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天下大亂

文笙覺着杜元樸這話裡已經帶出了某種“打算”。

這算不算是不謀而合?

“京裡出了什麼事?”

杜元樸代表着紀南棠,突然有了這麼大的轉變,文笙覺着不應該僅僅是因爲楊昊儉和裴縱,必定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雖然知道這裡說話十分安全,沒有被人偷聽之虞,杜元樸依舊壓低了聲音:“聖上已經有二十多天沒有露過面了。”

文笙和李曹聞言有些吃驚,文笙連忙問道:“那朝政都是怎麼處理的?還能探聽到宮裡的消息麼?”

杜元樸道:“聖上因爲身體不適,早朝早就停了,由上個月開始,大皇子住到了宮裡,聽說這段時間奏摺都是他和譚老國師一起批的,有大事難決,纔會找了白文瑞、秦和澤這些大臣或是宗室們去商量。”

“聖上寢宮,不,應該說整座皇宮都是由皇后娘娘坐鎮,她令淑妃和賢妃共同侍疾,大皇子議完事之後會去聖上的寢宮呆上一會兒,除此之外,任何人都見不到聖上。”

兩人從杜元樸的話裡頭都聽出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味。

“譚老國師也住在宮裡?”李曹問。

“何止,聽說皇后娘娘爲了給聖上調理身體,特意請譚老國師帶了一隊樂師長住宮中,少說有二三十人。”

李曹沉吟:“這麼說譚皇后已經掌握了京裡的局勢,她準備與大皇子聯手了?”

譚家的打算杜元樸有些拿不準:“目前看來是這樣,但也不排除大皇子受她脅迫,譚家人另有打算的可能。畢竟一旦聖上歸西,大皇子即位的話。譚皇后再把持着朝政就名不正言不順。”

“我聽說,譚皇后把皇孫抱在跟前養,是不是真的?”

杜元樸驚奇地望了文笙一眼,顯是沒料到她遠在離水,消息還挺靈通。

“傳聞皇孫天資聰慧,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不凡來,譚皇后一見之下十分喜愛。留在身邊。說給聖上身邊添點兒喜慶。說實在話,皇孫年紀尚小,再聰慧也有限。如此宣揚,我也懷疑譚家已經有了直接擁立皇孫的打算,到時候新君年幼,譚皇后可以以太皇太后之名繼續聽政。大皇子從旁協助,他們兩下聯起手來。總比皇位叫二皇子得去,所有人不得善終強。”

文笙嘆了口氣,因爲譚瑤華,她對譚家上下的印象都很好。真不願看到他們同楊昊御攪到一處。

杜元樸又道:“前段時間宮裡下了道聖旨,大意是說,樂師與軍隊互相配合。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有介於此。玄音閣做爲大梁國學,要積極派出樂師到京軍裡和將士們磨合。打從這聖旨下來之後,戍京諸營的都督、指揮們和羽林軍統領身邊都跟上了數名帶着侍從的樂師。”

譚老國師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佈置周詳,不給對方以絲毫的機會。

文笙不由好奇這種形勢之下,文武大臣和宗室們的反應:“白文瑞有什麼動靜?”

杜元樸面色有些怪異:“聽說白侯爺遣人去譚家,問兩年之期馬上要到了,什麼時候給譚五公子和他的寶貝閨女完婚。”

這是眼看鬥不過對方,想要修好?

不等文笙開口,李曹先問道:“譚家怎麼說?”

杜元樸微微露出一絲笑意:“聽說回的是:等聖上龍體康復了再說。”

李曹“嘖”地一聲:“這是想悔婚啊,姓白的沒有惱羞成怒?”

杜元樸道:“這就不知道了,當着面還要奉承幾句,說譚老國師父子忠君愛國,實是叫旁人慚愧。”

說完京裡的情況,杜元樸問起了文笙近來的遭遇。

文笙就把自己想要救出李承運,從成巢到於泉,而後又去了彰州鄉邑村養傷,贖人未成,到在雲峰山洞裡救出厲俊馳等人的經過說了一遍。

這其中涉及到鍾天政的另一重身份很可能就是鬼公子,不管杜元樸還是李曹,都半天回不過神。

太意外了,他們跟着紀南棠同東夷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鬼公子一直藏得很深,大家猜到此人應該是在奉京一帶活動,卻沒想到他竟進了玄音閣,還拜了譚二先生爲師。

並且還同文笙有着這麼多的恩怨糾葛。

杜元樸沉吟半晌,問文笙道:“鬼公子的事,可有憑據?”

文笙搖頭:“全是推測,真憑實據怕是不好找,他很謹慎,實在需得的話,可以試着從東夷那邊着手試試。”

她想了一想,千頭萬緒,此時最關心的是紀南棠的態度:“將軍怎麼說?”

杜元樸道:“對付外敵肯定是要放在首位,其它的,將軍會看看事態的發展再定,若是譚老國師能不動刀兵便將皇孫扶上位,那他只管帶兵打仗,保一方平安就好了,若是奉京最終亂了套,將軍也只能站出來,擇一英主輔佐,儘快平定天下,叫黎民少遭點塗炭。”

紀南棠會有這想法,早在文笙的預計當中。

他若有逐鹿的野心,也不會征戰十餘年了,立下赫赫功勞,在朝中還屢受排擠。

而要儘快的平定戰亂,恢復秩序,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也很多,文武大臣怎麼處理,宗室勳貴又怎麼安置,還真不是帶着紀家軍一路打殺過去就行。

但這些都可以稍後再從長計議。

眼下要知道譚家的打算,文笙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譚瑤華,若是能趕緊聯繫上他就好了。

即使大家所選的路不相同,譚瑤華也會坦蕩且毫不藏私地和她談,關於鍾天政的事,關於大梁的未來和譚家的選擇,他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溝通,需要坐下來好好商量。

杜元樸笑道:“顧姑娘的意思,將軍已經知道了,將軍說。離水就交給你和李曹,有什麼想法,你可以先在這裡試一試,也算爲來日做一點準備。”

文笙點頭,有這話,她就可以放手施爲了。

她道:“這樣最好,杜先生。你幫我帶話給將軍。文笙一定不負所托。過些天待這邊進行得差不多了,我會再去白州軍前。另外請將軍派人幫我找一下譚五公子,告訴他鐘天政便是鬼公子。叫他千萬小心。”

杜元樸滿口答應:“好,我儘快去做。”

文笙又逐一問了問戚琴、雲鷺和京裡兩位師父的情況,得知衆人安好,這才放下心來。

這次長談完之後。文笙召集了厲俊馳那三十來人,邀請他們到離水來安家落戶。以便共商大事。

厲俊馳、郎安等人當即表示正有此意。

他們請紀家軍幫忙同各自家裡聯繫,叫親友部下儘快到離水來會合。

估計着用不了多久,離水城的人馬總數就會成倍增長。

而李曹也應允等人來了之後他會妥善安置,叫衆人跟着紀家軍一同訓練。

人多了。錢糧方面也不用愁,包括厲俊馳在內,此次獲救的人中頗有幾個大財主。若不是身家豐厚,他們先前也養不起那麼多手下。

再一個。就是向外散佈消息。

雲峰山洞裡的那把火不能白燒,要叫名字出現在卷宗上的那些人知道,把柄已經不存在了,鍾天政再也脅迫不了他們。

與此同時,各處新的情報也經由杜元樸、李曹等人向着離水彙集。

鍾天政出現在了白州,楊昊儉一反常態,不但沒有爲難他,反而待爲上賓。

紀南棠很想將這鬼公子抓起來,但他此時與楊昊儉各領一軍,裴縱帶着滿腹不忿回到了楊昊儉身邊,而童永年也帶着紀家軍重投他麾下。兩下里劍拔弩張,要到楊昊儉軍中抓個尋常人到罷了,抓鍾天政實是力有未逮。

紀南棠想說動楊昊儉,無奈楊昊儉鐵了心,兩邊光打嘴仗了。

這邊說,那姓鐘的是鬼公子,東夷奸細,就是他知道了咱們成巢之戰的部署,才針鋒相對,設局燒死了咱們幾萬人。

那邊說,一派胡言,給東夷通風報信的明明是顧文笙,知道紀將軍你同她關係好,她都畏罪潛逃了,你就別幫她洗脫,誣陷旁人了。

這邊說,姓鐘的雖然掩藏得好,但他的身份在東夷高級將領中卻不是什麼秘密,二皇子你若是不信,可以想辦法撬開成巢所抓東夷將領的嘴,必有收穫。

那邊說,哈哈,別開玩笑了,那東夷將領已經畏罪自盡了,死人的嘴怎麼撬,你紀將軍有本事過來試試。

這邊說,如此糊塗,誤人誤己,貽誤軍機,小心我參你!

那邊說,隨意構陷,入人於罪,沒事找事,小心我參你!

紀南棠一邊打着仗,一邊還要搞這些,實在是不勝厭煩。

他私下裡聯繫米景陽,米景陽這段時間過得很是不如意,成巢慘敗,部下死的死傷的傷,他被楊昊儉臭罵一通,幸好家族勢大,楊昊儉現在還不想得罪斐園米家,沒把他一擼到底,副帥沒了,打發他去後軍運糧。

米景陽不大想參合這事,直接回紀南棠道:鍾天政可是譚二先生的愛徒,說他是鬼公子,實在叫人難以相信,若是有證據,他還能幫忙,若只是懷疑,此事再也休提。

於是轉了一圈,事情的關鍵又落回到了譚家的態度上。

紀南棠的奏章早送去了京裡,卻如石沉大海。

更叫人奇怪的是,任紀南棠派出去了很多人,將譚瑤華之前去過的地方找遍了,竟然沒有打聽到半點譚瑤華的消息。

譚五公子這麼出色的人物,不管去哪,周圍都跟着不少侍從,應該不難找纔是。

文笙在離水又呆了幾天,實在放心不下,安排妥當,起程前往白州。

李曹派了人護送。

一行人在路上,接連接到消息。

朝廷新下了兩道旨意,一道是聖上病重,令漢王楊昊儉即刻回京,同行護衛不得多於千人,至於他此刻麾下的大隊人馬,旨意裡頭沒有提及,但有催促紀南棠趕緊出兵,全力抵禦外敵,奪回失陷大梁領土等語句。

大約這聖旨的言下之意是說,楊昊儉只是監軍,如今竟然越俎代庖,擠兌走了主帥,搶到兵權,已是大大不該,我現在把人招回來,你紀南棠該怎麼打仗就怎麼打仗,早早把東夷和列登軍隊趕出去。

第二道聖旨是命王光濟出征東海,剿滅大梁沿岸肆虐的衆海盜。

旨意有了,沒有兵馬給王光濟,但準他召集一干舊部。

據說朝廷招安了王光濟之後,除王二、王三得建昭帝賜名,另有重用,其他人也都有了小小的官職,不少還都被楊昊儉給派出去做事了。

王光濟接了聖旨,第一個響應,跑回去幫忙的是樂師元愷,不但他回去了,還把原先跟着王光濟的那些樂師也都帶了回去。

這些樂師自從招安之後,歸在了楊昊儉麾下,但前頭有死對頭高祁擋着,連軍前都沒撈着跟去,更不用說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兩道聖旨一下,所有人都清楚,這是京裡局勢穩定下來,譚家和大皇子騰出手,要開始對付楊昊儉了。

文笙想也知道楊昊儉不會老實接旨,回京去送死。

她預感到大亂將起,帶着人,快馬加鞭直奔白州。

剛進白州境,還未等與紀南棠會合,就有消息傳來:楊昊儉悍然抗旨,率麾下大軍掉過頭來,直奔奉京而去,對外稱建昭帝已被奸佞所脅持,號召天下兵馬一齊回京勤王。

隨他一道回京的足有三萬人馬。

很快,江北大營的朱子良發文響應,質疑發給漢王殿下的聖旨乃是有人矯詔,若京裡不能給出合理解釋,他將放棄江北大營,跟隨楊昊儉回京勤王。

江北大營兵馬足有十萬,若是一撤,南崇的軍隊將暢通無阻,直接殺入大梁。

一時間天下大亂。

跟隨楊昊儉一道回京的,就有鍾天政。

楊昊儉爲他正名,公開了他賢王之子的身份,並稱當日賢王謀反,累及家人,是本朝兩大冤案之一,另一起冤案則是當日懷英翔將軍被構陷冤殺,他要爲這兩起冤案平反,誅殺父皇身邊的奸佞,還賢王和懷將軍清白。()

ps:不好意思,晚了。卡文。

接下來可能需要好好地理順一下。

謝謝爲我寫長評的親,愛你們,麼麼噠~

番外東焱往事第508章 復仇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412章 鬧花燈(二)第57章 月夜琴殺第220章 長公主第325章 軍前會議之論如何拯救帶頭大哥第151章 下鉤第12章 點睛之手第197章 夜會第278章 大敗仗第516章 伊人踏月而來第104章 冤家路窄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555章 關門打狗第422章 新娘子第483章 遊說第549章 地宮第35章 縣衙大牢第409章 逛燈會第231章 樂君堂之夜第208章 第三場第408章 幫手何在第47章 踏上前路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258章 臨終重託第43章 前程第279章 全力去爭第一第425章 必經之路第159章 禍水東引第63章 喜雨第399章 認親第441章 關中行第303章 李承運的下落第414章 鬧花燈(四)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280章 第一天第11章 畫癡白麟遠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4章 惡媒第347章 去去千里煙波第420章 談判第259章 好爲人師的文笙第233章 誠意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510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154章 全武行第233章 誠意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428章 窮途末路第4章 惡媒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406章 根治第379章 受傷第210章 臨時抱佛腳第13章 相約一起去聽琴第395章 尾巴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75章 我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第394章 《大崇律》第442章 第一夜第261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419章 開誠佈公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485章 收服第529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46章 瑤琴殺人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154章 全武行第246章 脫胎換骨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29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20章 首提離家第90章 英臺大街閆府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85章 大音希聲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07章 簫與舞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280章 第一天第282章 第二天第457章 分魚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18章 山有浮雲樹有風第488章 招賢第29章 出殯日第1章 顧九小姐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422章 新娘子第534章 修羅場
番外東焱往事第508章 復仇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412章 鬧花燈(二)第57章 月夜琴殺第220章 長公主第325章 軍前會議之論如何拯救帶頭大哥第151章 下鉤第12章 點睛之手第197章 夜會第278章 大敗仗第516章 伊人踏月而來第104章 冤家路窄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555章 關門打狗第422章 新娘子第483章 遊說第549章 地宮第35章 縣衙大牢第409章 逛燈會第231章 樂君堂之夜第208章 第三場第408章 幫手何在第47章 踏上前路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258章 臨終重託第43章 前程第279章 全力去爭第一第425章 必經之路第159章 禍水東引第63章 喜雨第399章 認親第441章 關中行第303章 李承運的下落第414章 鬧花燈(四)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280章 第一天第11章 畫癡白麟遠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4章 惡媒第347章 去去千里煙波第420章 談判第259章 好爲人師的文笙第233章 誠意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510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154章 全武行第233章 誠意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428章 窮途末路第4章 惡媒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406章 根治第379章 受傷第210章 臨時抱佛腳第13章 相約一起去聽琴第395章 尾巴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75章 我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第394章 《大崇律》第442章 第一夜第261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419章 開誠佈公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485章 收服第529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46章 瑤琴殺人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154章 全武行第246章 脫胎換骨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29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20章 首提離家第90章 英臺大街閆府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85章 大音希聲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07章 簫與舞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280章 第一天第282章 第二天第457章 分魚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18章 山有浮雲樹有風第488章 招賢第29章 出殯日第1章 顧九小姐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422章 新娘子第534章 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