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細細講推理(一)
十二細細講推理(一)
“人的一切行爲都受着性格的支配,也就是說,一系列事件的發展變化必須符合行爲人的性格發展邏輯。”王科長侃侃而談,“就連寫小說也要講究:‘情節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
“那麼讓我們來仔細地分析越獄潛逃犯在潛逃過程中這一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性格、心理:他僥倖出逃後,應如驚弓之鳥,會深深感到自己仍處在四處通緝中,險象環生。這樣,他應該只有一個念頭:快逃,抓緊一切時間外逃出城,逃出險境,逃得越遠越好,逃到天涯海角……他的一切行爲都應該圍繞一個‘逃’字進行……
“然而我們眼前的這個越獄潛逃犯卻很反常,一系列行爲十分荒唐,毫不符合應有的性格發展邏輯。他越獄後,卻還傻乎乎地繼續逗留在市區,而且並非潛伏不動,卻是在市區繁華地段入室搶劫殺人……假如缺錢,在邊遠地區動手不是更安全?更甚的是,一連多少天,老在市區裡兜圈子作案,這不是自找暴露嗎?
“假設是爲了錢而不得不冒險作案,那麼他一次搶的錢已是足夠出逃的花用,爲啥還不顧忌暴露地接二連三搶錢?是犯了搶錢癮了嗎?這就像是一個人接連拿出3個元青花來賣,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拿的假貨,因爲全世界才三四百件,他這到手概率也太高。如果光劉文剛一個人來報案,而沒有李美英和黃耀祖,我們恐怕就會勉強認可劉文剛,但偏不偏讓他們仨沒有商量好一起出場了,才把戲演砸了。
“總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神魂顛倒的瘋子,他思維紊亂,行爲反常,智力低下,缺乏起碼的判斷力。然而因爲越獄犯根本不是瘋子,而是有經驗的慣犯,所以只能另外尋找解釋……也就是說,從性格推理越獄犯不可能那麼幹,只能反過來證明你們在報假案了。”
“哇”地一聲,李美英又頓足又捶胸,還緊扇自己臉,扇得叭叭響;緊接着又跪爬到王科長跟前,抱住王科長的腿:“王科長啊!我求求你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啦!再也不敢啦!你放我回去吧?我一定如數退賠。”哭哭啼啼像個小學生。
劉文剛卻顯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橫心勁兒,他明白自己犯的是命案,沒救了。他把頭仰得老高:“好,我佩服你王科長,你真是個中國福爾摩斯。你愛咋辦就咋辦。我就這一堆肉了。”他說的是實話,他真沒見過王科長這樣兒的。
黃耀祖則坐在那裡哭喪着臉,一副倒黴蛋樣兒,發呆發傻。他真後悔自己的財迷心竅。
劉文剛的妻子初始愣愣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不知究竟誰是誰非,後聽王科長推理得無懈可擊後,如遭當頭棒喝,昏倒在地……
人羣一陣忙亂,有人趕緊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