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世界爲之顫動!被載入歷史進程的中國作家!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當代中國文藝界,有四大具備含金量的文學獎項,它們分別是: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這些文學獎項存在的意義,就是爲了紀念老舍、茅盾、魯迅、曹禺這四位爲中國當代文學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作家。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這七十年間,有無數文人作家對這四大文學獎項發起衝擊,對於一位致力於在文學路途上長久發展的作家而言,能獲得這四大文學獎項之中的任何一項——
都是對於自己創作生涯的認可!
多少作家傾其一生,也沒辦法得到這文學四大獎的認可,但凡真能榮幸奪得這四大獎之中的任何一項,那都是屬於家裡燒了高香。
可唯獨這江海,居然將這四大文學獎拿了個大滿貫?
從時間先後順序來劃分
先是以戲劇領域悲情之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感天動地竇娥冤》,拿下戲劇屆金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再是以一部《許三觀賣血記》,拿下了闊別文壇已久的老舍文學獎。
至於說江海的《活着》和《老人與海》,不僅是在國外殺瘋了,稱讚一片,哪怕就是在國內,也照樣斬獲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江海,對於中國文壇做出的貢獻.
已經不需要這些獎項來證明了?
因爲,【江海】的名字,本身就具備相當之強的含金量!
北大,未名湖畔。
顏如玉身邊充滿了青春活力氣息的女學生,同她講述着中作協連同中宣部,在半小時之前,面對整個中國文藝界下發的通知信函:
“爲了紀念江海先生對中國當代文學做出的貢獻,由中宣部牽頭,中作協主導,將以作家【江海】的名字,成立繼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之後的第五大文學獎項——”
“江海文學獎!”
對於一位作家而言,能用作家本人的名字,創辦一個文學獎項。
這,就是對於一位作家而言,最大的榮耀!
江海,是國內第一位斬獲四大文學獎大滿貫的作者。
江海,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江海,更是歷史上第一位,還在世之際,就被中國文藝界冠以獎項紀念的當代作家!
“老舍、魯迅、茅盾、曹禺這四大家,都是在去世之後,文藝界根據他們對中國文學屆做出的貢獻,以他們個人名譽成立的榮譽獎項.”女學生眸子裡透露出無與倫比的澄澈,語氣裡滿是敬佩,“只有這江海老師,是歷史上第一位還在世之時,就被中國當代文藝界冠以個人榮譽獎章的作家。”
“這江海老師,當真是了不得啊”
對於一位作家而言——
和江海同處於一個時代,是幸運的。
能在如此之盛世,親眼目睹這樣一位風華正茂的作家,一路崛起,掃平國內文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壇書寫下獨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耀,這樣的經歷
毫無疑問,是值得懷念的。
但是!
身爲一位文人——
和江海同處於一個時代,同樣也是不幸的。
因爲,江海的存在,會讓所有和他同一個時代的作家,黯然失色.
顏如玉放下手裡的日記本,擡起頭來,將絕美的眸子投向未名湖畔的另一側,她嘴角帶着淺淺的笑,言語中又飽含思念。
“他,是我此生見過,最優秀的人”
春意盎然,柳樹在微風的吹拂下,隨風飄搖。
湖畔在炙熱陽光的照耀下,憑空增添出幾分動人的神采。
陽光正好。
歲月靜美。
“顏老師,您能和我講一下江海老師的故事嗎?”
“一點就好.”
像是被這話語勾起了往昔的懷念。
顏如玉將一壺泡好的碧螺春,放置在女學生面前,她端起面前的茶具,淺淺抿了一口。
像是想起了自己和江海的初識。
又或是想起了江海帶着她和宋時青一起去吃路邊攤的模樣。
再或是想起了幾年之前,她和江海以學生身份,參加轟動一時的亞洲高校文學聯賽,江海以一己之力,硬撼日本青年文壇一代三人組,爆殺日本閱讀排行榜.
往昔的種種事蹟,不斷浮現於眼前。
回憶,歷歷在目。
但故事裡的主角,卻已然無法見到。
張愛玲曾經說過:
“年少時,不要遇見太驚豔的人。”
“否則這一生會太孤獨,因爲念念不忘。太過驚豔,會成爲你一生的牀前白月光,心口硃砂痣,以至於認爲大概一生都無法遇到如此驚豔之人,再無法遇到那個初見踏光而來,照亮自己整個世界,驚豔自己餘生歲月的人”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像是極其感嘆一般。
在北大乃至是整個當代文學界,都擁有不俗名氣的才女顏如玉,放下手裡的茶杯,言語間有着說之不盡的懷念:
“那,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時光荏苒。
歲月變遷。
半年的時間,又是一閃而逝。
儘管,知道國內爲了紀念自己在當代文學歷史上達成的成就,中作協連同文宣部,特意設立了一個【江海文學獎】,江海文學獎也成爲繼老舍、茅盾、魯迅、曹禺文學獎之後的——
第五大文學獎!
可是,江海卻還是沒有想要歸國的意思,用江海的話來說:
“做人,一定要沉得住氣。”
“要給歲月以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江海這半年,以中國作家也是第二十三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身份,走訪了許多國家,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麥,法國等等
凡是江海所達之處,無不受到了當地文聯部門乃至是民衆的熱切歡迎。
“這,就是從中國遠道而來的那位大作家”
《三體》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老人與海》的銷量還在不斷瘋漲。
《無人生還》的影響力還在不斷擴大。
《人間失格》的致鬱率還在不斷增加。
根據世界藏書總館統計的數據顯示,在江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二年後,江海名下的所有作品在世界範圍內的總銷量——
已經突破了十億冊!
江海,也成爲了世界文學歷史上首位,達成十億俱樂部成就的當代作家!
也就是江海創下記錄,達成這個成就之時。
這一年,爲了記錄這個神聖的時刻,央視記者當即啓程來到佛羅倫薩,對江海展開了一場蓄謀已久的專訪:
“江海先生,能不能簡單聊一聊您對於‘十億俱樂部’這個榮譽稱號的看法?”
“或者說,我再問的直白一些.”
“您能不能簡單透露一下,這些年您通過名下的這些作品,掙了多少錢.”
事實上,江海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爲【錢】這種庸俗的東西發過愁了。
他的字就是錢。
他的名就是錢。
只要他這個人還在。
只要他名下的這些經典文學作品還在。
那麼,這些東西都會源源不斷的爲他創造價值與收益
沒有絲毫掩飾與僞裝,當着鏡頭的面,江海誠懇的表示:
“我對錢沒有興趣。”
“錢,是這個世界上最庸俗的東西。”
“客觀上來說,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銀行卡里究竟是有多少稿費了.”
每本書,經手的出版社不一樣。
每本書,每個月打稿費的銀行卡,也不一樣。
江海名下的作品,誕生於中國,揚名於亞洲,遠銷於歐美,甚至都已經流傳到了非洲。
今天,賺的是人民幣。
明天,賺的是美刀。
後天,賺的又是法郎。
你要把這麼多張銀行卡的賬戶,彙總到一起,然後再把這些美元、澳元、日幣、法郎換算成人民幣.
這,還真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所以,江海並沒有說謊,他名下到底是有多少錢
他還真不知道!
“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名下有多少錢,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江海放下手裡的咖啡,一臉淡然的看向面前的央視記者,“這些年,我通過文字賺取的稿費,早都已經‘夠用’了”
當這則訪談傳回國內之際。
看着江海正一臉悠閒地坐在比薩斜塔之下,喝着咖啡,品着下午茶。
有人,很欣賞江海的生活狀態。
但也有人,主打的就是一個怒不可遏,氣的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
“這傢伙,拿着瘋狂刀我們寫書賺的錢,優哉遊哉的過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們在這邊,哭的淚腺都快閉合了,這傢伙在那邊兒”
“都已經爽翻天了?”
“這他媽的,真的是個畜生東西啊!!!!”
這一年,江海以中國作家的身份,出使了許多國家。
不止於江海的個人影響力在擴大。
連同着中國文壇,在國際上的威望,也在不斷擴大。
“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度,能誕生出可以寫出《老人與海》這等偉大文學作品的作家?”
“江海老師,又究竟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之下,寫出《活着》這等堪稱是‘致鬱系’神作的作品?”
“聽說,那年高考,江海老師在中國考場甚至都排不上名號?”
“如果江海老師這樣的人,在中國都考不上大學,那在中國能考上大學的學生.”
“到底該是有多恐怖啊?!?!”
在出使韓國之際。
南韓方面,直接給予了江海,近乎於國禮般的對待。
從未有任何一位作家,被南韓總統授予可以自由出入青瓦臺,甚至於被南韓總統授予【國師】的稱號。
當江海蒞臨南韓之時。
人山人海。
萬人空巷。
有無數的讀者,手持着《熔爐》和《素媛》的海報,走上街頭迎接【江海】這麼一位只存在於傳說中的作家:
“我們不是爲了改變這個世界,我們,是爲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江海先生,您,教會了我們要勇敢抗爭吶.”
成功了叫革命。
失敗了叫叛國。
很顯然,當初打着江海《熔爐》書中口號發起抗爭的派系,現在已經勝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江海蒞臨韓國之際,得益於《人間失格》在東瀛的爆火。
東瀛方面,也派遣專人邀請江海訪問東京:
“江海先生,我們東瀛國內,也有很多民衆是您的讀者.”
縱然,在這一年間,江海訪問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這其中包括歐洲,也包括亞洲,甚至於包括澳洲.
但是,提起國際上知名的國度,尤其是發達國家,江海唯一一個沒有去過的國家——
也就只有東瀛了!
面對東瀛方面的邀約,江海在思考片刻後,隨即便毫不猶豫的拒絕:
“我對於東瀛民衆沒有任何的偏見,但由於歷史原因,我沒有辦法以個人的名義前往。”
“如果東瀛方面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
“如果東瀛方面拒不承認自己在歷史上犯下的罪行。”
“如果東瀛方面不能在國際層面,正式向歷史上那些遭受過苦難的中國民衆正式道歉,那麼東瀛這個地方——”
“我,江海,此生都不會前往”
一個人的力量雖小,但積水成淵,聚沙成塔。
誠然,江海出不出使東瀛,對於那些政客而言——
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一件小事
“你愛來不來,不來拉倒,我是不是給你臉了”
但是,得益於江海在國際層面的影響力,在江海發聲之後。
中韓方面,立即給予了江海強而有力的支持:
“道歉!”
“請正視自己的錯誤!”
在中韓相繼表態之後。
西方社會,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這一場有關於東瀛的聲討之中。
首先加入聲討的是英國,其次是法國,甚至於一向與東瀛交好的老美,也罕見站隊江海:
“遺忘歷史,就是歷史的罪人!”
“請,正視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
在國際社會的全面施壓之下。
甚至於東瀛國內,也就是江海曾經的讀者,都開始在國內掀起了一陣反戰的浪潮: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
“受害者,需要一個正式的道歉”
聲勢,愈發浩大。
國際社會,又不斷施壓。
終於,再也承受不住這一陣聲勢浩大的反戰浪潮。
東瀛方面,正式派遣出外交使團,向以江海爲首的中國作家使團誠摯致歉:(修)
“歷史上,我們犯下過很多錯誤。”
“對於那些我們曾經傷害過的人,做錯過的事,在此,我代表東瀛全體國民,誠摯的向你們說一句——”
“對不起”
很難相信,一位作家竟然會有如此之恐怖的影響力?
他竟然真能以一己之力,讓犯下過罪行的東瀛人,正式自己的錯誤
甚至於時隔數十年之後再次面向世界正式道歉?
不相信歸不相信,但這一切,江海就是真真切切的做到了。
也正是基於這點。
原先,那些百般看江海不順眼,想要瘋狂刀了江海的讀者,竟然罕見開始覺得.
“你還別說,好像這傢伙.”
“看起來也沒有那麼可惡了?”
根本就不在乎旁人的看法究竟如何。
這一年,江海依舊是我行我素,他依然是久居國外,依然是自顧自的坐着自己喜歡的事。
“管他風吹或雨打,我自逍遙在人間.”
時間,在悄無聲息中流逝。
在一種平靜的流速之中,半年一閃而逝。
也就是這天,平靜的生活,被一則突兀的消息給徹底打破。
整個西方社會。
開始近乎於瘋狂般流傳着一個消息——
伊麗莎白五世,也就是未來即將接任大不列顛的女皇殿下。
她,懷孕了
當無數人開始質疑起這則消息。
當無數人開始懷疑起這則消息的真實性。
當無數人都在質疑:
“格溫殿下都未成婚,她怎麼可能懷孕?”
面對世人不解的質詢。
沒有絲毫想要掩飾的意思。
伊麗莎白·格溫,平靜而又鎮定的當着媒體的鏡頭承認了這個驚人的事實:
“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