”,從而使他的小說充滿了令人熱血沸騰的英雄俠義精神。而這些“義”最終又匯聚於家、國、民族、百姓的“大義”。

夏鴻升深吸了一口氣,鋪開紙張提筆寫下了幾個書名來:《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當然,裡面還有許多時代背景需要做出修改,而又不能夠隨便編造一個地方一個朝代,那樣會降低代入感,所體現的愛國情懷就不夠貼切,讓人看了心中不夠同感,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得從中國原本的歷史上找出一個類似的時代背景,加以再創作。同樣的,還要根據需要,對裡面的情節和各個主角的戲份加以修改,使之更加能夠體現俠客於民族氣節的結合。

反正年前這段時間也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就集中時間趕快將這幾本小說給拿來主義了,爭取年後就可以立刻開印。

兩市的重建工作在春上就能夠完成,爭取那個時候這些東西都能夠印出來,跟上書屋開業。

明年後半年,恐怕就沒有這麼多空閒,要騰出時間來聚焦突厥那邊了。

整個大唐現在都已經蓄勢待發,都在等着突厥叩關的那一刻,以一個正當的理由,去對突厥用兵了。(未完待續。)

第369章 憤怒讓人失去理智第675章 證明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371章 語詐第541章 找個會做船的第452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037章 心領神會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1136章 九死一生的辦法第225章 以我之道反施我身?!第396章 故地第215章 蝗蟲噬心?並沒有第118章 屈突通病逝第十章 親手做道叫化雞第335章 老窯頭的手第532章 大豐收第561章 送行第141章 義安王反第286章 侯府門前鬧事者第1139章 洛陽來信第198章 收復朔方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875章 幫你洗白第1018章 大唐萬勝第537章 裝醉第1112章 精彩紛呈第1145章 大唐糧倉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972章 情勢不同了第1027章 李世民的問題第646章 海賊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119章 斬首行動第798章 更貪心一些第282章 扒房子第439章 子貢贖人第1135章 病重難醫第261章 登徒子第541章 找個會做船的第五十五章 囂張跋扈的突厥人第282章 扒房子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511章 李泰拜師第345章 利用胡商發展商隊第796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470章 吐蕃人第145章 大唐刀鋒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739章 琉球軍港今晚請個假第871章 納徵第940章 咸陽縣丞第五十五章 囂張跋扈的突厥人第751章 代理人第158章 合夥生意第1037章 心領神會第979章 有節是秋筠第515章 涇陽書院第944章 妻……妾?第697章 二踢腳第300章 《三國演義》的豪華陣容第473章 三粒小石子兒第504章 去個什麼長安吶!第360章 專利,專有之權利第418章 過年的喜鬧第174章 應對第604章 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第328章 魚兒上鉤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320章第583章 四面肉香第152章 給李老二畫像第616章 奇人王子可第521章 接待薛延陀使節第九十五章 來到大唐第一課第343章 承包第116章 蒸餾酒成第633章 遣唐使眼中的夏鴻升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766章 意外的老鬼現身第741章 測試第190章 朔方兵變第243章 眼熟的身影第170章 大唐皇家養生顧問第629章 交鋒第1116章 科技還是第一戰鬥力第577章 雖死無悔第1064章 猜測之言第719章 來個將計就計?第337章 汽油第1203章 海戰在即第227章 飢餓營銷第382章 煤場分號第389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58章 道士做軍醫第778章 欺辱上門第1089章 彌勒教?第1032章 全書之體例
第369章 憤怒讓人失去理智第675章 證明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371章 語詐第541章 找個會做船的第452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037章 心領神會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1136章 九死一生的辦法第225章 以我之道反施我身?!第396章 故地第215章 蝗蟲噬心?並沒有第118章 屈突通病逝第十章 親手做道叫化雞第335章 老窯頭的手第532章 大豐收第561章 送行第141章 義安王反第286章 侯府門前鬧事者第1139章 洛陽來信第198章 收復朔方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875章 幫你洗白第1018章 大唐萬勝第537章 裝醉第1112章 精彩紛呈第1145章 大唐糧倉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972章 情勢不同了第1027章 李世民的問題第646章 海賊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119章 斬首行動第798章 更貪心一些第282章 扒房子第439章 子貢贖人第1135章 病重難醫第261章 登徒子第541章 找個會做船的第五十五章 囂張跋扈的突厥人第282章 扒房子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511章 李泰拜師第345章 利用胡商發展商隊第796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470章 吐蕃人第145章 大唐刀鋒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739章 琉球軍港今晚請個假第871章 納徵第940章 咸陽縣丞第五十五章 囂張跋扈的突厥人第751章 代理人第158章 合夥生意第1037章 心領神會第979章 有節是秋筠第515章 涇陽書院第944章 妻……妾?第697章 二踢腳第300章 《三國演義》的豪華陣容第473章 三粒小石子兒第504章 去個什麼長安吶!第360章 專利,專有之權利第418章 過年的喜鬧第174章 應對第604章 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第328章 魚兒上鉤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320章第583章 四面肉香第152章 給李老二畫像第616章 奇人王子可第521章 接待薛延陀使節第九十五章 來到大唐第一課第343章 承包第116章 蒸餾酒成第633章 遣唐使眼中的夏鴻升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766章 意外的老鬼現身第741章 測試第190章 朔方兵變第243章 眼熟的身影第170章 大唐皇家養生顧問第629章 交鋒第1116章 科技還是第一戰鬥力第577章 雖死無悔第1064章 猜測之言第719章 來個將計就計?第337章 汽油第1203章 海戰在即第227章 飢餓營銷第382章 煤場分號第389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58章 道士做軍醫第778章 欺辱上門第1089章 彌勒教?第1032章 全書之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