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科技競賽,命運抉擇
聯想高層分成兩派,一派支持採購星逸顯卡和CPU。
一派堅決反對,表示繼續用英偉達和英特爾的組合。
雙方爭論不休,各有道理,也都有風險。
楊董都不由得頭大起來,卻不知道該怎麼抉擇。
就在衆人喋喋不休之際,一直沉默的一位副總裁冷哼一聲:
“星逸CPU和顯卡不能用,不只是性能,最關鍵的還是工藝製程!”
“明年英特爾會出14納米制程的五代CPU,後年英偉達也會出16納米制程的10系列顯卡。”
“而星逸半導體眼下只有28納米工藝,到明年拿28納米制程去和英特爾14納米的CPU競爭,能比得過?”
“後年星逸半導體用28納米的顯卡,去和英偉達16納米的顯卡競爭,你們覺得有戲?”
“這肯定沒戲!”
“但到時候,其他品牌依舊用英偉達和英特爾的16納米顯卡、14納米CPU,只有我們聯想傻傻地用星逸科技的28納米顯卡、CPU,那不完蛋了?”
“這……”
所有人都沉默了。
就連之前支持用星逸CPU和顯卡的那些高層,都沉默了。
對啊,顯卡和CPU的性能,很大程度得看着製程!
尤其是28納米和14、16納米制程,存在代差,跨代差距太大了!
至於說明後年,星逸半導體突破14納米工藝,搞出14納米CPU和顯卡……
不管是楊董還是其他高層,都覺得這過於荒誕,不現實!
就像阿三突然能打F-22戰損零比六一樣,一點都不現實。
楊董點點頭:“說的很對,製程很重要,咱們不能衝動。”
“這場科技競賽,事關星逸科技和英偉達英特爾,更是能直接決定我們聯想的命運!”
“聯想用星逸CPU和顯卡的事就算了,繼續英偉達和英特爾纔是本質!”
“當然,英偉達那裡也得施壓一波,讓他們儘快給我們發貨,我們的GTX 970新品也得儘快上市,不能拖到明年!”
“是!”
但可惜,面對聯想的施壓催單,英偉達只是敷衍地說好好好,行行行……
供應方面,依舊是優先供應華碩、微星、技嘉等非公顯卡廠商的GPU芯片訂單,以及戴爾、惠普這些一級大客戶的OEM顯卡訂單。
至於聯想的OEM顯卡訂單,只能往後稍一稍。
隨後的一週,GTX 970非公版顯卡由於缺貨,日銷量依舊慘不忍睹。
用戶徹底失去了搶購的耐心,轉而購買RTX 970。
這使得RTX 970的日銷量很是可觀,維持在八九萬張,週末還能突破十萬張!
看着這一幕,英偉達一衆高層羨慕的後槽牙都碎了。
老黃更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
“法克!法克!”
“這都十月中旬了,非公版RTX 970顯卡還沒實現現貨?”
“廢物,都是廢物!”
老黃徹底急了!
市場需求是有限的。
購買RTX 970或者GTX 970的用戶,就那麼多,並且高度重迭。
再加上今年只剩下最後三個月,可能這三個月的潛在購買力也就四百萬張。
現在RTX 970賣的越多,後續GTX 970賣的就越少!
若是這四百萬潛在用戶被星逸科技透支大半,後續GTX 970即便實現了現貨,都晚了,都賣不好。
這是肯定的。
如今眼睜睜地看着RTX 970一天七八萬張地賣,偶爾破十萬,自家的GTX 970顯卡卻斷貨,銷量慘淡!
老黃是真的急眼!
可要命的是,這事急也沒用!
優先推GTX 980的戰略部署錯誤,導致GTX 970顯卡前期產能不足。
眼下增加GTX 970 GPU芯片的供應,提升顯卡產能,都需要時間。
“法克,預計到什麼時候,能夠實現GTX 970零售非公版全面現貨?”老黃喊來市場部總監,忍不住問道。
市場總監一番沉吟:“咱們把給OEM廠商的GPU芯片也優先供給華碩、技嘉等顯卡廠商,再加上產能提升,目前GPU芯片供應已充足。但是顯卡生產廠商那邊還需要產能爬坡,也需要時間,預計月底能實現全面現貨!”
“月底!法克!法克!”老黃氣憤不已:
“月底咱們GTX 970才能實現現貨,那豈不是說,整個十月份RTX 970都能敞開賣?都能熱銷?”
“那豈不是說,RTX 970十月份能賣150萬張?甚至200萬張?”
市場部總監搖了搖頭:“200萬張不可能,星逸科技沒那麼多貨。他們月初備貨的臺式機顯卡也就七十萬張,星逸臺式機、一體機要用一些,最多零售五十萬張,再加上這個月生產的,本月總銷量預計也就150萬張,到天了。”
“法克!150萬張還少?”老黃怒不可遏:
“星逸科技的RTX 970十月份熱銷150萬張,怕是整個第四季度的潛在購買力都被他們消耗了小半。咱們十一月份即便實現現貨,即便壓制星逸科技,可潛在購買力減半,咱們的GTX 970還能賣多少?能有一百萬張?”
市場部總監搖了搖頭:“很難,畢竟星逸科技的RTX 970十一月份也能再賣幾十萬張。我預計11月GTX 970能賣80萬張,RTX 970能賣40萬張。”
老黃沉默了:“”……
這個推測符合市場預期。
這三個月,RTX 970、GTX 970的總需求量也就四百萬張左右。
十月份,RTX 970首發加持,預計熱銷一百五十萬張。
GTX 970供應不足,估計銷售50萬張。
雙方加起來200萬張的體量,已經耗盡整個第四季度一半的購買力。
到了十一月份,市場需求量怕是降到120萬臺,還得兩家分。
十二月更少,可能只有80萬張。
至於明年,平均月銷50萬張,全年能熱銷600萬張就不錯了,也得兩家分。
“法克!銷量都讓星逸科技搶走了,星逸科技真他麼該死啊!”
老黃怒不可遏,越想越氣,卻是無可奈何。
產能爬坡需要時間,他也沒轍。
老黃唉聲嘆氣了很多就,才強迫自己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隨即話鋒一轉,露出狡黠的笑:
“沒辦法了,不管顯卡銷售如何,咱們儘快把我們的GPU芯片賣出去,所有訂單加速生產,加速交付。只要把GPU芯片都賣給各大廠商,咱們賺到錢,就行了。到時候華碩、微星他們的顯卡能賣多少,多久賣出去,就和我們關係不大了。”
市場部總監眼睛一亮,格局打開:
“也是!公版顯卡沒多少銷量,本就賣不動,咱們英偉達賣的主要是GPU芯片!非公版顯卡銷售如何,那是華碩、微星、技嘉、影馳等顯卡廠商的事!”
“沒錯,還有OEM廠商的顯卡訂單,也得儘快生產,儘快交付。同時催促他們儘快加單,和RTX 970競爭!”
“好,我這就聯繫他們!”
很快,聯想收到了英偉達方面的聯繫。
“哦?英偉達終於想起我們的OEM訂單來了?”
楊董嘴角抽搐,心中說不生氣都是假的。
這一次英偉達先是推自家的公版顯卡,接着優先華碩、技嘉、微星等非公顯卡廠商。
隨後終於輪到OEM顯卡了,還是優先供應戴爾、惠普。
雖然聯想的銷量比起戴爾和惠普一點不少,甚至更多。
但沒辦法,在英偉達眼裡,戴爾和惠普更加重要。
米國佬的思維就是如此。
米企實力比其他企業強的時候,優先米企。
米企實力不如其他企業的時候,還是優先外企!
對此,聯想上下都窩着一肚子火。
“董事長,英偉達表示我們聯想的OEM顯卡正在迅速量產中,並且希望我們繼續追加GTX 970的訂單。”
“繼續追加訂單?”老楊都笑了:“老黃打得算盤,我在帝都都聽得一清二楚。”
“九月份,十月份產能不足的時候,想不到我們。下個月開始,產能充足了,反而想起我們了?”
“真有意思啊!”
老楊搖了搖頭:“告訴英偉達,咱們定製的OEM顯卡,儘快交付,至於加單的事,不急,明年再說!” “好,董事長,就該這樣。”
副總裁很是贊同:“之前英偉達把我們晾在後面,現在我們也把英偉達晾一晾。”
“沒錯,而且咱們首批下單的20萬顆OEM GTX 970顯卡,暫時夠用了。”
老楊感慨不已:“時代不同了啊。”
“隨着星逸科技的入局,一切都不同了,咱們沒必要激進,隨銷隨購就是!”
“對,之前沒有星逸臺式機,聯想臺式機銷量很好,20萬張GTX 970,都不夠我們IdeaCentre Y900一款產品賣的。”
“可現在有了星逸臺式機,搭載RTX 970,十月初就上市,全球熱銷。咱們的IdeaCentre Y900十二月才能上市,到時候銷量都得大打折扣,20萬張GTX 970怕是都得賣很久很久。”
“哎,時代真不同了,還有GTX 970M也不用加單,首批10萬張,夠用了。等搭載GTX 970M的新筆記本賣個七八成,再下單都來得及。”
……
類似的一幕幕,出現在各大電腦廠商總部。
英偉達市場部聯繫了各大電腦廠,直言十一月份開始,產能壓力大幅度緩解,希望大客戶大量加單OEM顯卡。
但各大PC廠商只是催促着英偉達,儘快交付第一批OEM顯卡,卻根本沒有加單第二批的意思。
對此,英偉達都很是無奈。
沒辦法,這段時間被RTX 970衝擊,導致嚴重滯銷的不只是GTX 970公版顯卡,還有各大品牌的遊戲本,臺式機!
隨着星逸臺式機、一體機、全能本、遊戲本的發佈和熱銷,各大品牌的所有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甚至銷量腰斬。
更主要的這種腰斬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
遊戲本和高性能臺式機的未來預期銷量,都大幅度下滑,誰還加單OEM版顯卡的訂單?
這不是腦子有病?
於是聯想等品牌都是催促着英偉達儘快交付首批OEM顯卡,儘快推出搭載GTX 970顯卡的新PC,卻沒有加單顯卡的意思。
而是打算等新產品賣得差不多了,再根據行情加單,一點都不着急。
這讓英偉達氣憤不已,老黃更是連續罵娘:
“法克!聯想不加單,宏基不加單!”
“法克!”
“戴爾呢?他們肯定加單了吧?咱們英偉達可是把戴爾放到了首位,全力支持戴爾!”
下屬搖了搖頭:“董事長,戴爾方面表示也不着急,要出貨一波再說。”
“法克!我們可是優先支持戴爾的,優先供應戴爾,沒想到戴爾這麼廢柴!”
“垃圾戴爾,喂不熟的白眼狼!”
“白給他們那麼多優先支持!”
老黃罵罵咧咧,卻是無可奈何。
看菜下碟,可不只是英偉達會。
副總裁夏爾連忙開口安慰:“董事長,消消氣,OEM廠商被星逸電腦虐得銷量暴跌,他們估計沒膽量多下單了!”
“這樣啊……廢柴,真廢柴!連一個跨界做電腦的品牌都打不過,他們真廢柴!”老黃罵道。
絲毫不覺得是因爲自家顯卡供應的晚,是導致各大PC廠商銷量暴跌的主要原因,反而覺得都是聯想等品牌垃圾!
一句話,責任都是別人的!
眼看OEM版顯卡沒人加單,老黃的目光又回到零售非公版。
這種高端顯卡的銷量,零售版纔是大頭!
尤其是零售非公版本,三風扇+熱管,超頻,市場競爭力還是很恐怖的。
“零售非公版顯卡的銷量,怎麼樣了?”
“董事長,非公版GTX 970的供應量增加了一點,雖然還在缺貨中,但日銷量到了三萬張左右。”
“才三萬張!廢物,都特麼是廢物!”老黃氣憤不已:“星逸科技那邊呢?”
“星逸科技的RTX 970日銷量也掉了一些,目前只有5萬張了。”
“6萬張,還有這麼多?!”
老黃愁眉緊鎖:
“今天已經10月20號了,RTX 970的日銷量還有5萬張,那豈不是不到20天的時間,RTX 970銷量已經超過一百萬張了,甚至120萬張?”
“是這樣的!”
“那咱們呢?”
“董事長,咱們GTX 970顯卡的銷量大概30萬張,主要是缺貨……”
“廢物!”
“廢物!”
老黃怒不可遏:“華碩微星技嘉影馳,都是廢物!”
“這都20號了,咱們把給OEM廠商的GPU芯片都優先給了他們,他們的顯卡還沒支棱起來?還缺貨?都是廢物!”
夏爾嘆了口氣:
“沒辦法,GPU芯片充足了,可顯卡的生產需要時間,鋪貨也需要時間。但也有好消息。微星技嘉那邊的顯卡產能提升迅速,正在大規模鋪貨中,預計25號就能實現全面現貨。”
“不過影馳就慢一點,要三十號。”
“華碩呢?”老黃問道。
“華碩得下個月了。”
“爲什麼?給華碩的GPU芯片,不是最多嗎?最早嗎?怎麼他們最慢!”老黃滿是不解。
華碩有顯卡零售業務,也有華碩電腦的OEM顯卡,還給第三方代工OEM顯卡……可以說通吃。
因此英偉達給華碩的GPU芯片最多。
夏爾有些無奈:“其實華碩的顯卡生產量不少,但是他們只拿了一小部分來零售。其他的都拿去組裝華碩的新一代臺式機和筆記本了。”
“行吧,華碩也是貪心。”
老黃明白了華碩的意思。
目前華碩GTX 970顯卡產能有限,直接賣顯卡,賺不了幾百塊。
但若是組裝成搭載GTX 970顯卡的華碩電腦,整機出售,那利潤就高了。
不僅顯卡可以賺,來帶着屏幕,內存,硬盤等等,都能賺。
尤其是眼下其他友商的GTX 970新機都沒有上市,市場還處於空白。
用戶想買搭載GTX 970的品牌臺式機、筆記本都買不到,只能買搭載RTX 970的產品。
這也是當下星逸電腦全球熱銷的最大原因!
華碩這個時候搶先一步,提前推出搭載GTX 970的電腦,肯定賺的盆滿鉢滿!
只是這樣一來,零售版本的華碩顯卡,供應量就得減少了。
甘蔗不能兩頭甜。
隨後的幾天,英偉達GTX 970顯卡的供應量依舊不足,依舊處於缺貨狀態。
而星逸科技的RTX 970顯卡則持續熱銷,日銷量都維持在5萬張每天。
直到25號,微星、技嘉的GTX 970顯卡大規模上市,逐步實現了現貨。
市場反應很迅速,GTX 970部分現貨,RTX 970的銷量很快受到衝擊。
26號的日銷量就掉到了4.5萬張。
27號的日銷量更是隻有3.9萬張!
此消彼長,英偉達GTX 970的顯卡銷量,卻是漲到了五萬張以上,並且還在持續增長!
很明顯,相比於RTX 970,用戶更看好GTX 970零售非公版!
爲此,星逸科技再度召開高層會議。
顯卡部門總監俞龍興面色凝重:
“董事長,各位同事,現在形勢很清晰。這兩天隨着微星、技嘉的零售非公版GTX 970逐步實現現貨,GTX 970的銷量不斷提升,到了日銷五萬張以上。而我們RTX 970的日銷量只有不到四萬了。”
“再過幾天,其他品牌的GTX 970非公版顯卡也會供應加大,逐步實現現貨開售,到時候我們RTX 970的銷量會進一步減少。”
“到時候整個局勢都會逆轉。”
朱長林也點點頭:
“零售非公版GTX 970憑藉略微領先的性能,和各大顯卡廠商的品牌優勢,日銷量維持在五六萬張。”
“而我們的RTX 970日銷量,則會掉到三萬張,甚至兩萬張。”
“會掉到那個地步?”
一位高管忍不住開口,有些不可思議。
“很有可能,並且可能性很大!”俞龍興點點頭:
“目前很多媒體和主播,都對RTX 970和GTX 970的不同版本進行了測試,基本上還算公證,測試結果如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