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

看着李承乾等人有些面生,韋待價攏了攏雜亂的頭髮。韋待價的官實在太小了,又一直在地方任職,所以也不認識李承乾,就自以爲他們是竇寬的幫手。

於是指着李承乾言道:“你特麼是從那冒出來,不知道,啊,啊。”

聽到他罵自己的母親,李承乾上去就賞了他兩耳光兒,和竇寬那樣的文人不同,李承乾下手要比他重多了。這不,這位韋家少爺正在吐着牙呢。

就在韋待價正準備讓手下收拾李承乾等人的時候,李晦就將東宮的令牌拿了出來:“韋家少爺,你敢這麼問候皇后娘娘,膽子還真是不小啊,是不是想下去陪韋慶嗣啊!”

人的名,樹的影,這個一夜之間覆滅韋氏兩房的太子名聲實在是太響了。重新打量了一下李承乾後,韋家的這位少爺直接就癱到地上。

至於他爲什麼這麼面,原因很簡單,他們家也是這出身於東眷房,韋慶嗣他們幹過什麼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現在他又口無遮攔的罵了皇后,那這位凶神惡煞般的太子還不借機砍了他。

此時的韋待價真特麼想給自己倆嘴巴,父子倆這條命是其他幾房和幾個世家好不容易纔保下來,今兒整了這麼一出,白費力氣不說,那不是羊入虎口嘛。

一想到這,兩腿之間升起一股暖流,一股尿騷之氣就傳了出來。

看到他這個慫樣子,李崇真掩着鼻子說道:“我說你剛纔不是挺硬氣的嗎?怎麼這就慫了,還特麼不如韋義節呢!

殿下,辱罵皇后娘娘是何種大罪,臣看還是砍了算了。”,到不是李崇真看熱鬧不怕事大,這麼好的機會要是不砍了這小子豈不是浪費了老天爺給的機會。

還沒等李承乾說話,確認完李晦手中金牌後的竇寬站了出來。捯飭了下袍服後,對李承乾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隨後言道:“臣,滑州刺史竇寬參見太子殿下,不知殿下到此,若有失禮之處,請殿下重重治罪。”

呵呵.....這個竇寬還真是有意思,要不是剛纔目睹這位刺史一口一個老子的樣子,一準會人認爲他是彬彬有禮的文人。

“好了,竇刺史,本宮也沒穿袍服,你也就不用這麼多禮了。”,話畢就這麼虛扶了一下,示意讓他起來。

可就是這一句客套話,讓這位刺史抓住了話把:“那臣就多謝殿下了,不過,正如殿下所說,您沒有亮明身份所以韋待價侮辱國母的罪名也就不成立了。

詩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您看這位上官說的?”

聽到這位刺史爲韋待價求情,李晦不瞞的說道:“哎,我說竇刺史,你這可真是不分好人壞人啊。就在剛纔你還因爲糧食的問題和這混蛋打了一架。怎麼地,這身上的土還沒有抖乾淨就忘了。”

“這位上官,下官和韋待價打架爲得公務而不是私怨,再說要是因爲不知情而治人之罪,那就有損太子殿下的仁德之名了。”

你,李晦沒想到這位刺史說的話這麼噎人,不過有他這麼一番話後,就是想殺了韋家這個小崽子也是不行了。

“好了,李晦,竇刺史說對。長安城裡的小孩扎個紙帽子還裝皇帝呢,難道人家都是想造反不成。將這位韋家公子送到韋挺那去,讓他自己好好教教吧。”

話畢,又轉身看向竇寬:“竇刺史,外面饑民嗷嗷待哺,不能眼睜睜的看他們餓死,開倉放糧吧,放多少本宮給你補多少。”

看到太子沒有怪罪自己,又下令開倉,竇寬的眼前爲之一亮。太子纔是真來賑災的,而不是像韋挺那龜孫子一樣,一來就用欽差專使的印信封了府庫大倉。說是爲了防止亂民搶糧造反,可要是不發糧,這不就真成了官逼民反了。

於是又給李承乾行了個大禮,口中言道:“臣代外面百姓謝過太子殿下了。”

竇寬是個自來熟,沒過多長時間就已經敢和李承乾開玩笑,弄得恆連等人都不拿好眼神看着位膽大包天的刺史。

原來這位刺史不僅出身河南竇氏,更是檢校晉州總管竇琮的庶子,因爲母親是個歌姬,所以一直都不被家族重視。

能坐上今天這位位子完全都是他平時勤勤懇懇的緣故,可就是因爲他的出身,和他不對付的同僚們也總是拿這事說話。久而久之,也就讓這個原本學問不錯的傢伙養成了以粗鄙示人的毛病。

不過,李承乾對他印象非常不錯,就說那些飢腸轆轆的災民,看到這位刺史大人也沒有對官員畏懼之色,自主有序的領取糧食。

還別說他這一口一個老子的還真是對那些百姓的脾氣,李承乾甚至還看到他和幾個相熟的人在樂呵呵鬥嘴,這樣的官兒確實少見。......

“彥集,你是個親民的好官,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到行轅供職,幫助本宮處理賑災事宜。你是地方官熟悉情況,有你的幫忙本宮能輕鬆不少,還能更快把這次的災情壓下去。”

在李承乾看來,有自己這個太子的尊位在,沒人能拒絕自己拋去的橄欖枝,況且這對於他們這些常年生活在地層的官員來說是一輩子都難遇上的一飛沖天的良機。李承乾不信有人會不買賬,可今兒他還就遇上了個油鹽不進主。

聽到太子的招攬後,竇寬也只是微微一笑:“殿下好意,臣心領了,可臣不願入朝爲官。不是臣不知好賴,而是臣自打蒙蔭入仕以來一直都在滑州爲官,從縣令一直坐到刺史。

十多年的時間,臣走過這裡每一個村落,熟悉這裡每一寸的山山水水。對於臣來說,這裡就已經是臣的家了,所以臣打算在這裡一直趕到致仕爲止。”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李承乾還是知道的,聽完竇寬的話後,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後言道:“好吧,既然在這爲官是你的心願,那本宮就不勉強了。

本宮向你保證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在這裡一直當刺史。”,就這樣,竇寬就成了唐初以來,在任期間最長的刺史。

“多謝殿下成全,不過殿下要是用什麼用得着臣的地方儘管吩咐,對於山東道這點事兒,臣還是門清的。”

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
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