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

對於李承乾的去而復返,皇帝感到很納悶,可當他看到兒子身後的一身孝服的李立言後,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了,指着李立言的同時還把頭轉向兒子。

當他在李承乾那裡得到肯定的答案後,李世民悲愴的說道:“痛煞朕也,朕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

李世民是個恩怨分明的人,跟他有仇的,他絕不會手腕,即使是自己的親兄弟,他也會毫不猶豫地用刀砍下對方的頭顱。

可對於他有恩的人,他也絕不會忘記,就說蕭瑀吧,就因爲在武德朝的時候幫過他,李世民不僅給他封官加爵,更是包容了多年的跋扈之舉。

在朝中的大臣中,能讓他心存感激的人不多,李承乾的三個老師,李綱、張玄素、秦瓊絕對算是排在前面的。知子莫若父,三歲看到老,李承乾從三尺長到入主東宮前是什麼樣,沒有人比他再清楚了。

在李世民看來,高明就好比是個沒裝滿的茶壺,一瓶不滿半瓶子慌,性格懦弱,喜歡說大話,而且又沒有擔當,說實話,他當年確實不是比李恪差了很多。

可自從這孩子入主東宮以後,身上的毛病一個個都消失不見了,而且還爲國家和宗室屢立功勳,說他是歷代儲君的典範,一點都不爲過。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就算自己在他這個年紀,比較起來的話,也是失色不少的,他把這種改變全部都歸功這三位老師。

尤其是李綱,不虧是皇家御用的老師,再總結了前代失敗的例子後,因材施教,洗滌了高明的精神,讓他由內而外的建立起了強大的自信。

不管是作爲皇帝,還是作爲父親,李世民都是應該感謝這位老者的,因爲他爲李唐培養了一個合格的繼承人,爲國家的社稷傳承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就憑着這一點,封他一個公爵,一點都不爲過。

所以,每當四時八節,皇帝賞賜羣臣的時候,他們的三個的賞賜從來都是最重的一份,不管別人有什麼閒話,李世民始終堅持着這一點。

坐在龍椅的李世民,用手拄着腦袋沉默了很久,一直到長孫皇后端了一杯清水來,才把他的精神又拉了回來。

片刻之後,皇帝讓李承乾來研墨,一邊寫着詔書,一邊說道:“追贈李綱爲司空、尚書左僕射,觀國公,諡號爲貞,其爵位三代而不遞減。着皇太子承乾,親自扶靈至昭陵功臣吉地。.......”

嘶,侍立在一旁的李承乾,聽到皇帝的追贈聖旨後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原本以爲追封一個侯爵,開府儀同三司就不錯了,可沒有想到皇帝竟然給予他如此重的追諡。

更讓他意料不到的是竟然陪葬是昭陵,而不是獻陵,不要看這小小的一字之變,這裡面的說道可是不少呢。

按照常理說,李綱是受李淵恩詔入仕大唐的,而且武德朝的時候又出任了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於情於理在他離世之後都是應該陪葬獻陵。

而進入昭陵的標準只有兩條,要麼就是秦王府的舊臣,要麼就是在貞觀一朝立下大功的,而皇帝之所以這麼決定,一定是看在李綱出了教導自己有些苦勞的份上。

“臣李立言,代先父及闔家八十五口,叩謝陛下隆恩!”,李立言聽到皇帝的聖旨後,狠狠地在地上給皇帝扣頭。

從追諡上就能看出來,皇帝對父親的評價極高,不僅追贈了三公和宰相的職務,更是賞賜了國公的爵位,三代不減啊,這是多麼大的榮寵。

“卿父,品德高尚、清淨高雅,自武德朝至今,常有治國良言奏聞於上,先帝和朕都受益良多。隨後又不顧年高體弱,在東宮治學多年,不僅培養了太子,更是爲我大唐培養了的未來耗盡了最後的心血。區區的官職和爵位,不足以表其勞苦,這一切都是他該的。”

話畢,李世民從龍椅上走了下,推開了殿門,一股冷風吹進瞬間就讓本來溫暖的大殿,驟然的降了幾度。可李世民卻毫不以爲意,抱着膀子一邊看着外面漫天的白雪,一邊叨咕着:李文紀,李文紀,一個不錯的老頭!

武德朝的時候,聽說李綱出任東宮的太子少保,李世民的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是滋味的,這不是因爲李綱歷仕三朝,門人學子遍佈天下。

而是因爲李綱是天下公認的帝王之師,有了他做老師,不僅能皇帝的聖意歸屬,更是能在大義上證明那個皇子擁有當皇帝的資質。

可惜啊,自己是沒有這個福氣的,所以在爲李承乾選擇老師的時候,他就意屬李綱了,即使沒有長孫無忌的推薦,李世民也會把他請出來。

以前,好學的李泰上書求了好多次,希望可以拜在李綱的門下,或者執以弟子禮去請教學問,可都被自己一一駁回了。

爲什麼,沒有爲什麼,這不是說忌憚李泰的那點小心思。而是因爲這個老頭兒在安州之亂後,上了一道密摺專奏,清楚明瞭的說了諸位年長皇子們優缺點。

再他看來,高明是塊完美的璞玉,讓他雕琢了幾年反而大大限制了他的天分。

其他的皇子非但沒有當皇帝天分,更是容易招來災禍,身死國除將是他們最終的歸宿。皇帝要是想讓他們能安穩的度過餘生,最後趁早斷了他們的念象。

否則,一旦矛盾激化,仇恨的種子發了芽,在皇帝百年之後,難免還會有一場血雨腥風,即使沒有高明的命令,或者說是高明的命令根本就不管用。

在東宮多年,他太知道,那些熱血青年的德行了,說他們有志的年輕人,不如說是荊軻一類的慷慨之士,高明對他們恩遇越高,他們的做的就會更絕,和這種衛主的忠貞之士,在這方面是講不清道理的。

所以李綱的這份奏章是皇帝在上元節前對宗室進行織剪的一個重要原因,歷經了一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太知道人心的重要性了。

“父皇,天寒,您還是應該保重龍體纔是!”,就在皇帝在深思之時,李承乾將自己大氅解了下來,披在他的身上。.......

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當由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當由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