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爾摩斯探案集
二十 智斷丟豬案
大家一齊出門觀看:只見是兩個農民,一個30多歲,另一個40多歲,互相揪住對方的衣領,一起擠進門來。兩人的胳膊肌肉都隆起硬塊,說明都使盡了最大力氣。兩人的表情都氣憤已極。
一進門,兩人一齊大聲嚷嚷,聲音混淆,誰也聽不清個所以然。
緊挨着他們身後,兩三個婦女幺着一頭小豬也進了門。
這小豬長得實在可愛,渾身上下黑毛光溜溜的,油光水滑,身體不胖不瘦,搖着尾巴,低頭東瞅瞅西瞅瞅,鼻子咻咻着。
王科長讓他倆一個一個說,才弄明白:
兩家前幾天各丟失了一頭小豬,今早湊巧都發現了這隻小豬在路上游逛,都覺得這隻小豬像自家的小豬,毛色、個頭、動作都像。於是競爭起來,都一口咬定此豬是自家走失的,吵得天翻地覆。
委決不下,只好找派出所解決。
王科長忍不住哈哈大笑。
爲何大笑?蓋因前不久網上就有這麼個案例,何其相似乃爾?簡直就是那個案件的翻版,太容易解決了。
王科長努努嘴說:“小張,你來斷此案。”
“好嘞!”小張回答得胸有成竹。
小張當然也看見過那個新聞,隨即依樣畫葫蘆:咳嗽一聲,吩咐把小豬先關起來,餓它一頓,然後把小豬幺喝到村中央,小豬豎起耳朵左右看看,立刻朝着一個方向直奔而去,順順暢暢地進了那個30多歲的農民家裡。
如此案件順利破了。
但事情的後續發展卻與網上的那件截然不同,充分體現了事物的多樣性。
王科長用微表情分析法觀察那個失敗者——40多歲農民,卻並非失敗者應有的懊喪、痛惜表情,不見他有多麼的泄氣和失望。他陡生疑竇,猜出內中必有玄機,就叫住他,故意問他:“你那豬娃是咋丟的?講一講,大家幫你再找找?”
那男子卻急了,連連搖手:“不麻煩了,不麻煩了,區區一個豬娃,不值得興師動衆,大動干戈。你們警察有更重要的事哩!我自認倒黴算了。”
小張赫赫然說:“站在你面前的可是赫赫有名的王科長——中國的福爾摩斯,尋個豬娃是小菜一碟。說說吧?”
那丟豬者一聽眼前就是神探王科長,慌得臉更抽巴了,王科長的大名他早已如雷貫耳,破獲了多少疑難案件?區區小豬事怎能整不亮清?他冷汗一下下來,心裡先就怯了,連連說:“不必了,不必了,一個小豬娃麼,又非命案,怎能勞神探大駕?不必興師動衆,大動干戈。”
王科長軟硬兼施,先是板着臉嚴肅地說:“你不讓插手追究是不是另有隱情?”又及時因勢利導,放低聲音說:“說吧,我們絕對替你保密,不告訴任何人。說吧說吧!”連連鼓勵。
那男子長嘆一聲,感到包不住了,只好和盤托出真情:“嗨,實話對你們說吧,怪我不爭氣。”
“咋不爭氣?”小張問。
“爲還賭債,我把它偷偷賣了。是我老婆發現人家那豬娃很像我家‘丟失’那隻,爭競起來,我也只好逢場作戲給老婆看,也幫着爭競。”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大笑不止。
那男的又哀求:“貴賤不敢讓我老婆知道這事,知道了就過不成了。”
王科長頗爲理解地說:“當然我們不會說,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親麼!不過你得保證今後不賭了。否則,誰也救不了你的婚姻。”
“我保證,我保證。再賭剁我一個手指頭。”
那男子走後,大家因破案順利,又覺事情滑稽,興奮不已一番,又聚在一起閒聊,話題聊到正在進行的倫敦奧運會上,小張評論說:“嗨!中國那對消極比賽的女雙羽毛球選手,臨事不會應變,吃了大虧,痛失金牌不說,還被逐出了奧運會……人家都兩次警告了,危險之至,她們腦子還不知變通,還‘照既定方針辦’——輸球。倘若腦子靈者,趕緊變通振奮起來,積極比賽而贏之,豈不躲過這場大禍?”
小劉則說:“不能怪她們,教練指示的,她們怎敢不執行?”
戴所長則說:“新賽制也大有問題,必須改。”
王科長則說:“獨立思考有主見,對任何人都重要。還有就是那個乒乓球亞軍丁寧 ,教練都判她發球違例了,她還要那樣發,也是不知變通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