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

在大唐,參加科舉的主要有三種人,即“生徒”、“鄉貢”、“制舉”。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等國家的最高學府和各地方州縣的官辦學習結業的一部分學生,被稱作“生徒”。

而不在校學習自學成才者,提出書面申請,先參加縣一級的考試,合格者再參加州一級的考試,合格者送京,稱爲“鄉貢”。最後一類是皇帝臨時下詔選拔“非常之才”,也就是以皇帝的名義徵召各地有專門才能的知名人士,統稱爲“制舉”。

其報考程序:一、舉子們到達京城後,先要到尚書省有關部門“疏名列到”,即辦理報到手續。二、上“文解”,即由地方官府發給舉子的推薦證件,還有“家狀”,即由舉子本人填寫的籍貫、三代名諱等方面的家庭狀況表。三、接下來還要“結款通保及所居”。要求舉子們以三人爲一組來相互擔保,並寫明在長安城的暫時住所。

只要想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人,上面的這些條件缺一不可。有門子的在尚書省都靠着親戚長輩們的面子辦好了,而沒門子的爲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對此不敢有一絲馬虎,早早的就把資料備齊了。

一般來說像這種考試資質的事是沒人走後門找他們這些考官走後門,所以褚遂良他們終於在考前可以休息一下。

原主考溫彥博因爲破了相,有礙觀瞻,辭去了主考一職,作爲副主考的褚遂良則補上了這個缺兒,爲了彌補他在經驗上的不足,皇帝特意又命姚思廉出來輔助他。

可這主考的位子褚遂良還沒有坐熱乎這麻煩就找上門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皇帝賜婚的考城縣公的孫女、未來的太子妃、獨孤妙音。

對於這位太子妃的到來,褚遂良感到非常的奇怪,獨孤家要真想讓什麼子弟入仕直接去東宮豈不是更方便,用得着來找自己嗎?最不濟,去找雲中侯也比找到這強啊。

帶着一頭霧水,褚遂良等人不得不硬着頭皮把這位小姑奶奶迎進了正堂,隨即行了君臣之禮,口中唸叨:“臣,褚遂良、溫彥將、姚思廉見過太子妃殿下。”

“三位叔父不要如此多禮,一來我還沒有正式接受冊寶,二來你們和家祖、先父都是同朝好友,讓你們給我這個晚輩行禮,我這心裡怎麼能過得去呢。”,話畢,獨孤妙音虛扶了一下,讓這三位長輩趕緊起來。

不過,說獨孤家和他們是同朝好友那是擡舉他們了,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在前隋的時候只是東宮的學士,溫彥將是羽林騎尉,姚思廉任漢王府行參軍。都是些宵小末吏,和獨孤家這樣的皇親國戚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相提並論的。

改朝換代後,他們做了高官,本來是可以不用理會這個前朝望族家的小姐的。可現在不同了,人家現在頭頂着皇帝的聖旨,他們也不得不再次的向獨孤家彎腰。

“殿下謙虛了,您接了聖旨,那自然就是東宮的女主人,我等臣子給您行禮那是朝廷的典制。”,待褚遂良話音剛落,溫彥將和姚思廉也跟着附和着,他們都是讀書人,對於禮法自然最是在意了。

“敢問殿下今日來所謂何事呢?”,雖然三個都想不明白,但褚遂良是主考官,這個疑問也只能由他提出來。

看着這三位主考大臣依然十分拘謹,獨孤妙音也不再和他們客氣,隨即言道:“這次我來是想請三位叔父幫個忙,給我在這次科考中找個答卷做做,不知你們願不願意幫這個忙呢?”

啥,獨孤妙音的話,讓這三位飽讀詩書的大儒們由於雷擊,太子妃考進士,這是鬧那樣啊?再說也沒有女子參加科舉考試的先例啊,這不是難爲人嘛。

“殿下,老臣斗膽問一句,您貴爲太子妃,爲了要和學子一樣來考進士呢?再說這也沒有前例可循,這讓臣等有些措手不及啊。”

姚思廉這話就等於在拒絕獨孤妙音,在家繡繡嫁衣,等着入主東宮不好嘛。幹嘛來着折騰呢,閒着沒事瞎折騰什麼啊。這也就看獨孤妙音是個女流,要是個男的,老姚這毒舌早就開噴了。

“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家中聽老祖將太子的事,對於殿下治國理政才甚是欽佩,所以想借着這次科考的卷子向殿下討教一下。我只是答一遍這個卷子,沒有想和學子們去爭那個進士名額,到時候請三位共同批閱一下就可以了。

況且朝廷沒用明令不允許女子參加科舉啊,不讓鬚眉的例子嘛,以前也有啊,平陽公主也能統兵上陣嘛,北齊的陸貞不也做了侍中嗎?”

好嘛,到底是出過三位皇后人家,這還沒嫁過去就開始想辦法搏太子的注意了。朝中的官員都知道,先太子妃長孫氏,秀外慧中,是個溫柔體貼的賢內助,雖然還沒有過門,但爲太子經營東宮頗有成效。

而這位呢,知道自己沒有長孫悅那樣的先天條件,則另闢蹊徑的想通過自身的才能博得太子的青睞。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這肯定那位老夫人的給出的主意,哎,不簡單啊。

不過,人家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朝廷確實沒有明令禁止此事,更爲讓他們堵嘴的是獨孤妙音舉的那兩個例子,尤其是平陽昭公主,他們總不能說這位開國的女將軍有錯吧!

經過短暫的商議後,褚遂良拱手稱道:“殿下,既然您不和舉子們爭奪進士的名額,那臣等可以在聚奎閣單獨的闢一間殿來,殿下可以在裡面作答。這樣一來,規避很多禮法上的麻煩,還能讓您得償所願,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聽到褚遂良的回話後,獨孤妙音頷首對三人致意:“那我就謝過三位叔父。”,話畢,帶着隨行的丫鬟飄然而去。.......

“登善,你什麼時候這麼沒原則了?”,溫彥將想不明白,褚遂良爲什麼打開方便之門,是太子妃又能怎麼樣,難道朝廷掄才的典制是臭襪子嗎?可以讓權貴任意踐踏嗎?

褚遂良那裡聽不出他口中的奚落之意,還有旁邊嘴撅得跟驢一樣的姚思廉,不由的在心中罵道,你們都是君子,就老子一個小人。

可是這話他也只能藏在心裡,這二位誰的資歷都比自己更合適當這個主考,本來就對皇帝的這項認命有些不服,自己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於是嘆了口氣,說:“這位太子妃出身名門,才學想來是不凡的,要不然怎麼敢讓咱們三人批閱呢。

再說,就算你們不在乎,可你們也有家眷啊,總該爲她們考慮一下吧。得罪了未來的國母是什麼後果,不用本官說你們也該知道。”

聽完了,褚遂良的話,溫彥將二人就不在說話,沒錯,他們得罪不起,這位姑奶奶算是把狐假虎威這四個利用到了極致,真不是省油的燈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該不該給面子!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五章 朝堂爭鋒(2)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該不該給面子!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五章 朝堂爭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