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爾摩斯探案集
三五 等元兇投案?
郭大雄講完時,在場每個人都已氣炸了肺,大家個個眼裡噴火,真可謂:怒火燒胸胸脹裂、忿恨塗臉厚厚層。
王科長壓抑不住憤怒,一拳砸在桌面上。
桌面上茶碗幾欲震落,光啷啷橫躺下了。
並且,郭大雄所交代的作案過程與王科長的推理大體一致,使大家不得不再次佩服王科長的推理能力。大家也爲偵破了此案長舒口氣。
過後有人評議:一切似有天助,郭建設找了個智商差的兇手,多處沒按他的“既定方針辦”1 誤脫了郭雨民褲.衩,露出裸.泳破綻;2 起先不按約好的夜間作案,而是急於大白天押郭雨民去“行事”,被游泳小孩瞅見,再露破綻……王科長又恰好是是個極善於尋找和抓住這些蛛絲馬跡分析之人。
接下來小張本以爲順理成章,王科長會馬上下令去抓捕村主任郭建設,誰知王科長絲毫也沒有行動的意思,就提醒說:“咱快去抓村主任郭建設吧?”
“別急,”王科長卻輕搖其頭說,“俗話說:‘引而不發,躍如也’,且看村主任郭建設如何動作吧!”
“看村主任如何動作?”小張詫異,“那他當然是聞風後腳底抹油,逃之夭夭了。”
“他不會逃的。”
“爲啥?”
“就如同當年《索賄傳奇》案中的徐滿囤那樣,他會覺得:既然被害人郭雨民還活着,那他的罪過就僅是個買兇殺人未遂而已,不至於判死罪,這就大有迴旋餘地,憑自己的各方面關係、憑自己的智慧、憑自己的財力,若干年後弄個取保候審不成問題吧?所以如果匆匆忙忙逃出去,顛沛流離,百般吃苦劃不着啊!
“另外,他雖料定郭雨民早已講出與自己恩怨的詳細實情,但他還立刻會來主動搶先“自首”, 講出實情,以便‘然’上一個自首名聲,以後有利於從寬判決。”
於是大家靜坐着守株待兔——等郭建設來自首。
追問郭大雄買兇錢的下落,郭大雄答這兩年都揮霍光了,“僅剩下百十塊錢。”說着把那百十塊錢掏出放在桌子上。
……事情果不出王科長所料。
話纔剛落音,忽聽門外有響動,緊接着一聲高叫:“王科長在嗎?”
然後一個人推門進來了。
這倒如同唱戲程序,先叫板,主角才登場?
其實不然,這是投案者先給自己打氣,以求鎮定情緒。
果不其然是村主任郭建設。好像王科長能掐會算似的。
王科長吩咐先把郭大雄押下去關起……
因當事人還活着,所以郭建設自首前事罪惡時,內心不太恐慌……
他先聽說郭雨民帶着幹警們回了村,立時知道他買兇殺郭雨民的事爛包了,後來指使手下人尋郭大雄無果,立刻猜出郭大雄必是欲逃走已被幹警們擒獲——八成已落網。更感到大禍臨頭,這個亡命徒郭大雄絕非如共產黨員般堅強不屈,必然供出自己是後臺。如今想逃也逃不掉了。如之奈何可奈何?他沒頭蒼蠅般在房子裡來回轉圈,時不時瞅瞅窗外,一副困獸猶鬥模樣,額頭佈滿了汗珠。
冷丁想起:但好在郭雨民竟然沒死?不幸中的萬幸。頂多是個殺人未遂,還有生路。判幾年就判幾年,屆時,他自信憑自己的社會關係、強大的社會能量,大把的金錢,上下打點自救,也會弄成個保外就醫或減刑,迴旋餘地是很大的。如此一想,定心丸吃了。
他決心來個主動自首,或許會輕判?
此心理過程與王科長推測一模一樣。
他未雨綢繆,在沒來自首前,事先搞了個提前量——提前做局,到附近銀行給本地法院的、關係較好的某審判長的銀行卡里匯進了50萬元,指望將來在法庭上能替他說話。他哪來的錢?是貪污本村的徵地拆遷款。
他還看到網上有個新聞:罪犯在服刑期間搞了個“假立功”,試圖減刑……他也想照此辦理,在服刑期間,計劃用錢買通一個犯人,讓他裝作上吊自殺,而自己假裝救他下來立個功減個刑……如此就更心裡有底了。
恐懼飛進爪窪國。他自首時聲音平靜,如講故事。
下面是村主任郭建設自首出他與郭雨民恩怨產生的經過,和他如何下決心除掉郭雨民滅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