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

《詩經·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自周武王定天下之後,君權神授的周天子,就成爲了人間的至尊,行使特權敕封諸侯。

隨後又歷經秦、漢、隋至今日的大唐,爲了天子的寶座,數不盡的英雄豪傑折戟沉沙,這其中也包括李承乾的長輩和兄弟。

可自從去軍工區看過鑄造好的其餘八鼎之後,不管是皇帝,還是李承乾心中都有了一種莫名的感覺,怎麼形容呢,就是心裡激動,澎湃不已。

特別是李世民,那是敢殺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且讓自己老爹地方的主兒,看到這象徵“天子權力”的九鼎,手握“祖龍”傳國玉璽的他不膨脹就怪了。

可好景不長,就在九鼎要移送太廟去,等着年節祭祀時使用的時候,李世民的主意突然就改了,特意下旨要將九鼎擺在含元殿前,讓臣子們上朝的都能瞻仰到九鼎的風采,所以才放到這麼顯眼的位置。

這不,剛剛把九鼎呈圓形擺放,象徵關中的雍州之鼎擺在中間,他就急吼吼的把李承乾、房杜等人叫來品鑑,讓重臣們看看這樣擺放是否妥當,如果誰說出更好的建議,將有意想不到的重賞。

一共就九鼎,其實無論怎麼擺都無所謂,就算誰站出來說什麼花樣來,也不過是變一個位置,除了容易被人當成阿諛奉承的弄臣外,根本不會出現其他的結果。所以自持重臣身份的大夥兒也都緘口不言,面面相覷,誰也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李承乾是想到了怎麼能讓皇帝高興,他相信其他的重臣也都想得到,只不過當小丑太特麼丟人了,他作爲一國儲君,怎麼着也得顧着點威嚴不是!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可這世上永遠都不缺投機取巧的人,侍中-劉洎在衆人“詫異”的目光下站了出來,隨即言道:“陛下,臣以爲怎麼擺放都無所謂,陛下的天子氣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隨心所欲便是大道,臣等都無異議!”

就在大夥以爲劉洎的廢話說完的時候,這傢伙便趁着皇帝高興吊起了書袋子,聽得除了皇帝在外的所有人都無比的“汗顏”,對於劉洎的都投去了異常“讚賞”的目光。這能拍馬屁不是關鍵,關鍵是能豁得出麪皮,最起碼今在這,沒人比他更不要臉了。

九鼎爲大禹所至,其意欲是護佑華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一直都被當成祭天最重要的禮器使用;周武王立國之後,仍然繼承了夏、商的典制,以九鼎爲王權的象徵。

秦昭王在位時,遷九鼎入秦,象徵着周朝的社稷從此斷胙!除了李承乾帶回來的豫州之鼎,其餘八鼎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這是個很老套的故事,在場的諸位誰不是滿腹經綸之輩,這種連頑童都能“如數家珍”的小典故,劉洎未免就顯得有賣弄剩飯的嫌疑。

可劉洎既然能躋身宰相之列,自然不是那種只會炒剩飯那麼簡單,只見這傢伙,立刻就把話題的重點從九鼎引到了“天子”這兩個字上。

衆所周知,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皆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如此一來,天子不僅成爲了人間的至尊,更是相當於給自己找了個“天”當爹。

而其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有的朝代因爲皇權的衰弱,還出現神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事,比如那個三次出家被臣子們贖回來的梁武帝。

劉洎敢這麼說,是因爲他了解皇帝,連自己的爹都容不下,他怎麼能容易自己年年給老天這個“乾爹”心甘情願的磕頭呢!再加上太子所提出的限制佛教的政令,從這點上就能看出來皇帝對於所謂的神權多麼的深惡痛絕。

如果他能在大義上,將所謂神權和皇權合二爲一,那這功勞其實不是大大的,幾句空話就能成爲皇帝對抗神權的中流砥柱,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劉洎拱手言道:“商以前,對至尊的稱呼是人王或者人皇,後紂王被武王所取代,人王的稱謂從此截止,改用天子稱謂,讓原本人間的至尊,成爲了天地之子,臣以爲這個稱謂有所不妥。”

“昭王的時候,稱西帝也是想擺脫天子的稱謂的桎梏,另闢蹊徑以成帝王大道;可因爲時勢所限,不得不作罷。今,我朝國力強盛,陛下的功業遠超秦皇、漢武,那爲什麼不能即位人皇,將神權和皇權合二爲一,成爲凌駕於那些所謂神靈之上的帝王。”

話畢,馬屁精劉洎還向魏王李泰擠了擠眼睛,示意他可以站出來撈一把了;是以,心領神會的李泰趕緊把話接了過去:“父皇,兒臣以爲劉相所言甚爲有理。.......”

李泰的學問不錯,腦子也不笨,他當然知道劉洎是什麼意思;既然劉洎把頭開好了,那他自然要把話接下去,只聽他搖頭晃腦的從紂王,那個被臭了一千多年的昏君說起。

紂王在即位之初,經略東南,征討東夷,將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鞏固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可人到中年,尤其功業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難免驕傲自滿,專橫霸道起來,所以就引得了很多諸侯國的不瞞。

最終在牧野之戰,敗於爲周爲首的諸侯國,身死國滅爲天下笑。隨後周朝的史官們就在上意的關照下,將他這個被叛臣們弒殺的亡國之君記載成了千古暴君。

特意將他“不敬神”記載爲“反對神權”、“改革舊俗”,將其“任用罪人”、不重用貴族,理解爲打破諸侯國的世襲制。這樣做無非就是想在保證他們利益的前提下,掩蓋弒君犯上的事實。

爲了徹底淡化商王朝在民間的影響,更加襯托出他們的“正義之舉”,故而採用“天子”這一稱謂,利用天的名義把自己的謀逆合法化。........

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
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