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機部經過商議後,決定砍掉一些暫時用不上、引進態度大於實用的技術設備。
被周豐年這麼一勸,從冒進態度變成保守了。
被點透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是周豐年的意見很重要。
引進的項目只剩下九個,這九個在周豐年看來還是有點用的,算是補充行業發展的墊腳磚,再過幾年國內也用得上。
而且日後吸收消化了,還能繼續深入研發。
未來工業化發展佈局也會培養出相關的人才,然後追趕超車。
周豐年在會議上說了不少,主要講了四機部接下來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
五指分別往五個方向齊頭髮展,不如攥成一個拳頭,向一個方向突破。
以後四機部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電子信息和無線通訊方向,這是未來。
開會用了三個小時,中午的時候各個領導的秘書助理,還幫着把飯打過來,他們一夥人就在會議室吃了起來。
周豐年一邊吃一邊點頭,部裡的廚子就是不錯,看上去是大鍋菜,但是用小炒的手法炒的,比他們廠裡好多了。
神州計算機廠也算是萬人大廠了,可是四個食堂找不出一個好廚子來。
之前柴副廠長也找過,不過那時候好廚子或多或少都沾點問題,周豐年也沒必要爲了吃惹上麻煩,所以就算了。
現在沒事了,他回去後得和柴副廠長提一下,找幾個好廚子花不了多少錢,但是能讓工人吃好,幹活更有力氣。
在會議室內吃完飯後休息了一會,隨後便繼續進行開會。
一直到下午兩點,纔算把事情說完。
砍掉一些用處不大的技術設備,調整引進類別,確認部裡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算是給四機部做了一個規劃,不過負責這件事的人還是挨批了,就算是他是谷文傑的人也逃不過挨批評。
明明讓他去諮詢周豐年了,結果今天還搞出這種事來,要不是他提拔上來的,谷文傑依舊想給他處分。
不過比上一個姓趙的好多了,今天的夏副主任只是挨批評,並沒有受任何處分。
會議結束後,商議的結果和會議記錄也被彙總精簡了一番,準備送給上面的領導批閱。
谷文傑還想給用他們今天的會議結果,給副領導他們提個醒。
四機部還好說,引進的都和電子工業沾邊,其他各省市地方沒幾個能搞電子工業的,基本都集中在四九城和燕河附近。
一機部估計就不好控制了,遍佈全部的機械廠和重工業廠,各地都想引進外面的技術設備發展。
跟搞競賽一樣,隔壁省市有了,你沒有,那你就是落後。
這時候一機部的命令估計都不太好用,縣官不如現管,當地想要引進,瞞着一機部,等引進建廠後再彙報也是常有的事。
周豐年和他那個老領導提了,後者也重視了,只是他能不能管住,那周豐年就不清楚了。
要不然一股腦的全部引進,就跟五幾年那會一樣,過兩年肯定財政困難。
周豐年回到廠裡後,看到辦公室被規整的井井有序,不由點點頭。
要不是怕阻礙潘恆發展,周豐年還真想一直把他帶在身邊。
他自己沒有往上爬的想法,而且潘恆能力也很出色,讓他主管一方更能發揮才能。
無人偵察機的東西續航問題差不多解決了,現在的飛行時間足夠高空飛行一個小時的,最高能飛到千米左右。
接下來周豐年就得研究隱身材料了,還得瞞過現在的雷達偵測。
數據傳輸到比較簡單,周豐年不需要浪費模擬次數,就能將實時數據傳輸技術研發出來。
就是隱身材料這方面,周豐年確實不擅長,他雖然刷了一些技能,但技能等級都不高。
於是周豐年便讓潘恆給他找了一堆書回來,他自己在去清大的時候,也借了三十多本書回來。
打算在短時間內將技能全部刷上來。
重複看一本書,也會獲得熟練度,但是會降低;只有看同科類的新書,才能快速獲得熟練度。
龐院長見狀後還問過周豐年,怎麼研究起光學材料了?周豐年直接回答是研究所需,未來用得上,他先預習一下。
這回答讓龐院長暗暗佩服,三四十歲繼續學習的不是沒有,但像周豐年這樣,在一個領域獲得很高的成就後,還繼續鑽研其他科類的,很少見。
要不是一時興起,就是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覺得現在學習也能學出個樣子來。
他覺得周豐年肯定是後者,忙到連教課時間都很少的,怎麼可能因爲興趣一下子看這麼多書。
讓周豐年感覺可惜的是,清大圖書館的書不好買下來,不然他都想帶回家了。
——————
時光荏苒,周豐年在兩三個月內,算是將光學材料等相關技能刷的很高了。
在等級升高後,熟練度系統給他灌輸的知識中,就有一些關於隱身材料的。
周豐年已經開始研究了,只不過剛剛開始,進度不是很快。
現在神州之子三代機也馬上研發出來,到那時候他就可以從神州計算機廠脫身,然後去四機部負責無線通訊相關的事務。
到時候升爲四機部的副領導,他要負責的事情就多了,少說得管着十幾個廠,還有部裡的相關部門。
家裡也是風平浪靜,周顯陽也經常回家,對他媽彙報的都是好消息,也省的周豐年被嘮叨了。
不過周顯陽的事確實乾的紅紅火火,學習一點沒落下,這個周豐年最清楚,他去清大的時候都會了解一下自家兒子的學習進度。
在學校賣花生米也得到允許了,學校食堂出面,算是委託周顯陽生產炒花生米,然後送到食堂售賣。
同時也讓家庭貧困的學生,從食堂拿炒花生米去外面賣。
流程雖然麻煩了許多,但是繞這麼一圈後,所有人都和清大食堂沾邊了,安全性提高了不少。
一些清大學生在休息的時候,去街上賣花生米,都不怕被聯防隊的人抓走。
他們都有清大開的證明,因家庭困難所以食堂允許,算是半個食堂的人。
這樣算是三方受益,炒花生米的是周賢哲和周顯瑞,這倆兄弟賺到錢了。
清大的食堂也賺到錢了,而且還賺了幫助貧困學生的好名聲,那些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也有額外收入,能養家了。
兩個月內就有三十多人蔘與進來,算是不小的規模。
周顯陽忙活一個月,除了一個好名聲外,自己是一點好處都沒拿。
周賢哲和周顯瑞還想分他點,不過被周顯陽拒絕了;他就是提個主意牽個線,後面就不管了,拿什麼錢。
倒是周家安和周衛田嘀咕了幾句,說他的事業被兒子和倆侄子搶了;但是周家安也沒有生氣,反而因爲周顯瑞在幹正事,心裡挺高興的。
只要不是街溜子無所事事,那他都能接受,何況這是和公家沾邊的做生意,既安全還能賺錢養家。
一日。
周豐年正在家中的書房研究研究隱身材料,突然聽到外面的喊聲。
“豐年,李姨來了,出來一下。”
周豐年聞言後,便放下手中的紙筆,走出來一看,頓時笑着說道:“哎李姨,你們總算來了,還有羅大哥和建業,中午留下吃飯吧。”
兩個月就見了一次,還是上次李年華帶着羅建業過來的,找周豐年借了一些高考的書。
羅德昌不好意思的說道:“抱歉了豐年,進入部隊後忙到現在纔有時間,今天休假,我就過來”
“羅大哥,我還能不理解你嗎,我有時候也忙的經常被妻子埋怨,咱們這種人忙起來太正常了”
周豐年說完,便招呼着衆人進屋入座,沒多久周燕端着茶水和點心水果進來了,放下後沒好氣的白了周豐年一眼,顯然是剛纔聽到周豐年說她的話。
等坐下後,周豐年笑着說道:“建業放假的時候可以隨時過來,有什麼不懂的隨時問我。
李姨,你帶着他來唄,中午在我這吃飯。”
李年華笑着說道:“行,這孩子有點怕生,到時候我多來逛逛.”
周豐年道:“這怕什麼生,現在上大學最重要,一年就一次機會.”
羅德昌聞言後點點頭,決定回去了好好說說兒子,別因爲不好意思就錯過上大學的機會。
他本人其實更想羅建業參軍,不過兒子自己想學習,加上父親生前的願望,讓羅德昌不得不壓下他的想法,全力培養羅建業上大學,以後成爲他父親那樣的工程師。
聊了一會,周豐年順口解決了一些羅建業的積攢的問題,隨後便問向羅德昌:“羅大哥,你們最近不忙吧,一個月幾天假啊?”
羅德昌說道:“忙倒是不忙,不過最近剛去部隊,上面就發了一個新戰術的研究,讓我有點頭疼。”
“什麼戰術?”
周豐年好奇問道,不過很快便反應過來:“不方便就算了。”
“沒什麼不方便的,其實我正想請教你。”
羅德昌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未來戰爭的影響.豐年,我不太懂現代電子信息技術,你能給我講講嗎?”
“嗯?”
周豐年聞言後立刻笑道:“是這個啊,羅大哥,你算是問到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