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項目會議(7/10)

第一百八十四章項目會議(7/10)

在最新出版的《2011福布斯華夏富豪榜》中,秦元清以身家200億人民幣位列第20位。

而秦元清的財富主要來自於微信的價值增長,小部分則是來自稿酬和專利授權費的收取。

但是秦元清表現出來的財力,卻是讓人們嚴重懷疑這個榜單,因爲微信微博上列出的慈善榜,秦元清在2011年度就總共捐贈了16億人民幣,這些捐贈都是可查的。

也正是如此,人們提起秦元清,往往都會說‘首善’!而榜單上的富豪們,排在秦元清面前的,沒有一個有這麼多捐贈。

而關於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模式,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畢竟這種個人與高校合作成立研究院,實在是太罕見了,很多人就覺得水木大學這是瞎扯淡,怎麼可以這麼做。

揭牌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辛總、華夏航空發動機集團董事長曹董、華夏空軍研究院院長等等100餘人出席儀式,可以說是陣容超級強大。

可以說,來的嘉賓,比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人員都要多,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研發人員也就八十餘個,再加上二十幾個學生、二十幾個研究生(博士生),才堪堪比得上出席人員的數量。

當然,接下來顧校長的團隊,也會加入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到時候研發人員肯定可以破百。

下午時候,秦元清親自帶着大家參觀研究院,給大家介紹了研究院的主要情況。

大家原本以爲秦元清只是門外漢,不知情的人還以爲水木大學讓秦元清擔任研究院院長,是爲了騙那20億元,可是在參觀研究院的時候,秦元清一個個專業術語、表現出來的紮實基礎和專業水平,着實深深地震撼了各方人士。

華夏航空工業集團科技委主任張院士當場和秦元清討論起來,最後竟然敗下陣來,自嘆佛如,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內心震撼。

張院士在1986年就擔任了航空工業部總工程師,後來又擔任了航空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隨着國家建立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張院士又擔任副總經理,隨後擔任了華夏航空工業第二集團總經理、華夏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長期從事機械振動、信號處理與航空系統工程工作,目前已經先後獲得國家級、部級獎11項,可以說在航天航空領域有着非常大的造詣。

而秦元清,人們對他的第一個印象是數學家,第二個印象是汽車領域專家,第三個印象是富豪!

他們從未聽說過,秦元清在航空領域有展開研究,作出什麼成績。

秦元清頭上二十多個頭銜,也基本上是與數學領域、汽車領域有關的,沒有一個與航空領域有關。

比如數學領域,秦元清是華夏數學理事會副理事長、華科院數理學部副主任、華夏數論協會會長、水木大學數學系主任等頭銜。

而在汽車領域,秦元清是華夏汽車工程學會榮譽會長、華夏內燃機工業協會副會長、工信部技術顧問、華夏工程院產業工程科技委員會主任、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副主任等等。

結果現在秦元清竟然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展現出極深造詣,現場竟然沒有一個比不上,甚至很多人在秦元清說到比較深的時候,已經聽不懂了。

“秦院士,我相信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在你的帶領下,會取得讓人矚目的成績。”張院士嘆道:“我已經老了,創造性基本沒有了,航空發動機的突破還是要看你們年輕人!”

張院士現在也已經70歲了,這個年齡已經沒有創造力了,有的就剩下經驗,到了這個年齡,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做不出什麼成果來了。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院士,多是在學校開講座、參加各種會議,算是發揮餘熱。

而水木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揭牌成立,經過媒體的報道,引起很大的反響,如果是其他的話,普通人並不會太大關注,哪怕是水木大學也一樣。

但是這個新成立的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院長卻是秦元清,這就完全不一樣了。畢竟秦元清一直在人們的視線中,時不時爆出一個大新聞,人們也喜聞樂見。

所以,關於秦元清的新聞,總是很有熱度,買賬的觀衆多得是。

而秦元清,對於外面的新聞,並不感興趣,連關注都沒關注,他正忙着梳理着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事,不僅僅是內部,還包括與北航的合作,以及與航空發動機集團的聯繫。

航空發動機,材料耐高溫是一回事,他手中就有材料的配方,只需要試驗弄出來,然後做實驗就可以。而航空發動機的製造工藝,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所幸,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在加工方面華夏已經有了不錯的積累,不然也無法生產崑崙發動機、太行發動機。

自從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建立後,秦元清基本上就是呆在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汽車研究院就基本沒怎麼去過,一個禮拜都不一定去一次。

而秦元清展現出來的專業素養,很快就折服了各個研究人員。

11月28日,秦元清召開了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第一次技術大會,參會的是各個實驗室的負責人,而能夠擔任實驗室的負責人,毫無例外都是院士。

“各位,大家都知道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情況,我就不再詳細介紹。”秦元清說道:“我們研究院第一款航空發動機,將是戰鬥機航空發動機,我暫時將這款航空發動機取名爲“大力神”航空發動機,它將對標美利堅的普惠研發出來的F119發動機!”

“秦院長,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柳白新院士微皺着眉頭道。

大家原本以爲,研究院開展將是承接一部分科研任務,比如與航空發動機集團合作。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秦元清竟然要研發新的發動機,這可是從無到有。

大家都是業內人士,都知道一款航空發動機從開始到研發出來,需要經歷多麼漫長的時間,因爲這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崑崙發動機的研發資料,估計裝幾節火車箱都裝不完,設計、數據資料太龐大了,龐大到不可能有人全部瞭解,有的零部件細節甚至連負責人都不清楚,還要找專門的人來詢問。

一款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涉及到大量的人,別說現在的研發人員,就是數量再擴大十倍,都夠嗆的。

“各位,我絕對不是開玩笑,成立這個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不是開玩笑的,是認真的!”秦元清淡笑道:“我知道大家會覺得不可能,難度太大!但是相信我,沒有那麼難。”

秦元清看向衆人,看到一個個皺着眉頭,心中好笑,要是沒有系統,他也不敢對航空發動機下手。

而現在,他腦海裡有一整套的F119資料,這可是最大的作弊器,正是靠着這一整套資料,秦元清直接成爲航空發動機領域專家,有着極深的造詣。

秦元清看向柳白新院士:“這F119耐高溫材料需要達到1850~1900℃。”

柳白新院士聞言眉頭皺起,他是材料科學家,如今已經76歲,可以說是伴隨着華夏材料學發展的,對於華夏材料的情況瞭如指掌,他知道航空發動機的耐高溫材料要達到1850~1900℃,對於如今的華夏而言簡直是遙不可及,就是再發展十年,都很難達到。

材料這玩意,哪怕是同樣的元素,可是元素含量、加入順序不一樣,結果就大不一樣。

這就如同火炭和鑽石一樣,本質上都是碳元素,可就是因爲排列方式不一樣,結果兩者天差地別。

而材料的研究,還沒有捷徑科研,完全是得一步步研究,不斷試錯,才能獲得想要的。

在材料學有句話,叫作研究是靠運氣的,運氣好一試就有成果,運氣不好就是用個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比如現在很火的合金材料,比如鋁合金、鈦合金等等,大家都知道是合金,但是比例怎麼樣、加入順序如何,都是一門好深學問,一個環節出錯,那就是巨大差異。而各個國家在關於合金方面研究,也往往不會標明比例。

高溫合金材料,更是航空發動機研究領域從未間斷過的,比如如今已經很有名氣的撫順特鋼、長城特鋼、寶鋼特鋼等,都有不斷地突破,但是要用於航空發動機,依舊有着很大的難度。

因爲航空發動機與航天發動機不一樣,航天發動機使用時間短,所考慮的相對偏少。可是航空發動機,是要使用幾千個小時甚至是上萬個小時,需要穩定安全運行。

所以一直以來,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含量都是高於航天發動機的,這基本上是公認的事。

而如今用於航空發動機的耐高溫材料,溫度差不多是在1200℃,再努力一下實現1300℃還是有希望,可是距離秦元清所說的1850℃~1900℃依舊非常遙遠。

第二百二十六章表現出色第五百零四章載人登月計劃(元旦快樂)第三十九章直男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入坑(第六更)第六百五十章俄航天局載人登月(1)(三更完畢,求個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3)第五百零七章人類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我和我的祖國(第六更)第七百三十一章無題第二百五十六章網絡爆炸性(加更2)第六百一十章‘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第四百七十五章試點城市第五百零七章人類的未來第五百九十七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1)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四百九十六章時代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物理模型的創建第八十八章失望第七百三十一章無題第二百四十三章豐收之年第三百九十二章fake news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變局(二合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華威(第三更奉上)第六百四十八章特別節目和虛擬明星第四百零五章地位和影響力第二百四十四章貴大演講第五百八十一章着月點偏離第四百零八章加冕爲皇第二百九十六章進度第二百三十八章三月之事(第五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四章時代的大幕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五百四十三章航天員訓練中心第三百七十章科學女神第五十二章大閱兵第三百六十三章意外之喜第六百零九章陰謀第一百二十章歸家(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九章威騰的掙扎第四百三十七章明日物理與終極物理第一百三十章玉飾(第五更奉上)第六百六十五章早衰的種族沒有未來第五百三十一章‘螺旋石7-X’再次實驗第五百一十三章大洋兩岸的實驗啓動第一百八十二章二維生物(5/10)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四百九十五章特殊的春節(求月票)第四章唐詩第一百二十六章CNSA(第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胖揍第三十五章高考狀元第五百二十四章私人航天企業的行動第五百二十六章金烏勳章第一百六十五章魄力(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仿星器第三百六十四章精英教育第三百九十一章量子計算機誕生第二百六十六章哥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流傳着哥的傳說第二百四十三章網紅教授(第十更,奉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新聞發佈會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六百八十八章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一十章實驗室(第五更)第五百五十八章重返月球與載人登火星第二百六十八章數學怪人第六百六十五章早衰的種族沒有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沙漠化治理思路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三百四十二章沙漠化治理思路第一百八十章北航(3/10)第三百七十七章空中遇險(三合一)第四十六章軍訓閱兵第二百七十章第二場報告會第七百零七章國家棟梁第四百七十六章歸鄉第四百零七章論文軟肋第三百二十三章鋰空氣電池性能測試(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航展第五百六十七章各國載人登月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航空發動機(8/10)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四百八十九章各項工作第六百九十章海嘯般風暴(第一更,求推薦票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CERN之行(加更6)第四百一十一章落月計算和模型第三百七十二章量子半導體芯片第三百零一章又是一年畢業季第三百三十七章論文發表(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弦理論的潑冷水第三百九十五章背鍋俠(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喜當爹(第六更)第五百五十二章載人登月(6)第七十章高端訪問第六百二十五章能量防護罩?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最高榮譽勳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表現出色第五百零四章載人登月計劃(元旦快樂)第三十九章直男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入坑(第六更)第六百五十章俄航天局載人登月(1)(三更完畢,求個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3)第五百零七章人類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我和我的祖國(第六更)第七百三十一章無題第二百五十六章網絡爆炸性(加更2)第六百一十章‘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第四百七十五章試點城市第五百零七章人類的未來第五百九十七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1)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四百九十六章時代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物理模型的創建第八十八章失望第七百三十一章無題第二百四十三章豐收之年第三百九十二章fake news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變局(二合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華威(第三更奉上)第六百四十八章特別節目和虛擬明星第四百零五章地位和影響力第二百四十四章貴大演講第五百八十一章着月點偏離第四百零八章加冕爲皇第二百九十六章進度第二百三十八章三月之事(第五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四章時代的大幕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五百四十三章航天員訓練中心第三百七十章科學女神第五十二章大閱兵第三百六十三章意外之喜第六百零九章陰謀第一百二十章歸家(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九章威騰的掙扎第四百三十七章明日物理與終極物理第一百三十章玉飾(第五更奉上)第六百六十五章早衰的種族沒有未來第五百三十一章‘螺旋石7-X’再次實驗第五百一十三章大洋兩岸的實驗啓動第一百八十二章二維生物(5/10)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四百九十五章特殊的春節(求月票)第四章唐詩第一百二十六章CNSA(第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胖揍第三十五章高考狀元第五百二十四章私人航天企業的行動第五百二十六章金烏勳章第一百六十五章魄力(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仿星器第三百六十四章精英教育第三百九十一章量子計算機誕生第二百六十六章哥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流傳着哥的傳說第二百四十三章網紅教授(第十更,奉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新聞發佈會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六百八十八章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一十章實驗室(第五更)第五百五十八章重返月球與載人登火星第二百六十八章數學怪人第六百六十五章早衰的種族沒有未來第三百四十二章沙漠化治理思路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三百四十二章沙漠化治理思路第一百八十章北航(3/10)第三百七十七章空中遇險(三合一)第四十六章軍訓閱兵第二百七十章第二場報告會第七百零七章國家棟梁第四百七十六章歸鄉第四百零七章論文軟肋第三百二十三章鋰空氣電池性能測試(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航展第五百六十七章各國載人登月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航空發動機(8/10)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四百八十九章各項工作第六百九十章海嘯般風暴(第一更,求推薦票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CERN之行(加更6)第四百一十一章落月計算和模型第三百七十二章量子半導體芯片第三百零一章又是一年畢業季第三百三十七章論文發表(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弦理論的潑冷水第三百九十五章背鍋俠(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喜當爹(第六更)第五百五十二章載人登月(6)第七十章高端訪問第六百二十五章能量防護罩?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最高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