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

說道宦官這一職業,可謂是由來已久,此項制度不僅是對男人們無情的摧殘,更是伴隨着君主制度一步步成爲歷代皇朝不可或缺的一種政治制度。

早在周朝的時候,這種制度就存在了,《周禮》中對帶有各種職銜的宦官的人數、職掌已有明確記載。那時候的宦官人數上並不多,僅僅是家臣的一部分,主要擔負看守宮門、傳達命令、侍奉起居等雜役,地位低賤。

但由於宦官侍君側,容易得到君王的寵信,能在君王施政的時候起到某些影響,久而久之就成了官場上一股強大的力量。春秋戰國時,就有齊豎刁、宋伊戾等個別宦官開始擠入干政者的行列,參與政治活動,左右朝政的大局。

秦朝宦官趙高就不用多說了吧,他竟然能以一介閹宦成爲丞相,“指鹿爲馬”這四個字足以說明其勢力龐大到了什麼程度,甚至可以隨意的策動廢立,如此可見宦官的勢力的壯大後,對於國家社稷來說是有多麼大危害。

到了漢朝,宦官可以擔任中書謁者令、中常侍均等這些擁有丞相之實權的官職,皇宮的內官職屬全部由宦官擔任,宦官可以和廷臣同樣享有俸祿、食邑、食租。從此宦官正式有了自己的權力體系,成爲一種特殊的、干預國家政治的勢力。

有了趙高這個宦官祖宗爲先例,漢和帝以後,幼帝頻更,母后臨朝,導致外戚、宦官輪流執政。在長期的權力鬥爭中,宦官集團得勝,出現五人同日封侯,十常侍勢力遍於各州郡,禁軍亦爲其把持的局面。

魏晉以後,雖然接受前代的教訓,對宦官干政均有嚴格限制,但都由於缺少行之有效的監督,又屬於是皇帝的家奴,所以那些律令法度也終成了一紙空文。

到了大唐立國以後,爲了防止宦官干政,出現東漢那種可以隨意行廢立天子之舉,內侍省的官員的構成有宦官、女官、朝臣三部分人組成,互相監督、互相制衡,短時間來看,這種三權分立的制衡情況效果還是不錯的。

可就是如此嚴苛的限制,內宮的宦官還是可以做到正四品上的官職,對於這樣的品級,不要說長孫無忌有意見,就算是那些每日在太極宮站班臣子更是義憤填膺。

要知道在大唐,宰相纔是正三品,宦官就可以做到四品,他們這些辛辛苦苦爲君主分憂,爲百姓謀福利的,混一輩子還趕不上一個太監,換成誰心裡能平衡啊。

長孫無忌的想法很簡單,光限制不行,還得壓制其品級,最好壓制到六品以下,秦漢的前例擺在那裡呢,不把這個羣體地位壓制到永無擡頭之日,這個瘤子早晚都是會要命的。

皇帝這個人性格堅毅,雄才大略,以一柄長槊奪得天下,就算是趙高復生,在他手裡也翻不出浪花來,其結果也只有死路一條。宦官們都是看人下菜的主兒,碰上這樣的主子,自然不敢放肆,只能壓着心中的慾望,陪着小心伺候着。

而李承乾,和他父皇一樣都是不會輕易受人擺佈的,對權力控制慾極強,他將來坐了天子,要是敢有宦官或者朝臣在他手下興風作浪,那一死是便宜的,關中那幾縣的皮場廟就是他們最終的下場。弄急了這位小爺,他敢在太極宮前蓋上一所,讓來來往往的人都看看,什麼是天家尊嚴不可侵犯。

說道這,話又繞回來了,人都壽數都是有限的,他們這皇帝總有當到頭兒的一天,誰能保證以後的天子也能想他們倆一樣允文允武,上馬征伐,下馬安民呢。

正所謂富貴不過三代,三代以後的事誰又能說的準,所以提早爲子孫解決這個問題,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規避風險,這個道理,長孫無忌相信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是明白的。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斬草不除根,始終就是個隱患,武德九年的時候,舅舅不是以此爲由勸說父皇斬殺建成五子的嗎?怎麼,年紀大了,心軟了,捨不得下重手了。”,李承乾饒有興趣地看着長孫無忌。

聽到外甥在打趣他,長孫無忌無奈地搖搖頭,他啊,這張嘴真是不饒人,要是換成其他臣子聽到他這番話,那還不得嚇暈過去。不過,他長孫無忌是個例外,他相信皇帝父子的心裡都清楚他這麼作到底都是爲了誰。

“殿下,不是老臣心軟,而是你的心太硬了,這皇宮中宦官有幾千人,還能因爲幾個人犯錯的緣故一鍋都燴了?陛下是絕對不會同意你這麼作的。”

看到長孫無忌理解錯了,李承乾呵呵的笑了兩聲,這那跟那啊,就算是自己想改變這種制度,也不能一口氣把人殺了,那得多不講理啊。更何況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忠心侍主,勤於王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

“舅舅,你誤會了,孤的意思是削蘋果般處理此事,最終徹底取締這一制度,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後顧之憂,更是能滋生人丁,兩全其美嘛!”

“哦,請殿下賜教!”

李承乾的想法很簡單,以現今的宦官數量爲基準,從明年開始,皇宮不在引進新的宦官,並命令不得擅自閹割,有違者流放三千里。因爲宦官空出來的位置,一律選取健婦充任,即使有些體力活兒,憑着她們健碩的身體也是可以勝任的。

另外,逐年的開始淘汰年老、多病,不堪使用的宦官,裁剪下來的一律送到長安附近的恩養莊好生過活,算是不枉他們爲皇室盡忠這一輩子。

最後再說到品級,現有宦官的品級、待遇不變,更替的女健婦以正六品上爲封頂,服役到一定的年限後,許以誥命,放歸於鄉,如此代替現有宦官制度。

聽完了李承乾的高招後,長孫無忌沉思了一會兒,按照太子所說既不傷了現有宦官的心,使皇家不至於落得背信棄義的名聲,又可以把禍患消弭於行,的確是兩全其美之法。

“太子殿下,辦法是好,不過,這條諫言還是老臣去和陛下說的好,你的年紀不小了,有些事還是避諱一點的好。”

李承乾當然明白舅舅是什麼意思,果然是七竅玲瓏心,這麼短的時間就權衡出了利弊、得失,有這樣的舅舅兼臣子在身邊,他可以輕鬆多了。

於是,笑着點點頭後,隨即答道:“有舅舅出馬那自然是極好的,孤深以爲是。”.......

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便宜都想佔?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
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便宜都想佔?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