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

處理完李恪幾兄弟互毆之事後,李承乾就帶着大批的侍衛,連夜出了宮門,直奔長安縣的府衙而去,之所以如此的着急,是因爲這是他統領軍隊以來,第一次出現返鄉士卒殺人入獄的案件。

六率的兵權是他統御東宮的根基,他必須知道問題出在那裡,還把漏洞及時的補上,不然的話,這條蟲子早晚會蛀食掉整個六率。

更爲主要的那幾個士兵把好幾家連鍋都端了的原因,他們都是多年的老兵,沒有理由不知道朝廷法度的森嚴。

而且在他們退役時,六率都會單獨的發放一筆安置金,以慰勞他們多年來爲國征戰的功勞。即使不能像大戶人家那樣大魚大肉,但保證一日三餐還是沒問題的吧。

同時根據長安縣和折衝都尉府報上來的文書,這幾個傢伙在殺完人後根本就沒有逃走和抵抗的意思,要不然,依他們的身手,怎麼會讓當地的府衙毫髮無傷的生擒活捉呢。......

長安縣縣衙外,縣令劉營和都尉張泓都張大了嘴巴,不可思議的看了看對方,因爲他們等來的不是刑部的上官,等來的竟然是太子的龍旗。不就是幾個老兵殺人案嘛,用得着驚動一國的儲君嗎,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刑部呈上去給陛下圈個紅不就得了。

這真的是大驚小怪嗎,當然不是,即使這幾個傢伙不是六率出身,是普通的小民百姓,當地的官府和三司也沒有權利直接對一個判處斬立決,這條律法是皇帝親自敲定,只不過他們倆爲官的日子尚淺,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由罷了。

貞觀二年,皇帝任命盧祖尚爲交州刺史,盧祖尚擔心交州地方偏遠,蠻夷衆多,又多瘴氣,拒絕前去赴任。皇帝多次勸說盧祖尚,盧祖尚就是鐵了心不領旨,於是一怒之下就將盧祖尚推出去砍了。

事後,皇帝非常後悔,甚至認爲自己此舉太過殘暴。隨即對房玄齡、魏徵等人說:“然,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爲太暴!如果朕要在朝堂上殺人,你們應該勸阻!”

實際上,並非房杜等大臣不勸,而是皇帝的性格暴躁,發怒時並非誰都能勸得住,就以因爲這個暴躁的脾氣,致使皇帝在貞觀五年特意的頒旨:凡有死刑,雖令即決,皆須五覆奏。

原來,貞觀五年,大理寺設立一起“謀逆案”,一個叫李好德的人,常常說一些狂悖之言,被人舉報有“謀反”的嫌疑,最終被送往大理寺審理。張蘊古在複覈此案時查證李好德確實有病,而皇帝認爲張蘊古的審理非常合理,下旨寬恕李好德。

但過了一日,劇情突然逆轉,殿中侍御史權萬紀捅出來一個內情:“張蘊古貫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爲其刺史,情在阿縱,按事不實。”

這就是說李好德有個哥哥,擔任相州刺史,而張蘊古恰好是相州人。從而可以證明,張蘊古救李好德,可能並非出於公心,而是爲了送老家的父母官(李厚德)一個人情。

要知道唐律爲了避免官員徇私,規定官員不得在自己的家鄉擔任父母官。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朝廷官員爲了照顧家鄉宗族父老,都會想辦法和家鄉的現任父母官拉關係,大家相互有書信來往,相互照應,這早已不是官場上的秘密。

這件事被捅出來後,御史們紛紛彈劾張蘊古徇私舞弊。更有甚者,挖出了另一個細節:在皇帝打算寬恕李好德的時候,張蘊古急忙到獄中,以私人身份將旨意偷偷透露給了李好德,而且還和他博戲(賭博的一種形式)。

這件事足以說明:張蘊古和李好德的關係非同一般,若說張蘊古審理李好德之案沒有偏私,鬼都不信。最終的結果是:皇帝大怒,令斬蘊古於東市!

皇帝因爲憤怒斬殺了張蘊古後,又漸漸後悔了,因爲李好德也確實有病,應該得到寬宥。張蘊古也確實存在徇私賣好的嫌疑,但即使張蘊古罪行確鑿,按照《唐律》,也罪不至死。

於是,又開始抱怨宰相房玄齡,說:“朕當時盛怒,即令處置。公等竟無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決之,豈是道理?”

被皇帝劈頭蓋臉一頓數落的房玄齡等人十分委屈,隨後進言說:陛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包括將犯罪嫌疑人斬立決,人臣若不領旨,既有忤逆犯上之嫌。

聽到了這個解釋後,皇帝覺得房玄齡所說非常有道理,琢磨良久,定下一條規定:凡有死刑,雖令即決,皆須五覆奏。也就是說從此之後,如果有人被判了斬立決,也不能立即斬首,而是要複議五次。

如此,門下省、御史臺和大理寺在兩天內多次複議,就最大範圍內避免誤判,這樣下來,貞觀年間被斬立決處死的犯人,越來越少。

在李承乾看來,皇帝這個人身上,是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確實可是說是個仁君,這倒不是說不殺人就是仁君,而是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後總在想辦法彌補。用制定律法的方式,來避免自己誤殺,用法律來限制濫殺之權,這就是皇帝可敬可配的地方。

坐在縣衙大唐上,李承乾仔細的翻看着此案的卷宗,下面長安縣令和都尉都恭敬的侍立在下面,從他們抖動的雙腿就可以知道,這兩個入仕不久的傢伙怕了,即使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錯的。

敲了敲桌子上的案卷後,李承乾淡淡說:“這些口供是屈打成招得來的嗎?”,這麼問當然是有原因的,根據卷宗顯示,死者的弟弟目前正在都尉府任職,而且他也是那一家人唯一倖存的一個。

不、不、不,長安令劉營擺着手,趕緊解釋道:“殿下,臣絕沒有、沒有屈打成招,他們都毫髮無傷啊!”

“好,既然如此,那就把人都提上來吧,這幾個小子能啊,能把孤和秦大將軍都折騰來,出息了啊!”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全都不對!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全都不對!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