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廈門風雲(四)

鄭經這個時候是再也不能夠淡定了,他恭恭敬敬的對着陳永華拜了下去:“學生適才多有怠慢,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陳永華心裡十分高興,他並不是想要給鄭經臉色看,他的此行的目的就是爲了破解明軍眼下的困局而來。

“如今情勢急迫,臣有許多詳細情況需要向王爺瞭解一番,還望王爺能夠如實告知。”陳永華盯着鄭經說道。

鄭經心裡一突,只覺得陳永華這話的語氣似是看破了自己乾的那些勾當,頭上漸漸冒出了一絲絲冷汗出來。

“先生,有····有何事,但問無妨。”鄭經說話的語氣都變了調。

陳永華自然不可能知道他背後做的那檔子事,這時見他面色有異,還以爲他是被清軍南下的軍情給嚇到了,於是安慰道:“王爺不必憂慮,韃子此番前來會攻,雖然表面上看去聲勢浩大,但是此戰的關鍵在海而不在路,王爺你想想看,使我們明軍海戰能力強一些,還是清軍海戰能力強?”

鄭經一聽陳永華的話,心裡安定了不少,他知道自己是想多了,陳永華自然是不可能會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

鄭經略微思索片刻,說道:“單論水戰的話,清軍自然不是我鄭家子弟的對手,只是清軍畢竟人多勢衆,而且如今還有廈門這一處陸戰之所,我軍雖然善於水戰,但是如今被清軍逼迫的不得不在海陸兩面同時開戰,怎麼着都是要吃大虧的,所以我心裡還是十分擔心的。”

陳永華微微一笑,鄭經是他一手調教的,陳永華對於他能夠將眼下的戰局分析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比較滿意了,不過畢竟是年紀太輕,經驗不足,眼界還不開闊,看不穿問題的本質。

“王爺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只是王爺有沒有想過,以施琅手中的軍力對上我金門水軍,王爺以爲孰勝孰負?”陳永華不打算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出,而是要通過一點點的點撥讓鄭經自己去看穿問題的本質。

“依眼下的敵我雙方的實力來看,我金門雖不能完勝,但亦能自保。”鄭經對於明軍和清軍的水軍力量的情報瞭解的比較多,很容易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陳永華點點頭,表示肯定他的看法,見他沒了下文,不由得有些嘆息:“王爺只想到了我們金門的力量,並沒有考慮到廈門的水軍,雖然廈門的明軍水軍不如金門強大,但是畢竟也是一支能戰之兵,更何況王爺是不是遺漏了什麼?”陳永華這一次直接給出了很明顯的暗示了。

“先生說的是——我父親?”鄭經終於反應了過來,滿臉興奮,隨即又沮喪起來。

陳永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笑着說道:“王爺是不是在想,國姓爺的大軍這時候遠在臺灣,這時候派人去送信件,到臺灣大軍出軍到達金門恐怕要上十天之久,到那時廈門城很有可能已經淪陷了,金門也有可能保不住,是不是?”

“果然什麼都瞞不過先生,父親手中的大軍雖然戰力強橫,但是終究是遠水解不了近火,眼下金廈兩地戰事膠着,戰情瞬息萬變,清軍是不會給我們這麼久的。”

“王爺不必擔心,敢問王爺是否收到了陳將軍的信件?”陳永華話鋒一轉,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鄭經雖然不知道他這麼問是爲什麼,而且陳豹的這封信是指摘王秀奇的,他本不應該說出來的,不然會有被人指責是他挑撥大將關係的嫌疑。但是鄭經這一次卻沒有隱瞞陳永華,他伸手從案桌上一堆簡報中抽出這兩封信,一封是陳豹的,一封是王秀奇的。

陳永華伸手接過了這兩封信,打開掃了一眼,有還給了鄭經,這兩封信他不用看也知道內容,他十分滿意鄭經的態度,看來自己的這個弟子對於自己還是十分信任的。

“王爺應該知道,陳將軍一直是國姓爺的親隨愛將,這一次將他放在廈門是委以了重任,不然的話,依照國姓爺的習慣這一次徵臺勢必會將他帶在身邊。”陳永華知道的這些事鄭經自然也是知道的。

“先生說的不錯,我想父親放陳將軍在廈門一定是有他的用意,所以兩位將軍的來信讓我感到十分爲難,不知應該作何處理。”

“王爺只是金門的督軍,統領的也只是金門的防務,這一點王爺記住了就好。”

鄭經不是笨人,他明白了陳永華的意思,是叫他從這兩人的爭端中摘出來,不要參合進去。

“王爺可能不知道,國姓爺在澎湖駐紮了一支水軍,我想,陳將軍此時寫給國姓爺的那一封信這時應該已經在去澎湖的路上了。”陳永華看似無意的說了這麼一句,眼睛的餘光卻撇向鄭經,只見鄭經臉色微變,但隨即又掩飾去了。

“哦!竟有此事,如此一來我金門之憂當可自行解除了。”鄭經表現的很是高興,然而這些掩飾都被陳永華看在眼裡,陳永華在心中貪了一口氣,與其說鄭成功的這支軍隊是在防範清軍,不如說是在防範他鄭經。

“這支軍隊前來相助,只怕是還得兩三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王爺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我猜想清軍最遲明日就會想金門和廈門另個方向同時進攻,到時候我們一樣是沒有援軍,這仗還是難打。”陳永華的話將鄭經的心思拉了回來。鄭經盯着牆上掛着的這一幅巨大的地圖,皺起了眉頭。

“先生之前讓我出兵佔領大嶝嶼,是不是因爲清軍將以此地爲跳板,直接攻擊我金門,給我方造成極大的防禦壓力,使我軍不能分兵去救援廈門城的守軍?”鄭經總算是看出了一點門道。

“王爺料想的不錯,與微臣的想法基本一致,但是這只是我們的想法,清軍的主將是施琅,他會怎麼想,會怎麼做,說實話,我猜不透,不過以我對他的瞭解,他可能不只這麼些手段,我在想他的正真目標。”陳永華盯着這幅地圖,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鄭經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施琅的目的所在,索性也不開口,等候着陳永華給出答案。

半響過後,陳永華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起來,口中連道“不好”,“不好”。

鄭經不明所以,連忙問道:“先生,怎麼了?您是想到了什麼嗎?”

“王爺,前幾天廈門城要的那些火藥,你派軍隊運過去了嗎?”陳永華表情十分嚴肅,盯着鄭經的眼睛問道。

鄭成功之前在防禦清軍的反撲的時候曾將廈門城內的一半的物資都運到了金門,只在廈門城中留下一半的物資,水軍使用頗多火藥則幾乎全部都運到了金門島,因爲這個時候明軍是以冷兵器爲主,加之火炮又太重,陸軍對火藥的需求並不大,所以這樣做也比較合理。但是到了防禦廈門城的時候,明軍在城牆上面部署了超過五十門火炮,這些火炮將會消耗大量的火藥,廈門城中火藥存量不足,因此王秀奇便派人來向鄭經討要。

鄭經不知道他突然問這個幹什麼,但還是如實回答說道:“王將軍催的急,因此今天一早上船隊便出發了,這個時候應該是已經到了廈門城了。”

“遭了!我們中計了!”

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92章 興辦教育第92章 興辦教育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7章 成功北上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87章 新式子彈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234章 破城第283章 出兵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8章 梟雄相會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章 關寧鐵騎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34章 海上激戰第5章 棄守安溪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72章 暗線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207章 突圍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136章 圍困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58章 風雲突變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372章 難民潮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92章 興辦教育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230章 陷阱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80章 劉吳聯合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99章 秦良才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224章 商議第63章 臺中對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264章 謀劃海南島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356章 對峙
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92章 興辦教育第92章 興辦教育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7章 成功北上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87章 新式子彈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234章 破城第283章 出兵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8章 梟雄相會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章 關寧鐵騎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34章 海上激戰第5章 棄守安溪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72章 暗線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207章 突圍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136章 圍困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58章 風雲突變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372章 難民潮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92章 興辦教育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230章 陷阱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80章 劉吳聯合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99章 秦良才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224章 商議第63章 臺中對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217章 偵查金門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264章 謀劃海南島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356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