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

翌日含風殿

房玄齡起身道:“陛下,兵部已經派人查驗過了,潼關前又涌來了不少的百姓,估計有兩三萬人之多。”

李世民向衆人按了下手,示意他們坐下。

隨後問道:“這些百姓都是那些縣涌過來的?他們那難道買有打井嗎?”

“武功,涇陽,興平三縣的百姓居多,他們那旱情最爲嚴重。”,房玄齡說完後將兵部統計的文牘呈給李世民。

“輔機,這三個縣現在打了多少口井了?”,李世民一邊看文牘一邊問道。

長孫無忌:“哎,到目前爲止,三個縣總共打了不到兩百口井。”

“什麼,朕一個多月前就下令關中各州縣打井,他們才幹了這麼點。沒有水,老百姓能不跑嗎?”

聽完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的臉立馬就撂了下來,把手中的文牘重重甩在御案上。

“中書省擬招,把那三個廢物縣令給朕撤了。他們幹不了,朕換些能爲朝廷做事的人來幹。”

“陛下,這也不能全怪他們三個,現在的旱情日益嚴重,糧食的價格暴漲。

您看朝廷出的打井獎勵才能換多少糧食啊。

老百姓拿着這點錢根本就活不了命,又怎麼能下大力氣去打井呢。打井的事已經停下來了,弘文殿的文牘剛剛纔送來。”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更生氣了,下面這個州官,幹什麼都是這麼慢慢騰騰的。

這樣的是應該早一點報上來嘛,朝廷好調整策略。

可現在可好了,打井修渠的事停下來了,閃了朝廷一個跟頭。

“陛下,現在潼關前的流民是越來越多。以前還是三三兩兩的。

可現在就是一個村,甚至是幾個村一起逃荒了。朝廷應該儘快決斷,不然就會出亂子的。”

李恪聽房玄齡這麼說,眼前一亮,隨即起身言道:“父皇,所謂小人難養就是說現在的那些流民。

請父皇下旨,兒臣願意帶兵前去彈壓這些亂民。殺幾個帶頭的鬧事他們就也散了。”

李世民聽後皺着眉頭,這個三小子腦袋被門擠了,天子不德才會有天災降臨。

關中遭遇這樣的災禍,爲君者首先就該反躬自省,現在去派兵彈壓那些百姓不是逼着他們造反嗎?

這不是讓朕更加失德於民嗎?在加上前些日子的日蝕已經流言四起了。

看到父皇在瞪自己了,李恪尷尬的坐了回去。

就在這時候一直沒有發表意見的杜如晦說話了。

“陛下,古時候大禹治水,就是用堵疏兼施的法子。現在的災民就如同洪水,陛下下旨封鎖潼關就是堵。

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要疏,錢賤米貴是災年的常態。

臣以爲如果能將賞前換成賞糧,三十五擔糧食一口井,那百姓的就會積極的相應朝廷號召,安心的打井修渠來抵抗天災了。”

杜如晦的話立刻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持。

“陛下,如果是這樣,那麼關中勢必會水井遍地,百姓們的心就會穩點下來,那時候潼關關前的災民自然也就散去了。”

就在李世民準備排板的時候,岑文本一臉擔憂的說道:“臣以爲這是很難辦倒的,戶部去南方採購糧食的官員剛剛出發,等到他們籌措到一定的糧食還不知道要多久呢。

再說軍隊就不吃了嗎?要知道在北邊咱們可還有幾十萬人呢。”

岑文本說完後,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李承乾從袖子裡抽出了一份奏本呈給了雙手握的發青的李世民。

“父皇,兒臣連夜命長孫換去渭南的儲備庫的調取那裡賬目。現在還有二十萬擔可以用來賑災。

岑大人說的沒錯,南方的糧食多數都用於邊境的軍隊。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糧食賑濟那些災民。

是以兒臣請父皇下兩道聖旨。一道打井,一道爭糧。凡是關中的勳戚士紳一律按照名下田畝的實數徵收一定的糧食。不知父皇以爲如何。”

李承乾的話象一顆炸雷在衆人耳邊響起,啥玩意兒,爭他們的糧。他們都是世襲勳戚之徒,根據祖上的蔭功是可以不納賦,不服役的。

不說和朝廷的各級官員來往頗多,還有不少人和他們李家也是沾親帶故啊。

要是他們鬧起來那可不是小事啊,這位太子爺的膽子可真不小。

就在李承乾說話之際,岑文本和李恪都對視一眼後有都低下了頭。

房玄齡是個厚道人,聽到李承乾這麼說,就有些擔心的問道:“殿下,根據法禮他們是不用交稅和服勞役的,現在去和他們要糧食人家能給嗎?

而且這裡面可有不少武德皇帝在位時的功臣勳貴呢。”

房玄齡之所以這樣說,是想側面的提醒李承乾,這些人中可還有你的叔叔,姑姑什麼的呢。

大唐倡導以孝悌爲本,自從李世民登基以後更是爲了彌補以前過失而大加倡導。

現在你拿他們開刀,那把自己至於何種境地了呢。他可不想李承乾因爲這樣的事背上有違孝道的罪名。

而李承乾那裡聽不懂房玄齡的意思,對老頭笑了笑說:“房相的顧忌有道理,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們在陛下首先是臣子,爲主分憂是他們的本分。再說捐出點糧食怎麼了,他們平時一手端着陛下的恩典,一手拿着百姓的供奉。

這話要是聽不明白那李承乾不白活了,隨即對李世民施了一禮回道:“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竭盡全力,切實讓關中百姓都能感受道父皇的體恤之心。”

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
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