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

申州城的熱鬧李承乾不知道,但長安城今年卻熱鬧非常,因爲有皇長孫的百日宴跟着,皇帝特旨消禁七天,所以即使半夜,城中各坊之間依然是燈火通明,人流涌動,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站在城牆上,看這這一百零八坊的萬家燈火,李承乾心裡有說不出的舒坦和安寧。他記得很清楚,老李綱曾說過:在君王眼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天下萬物即是江山,什麼時候李承乾達到這個心境,他就有了一顆君王之心了。

對於老師當年的這番話,李承乾雖然面上沒說什麼,但對於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還是不怎麼贊同的。當然,李綱也看出來這個關門弟子不怎麼相信,所以就告訴他,等他掌握權力的年頭長了,自然也就有這份心境了。現在回頭想想,老師的話說的沒有錯,薰陶,沒錯,就是權力的薰陶,有道是在其位,謀其政,坐在這個位子時間長了,感覺自然不同。

“哎,我的太子爺,這大半夜不在宮中呆着,怎麼跑到城門樓子來了,咋的,是嫌你家娃夜裡哭啊!哈哈......”,今日的值星官,程知節大咧咧來到跟前和他打招呼,同時也奚落一下初爲人父的李承乾,作爲過來人,他太知道小孩子夜裡鬧起來是什麼樣了。

中山王是東宮的獨苗,聽夫人說太子妃總是親自帶在身邊,程知節和太子一起打過仗,知道這位爺覺輕,稍有聲音就醒,和他老子一樣睡覺的時候都掙個一隻眼,這要是能睡得安穩就怪了。

程知節是個有意思的人,他爲人處事的方法獨特,越是親近的人就越是沒規矩,就說他現在,見了李承乾連特麼禮都沒見,笑呵呵的並肩站着,絲毫沒有人臣的覺悟。對於老流氓的無禮,李承乾早就習以爲常了,他在紫宸殿和皇帝也是這死樣子,皇帝都沒說呢,他又怎麼好計較呢。

再說他對其他的皇子,比如說李泰、李恪,那絕對是畢恭畢敬的,禮數那叫一個周全,就算是挑頭最大的魏徵也說不出什麼毛病來。其實老傢伙這麼做,大傢伙心裡也都明白,一來是諸皇子矯情,皇帝還因爲諸臣怠慢他們發過火,程知節是多聰明的人,他可不觸這黴頭。

二來,是因爲自己家那三崽子,老大不用說了,正四品上的左司御率-大率,依照他的歲數能混到這就是頂天了,畢竟他和秦懷玉那樣頂尖資質的苗子比不了。至於老二、老三那就是混子,沒有六率的摔打,別特麼說郎將了,就是百夫長都不一定能幹好,這是大人情,老程心裡對太子是心存感激的。

之所以沒有和秦瓊一樣完全踏上東宮的船,那是因爲性格使然,他這個人一輩子經歷的血雨腥風太多了,不敢冒一絲的風險,誰能保證在最後一刻沒有人翻盤呢,只要自己死死的抱緊皇帝的大腿,那什麼都好說。

“魯國公,這又過了一年,你這嘴是越來越能說了,可就是再忙,那也得抽時間教教老二和老三,就是因爲那破嘴亂說話,被處默又收拾了一頓,你這聰明勁兒他們怎麼沒遺傳到呢!”

李承乾也不是省油燈,你說我兒子,那我就得損你兒子,想打無好手,想罵無好口,他和程知節暗口都鬧習慣了,啥人啥對待就體現在程知節和秦瓊的身上。

呵呵......,被損的程知節不但不惱,反而又靠前了一步,笑嘻嘻的說:“殿下,你看我小舅子的事,是不是緩緩再議,他不是那塊材料,和竇寬、王治那兩貨搭不了班子,趁着大過年高興,你擡擡手,還是讓他年後返歸本職吧!”

有些時候,老程是真分不清是什麼恩典,什麼是坑了,他小舅子崔樞本來在唐州當刺史挺好的,可就在今年回京述職的時候讓尚書省給留下來了,沒過兩天,房玄齡就代表皇帝宣佈任命他爲廉政部右侍郎。

這特麼不扯淡嗎,要知道崔樞是崔家家主最小的嫡子,那是根紅苗正的世家子弟,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湯匙長大的,享受習慣了,他那裡能和竇寬、王治這兩個啃了半輩子鹹菜的人玩到一塊去呢!

這不,得知了這一任命後,崔樞整個人都傻了,那是個什麼衙門啊,從上到下都是窮酸慣了,以吃苦受累爲樂,自己可啃不了那鹹菜,也受不起那閒罪,還是回唐州逍遙去得了,這官不升也罷。

所以就找到了自己的姐夫-程知節,他和東宮走的近,在太子那有面子,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想進廉政部是要太子點頭,也不知道自己是倒了什麼黴,竟然太子看上了。得,咱享受不了這大恩,還是讓去稀罕別人吧!

聽了程知節話,李承乾呵呵得笑了兩聲,隨即淡淡說道:“我說魯國公,求佛要心誠,求完了如來,又求觀音,你到底想讓那尊佛顯靈了。

你這麼聰明的人還看不出來這是父皇的意思嗎?他老人家金口玉言,口銜天章,孤這個做兒子要是反對,不僅有違人臣之道,更是有違人子之孝。所以你那個嬌生慣養的小舅子可別埋怨到孤的身上,冤有頭、債有主,要不你去紫宸殿去試試?”

得,聽太子這意思程知節算是明白,這事根本就不是太子想算計崔家,這是皇帝對崔家有看法啊,如此一說,那這問題可就更大的,讓崔樞到廉政部去當右侍郎這不是讓崔家和其他各家結怨嗎?

這手高明啊,以彼之矛、攻必之盾,從內部瓦解團結的世家,從而達到互相猜忌的目的。要是以前,調動這麼個右侍郎起不了這麼大的作用,可現在是什麼檔口,東市口的血可是還沒幹呢,這招狠啊!

求情,還求什麼情,皇帝要辦的事誰攔得住,程知節跟了皇帝二十年,他還知道自己主子的手有多狠了,一個不順從,那將來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看到程知節不說話,李承乾拍了拍老程的肩膀,安慰道:“魯國公,別想太多,一切順從陛下的意思辦就是,你是老江湖,當然知道國家利益和所謂的道義比起來是多麼不值一提。

只要他們不動,陛下相信也不會把他們怎麼樣,這只不過是一個警告而已。另外,告訴崔樞,吃不慣鹹菜可以帶着大夥兒吃點好的,和光同塵嘛,能吃好、喝好就算他當好差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
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