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猛攻

郎廷佐這個時候也發現了清軍這邊的火力的減弱,尤其是在正陽門的東側,他自然十分清楚這種問題出在哪裡,只是之前還抱有一絲的僥倖心理,不料這個時候這個卻點還是被中華軍這邊發現了。

中華軍的艦船這個時候紛紛調轉炮口,將目標對準了這一側的清軍,原本正陽門東邊的這些火炮就因爲老化的問題,使得士兵們不敢裝填太多的火藥,以免炮膛難以承受巨大的壓力而發生炸膛,因此他們就算是射出去的火炮的打擊威力都不是很大,往往大多數都落入了江中,距離中華軍的艦隊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而這個時候受到中華軍的圍攻,清軍士兵的傷亡也開始顯著增大了,因此城牆上火炮的還擊力度又大大降低了,此消彼長,很快,東邊這長達六七裡的城牆上面的還擊火力越來越弱,到了最後竟然漸漸的啞火了。

郎廷佐心中一緊,心道危險了。

清軍的還擊火力以降低下來,中華軍這邊馬上就向城牆附近靠近了一些距離,然後將艦船擺正,仗着自己這邊的射程的優勢,在清軍其他位置火炮夠不到的地方開始無損攻擊。

這種時候清軍其他地方的守軍根本就無可奈何,他們的火炮雖然是紅衣大炮,但是畢竟在射程上面要大大吃虧,因此根本就沒有辦法打到中華軍這邊來,只能白白捱揍。

郎廷佐心裡十分着急,城牆上的清軍這個時候足足有四萬人之多,而且還都是清軍的主要作戰力量,一旦他們被中華軍擊潰,那麼南京城外圍的陣地等於是守不住了,雖然清軍還可以向後撤退,退到洪武門一帶,依託着秦淮河進行防禦,但是丟掉了正陽們會極大的動搖軍心,影響部隊的士氣不說。還有可能會引發大軍的潰敗,這種事情要是發生那就完了。

顯然,郎廷佐對於中華軍的實力過於高估了,他觀察到了中華軍的艦隊之中有很多沒有安裝火炮的船隻。加之這些船隻都被其他艦艇保護了起來,因此在心裡面就認定了這些就是中華軍這邊的運兵船,他大致的數了一下,這些船隻最少有七八十艘,如果按照一艘船兩百五十人來算的話。裡面至少有兩萬人的軍隊,這個數量雖然比不上清軍的人數,甚至連清軍的一半都沒有,但是在有海上火力的掩護之下,清軍並不一定能夠阻擋住着兩萬人的進攻,因此他纔在心裡十分擔心。

可是實際的情況呢?

中華軍的艦隊之中的總兵力不過是九千多人,而且全部都是海軍士兵,根本就沒有一名陸軍,甚至連海軍陸戰隊這個時候也沒有隨隊前來,而且清軍一開始就判斷錯了。以爲中華軍是想要拿下南京城,因爲中華軍的進攻路線和明顯就是指向南京,但是如果他們在多想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對方的着一系列的舉動是多麼的不合常理。

首先,第一點就是孤軍深入,雖然中華軍在海上實力很強大,清軍幾乎無可阻擋,但是南京城並不是向杭州城那樣位於海邊,雖然有一道連接着大海的水路,但是怎麼算都是一座內陸城市。前面還有五六個州府作爲屏障,如果中華軍真的想要佔領南京城的話,他們絕不可能只是出動海軍,因爲就算是他們成功的拿下了南京城。沒有外圍緩衝地帶的話,剛剛拿下來的南京城等於是處於清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的。

因此中華軍這邊絕對不會這樣做的,那麼這一支孤軍深入的艦隊來到了南京城下,其目的絕對不是想要拿下南京城,很有可能就是起到一個騷擾的作用,牽制清軍的大批軍隊。爲其他地方的中華軍的行動提供便利。

這一點郎廷佐自然是想過的,但是南京城對於清廷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他又是鑲黃旗出身的,這個時候在朝堂上紛爭不斷的時候,小心翼翼的保住自己的官帽子需要不能犯一點點的錯誤,而他的轄區江南和江西兩地都沒有其他的戰事,唯一的一個威脅就是眼前的這一支敵軍,就算是他們不能長久佔據南京城,但是也會南京城造成巨大的威脅,要知道在以前倭寇氾濫的時候,一支上百人的倭寇就差一點拿下了南京城,更何況是比其要大上百倍的這支正規軍隊。

丟掉南京城顯然是大罪,而江浙一帶的戰事不利,他身爲兩江總督,身上的責任微乎其微,頂多就是一個支援不力的罪名,這顯然是不能夠跟前者相提並論的,所以郎廷佐選擇了穩妥起見。

但是隨着戰事的進展,他發現敵軍並不是像以往她所見識到的那種打牽制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而是擺出了一副就是要拿下南京城的狠勁,火力兇猛、士卒不懼生死,主將也條理清晰調度有度,因此打着打着他就更加相信敵軍是真的要拿下南京城了,就算是不長久佔據,進城掠奪一番他也受不了啊。

李權這個時候顯然不知道清軍的主將在想些什麼,但是中華軍這邊的進攻卻取得了不少的進展,兩邊的清軍在中華軍的炮火的打擊之下紛紛潰敗,就算是勉強堅守在城牆上的士兵,這個時候也是損失慘重。

儘管清軍的人數很多,但是要分散到各處城牆上進行防禦,因此單個點上的人數並不是很多,就算是這個時候其他地方的清軍朝着正陽門這邊馳援了過來,呀起不到什麼大的作用,主要就是因爲中華軍這個時候進行的是遠程的火力的打擊,並沒有派遣士兵進行登陸作戰,因此清軍的人多也發揮不了優勢,只能在自己的短處上跟中華軍拼消耗。

很快,正陽門這邊的清軍就被完全的攆下城去了,而郎廷佐這個時候也緊張到了嗓子眼上,他最擔心就是中,華軍這個時候會趁着清軍守軍一片混亂的時候進行登陸,而失去了遠程火力的清軍城牆上的守軍,這個時候拿中華軍的登陸部隊是毫無辦法的。。

第38章 爆破城牆第76章 將軍府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17章 論戰第47章 各自突圍第83章 抓獲細作第225章 偷襲第224章 商議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68章 意外來兵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27章 重創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22章 接應敗兵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97章 人口計劃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371章 破局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0章 遊說董江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82章 戰爭威脅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15章 大演武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98章 發展戰略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74章 意外之人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314章 白塔第274章 難題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14章 白塔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209章 全殲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268章 經略南洋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21章 連夜撤退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62章 路遇陳永華
第38章 爆破城牆第76章 將軍府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17章 論戰第47章 各自突圍第83章 抓獲細作第225章 偷襲第224章 商議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68章 意外來兵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27章 重創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22章 接應敗兵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97章 人口計劃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371章 破局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0章 遊說董江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82章 戰爭威脅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15章 大演武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98章 發展戰略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74章 意外之人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314章 白塔第274章 難題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14章 白塔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209章 全殲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268章 經略南洋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21章 連夜撤退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62章 路遇陳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