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渤海隧道計劃會議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是建在島國津輕海峽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長53.85公里,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裡,從1964年動工至1987年建成前後用了23年時間,這一條隧道主隧道全長53.9公里,其中海底部分23.3公里,路上部分本州一側爲13.55公里,北海道一側爲17公里。這條隧道建成並通車,結束了東瀛本州與北海道之間只靠海上運輸的歷史。

一直以來,青函海底隧道都是東瀛建築史的驕傲,被東瀛視爲高科技技術的象徵,與東瀛的高鐵一樣,不斷對外宣傳。

而毫無疑問,一旦渤海隧道投建並建成,以它一百多公里的長度,超過青函隧道成爲世界第一海底隧道,簡直是輕輕鬆鬆。

到時,華夏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的讓世界矚目成就,必然會有渤海隧道一個!畢竟論起施工難度之大,這條渤海隧道還會在港珠澳大橋之上。

秦元清查看了一應資料,這渤海隧道計劃,當真是一個國家級的浩大工程,計劃投資兩千億元,可以說在單個工程項目上這估計就是見過來最大的投資金額,畢竟當年的三峽大壩項目總投資也只不過九百多億元,之所以三峽工程靜態總投資達到2000億,那是包括移民安置、徵地等等。

就如現在還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預計在竣工時總耗資也差不多一千億出頭。

也就是渤海隧道的投資,足夠修建兩條港珠澳大橋了。

況且,2000億元只是預計投資,往往這樣的大型項目,後期追加投資是常有的事,說不定最後總投資都會奔着3000億元甚至是4000億元都有可能。

之所以造價這麼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底隧道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造價自然也比橋樑要高了許多。

“國家現在的手筆真是越來越大了,大手筆開始以2000億元作爲分界點了!”秦元清暗自感慨地說道。

雅魯藏布江流域三座大型水電站,投資也是2000億元,雖然說各種紛紛擾擾,可是在華夏堅定的態度和絕對的實力面前,那三座大型水電站還是進入施工階段。十座三代技術核電站,投資其實也是按照2000億元作爲起點。

現在,還要加上這次的渤海隧道計劃!

這些大型基建工程,毫無疑問都是國家力量主導,私人公司根本不可能投入在這種建設週期長、回收成本週期長的項目上,而且施工技術也基本上掌握在國企手中。

所以別老是罵國企,國企確實做着很多國計民生的事。

晚上的時候,一輛車來到沙河校區接秦元清,經過一番身份驗證後,秦元清上了車,抵達機場後與上級領導一起匯合,來到了煙城市。

第二天早上9:00整,秦元清和領導一起邁入會場的時候,稍微一瞥,頓時已經明白國家的決心,不出意外的話,將會上馬渤海隧道工程。

看看這次的專家團,除了秦元清外,十位華夏工程院院士,七位華夏科學院院士!

會議室中,其他人看到陪同着領導進入會議室的秦元清,一個個都露出驚訝之色,隨後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會議主持人魯省的一位領導,介紹着專家團,除了多達十八位院士外,還有五十八位各大高校教授,七十九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鐵隧道集團等國字號大型企業的總工、副總工之類的技術專家,整個會議室超過了二百人。

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一次的渤海隧道計劃會議,與以往的會議不一樣了,規格上都提高了二個檔次都不止。

以往的渤海隧道計劃會議,也有院士參加,但是大概就是二三位、三四位的樣子,主持會議的多是地方市領導,可是這一次卻是魯省相關領導主持會議,還有更高級別的領導參加會議,而且連秦元清這位華夏科研領域旗幟性人物都來參加會議。

看來,經過這麼多年的醞釀,上級對於渤海隧道計劃終於是要動真格了。

看看這個會議室,技術人員中,每一個起碼都是教授級的科研工作者或者工程師,副教授、高工都沒資格參加。

秦元清看着一個個技術人員談論着,很認真的記筆記,參加這次會議的技術人員,前期已經長時間參與渤海隧道計劃了,對於渤海隧道計劃比他要了解得多,都有各自關於渤海隧道計劃的思考。

這會議,也是一次思維智慧火花的碰撞。

渤海海峽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緣故,使得渤海的各個港口運輸航線全部從此地通過,也有十萬噸、二十萬噸的巨輪經常出沒,甚至今後也會有三十萬噸甚至是四十萬噸巨輪出入,這就導致了這個地方只能修建海底隧道,沒有修建橋樑的可能。

更別說,渤海海峽還是軍事戰略要地,甚至還會時常有航母通行,所以根本不存在建橋的可能。

而海底隧道修建的技術,主要有三種方法,即沉埋法、盾構法、掘進機法。

簡單來理解的話,沉埋法是在地面上將圓形的隧道預製好,然後在海牀上挖出溝槽,將隧道沉放到溝槽上。最後,將一節節的沉管隧道拼接起來。

而盾構法和掘進機法,是使用專門的機械在地質層或者岩石層中推進,然後在機械內部由人員將一片片的混凝土管片拼接成隧道。

盾構機法和掘進機法的區別,在於使用設備的不同。三種隧道施工技術各有特點,也各有優劣。

比如一位院士主張採用沉埋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施工難度最小,施工速度快,投資也是最省的。

但是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因爲很簡單,在這片區域是渤海海洋保護區的範圍,在這塊區域生存着30多種棲底生物,包括環節動物8種、軟體動物11種,節肢動物15種,都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一旦採用沉埋法施工修建隧道,將會對這些保護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

這也是以前修建海底隧道、建橋難度比現在要小得多的原因,因爲以前根本沒有什麼環境保護、動物保護之類的意識,而現在不一樣,你要是敢不注意,那麼國際上各種環保組織、動物保護組織就會譁然,一些國家也會在背地裡使壞,到時候國際影響是非常差的,說不定施工到一半就會因爲偌大的國際輿論而放棄,造成巨大損失。

華夏是負責任的大國,不可能像一些國家那樣,不管不顧。

所以這個沉埋法就被否決的,當然也可以繞路,可是這一繞里程就得加倍,工程投入也會成倍增加。

到時候估計4000億元都打不住。

這一次的渤海隧道會議,比以往都要持續得久,足足持續了三天,各方從理論方面、實際施工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漸漸地大家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採用盾構法與沉埋法相結合的方式。

畢竟單純採用盾構法或者掘進機法,都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貴!

短距離的海底隧道施工,這種差距還不是很明顯。可是隨着海底隧道施工長度越長,這種差距就越明顯,無論是在材料還是人工上,金錢上的花費會隨着長度的增加而逐漸遞增。採用這種方式,2500~3000億都不一定夠,要是遇到薄弱地層,或者特殊情況,造價還會進一步擡高。

而且,盾構法和掘進機法的施工難點頗多,技術要求可比沉埋法要高得多。對於沉埋法來說,只要處理好沉管隧道的對接問題就萬事大吉了。但盾構法和掘進機法則不同,大的難點倒是沒有,但小的技術難點卻一大堆。

比如說,在使用設備挖掘隧道時,如何保證周圍土體和岩石層不發生坍塌失穩。設備依靠千斤頂推力向前推進時,如何控制設備的總推力,使其不會因爲推力過大使得正面土體因擠壓而前移和隆起,因爲推力過小影響推進速度。

等等等等,難點一大堆。

而且這些技術難題由於各海域地質條件的不同,根本不存在從其他已竣工的項目中借鑑的可能。

最後就有位院士提出,採用沉埋法與盾構法相結合的方式,允許沉埋法的地方選擇沉埋法,不允許沉埋法的地方選擇盾構法,這樣的話雖然造價會比單純的沉埋法高一些,但是屬於可接受範圍。

但是這種相互結合的方式也不是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盾構法施工的隧道段譽沉埋法隧道段的銜接,畢竟兩個施工方式得到的隧道規格不同,還有一個建在海底下面,一個搭在海底上面,如何進行銜接?

像這種細部銜接,可不是cad畫圖那麼簡單,需要真正具備實操性,不然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

一下午的會議討論,衆人都沒有討論出一個具備可行性的辦法,就是那些院士,也一個個皺着眉頭,愁眉苦臉的思索,他們也提出一些辦法,但是那是理論上的,但是實際施工卻非常的困難,幾乎是難以實行。

第五百章特別春晚獻禮第一百零一章高考結束第七十八章探班春晚(五千收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章甦醒第三百三十九章ICCM數學獎(第四更)第六百二十五章能量防護罩?第六百三十二章電推進引起的反響(三更完畢,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正軌(2/10)第二百六十一章論文出版(加更7)第四十八章講座第一百四十六章彩排(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講座(第九更)第六百五十一章俄航天局載人登月(2)第五百二十三章歐美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二百二十九章尾牙第五百零五章未來的佈局第八十八章失望第五百一十七章久別勝新婚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六百九十八章衰老是悲哀的話題(求訂閱月票)第十四章獎金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佬始終是大佬(第二更,求票)第六百二十六章消息傳(三更完畢,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技術轉移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五百一十九章登月研討會第四百六十七章最高榮譽勳章第六百一十六章各方反應第四十章曝光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佬始終是大佬(第二更,求票)第三百三十二章會議第一百七十三章商議(6/10)第七十四章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四章世界反響第五百八十五章應者如雲(新的一年大家暴富)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六百八十八章一鯨落,萬物生第二百二十七章證明哥猜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四章唐詩第四十七章驚喜第四百四十七章最高榮譽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二百零五章坑哭七百萬考生第四十一章別墅第三百二十九章隱形轟炸機第二百八十三章航展第五百九十五章‘重返者’飛船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三百七十六章數學巨人的逝去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拋售比特幣第六百一十三章NASA登火星關我秦某人何事?(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九章能源命脈(求個月票)第二十六章回歸第四百一十八章追尋意義第三百七十五章諾獎頒獎典禮第一百九十三章極小模型綱領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六百一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七百二十六章生命進化第三百九十七章專訪第一百五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一章渤海隧道計劃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二百三十三章論證報告會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四百六十九章光刻機第六百八十七章返老還童?(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融資成功(第二更)第八十二章虐菜第三百七十九章影響餘波第一百二十章歸家(第五更)第二百四十二章2013級新生(第九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競爭與合作第五百四十四章空天飛機第五百七十二章那個男人.....他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未來交給未來人做選擇第三百零三章航母傾斜第五百三十一章‘螺旋石7-X’再次實驗第五百二十五章裂變核電站改造爲聚變核電站第五十七章報告會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二百九十一章航電系統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四百一十一章落月計算和模型第三百一十三章秦大聖人第二十六章回歸第六百三十九章石頭剪刀布第六百九十二章風平浪靜(三更完畢 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回報家鄉第三百一十七章課題設立第二百四十三章豐收之年第三百四十六章佩雷爾曼加盟第五百章特別春晚獻禮第一百二十二章生辰八字(第七更)
第五百章特別春晚獻禮第一百零一章高考結束第七十八章探班春晚(五千收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章甦醒第三百三十九章ICCM數學獎(第四更)第六百二十五章能量防護罩?第六百三十二章電推進引起的反響(三更完畢,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正軌(2/10)第二百六十一章論文出版(加更7)第四十八章講座第一百四十六章彩排(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講座(第九更)第六百五十一章俄航天局載人登月(2)第五百二十三章歐美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二百二十九章尾牙第五百零五章未來的佈局第八十八章失望第五百一十七章久別勝新婚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六百九十八章衰老是悲哀的話題(求訂閱月票)第十四章獎金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佬始終是大佬(第二更,求票)第六百二十六章消息傳(三更完畢,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技術轉移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五百一十九章登月研討會第四百六十七章最高榮譽勳章第六百一十六章各方反應第四十章曝光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佬始終是大佬(第二更,求票)第三百三十二章會議第一百七十三章商議(6/10)第七十四章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四章世界反響第五百八十五章應者如雲(新的一年大家暴富)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六百八十八章一鯨落,萬物生第二百二十七章證明哥猜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四章唐詩第四十七章驚喜第四百四十七章最高榮譽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二百零五章坑哭七百萬考生第四十一章別墅第三百二十九章隱形轟炸機第二百八十三章航展第五百九十五章‘重返者’飛船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三百七十六章數學巨人的逝去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六百一十七章洛杉磯奧運會(三更完畢)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拋售比特幣第六百一十三章NASA登火星關我秦某人何事?(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九章能源命脈(求個月票)第二十六章回歸第四百一十八章追尋意義第三百七十五章諾獎頒獎典禮第一百九十三章極小模型綱領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六百一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七百二十六章生命進化第三百九十七章專訪第一百五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一章渤海隧道計劃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二百三十三章論證報告會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四百六十九章光刻機第六百八十七章返老還童?(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融資成功(第二更)第八十二章虐菜第三百七十九章影響餘波第一百二十章歸家(第五更)第二百四十二章2013級新生(第九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競爭與合作第五百四十四章空天飛機第五百七十二章那個男人.....他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未來交給未來人做選擇第三百零三章航母傾斜第五百三十一章‘螺旋石7-X’再次實驗第五百二十五章裂變核電站改造爲聚變核電站第五十七章報告會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二百九十一章航電系統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四百一十一章落月計算和模型第三百一十三章秦大聖人第二十六章回歸第六百三十九章石頭剪刀布第六百九十二章風平浪靜(三更完畢 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回報家鄉第三百一十七章課題設立第二百四十三章豐收之年第三百四十六章佩雷爾曼加盟第五百章特別春晚獻禮第一百二十二章生辰八字(第七更)