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難民潮

1644年的剩下幾個月就一直在軍閥的混戰之中走向了終點,而在1665年的上半年,這個情況並沒有好轉,這個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已經拿下了柳州以西的五個州府,而尚可喜的軍隊節節敗退,損失慘重,雙方的戰火一直從泗城府一直打到了桂林府,各自的傷亡都十分慘重,而吳三桂由於在這之前出兵佔領了四川和雲貴,而四川省這個時候是包括後世重慶在內的一個大省,自古都有益州富天下平的說法,而這裡不僅有富饒的土地,更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使得吳三桂能夠在這裡徵收到大量的糧食,也能徵募大量的士兵,有了這些士兵,他就能夠將他們源源不斷的投入到廣西和湖南這兩地的戰場之上了。⊙,

而反觀尚可喜,他的治所廣東本來也是一大富饒之地,比之四川甚至是更勝一籌,但是因爲廣東安定下來的時間不是很長,而且受到戰爭破壞的影響很大,所以這個時候相較於明朝末年的時候要差了很多,全省的人口也不過三百多萬,而尚可喜原來的軍隊就有十二萬,已經超出了七戶一卒的正常供養體系了,而這個時候他的軍隊早已損失過半,而戰線也拉得過長,粵軍在湖南和廣西兩個地方和吳三桂的滇軍交戰,已經是敗象凸顯,馬上就要吃撐不住了。

爲了維持他的戰局,避免之前得到的土地丟失,尚可喜在廣東、廣西和湖南等地大舉募兵,一共募集了超過二十萬的大軍,這些士兵只是經過簡單的訓練,武器裝備也十分的簡陋,根本就不具備戰鬥的能力。但是卻還是被尚可喜投入到了戰場上去。

接連不斷的戰爭將無數的百姓拖進了戰火,大量的百姓被迫舉家逃離,一時間,從廣西、湖南甚至是廣東的難民大量的涌向江西、福建這兩個中華軍的管轄地。

這個時候中華軍已經在這兩地開展了土地的測量和分配工作了,兩地的土地面積廣闊,但是耕地倒不是很多。經過清點,一共有五千萬畝水田,其中福建站了很大一部分,達到三千六百萬畝,而江西只有一千四百多萬畝,這主要是江西的山多地少,平原很少,而福建在泉州、漳州這一帶還有幾個小平原,而江西幾乎都是山。因此水田很少,儘管在三百多年以後,江西的水田已經擴大到了四千多萬畝,也一樣是全國耕地面積最少的省份。

不過對於中華軍而言,五千萬畝的水田已經足夠了,畢竟這個時候這兩個省份的人口加起來也還不到四百萬人,雖然從廣西和湖南等地的難民還在向這邊遷移但是這些人也能夠得到土地,因爲這兩個省份還有大量的空閒土地沒有利用。其中江西省的潛力尤其大。

不過這些人口的大批遷移也給了中華軍很大的壓力,不僅是因爲這些人的數量衆多。而且他們之間很有可能會有吳三桂和尚可喜兩人安插的探子,這些人一旦處理不好,安置的不妥善的話,很容易就會引發動亂,所以項玉一點都不敢大意。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外部的環境還算是穩定,儘管吳三桂和尚可喜的軍隊正在湖南交戰。但是雙方似乎都沒有想要向東擴展的意圖,再加上在中華軍這個時候在江西集結了大量的軍隊,使得這兩個人都不敢輕舉妄動,這也給了中華軍時間來消化和處理內部的事情。

清軍在撤離的時候,不僅帶走了各地的清軍、政府官員。而且還將很多地主富商也給裹挾走了,雖說這些人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卻留下了大量的空閒土地和房產,這些財物當然是被中華軍給接受了,然後全部充公,準備按照當地的人口數量進行分配。

江西省的面積達到了十七萬平方公里,但是其人口的數量卻比福建要少很多,只有不到兩百萬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邊,靠近長江一側,如贛江、修水和鄱陽湖一帶,這裡的地勢比較開闊,人口密集,耕地也很多。

但是南方的建昌、寧都和贛州幾地的山地較多,人口稀少,因此中華軍主要是將人口往這幾個地方分配,這裡的山多但是還有很多的土地可以開墾出來,而北邊雖然耕地多,但是因爲靠近長江,很容易受到清軍的威脅,因此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相交江西而言,福建這個時候的安全形勢要好得多,除了南邊和廣東接壤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之外,北邊有半個浙江的保護,西邊有整個江西的屏蔽,而東邊則是中華軍的強大海軍,使得其基本上不會遭到攻擊,也很難發生大的動盪,所以大量的移民被送到了福建各地。

而在這個時候,項玉並沒有忘記東南亞還有很多島嶼上面的人口十分稀缺,所以他也在難民之中徵求願意前往南洋的百姓,爲了鼓勵大家前去南洋,中華軍這邊不僅會將他們送到,而且還免他們的五年賦稅,還額外的提供農具和種子,並且規定一人可以擁有的水田上限由內地的十五畝提高到一百畝,這些地方的空地很多,因此只要你人勤快,肯下力氣去開發,你就能夠獲得大量的土地。

這樣一來南洋對於難民們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很多人因爲在福建這邊只能分到五畝地而且還要等待許久,而南洋能夠擁有一百畝土地而選擇到這些地方去定居,而且這一情況在這兩省的土地日趨緊張之後愈發的明顯,後來的難民願意去南洋的人大大增加,經過統計,在1665年這一年裡面,從福建抵達南洋的人口數量在八十萬左右,正是因爲這些人的定居,這才使得南洋的開發一下子提速起來,而等到兩百多年以後,這些地方的土著人的民族意識崛起,想要鬧獨立的時候,卻怎麼也辦不成,因爲他們的人口經過中華軍長時間的打擊,這個時候已經不足當地人口的1%了,99%的人都是漢人,南洋猴子在這個時候幾乎都不可見了,剩下的也都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樣一來鬧獨立就成爲了一個笑話了。

(。)

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81章 挑撥離間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209章 全殲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6章 三桂定策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81章 挑撥離間第68章 意外來兵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14章 白塔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75章 日本公主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57章 傷兵營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418章 滅清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72章 海上大火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72章 暗線第6章 三桂定策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37章 戰果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192章 議和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81章 攪亂隊形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38章 爆破城牆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6章 大戰將至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199章 秦良才
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81章 挑撥離間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209章 全殲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6章 三桂定策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81章 挑撥離間第68章 意外來兵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14章 白塔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75章 日本公主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57章 傷兵營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418章 滅清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72章 海上大火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72章 暗線第6章 三桂定策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37章 戰果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24章 明軍的出路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192章 議和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81章 攪亂隊形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38章 爆破城牆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6章 大戰將至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199章 秦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