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

經過七日的急行軍,李承乾和侯君集率部終於與在花牛河源頭的李靖所部會合,在轅門久侯的李靖也是樂樂呵呵的把李承乾迎了進去,還神神秘秘告訴李承乾有好事。

看着一副老頑童模樣的李靖,李承乾是一頭霧水,不是剛吃了一場敗仗嗎?他實在是想不出來能有什麼讓李靖這麼高興的。

“殿下,五日前慕容順遣使來書願意將吐谷渾三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我朝,並遣質子如朝,願意永遠臣服於我大唐,怎麼樣這是好事吧。”,話間還將和談書交給了李承乾。

聽到李靖這說,李承乾不由的皺起了眉頭,看都沒看李靖給他的和談書直接就交給對面的侯君集,盯着拂着鬍子微笑的李靖,生硬問道:“大將軍是打算和談了?”

“談?他有什麼資格跟老夫談,三分之一的國土?只要老夫願意用不了兩個月的時間,西海道的軍隊就會向犁一樣劃過吐谷渾的每一寸土地。至於那個慕容順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現在正是我軍發起攻擊的好時候,一勞永逸的這個盤踞在我朝西北大巨患。”

看到李承乾不樂意,李靖趕緊的詳細的說明一下他的想法,他知道這次太子爲了給大軍創造有利作戰條件差點賠光了自己的全部家底。

現在要說不打了那這位太子爺肯定是第一跳出來反對的,誰不知道他爲了手下的一個普通士卒和楊恭仁差點在太極宮打起來。

呵呵....“那大將軍想要什麼時候進攻,本宮願意讓秦懷玉率領六率餘部爲前部先鋒、披堅執銳爲我大軍主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既然李靖的意思不是他想的那樣,那這生硬的態度自然也是要有所改變。

“這個不急,先休息一下,等前面的斥候回來,再着急衆將議一下如何出兵,畢竟這次我軍的損失不小,謹慎一點也等少一些傷亡。”......

當日下午,和李承乾一起聽完斥候的彙報之後,李靖隨即下令擂鼓聚將,對於這一仗李靖可以說是非常滿意,僅僅只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消滅了這個大唐西境的禍患,也爲他的軍旅生涯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話。

在經過簡短的戰情通報後,李靖看着坐在兩個側的諸將,沉聲問道:“諸位,這將是我軍在西征的最後一仗,慕容順已經和羌唐的羌人合軍一處打算利用現有的地勢和作最後一搏。來,你們都說說這仗該怎麼打。”

“大帥,羌唐的山脈都是從西至東的走向,山間多事崎嶇蜿蜒的小路,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這個慕容順恰恰就是看重了這一點,所以他纔沒有南下和他封地中的軍隊的匯合。”

“而且這個地方和吐蕃鄰近,他們那態度曖昧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傢伙會不會趁火打劫,是以末將認爲此次作戰還應該派出一部分軍隊觀察吐蕃方向的動態。”

段志玄用兵向來以穩健著稱,他打仗的時候沒有八九分的把握是從來不會把最後本錢投進去的。這次李靖將大軍主力全部匯聚於次,就是打算把這股十分疲憊的軍隊全部都壓上去,這種打法再他看來是十分危險的。

“老段,你太多慮,那些吐蕃蠻子要是真想幫伏允早在作戰之初就應該派兵了。可事實呢,除了散落在吐谷渾境內的一些吐蕃武士以外根本沒有在吐谷渾境內看到過一支吐蕃的軍隊,所以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聽到段志玄這麼說,李大亮第一個站出來反駁他,在他看來,蠻子們都是無力利不起早的貨色,指着他們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出兵那不是天方夜譚嘛。再說爲了一個即將滅國的吐谷渾去得罪大唐這麼龐然大物,除非吐蕃的贊普腦子有問題。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之際,一個親衛跑了進來在李靖的耳邊嘀咕了兩句,只見這老頭兒的臉色突然大變,隨即開口言道:“好了,既然意見不一,那就稍後再談,殿下和潞國公留下,你們都散了吧。”

靠,這特麼什麼情況,兩邊幾十萬在這打,這麼重要的軍事會議說不開就特麼不開了。不過出於對李靖的尊重,李承乾還按下了一肚子的話,等待着李靖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殿下,君集,咱們後帳說話。”......

當一頭霧水的李承乾來到後帳的時候,就看到身着紫袍的杜如晦坐榻上自斟自飲的喝着茶水。怎麼個意思父皇怎麼把他派來了,難道長安出了什麼事?

“殿下,這幾個月不見越發的英武了。來的時候陛下和娘娘特意叮囑老臣要好好看看你,別再讓你的身體再落下什麼虧空。”,話畢,杜如晦還給三個人各自都倒了一杯茶,讓他們邊喝邊聽。

“克明,你還說明白爲什麼讓老夫暫停攻擊吧,難道你不知道現在正是把吐谷渾一舉滅國的大好時機嗎?”,杜如晦跟着皇帝打了半輩子仗,反正李靖是不信他會不知道叫停這個作戰會議到底是爲了什麼。

看到李承乾、侯君集二人的意見也和李靖一致,杜如晦從懷裡掏出皇帝的手諭將它交給李靖了,隨即沉聲言道:“陛下有旨,西征戰事作罷,大軍即刻停止攻擊。同時命太子殿下、藥師和老臣三人協大勝之威和吐谷渾談判,隨後打點行裝即刻東還。”

“至於這個原因嗎有兩點,第一黃河決堤河北道和山東道受災嚴重千里澤國,百萬饑民遊蕩各州之間,尤其以關中最爲嚴重,導致各地守備力量不斷的增大,所以不少朝臣都上書陛下罷戰言和,全力救災。”

“第二,吐蕃的使者覲見了陛下,求情皇帝憐憫下國,以懷德之心寬恕吐谷渾的罪過,他們和吐谷渾是兄弟之邦,在這關鍵的時候總是要在上國爲他們的兄弟說說話的。除此之外他們的贊普也出防禦自衛的想法,派遣了二十萬大軍陳兵在了邊境。”

聽完了杜如晦的話,李靖和侯君集二人都死死的捏住了手裡的茶盞不說話,從他們顫抖的手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兩個是有多麼惱火,多麼氣憤。還真是讓段志玄蒙着了,那些吐蕃人想順手來摘熟桃子了。

“特麼的,這個時間是盧從良給他們提供的。”,話畢直接就將手中的茶盞摔了粉碎。

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
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釋兵權 (1)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