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爾摩斯探案集
汪智明喊的是“來世必報大恩。而郭二柱聽成了“來日必報大恩”。否則一定會勸阻他別破罐子破摔,而是上京上訪告狀都行,躲開高家派的人攔截圍捕就行。汪智明或許會接受。即使說服不了他,也可及時報派出所提前防範不是?
因此一個字沒聽清就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這世事真是無常。
雖說上訪告狀也有風險,易被高家動用能量捕住、勞教,或“是黨員就除名”,但總比濫殺起來溫和多了。況且汪智明又是黨員長翅膀——非(飛)黨員,根本就不怕除名。況且汪智明也是小百姓一個,並無丁點官職,也就不怕“撤掉一切職務”。
郭二柱無意間成了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神話故事中的漁夫,無意中放魔鬼出瓶了。但他卻渾然不知。
郭二柱之所以把情況都講給汪智明,並斷然幫他逃跑,是因爲他心裡裝着一個義字,凡事用義字衡量,一量眼前這事,很有自己的看法:這高局長一家子做得也太過了,整個是高俅父子,奪**,下毒手置人死地。
當初捉**他去幫忙了,也是爲義字,爲朋友兩肋插刀。仗義。
郭二柱喜歡看《三國演義》,出於義憤,就要學學《三國演義》裡陳宮的“捉放曹”——義釋汪智明。待出事後,他也後悔自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太深了。也如陳宮那樣後悔了。
想當年張學良受《三國演義》影響,義送蔣介石回南京,終於被蔣介石變臉扣押一生。
他恐怕也後悔了一輩子。
廠領導平時高高在上,根本對工人之間的關係兩眼一抹黑,歪打正着,指定了郭二柱看守汪智明,使死棋變活,事情有了轉機。當然也給後來的驚天血案埋下禍根。
及至汪智明翻出工廠圍牆,雙腳一落地,那個可怕的念頭也在心裡落了地:殺他全家。
無路可走,左右是個死,不如同歸於盡。
初始此念頭脆脆弱弱,很不堅決,然而思維在腦海裡漫無目的地一撈,撈出兩則網上報道過的滅門新聞——《湖南男子因未討到1560元工資將老闆一家三口滅門》《湖北長陽:男子殺害岳父一家6人後****》《陳水總製造廈門BRT公交車爆炸案,火災已造成42人死亡》。既然他們已做在前頭,那麼學習他們的好榜樣,步他們後塵有何不可。
怒火燒昏頭,怒火失理智,怒火犯糊塗,怒火摔破罐,怒火走極端。
古人提倡“制怒”何等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