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大惡魔

喧譁聲正是由此而起。

太快了,很多人只見一道黑影躥出人羣,疾衝而上,主動找到城牆上威風凜凜的伊蘭,伸手向他抓去。

伊蘭手持長槍,整個人挺立如鬆,正掄圓了臂膀大開大合,一掃就是一大片。

兩人對上之後,看伊蘭一瞬間的反應肯定是還手了,但這還手就好像貓在虎豹面前揚了揚爪子,顯得那樣軟弱,簡直形同兒戲。

撲上去的黑影離遠看只能辨認出那是個男人,那人微一側身,讓了讓掃來的長槍,在懂行人看來,這等程度的閃避顯然是不夠,只要伊蘭一抖手腕,就能將對方扎個通透。

但奇就奇在這裡,下一瞬間,那人的長臂一探,就將伊蘭抓在了手中,不等他再有別的反應,將他整個人像破麻袋一樣掄了起來,扔下城牆。

只看伊蘭墜落的速度和弧線,這一手更像是摜!

底下人就覺着“忽”地一下,像塊大石疾墜而至,伊蘭好歹名列“東焱七雄”,四五丈高的距離竟連聲驚呼都未及發出,更不用說像之前那次做出反應,想辦法再躍回城牆上。

伊蘭的身體呈大字形砸中地面,聲音不大,卻足以令城上城下陷入詭異的安靜。

無數雙眼睛爭相望向他,以及插在他身旁不遠的那杆長槍上。

槍桿猶自發出“嗡嗡”的震顫聲,可伊蘭的人卻像一團敗絮,半晌不見動靜。

連抽搐都沒有,那自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來人如此可怕的身手!

這是誰?

伊蘭戰死,還是這種匪夷所思的死法,對守城一方士氣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伊蘭不但是“東焱七雄”之一,東夷將士崇拜的高手,在沙昂來大梁之前,曾經假冒“鬼公子”暫代過主帥一職。說他是東夷軍中的二號人物也不爲過。

在這種死一般的沉寂中,來人顯然尚未滿足,摔死伊蘭對他而言就像拍死了一隻蒼蠅。他站在城頭上,活動了一下脖頸,大刺刺道:“不是‘七雄’麼,還有誰在?長田允呢。過來受死!”

一連幾句都是短短三五個字,他大聲嚷嚷,以內力傳出去很遠,聽上去蠻橫而野性十足。

周圍正在交戰的衆人只覺耳朵被他震得“嗡嗡”作響。

那位高手喊完了話,隨即離開城頭。躍入了密密麻麻的東夷士兵中間,因爲他聽到那裡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這有一個!”

反應過來的紀家軍齊齊露出驚喜之色。

這人說的是大梁話,死的是伊蘭,不會錯了,是自己人。

童永年下令全軍跟上,這一次可是傾盡全力,連他自己都在衝鋒陷陣,戚琴等一衆樂師跟在他周圍,如滾滾洪流向着北城城門口壓了過去。

楊蘭逸由剛纔開始便顯得有些失魂落魄,此時拿着笛子忘了吹。側頭衝戚琴大喊:“是王十三!王十三回來了!”

亂軍之中,雖然他扯着嗓子在喊,戚琴卻沒有聽到,依舊穩穩拉着他的胡琴。

楊蘭逸忍不住伸手拉了拉戚琴的袖子。

戚琴被他一擾,哪還拉得成琴,轉頭瞋目向他望來。

楊蘭逸興奮得滿臉通紅:“戚老你看到沒有,剛纔那個是王十三呀,他回來了,顧文笙呢?”一邊說他一邊踮起腳來,伸長脖子往四周尋找。

這麼多人裡面楊蘭逸與王十三最熟。雖然只是一個背影,又離得很遠,只聽聲音,他就不可能認錯。

戚琴和幾位樂師很快意識到楊蘭逸在嚷嚷什麼。忍不住一起找起人來,顧文笙是回來了,還是已經……

沒叫他們等待太久,北門外再生異常。

箭簇如雨般落下,卻在中途停止不前,就像有神靈突然站在了紀家軍的一方。在半空裡劃了道看不見的線,將上下割裂成兩個不同的世界,守城一方能清楚看到紀家軍攻城時的一舉一動,卻不無觸及。

箭都射不到,何況攔阻?

若留神觀察,就會發現那道屏障並不是一成不變,像豔陽天下的一層粼粼水波,有時出現在城門口,有時又在相距十餘丈處一閃而沒。

每一次出現,都恰好攔下對方一輪密集的箭雨。

這……雖然樂師們沒有聽到琴聲,還是立刻就認出來,這是顧文笙的獨門絕技,她回來了!趕在和東夷人的決戰回到了戰場上。

攻城的紀家軍不由地歡聲雷動。

童永年長鬆一口氣,放下心來。

看這樣子,他可以提前拿下順寧城了。

戚琴拿着琴弓的手有些顫抖,除了對文笙平安歸來喜出望外,他還發現,有了這一次險死還生的經歷,文笙的《行船》似乎更強了。

強大到令人有一種不可撼動無法匹敵的感覺。

她還這麼年輕,不知怎麼練的。

此時很多人分心在找文笙,尤以楊蘭逸爲甚。

雖然聽不到琴聲,但工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便有人發現了,在距離城門大約半里之外的一輛戰車上,坐了一位女子。

那裡是前鋒和中軍的間隙,稍有一點空當,原本車上架着一面巨大的戰鼓,但現在負責擊鼓的人自動讓賢,那面大鼓也從架子上拿下來,改爲平放,遠遠望去,那姑娘就坐在鼓上,膝上放着一張琴。

距離太遠,看不清楚長相,但這時候出現,必是顧文笙無疑。

楊蘭逸迫切地想過去,卻被周圍的人簇擁着前進,捲入這股洪流之間,根本無法掉頭。

這時候城樓上的王十三正大殺四方。

回到大梁的土地上,面對東夷人,比在南崇時更加容易得手。

只有這種時刻,他纔會感覺到修煉了《明日真經》的好處,自己因之所受的委屈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有了回報。

東夷人從來沒有聽說過陸氏兄弟的大名,更不知道世上有人竟能做到刀槍不入,這門邪功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林經還能在王十三手裡走上一招半合呢,就像一個照面便慘死的伊蘭,當時他的長槍刺過來,根本就未料到王十三竟然躲都未躲。等槍刺不入,再想閃避已經遲了,當即被王十三制住,生生摔下城去。

隨着王十三頂着如林的刀槍。硬衝進人羣裡對上長田允,被逼得險象環生的汪奇方纔得到喘息之機。

剃掉鬍子的王十三看上去很是面嫩,加上汪奇原本就和他不熟,一時竟未敢認,匆匆叫了一聲:“這廝刀法很厲害!”

王十三不以爲意。

他在於泉裝孫子的時候。長田允一直在前線,兩人沒有碰過面,此刻對上,他也不打算認識,反正對方馬上就是個死人了。

汪奇使出渾身解數,幫王十三掃除身邊的危險,王十三瞥眼見他擲出的暗器五花八門,每一擡手就至少有一名東夷士兵倒下去,不禁暗暗稱奇:久聞這位奇人的大名,你說這麼多暗器他都藏在哪呢。回頭非叫他把外邊的袍子脫下來瞧瞧不可。

長田允的刀已經舉起來了,他雖然不清楚伊蘭怎麼會一招落敗,但伊蘭的死已經令他寒毛倒豎,這一刀可謂是傾盡了全力。

汪奇沒想到長田允的刀都落下來了,那一位還走神呢,不禁喝道:“小心!”

王十三猛然回頭,迎着銳風,微微眯起眼。

長刀呈“一”字劈下,王十三竟然不避不讓。

刀鋒在幾乎觸及他腦袋之際停了下來。

距離王十三的額頭不過寸許。

汪奇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下一刻這個武藝奇高。殺敵時卻透着漫不經心的年輕人被一刀劈成兩半。

長田允臉色變了,就像是突然見了鬼,他雙手緊握刀柄,額上青筋暴起。那刀卻是再向下不了分毫。

王十三盯着他,撇了撇嘴,然後仔細回憶了一下,從自己所學有限幾句東夷話裡找出兩個詞,一個是“狗屎”,另一個是“吃屎去吧”。嘴脣一動,顯擺給長田允聽。

不是王十三吹,當年在冰剎島上他可是下過苦功的,這幾句罵人話字正腔圓,只要是東夷人,保證都聽得懂。

長田允猙獰的臉上瞬間出現了一絲呆滯。

王十三這纔出手。

雖然剛纔他對付伊蘭的時候赤手空拳,他的刀可一直在腰間懸着呢。

此時右手摸過去,按動繃簧。

鋼刀出鞘,揮出,還鞘,尋常士兵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還在鼓譟着給長田允喝彩,就見這位“七雄”中人前胸鎧甲碎裂,突然迸開一道血線,跟着鮮血飛濺,他的人慢慢仆倒。

呼喊聲戛然而止。

一招,又是隻用了一招。

這時候的王十三雖然長了張娃娃臉,乍看像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但在附近的東夷士兵眼裡,簡直是個頭上長角肋生雙翅的鬼怪。

極度的畏懼,令他們不由自主緩緩向後退去。

汪奇叫了一聲:“奪門!”

這時候陸續已經有不少江湖人和紀家軍的戰士殺上城牆,大家都知道只要打開城門,外頭大軍涌入,這一戰也便塵埃落定。

東夷軍不過是仗着順寧既高且厚的城牆堅守不出,一旦城破,剩下的可不就是甕裡捉鱉了麼?

汪奇敬佩地望着王十三,哪怕對方看上去比他年輕很多,他也不得不承認,此人的武功之高,不,應該說武功之神奇,整個大梁都無人可以與之相抗衡。

還好是自己這邊的,這等人物一定要拉好關係……

他這個念頭還未轉完,一陣凜冽的寒風颳過,空中突然飄散開許多黑色的斷髮。

大高手“哎呀”一聲慘叫,顧不得再扮酷,伸手捂住了頭頂。

王十三別提多麼狼狽了。

該死的,他方纔忽略了一件事:《明日真經》他也不過剛剛入門,就像在刺殺吳豐的時候,他能護着自己刀槍不入,卻保不住衣裳不破,適才長田允這一刀他雖然運氣護住了自己的腦袋,卻忘了他那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

長田允做爲東夷頂尖的高手,刀法自是很厲害,這一刀的結果就是,銳利的刀氣在他頭頂留下了一道明顯的“壕溝”。

完了,沒法見人了。

且說前幾日王十三和文笙帶着宣同方幾人離開南崇,告別拜月族人,返回大梁,一進大梁境內,就聽到了風聲。

到處都在傳,紀家軍馬上要在白州與敵人決戰了,這一戰是由紀南棠親自指揮,雙方的兵力都在十幾萬。

此戰若勝,將徹底殲滅盤踞白州的列登東夷聯軍,東海沿岸將迎來太平。

這一戰干係如此重大,文笙怎麼願錯過?

故而一行人僱了車馬,晝夜疾行,生怕到得晚了。

他們由南而來,先到了順寧,也幸好如此,才幫了童永年一個大忙。

王十三先把文笙送到中軍,叫宣同方四人在旁保護,他要一馬當先殺進城裡,找沙昂等人“敘敘舊”。

臨走時王十三還誇下海口,諸如:“他們肯定想不到咱們回來得這麼巧,等着瞧,再見面我非叫他們大吃一驚不可!”

宣同方幾個很是羨慕。

戰場上刀槍無眼,任你多厲害的高手也有很大的可能陰溝裡翻船,但這不包括練了《明日真經》的人啊,想想看,刀槍不入,誰也奈何不得,那還不是叱詫縱橫,想怎麼殺就怎麼殺啊。

王十三也是這麼想的,他可沒想到,回來之後的首次亮相,被他一時疏忽,顯然是搞砸了。

王十三摸摸被狗啃過的頭髮和中間光禿禿的“壕溝”,眼含熱淚,發出一聲怒吼,揮刀直撲上去,將一腔悲憤發泄在守門的兵士身上。

過不多時,大門“轟隆”一聲被撞來,城外的紀家軍像洪水一樣涌進城。

王十三收手向後退開,飛身躍到了高處。

居高臨下,很快他就在進城大軍中發現了童永年的身影。

童永年着急進城,沒來得及與文笙見面。

眼下雖是勝負已定,但城裡還有不少東夷兵,東夷的主帥還未抓到,將軍那裡正等他會合,童永年實是半點也不敢耽誤。

進城異常順利,童永年一邊派遣兵將,一邊四顧尋找王十三的身影。

這時候王十三早離開了北門,在沿街房頂上疾奔如飛。

“奶奶的,這麼晦氣,沙昂呢,快點出來叫老子開心開心!”(。)

PS:??恍惚到了年末,十二月了,心漁又堅持了一年。

愛你們。

希望來年能有更好的成績。

第140章 “對樂”第438章 春裳第302章 如何善後第5章 大人物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486章 離京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34章 賭命第315章 籌劃第64章 琴聲催命第436章 欽差來了第85章 大音希聲第127章 相約雁行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314章 海遁第496章 譚家隱第191章 江北賊第518章 一刻值千金第501章 耍花招第16章 碧簫客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198章 落花流水第40章 同謀第242章 軍前之約第463章 湖底第78章 路遇第515章 新上任的王將軍第404章 你有困難我幫忙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525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325章 軍前會議之論如何拯救帶頭大哥第511章 此生心事只此一樁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114章 纏郎第382章 江審言第472章 最後的機會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497章 大軍壓境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273章 絕望之海第254章 好說好商量番外明日真經那點兒事第145章 接師父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476章 文笙的戰場第553章 奪路狂奔第462章 謀劃脫困第244章 金蟬第208章 第三場第486章 離京第59章 壞脾氣第139章 送麗姬第412章 鬧花燈(二)第490章 流言殺人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348章 天賜良機第280章 第一天第136章 行船欸乃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203章 震翻天第39章 追究的意義第474章 嫉恨如火第310章 計成第373章 刺吳計劃第292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20章 首提離家第541章 吐真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242章 軍前之約第58章 隱士王昔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324章 從此以後,戰場上見第167章 逃出玄音閣第292章 大戰將起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270章 招安第226章 傾盡全力第411章 鬧花燈(一)第458章 白雲塢的實力第129章 絲桐殿大比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287章 頭名第293章 首戰第484章 父與女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406章 根治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299章 攻城第10章 賞菊秋景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82章 破局第187章 殘酷檄文
第140章 “對樂”第438章 春裳第302章 如何善後第5章 大人物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486章 離京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34章 賭命第315章 籌劃第64章 琴聲催命第436章 欽差來了第85章 大音希聲第127章 相約雁行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314章 海遁第496章 譚家隱第191章 江北賊第518章 一刻值千金第501章 耍花招第16章 碧簫客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198章 落花流水第40章 同謀第242章 軍前之約第463章 湖底第78章 路遇第515章 新上任的王將軍第404章 你有困難我幫忙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525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325章 軍前會議之論如何拯救帶頭大哥第511章 此生心事只此一樁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114章 纏郎第382章 江審言第472章 最後的機會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497章 大軍壓境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273章 絕望之海第254章 好說好商量番外明日真經那點兒事第145章 接師父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476章 文笙的戰場第553章 奪路狂奔第462章 謀劃脫困第244章 金蟬第208章 第三場第486章 離京第59章 壞脾氣第139章 送麗姬第412章 鬧花燈(二)第490章 流言殺人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348章 天賜良機第280章 第一天第136章 行船欸乃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203章 震翻天第39章 追究的意義第474章 嫉恨如火第310章 計成第373章 刺吳計劃第292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20章 首提離家第541章 吐真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242章 軍前之約第58章 隱士王昔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324章 從此以後,戰場上見第167章 逃出玄音閣第292章 大戰將起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270章 招安第226章 傾盡全力第411章 鬧花燈(一)第458章 白雲塢的實力第129章 絲桐殿大比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287章 頭名第293章 首戰第484章 父與女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406章 根治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299章 攻城第10章 賞菊秋景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82章 破局第187章 殘酷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